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備戰中考┊思維導圖┊第01集┊實數

2020-12-02 騰訊網

寫在前面

備戰中考通常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以教材為核心,重心抓「雙基」,即基礎知識和基本解題方法

1、抓基礎知識

重視教材,系統複習,準確理解、記憶所有的性質、定理、公式等。

2、抓基礎解題方法

掌握基本題型的解題方法,如待定係數法、代數式求值方法、計算、方程等。

中考試卷中,有70%左右的題目為基礎題,若把壓軸題中的基礎分值算在內,比重會更大,因此,必須抓好基礎。

第二階段:以專題劃分模塊,重心抓知識點之間的聯繫,將所學知識進行綜合運用,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

具體做法如下:

1、構建「知識網」

以重點、熱點為重心,增加難度,多練習中等難度題,打破教材章節上的分界,融匯同一板塊的知識,構建「知識網」,使各部分知識形成一個模塊。

2、培養數學思想和方法

有效進行專題複習,如方程綜合題、函數綜合題、幾何綜合題、閱讀理解題、探索性應用題、統計綜合題、幾何作圖、方案設計等,使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方法和數學思想,熟悉、適應此類題目。

第三階段:實戰訓練

以同地區的兄弟學校模擬題和歷年真卷為核心,展開訓練,查缺補漏,增加學生的實戰經驗,做好心理調適。

1、訓練考試時間的合理分配。

如1~8題的八道選擇題控制在幾分鐘內完成,9-~16題的8道填空題控制在幾分鐘內完成,17~25題的9道中等難度的題目控制在幾分鐘內完成,26題函數題、27題幾何題、28題大綜合控制在幾分鐘內完成,規範答題速度,熟練答題技巧

在考試中,遇到不會題如何處理,遇到做出來但沒把握的如何對待……

2、總結歸納複習漏點。

對於考試中出現的錯誤,一定要重視,展開分析錯誤原因,並理解透徹,並以類似題目強化練習、鞏固。

為大家分享初中數學基礎知識的思維導圖,做好第一輪的學習。

思維導圖

這張圖包括:

1、有理數和無理數相關概念和運算;2、二次根式的相關概念和計算

寫在後面

學習不練基本功,十年寒窗一場空!

在日常的教學諮詢中,經常遇到踏實、認真、聽話但成績平平的學生,通過統計,大部分都是沒有良好的學習方法和行為。他們沒日沒夜的背啊、算啊、刷題啊,令人心疼。每每想到這些,總覺得該做些什麼!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我決定:

將多年教學中積累的典型題目、解題技巧通過圖文的方式整理出來分享給出來,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若你覺得不錯,就煩請點個讚,這是我不斷分享的動力!同時,更希望你轉發出去,幫助到更多需要幫助的同學!

相關焦點

  • 「數的分類科普」實數集的一個特殊子集:代數數集
    代數數定義代數數是指任意整係數多項式的復根所有代數數的集合構成一個數域,稱為代數數域不是代數數的實數稱為超越數例5:當a是有理數時,sin aπ、cos aπ、tan aπ、eaπi等都是代數數例6:所有規矩數(即可從已知長度的線段出發,通過尺規作圖作出的線段長度數值)都是代數數例7:α^β(其中α、β)均為有理數常見非代數數的實數
  • 實數FFT算法的設計及其C語言實現
    本人結合自己的實際開發經驗,研究了實數的FFT算法並給出具體的C語言函數,讀者可以直接應用於自己的系統中。  首先分析實數FFT算法的推導過程,然後給出一種具體實現FFT算法的C語言程序,可以直接應用於需要FFT運算的單片機或DSP等嵌入式系統中。
  • 數學分析第一章《實數集與函數》備考指南
    很多分析的教材,第一章都是《實數集與函數》,從教材本身的編排,它屬於過渡性的章節,編者從實際出發,考慮到大一的小朋友經過了漫長的高考假期,並且還有入學軍訓,必然導致間歇性的知識遺忘,所以安排了同學們都比較熟悉的實數和函數。第一章只有一個知識點,是同學們中學沒有接觸過的,那就是確界的定義!
  • 「數的分類科普」實數集的一個特殊子集:超越數集
    按不同的劃分標準,實數可劃分為有理數、無理數兩大類,也可劃分為代數數、超越數兩大類。超越數是實數,是無理數,不是代數數。證明某數x是超越數都採用構造反證法:即證明x不是代數數,如果能夠證明x不是代數數,那麼x就是超越數,遺憾的是很多時候這個過程是極其困難的。
  • 第一章:實數和數列極限(01)
    2018-11-30 22:08:50 來源: 愛學習的老周 舉報   第一章:實數和數列極限
  • 為什麼0.9999.....會等於1——實數的邏輯基礎介紹
    第一期:行列式的幾何意義在文章《為什麼√2不等於分數》中,我們提到一個故事,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的一個成員希帕索斯(Hippasus)發現邊長為1的正方形的對角線的長度(√2)不會等於任何有理數。這些(無窮多個)有理數構成了一個集合Q,這是正有理數集合的一個子集!而√2正是定義為這種特殊的子集Q!所以,強調一遍,注意「特殊」兩個字,因為,並不是任何一個子集都對應一個實數。
  • 複數的概念01(新授課)
    複數的概念01(新授課)【新課內容】問題1:方程x2-2=0.(1)在整數集內有解嗎?(無解)(2)在有理數集內有解嗎?(無解)(3)在實數集內有解嗎?(有解)問題2:方程x2=-1在實數集內有解嗎?問題2:方程x2=-1在實數集內有解嗎?(無解)
  • 數學分析第七章《實數完備性》備考指南
    一元函數是數學分析研究的主要對象之一,它所依賴運行的平臺是實數(定義域值域),而第一章《實數集與函數》並沒有徹底解決實數的問題,比如無理數是如何產生的?建立實數遵循什麼原則?實數的完備性如何表現出來?實數的運算是如何定義的?
  • 持續學習:數學分析之實數集理論和不定積分
    根據書的編排,第一冊最後一章講實數集理論,比較枯燥難懂,但是又是前面知識的基石,所以這裡只稍微帶過,有興趣的根據提示去學習第1節,實數集的稠密性:兩實數的大小關係的定義與形式構造:通過能唯一表示的無限小數來表示實數並比較大小近似值:包括n位不足近似 和 n位過剩近似近似值的一些性質關於比較兩實數大小的定理實數的稠密性定理及推論
  • 康託爾告訴你:為什麼說代數數是可數無窮,實數是不可數無窮?
    每個數恰好一個最後階段,我們像這樣把數陣縫起來,按照藍線的路徑把遇到的代數數列出來這只是其中一種列法發,還有無窮多個列法,我們再用康託爾對角法,把列出來的數轉換成超越數,而康託爾對角法的用途不止在於生成一個超越數我們還能用來研究超越數有多少個,在重申一遍,用康託爾的對角線法可以生成一個實數
  • 不用代數結構如何描述實數
    本文編譯自 @downwardsLST 的推特帳號編譯作者,Math001關注 哆嗒數學網 每天獲得更多數學趣文有很多定義實數的辦法,他們之中很多都是等價的。但是,如果我想放棄所有的代數結構,只是使用序結構來定義,會怎麼樣呢?
  • 空間思維與數據視覺化
    哈佛大學選的時機實在太差。就在它取消了地理系後不久,該學科經歷了一場計量和計算革命,最終產生了像谷歌地圖和GPS等創新產物。70年後,我們依然在為美國大學缺乏的空間思維買單。現在能夠幫助學習者提高空間思維能力的課程很少,其中地圖和視覺化是提高該能力最核心的手段。我們面臨的問題很簡單:現在知道如何製作地圖或者處理空間數據集的人太少。
  • 微軟高管:大數據時代需要計算思維
    人民網北京11月2日電(熊旭 實習生溫明慧)近日,第十一屆微軟亞太教育峰會在清華大學舉行,主題是「科學中的計算」。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姚期智博士和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周以真博士在會後回答了記者提問。 周以真博士因提出並倡導「計算思維」而享譽計算機科學界。
  • 怎樣形成生態環境大數據思維?
    政府、企業和社會在對生態環境大數據的採集、維護、共享、應用、公開等方面,也開展了廣泛的探索與研究,大數據有力支撐了汙染防治攻堅戰。在信息技術日益成為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重要手段的時代,筆者認為,需要轉變以往的思維,真正形成生態環境大數據思維。  一是由過程因果思維轉變為數據相關思維。
  • 那些遠超物理的無理實數和奇特虛數,共築精神世界的理性大廈
    然而,數學科學就非同凡響了,雖然狹義數學僅僅研究現實的物質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係(即便是在精神應用領域,如估算家庭幸福指數、開心程度,也脫離不了已經建立的包括初等數學在內的數學理論和數學法則),但廣義數學不僅研究包括宇宙四維時空在內的無窮多維物質空間下的一切存在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係,還研究無窮多維精神空間下的一切存在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係(廣義精神數學研究內容,如研究無窮多維空間下的人的思維發散面積
  • 大數據思維養成從認識大數據的本質開始
    大數據思維養成從認識大數據的本質開始 發布時間: 2020-04-26 11:58:50   來源:  作者:   踐行數據的商業價值,理解大數據的本質,從哪裡開始?應該從認識不確定性開始。
  • 大數據分析關鍵的5個思維
    數據分析在網際網路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隨著社會對數據分析人才需求量的增大,越來越多的人在朝數據分析的方向發展。但很多人談到數據分析時首先想到的是數據分析工具,如Python、SQL等,卻忽略了數據分析思維的培養。
  • 優秀的數據分析思維具有哪些特性?
    實際中,很多數據剖析從業者沉寂在用工具操作數據的快感中,還有一些迷戀各種算法帶來的成就感,這個或許和每個人的經歷和對數據剖析的理解不相同形成的。那麼,優秀的數據剖析思想具有哪些特性呢?1、落地性強舉個比方,一家電商公司要進步GMV?
  • 【數據集】一文道盡醫學圖像數據集與競賽
    數據集地址:http://www.oasis-brains.org/OASIS,全稱為Open Access Series of Imaging Studies,已經發布了第3代版本,第一次發布於2007年,是一項旨在使科學界免費提供大腦核磁共振數據集的項目。它有兩個數據集可用,下面是第1版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