外媒稱,來自西班牙Eurecat技術中心、羅維拉·維爾吉利大學和綠色創新基金會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款能夠從大氣中捕獲二氧化碳的裝置,目前該裝置處於測試階段。
據埃菲社巴塞隆納11月24日報導,該裝置是在Eurecat技術中心位於塔拉戈納的工廠開發的,使用了特殊的聚碸膜來容納一種捕集溶液,溶液內部可發生化學反應,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碳酸鹽。
報導稱,這一名為「CAPTACO2」的項目處於開發的第一階段,已經對聚碸膜和捕集溶液的不同配置進行了測試,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該過程的效率。
Eurecat化學技術總監、羅維拉·維爾吉利大學化學工程系研究員裡卡德·加西亞·巴利斯指出,研究已經證明最有效的配置是一種高疏水性聚碸膜加上由碳酸酐酶組成的捕集溶液。
他說:「初步結果表明,與由氫氧化鉀組成的捕集溶液相比,這種配置下的二氧化碳捕集率提高了20倍以上。」
報導還稱,碳酸酐酶具有以可逆方式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碳酸的能力,因此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關鍵,並且在葉片的葉綠體中也是含量第二高的酶,在人體的肺部和其他組織中也是如此。
加西亞·巴利斯表示,隨著進一步的驗證測試,這一裝置可能開闢出一條充滿希望的新的發展道路。
據報導,CAPTACO2項目的技術開發基於Eurecat工程博士阿德裡安娜·諾加爾斯卡先前的論文《通過膜接觸器對二氧化碳的環境吸附》,該論文的內容為使用某些特殊聚碸膜捕獲二氧化碳的技術奠定了基礎。
CAPTACO2項目的推動者們解釋說,他們尋求以非營利的方式應對氣候變化,這也是綠色創新基金會的目標之一。基金會創始人兼主席塞巴斯蒂亞·卡裡昂警告說:「大氣中過量的溫室氣體正在加速全球變暖。」
他強調:「如果我們想遏制氣候變化造成的損害,除了減少全球碳排放量外,還必須對大氣進行清潔。」
卡裡昂指出,全球變暖正在改變氣候模式,進而導致海平面上升,其影響正給生態系統、人類健康和地球經濟帶來越來越嚴重的風險。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