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是二級保護動物,被稱為活化石,但在此國卻被當成螃蟹吃!

2020-12-03 金犬夜叉

海鮮相信大家都吃過,但是國內卻有這樣一種生物被人們稱作活化石 ,而且由於近些年來數量減少變成了保護動物,它就是中華鱟。

其實在越南等熱帶海域還是有著它近親的存在,數量也要比中華鱟多上許多,被當地人稱為馬蹄蟹,他們把這種生物當作螃蟹來食用,做法也是很簡單粗暴。

當鱟在海中長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在端午到中秋這段之間上岸產卵,如果不加與任何人工幹涉鱟可以活到25歲,不過人們是不會食用那些未滿13歲的鱟,因為這時候它們的體內含有河豚毒素,被拿來當作食物的普遍都是生長15年左右的。

越南人處理這種食材的方法很是簡單,直接燒水煮熟 打開殼就開始吃,當然也有整隻放到炭火上烤的,首先會放進清水中煮然後撈出來,烤到一定程度再用刀切開殼,打開就能看到裡面燜熟的鱟卵和肉,再上火烤一會就能直接裝盤撒調料和配菜。

如果是在一些小吃攤上,店家就會對它進行精細的加工,在煮熟後的鱟上放許多配菜與卵混合,再加入當地特有的酸辣風味調料,不少食客都慕名過去品嘗。

其實這種生物沒有多少肉可以讓人們食用,主要吃的還是母鱟的卵,據說吃起來腥味很重並不是很美味,不過越南之所以會將它當作食物,原因還是他們近海的鱟數量很多,在我國還是不要吃這種生物為好。

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我們列為保護動物的生物,泰國人把它做成海鮮,遠不如螃蟹好吃
    我們列為保護動物的生物,泰國人把它做成海鮮,遠不如螃蟹好吃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中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在吃方面自然是多種多樣的,不管烹飪方式有多少差異,人吃東西最本能的訴求就是填飽肚子,而高熱量富含蛋白質的東西自然會被人們所喜歡。
  • 被搬上餐桌的活化石,珍貴程度堪比熊貓,如今被列為二級保護動物
    說到活化石,大家第一時間能聯想到的一定是熊貓了。由於數量稀少長得又萌,出現的時間可追溯到幾百萬年前,因此也被稱作活化石。不過很多朋友一定不知道,我國沿海地帶也有如此珍惜的動物,繁殖期長達13年,雖然可以產下幾萬顆卵,但是成活率卻不到萬分之一。
  • 這魚被稱為「活化石」,存活上億年,卻被中國吃貨吃成保護動物
    喜歡吃魚的小夥伴們數量眾多,聞到那種獨特的鮮味,口水就忍不住往下流。但也有人的人僅僅能夠品嘗出來魚腥味,與美味擦肩而過,這真的無比遺憾的事情。常見的魚種都比較熟悉,適合用來燉湯,稍微油煎湯汁就呈現牛奶色的鯽魚;個頭不小,經常被用來紅燒的鯉魚;還有就是大小河道當中都有生長,配點生抽蒸出來就很美味的草魚等,價格相對來說比較便宜,除了吃的時候要小心刺之外,也就沒有啥缺點可言了。這些淡水魚正常都是三四斤,大點的十來斤的並不少,偶爾碰到幾十斤的自己可沒能力烹飪,找個當地的廚師精心料理才能色香味俱全。
  • 它是動物界中活化石,在中國是保護動物,在泰國卻賣出「白菜價」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近些年,中國在保護動物上做出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我國有一個保護動物,它在泰國只是一種人們餐桌上的食物。這種動物的名字叫做鱟,它屬於海洋生物,。
  • 鱟是國家保護動物,大家別再吃啦!
    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梁愛洲介紹,中國鱟已經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按照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來管理,也是廣東、廣西的省級保護動物。鱟有「生物活化石」之稱,早在3億多年前的泥盤紀就出現,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生物,那個時候原始魚類才剛剛出現,恐龍還不知道在哪裡。
  • 將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升格為國家一級
    原標題:將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升格為國家一級   長江江豚是長江目前唯一的水生哺乳動物,是長江水生生物系統的指示性物種,被譽為長江生態的「活化石」和「水中大熊貓」,現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以下簡稱二級保護動物)。
  • 國內5種最頂級的食材,圖2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圖5被保護起來了
    國內5種最頂級的食材,圖2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圖5被保護起來了每次說到世界頂級美食,大家都直接將米其林推出來,而國內很多餐廳卻少有出現,難道國內真的沒有什麼好吃,或者高大上的食材嗎?藏香豬,這是生活在我國青藏高原上面的一種黑色豬,多是吃一些地上的野草野菜,喝的是優質的山中泉水,加上散養的方式會經常的運動奔跑,肉質就會緊實,營養價格也是極高,吃起來絕對比一般的家豬好吃的多,但是價格讓人望而卻步。亞東鮭魚。這款美食是青藏高原上特有的一種食材,現在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世界最「兇猛」的螃蟹:體型長達4米,將鯊魚當成日常食物
    螃蟹我們都非常熟悉,是一種非常好吃的美食,但是在我們有一句話叫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實際上就是因為大部分人第一眼看到螃蟹是不會想到吃的,因為螃蟹從外觀看上去就是非常兇猛的生物,只不過體型比較小所以大部分人不會感到恐懼而已。
  • 全球唯一的藍血生物,活了4億多年,卻被人類吃成了二級保護動物
    我們都知道,大部分動物的血液都是紅色的,就那我們人類舉例,我們的血液中含有大量的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而肌紅蛋白和血紅蛋白都含有卟啉環和鐵元素,因此而顯現紅色。然而你知道嗎?血液除了有紅色的外,還有藍色的、綠色的、黃色的等等,是不是小小的吃了一驚?下面小編要帶你看看那地球唯一的藍血生物——鱟。
  • 萬源農戶發現一黑色動物幼崽,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經廟子鄉林業站確認,該動物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羚羊,並採取保護措施,按程序上報萬源市林業局請求援助。  經過檢查,這是一隻雄性羚羊幼崽,其身體並無大礙,並隨即放歸山林。相關專家表示,目前尚不清楚這隻幼崽為何單獨活動。
  • 黃驊漁民誤捕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華鱟
    當地漁業部門表示,會和漁民一起幫助中華鱟回歸大海   本報訊(陸旭東張國賓劉傑)日前,黃驊南排河漁民在海上生產作業時,誤捕到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華鱟,當地漁業部門表示,會和漁民一起幫助中華鱟回歸大海。    南排海漁民李春營介紹,15日,他與其他船員一同駕船前往渤海捕撈,出海第一耙子就拉上來一個生物。
  • 活了4.5億年的"活化石",藍色血液極昂貴,卻被人們吃到瀕危
    活了4.5億年的"活化石",藍色血液極昂貴,卻被人們吃到瀕危眾所周知,地球上除了我們之外,還生活著成千上萬的生物。在幾千年前,地球還是各種生物們的天堂。可是隨著人類的統治,所有的生物都只能淪為魚肉、寵物。人類統治地球的這幾千年裡,大部分的物種都已經滅絕了,僅剩下來的是一些很普通的生物。像一些物種,也逐漸的面臨著瀕危了。
  • 4種不常見的海鮮,圖2被稱為「活化石」,最後1種90%的人沒吃過!
    4種不常見的海鮮,圖2被稱為「活化石」,最後1種90%的人沒吃過!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現在大部分的人也是越來越喜歡吃海鮮,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能吃到的海鮮種類也是逐漸的在增多,不過對於內地人來說,海鮮的價格還是不便宜的,所以只會買一些比較便宜的海鮮來吃,而且內地的海鮮種類也是很有限的,有些海鮮甚至見都沒有見過,下面這4種海鮮就是特別的不常見,圖2被稱為「活化石」,最後1種90%的人沒吃過!
  • 活了4.5億年的「活化石」,藍色血液極昂貴,卻被人們吃到瀕臨滅絕
    活了4.5億年的"活化石",藍色血液極昂貴,卻被人們吃到瀕臨滅絕!眾所周知,地球上除了我們之外,還生活著成千上萬的生物。在幾千年前,地球還是各種生物們的天堂。可是隨著人類的統治,所有的生物都只能淪為魚肉、寵物。
  • 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被譽為5億年的活化石!如今成了這副模樣
    隨著世界的科技水平不斷提升,對於原始生物的了解已經越來越滲透,可以根據研究出來的一定理論去判斷生物的化石處於哪個時期;目前為止還有一種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被譽為5億年的活化石!如今成了這副模樣!鱟是目前地球上最古老的海洋生物,身體形狀很像螃蟹,頭胸前面有一對0.5毫米的小眼睛!看起來都覺得毛骨悚然!最早的鱟化石在5億年前的奧陶紀就出現了,那時候恐龍還沒有出現,原始魚類才剛剛崛起。同時代的動物要麼滅絕了,要麼進化了,只有鱟還保留著原始的樣貌!而這個活化石如今居然成為人們的盤中餐?
  • 村民撿到怪鳥 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倉鴞
    接警後,民警立即趕往現場,經辨別,該鳥疑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倉鴞,右邊翅膀輕微受傷,飛行能力受到一定限制。  經檢查,該鳥體長30cm、雙翅展開95cm,生命體徵狀況良好。但鑑於其輕微受傷,墨江縣森林公安局將其送往普洱市野生動物臨時救助中心進行救助。經普洱市野生動物保護專家辨認,此鳥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倉鴞。
  • 這種魚離開水源還能存活4年,被稱為「活化石」,如今是稀有動物
    之前看到過這麼一個視頻,非洲在特別乾旱的時候,它們會鑽進泥土裡,把自己包裹成一個土球,而當地的居民又喜歡在河裡面挖土來砌牆,所以它們就會被一起當作泥土砌進牆裡,本以為它們的生命到此就結束了,其實不是,這個時候它們會進入旱眠的狀態,必要的時候還會吃掉自己身體的部分組織,等到雨季來臨的時候,它們就從牆裡復活了,這也太強大了。
  • 深圳市民路邊發現「上古神獸」,現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經現場比對確認,這次亟待救助的是數千年前《山海經》裡就有記載的「上古神獸」、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娃娃魚,又稱大鯢。據深圳市海洋綜合執法支隊寶安大隊的工作人員回憶,11月14日中午,他們接到求助電話後立即趕往現場。撥打電話的是熱心市民是甲岸社區兩位治安巡防員。他們在路面巡查時,在甲岸社區路邊發現一尾奇怪的魚,多方詢問找不到主人,只好守著該動物尋求專業機構處理。
  • 穿山甲從二級保護動物變為一級了?
    今天,6月5日,世界環境日,我國將穿山甲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提升至一級。「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穿山甲就是一個血淋淋的見證者。穿山甲成為全球被走私最多的野生動物,穿山甲貿易額約佔全球野生動物非法貿易額的20%。從大航海時代開始,因人類活動原因瀕危或已經滅絕的動物數不勝數。渡渡鳥,一種不會飛的鳥,僅生存於模里西斯。
  • 科普:東亞江豚,「不好吃」也「不能吃」的瀕危二級保護動物
    原標題:「不好吃」+「不能吃」的瀕危二級保護動物今天要和大家一起尬聊的這種海洋生物,有一個大名鼎鼎的遠親「長江江豚」,可自己卻一點兒不被人所知,海豬、豬魚、江豬是民間對它的叫法。它又被稱作「東亞江豚」,俗稱也叫海水江豚,是種國家瀕危二級野生水生保護動物,在IUCN物種名錄中被列為瀕危(En),數量呈下降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