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例題分析1:
如圖所示,小王在校園上的A處正面觀測一座教學樓牆上的大型標牌,測得標牌下端D處的仰角為30°,然後他正對大樓方向前進5m到達B處,又測得該標牌上端C處的仰角為45°.若該樓高為16.65m,小王的眼睛離地面1.65m,大型標牌的上端與樓房的頂端平齊.求此標牌上端與下端之間的距離(√3≈1.732,結果精確到0.1m).
解:設AB,CD 的延長線相交於點E,
∵∠CBE=45°,
CE⊥AE,
∴CE=BE,
∵CE=16.65﹣1.65=15,
∴BE=15,
而AE=AB+BE=20.
∵∠DAE=30°,
∴DE=AE×tan30°=20×√3/3≈11.54,
∴CD=CE﹣DE=15﹣11.54≈3.5 (m ),
答:大型標牌上端與下端之間的距離約為3.5m.
典型例題分析2:
某校九年級的小紅同學,在自己家附近進行測量一座樓房高度的實踐活動.如圖,她在山坡坡腳A出測得這座樓房的樓頂B點的仰角為60°,沿山坡往上走到C處再測得B點的仰角為45°.已知OA=200m,此山坡的坡比i=1/2,且O、A、D在同一條直線上.
求:(1)樓房OB的高度;
(2)小紅在山坡上走過的距離AC.(計算過程和結果均不取近似值)
典型例題分析3:
如圖,梯子斜靠在與地面垂直(垂足為O)的牆上,當梯子位於AB位置時,它與地面所成的角∠ABO=60°;當梯子底端向右滑動1m(即BD=1m)到達CD位置時,它與地面所成的角∠CDO=45°,求梯子的長(結果保留根號)
考點分析:
解直角三角形的應用.
題幹分析:
設梯子長度為xm,由OB=ABcos∠ABO=x/2、OD=CDcos∠CDO=√2x/2,根據BD=OD﹣OB列方程求解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