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管學院楊宇課題組發現人臉寬高比例與談判結果的關係

2021-02-22 上科大創管學院

    創管學院楊宇副教授課題組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心理系副教授TomasF. Denson合作,發現談判者的臉部寬度與高度的比例能夠預測談判結果。近日,相關成果以「Group Facial Width-to-Height Ratio Predicts Intergroup NegotiationOutcomes」為題,於《Frontiers in Psychology》發表,該雜誌影響因子為2.32。

        在日常生活與工作當中,人們經常需要基於有限的信息,對他人迅速做出準確的判斷。人臉的各種特徵,可能成為人際互動過程中決策與判斷的重要線索,其中,臉部的寬高比(Facial Width-to-Height Ratio, FWHR)這一特徵,常被人在潛意識中用來判斷男性的可信賴程度、強勢程度,與攻擊性高低等。

    為了探討人臉寬高比例對談判可能發生的影響,研究團隊將來自於上海、北京,與深圳三地的1337名企業高層管理人員隨機分配到了288個談判小組,進行組與組之間可量化的模擬談判,最終發現,無論是小組成員的平均臉部寬高比,還是小組中臉部寬高比最大成員的具體寬高比,都能顯著並且正向地預測更好的談判結果。該發現同時也為實際談判活動提供了新的提高談判效果的手段,即在其他條件均等的前提下,選取臉部寬高比較大的談判者加入己方談判團隊,或重點防範對方團隊中臉部寬高比較大的談判者。

    楊宇課題組前研究助理現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博士生唐晨、課題組現研究助理曲曉菲,前研究助理現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博士生王超為論文合作作者,楊宇為論文第一及通訊作者,Thomas F. Denson為共同通訊作者,上科大為第一完成單位。該研究得到了上科大教授科研基金的支持。

 

論文連結: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syg.2018.00214/full

 

圖片:人臉寬高比例的測量方式(圖示人臉為合成臉以保護隱私)

相關焦點

  • 物理學院唐寧、沈波課題組和戴倫課題組合作揭示單層MoS2能谷直接...
    近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人工微結構和介觀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寬禁帶半導體研究中心唐寧、沈波課題組與戴倫課題組合作開展了單層MoS2材料在流體靜壓力作用下的光譜性質研究,發現其能谷直接-間接帶隙的轉變。相關工作於2017年11月3日在Science Advances上在線刊登【Science Advances,3,e1700162(2017)】。
  • Nature Nanotechnology長文報導物理學院馬仁敏課題組實現拓撲體態...
    近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馬仁敏研究員課題組實驗發現了拓撲能帶反轉光場限制效應,將拓撲態的利用由拓撲邊緣態擴展至拓撲體態,並基於此實現了一種高性能的拓撲體態雷射器。這種新型雷射器具有垂直出射、高方向性、小體積、低閾值、窄線寬、單橫模、單縱模和高邊模抑制比等優異特性。
  • 深研院化生學院韓偉課題組和李子剛課題組在多肽自組裝機制分子...
    近日,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化學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學院韓偉課題組與李子剛課題組合作共同在多肽自組裝材料的分子設計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對多肽分子複雜多變的構象特徵與多肽自組裝行為之間關係的深入理解。運用現有的實驗技術實現對多肽自組裝過程中構象細節的表徵頗具挑戰。計算機模擬是一種與實驗測量互為補充的表徵技術,可以提供實驗上難以捕捉到的分子細節。然而,由於多肽自組裝體系過於複雜,運用計算模擬觀測這個過程的結構細節還十分困難。
  • 【脫歐談判結果是否會影響未來中英關係?外交部回應】11月17日...
    分享到微信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2020.11.17 19:20【脫歐談判結果是否會影響未來中英關係?外交部回應】11月17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英國天空新聞頻道記者:英國和歐盟正就脫歐問題進行談判。
  • 生命學院李雪明課題組在細菌curli菌毛生成系統膜上通道複合物的...
    生命學院李雪明課題組在細菌curli菌毛生成系統膜上通道複合物的結構以及底物識別機制上取得進展清華新聞網1月15日電 1月13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雪明研究組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在線發表題為「curli菌毛生成系統的組裝和底物識別」(Assembly and substrate recognition
  • 解密:人臉檢測關鍵技術
    該算法基於深度卷積檢測網絡,通過學習人臉和非人臉的特徵,從而識別出人臉的位置和大小。那麼,在複雜的環境中究竟如何準確定位出人臉的各個關鍵特徵點?人臉識別的關鍵技術有哪些?本文將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度解析。作者張杰,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VIPL課題組博士生,專注於深度學習技術及其在人臉識別領域的應用。
  • 生命學院白凡課題組與合作者報導肺內亞實性結節基因組突變特徵與...
    肺內亞實性結節也稱為肺磨玻璃結節,指在高解析度薄層CT影像上肺支氣管及血管結構未被遮擋,但局灶或多灶CT密度增加,呈類似「磨玻璃」狀的結節。影像學表型為肺內亞實性結節的腫瘤是一類較獨特的肺腺癌病灶,病理上通常包括早期肺腺癌和癌前病變,並可根據CT特徵分為純磨玻璃結節(pGGN)和混合型結節(PSN)兩類,其基因組特徵和臨床決策指標的分子基礎迄今鮮有研究。
  • 學術動態| 信息學院虞晶怡、高盛華課題組合作取得個性化顯著性預測方面重要進展
    信息學院虞晶怡課題組和高盛華課題組共同合作,在個性化顯著性預測
  • 生命科學學院湯富酬課題組在Molecular Cell發表綜述 系統總結人類...
    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BIOPIC)湯富酬教授與文路副研究員受邀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Molecular Cell上發表綜述,系統總結了國際上近年來在人類生殖系細胞單細胞組學測序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高冠軍課題組發現大量基因組非編碼RNA功能性證據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高冠軍課題組發現大量基因組非編碼RNA功能性證據清華新聞網9月8日電 傳統研究認為,人類所有的生命活動是由約2~3萬個蛋白質編碼基因所支配(約佔人類基因組2%)。而超過95%的人類基因組並不編碼蛋白質基因,而是構成了遺傳物質中的「垃圾」——非編碼RNA。
  • 化學學院來魯華課題組發現基因轉錄調控相分離新機制
    2019/04/15 信息來源: 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編輯:麥洛 | 責編:凌薇 近日,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定量生物學中心/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來魯華教授課題組與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 生命學院李磊課題組在細胞壁miRNA功能研究中取得進展
    2020年1月11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磊研究員課題組在The Plant Cell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MicroRNA775 Regulates Intrinsic Leaf Size and Reduces Cell Wall Pectin Levels by Targeting a Galactosyltransferase Gene in Arabidopsis
  • 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王壘課題組在《自然·人類行為》發表文章揭示...
    2017年11月27日,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王壘教授課題組在《自然》(Nature)子刊《自然·人類行為》(Nature Human Behaviour)雜誌發表題為「Regional Ambient Temperature Is Associated with Human Personality」的文章。
  • ...生命科學學院謝道昕課題組和醫學院饒子和課題組等闡明植物激素...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謝道昕課題組和醫學院饒子和課題組等闡明植物激素獨腳金內酯的受體清華新聞網8月4日電  8月1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謝道昕教授與醫學院婁智勇教授、饒子和院士等合作,在《自然》(Nature)在線發表了題為《DWARF14蛋白是植物激素獨腳金內酯的受體》(DWARF14 is a non-canonical hormone
  • 英美雙邊自貿協議談判,考驗數十年「特殊關係」
    獨立智庫「變革歐洲中的英國」高級研究員、英國國王學院經濟學教授波特斯(Jonathan Portes)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英國不可能在短期內與美國達成實質性的貿易協議,但可能會在某些具體領域制定措施。 從時間上來說,在11月美國總統大選之前什麼也不會發生,而在那時候發生什麼將取決於誰贏得了大選。」這意味著,英美聯盟數十年以來的「特殊關係」,在貿易談判面前可能無足輕重。
  • ...沈波課題組和戴倫課題組合作揭示單層MoS2能谷直接-間接帶隙的...
    近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人工微結構和介觀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寬禁帶半導體研究中心唐寧、沈波課題組與戴倫課題組合作開展了單層MoS2材料在流體靜壓力作用下的光譜性質研究,發現其能谷直接-間接帶隙的轉變。
  • 生命科學學院李毅課題組揭示水稻生長素響應因子(OsARFs)差異性...
    近日,PLOS Pathogens雜誌發表了來自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毅教授課題組題為「Auxin response factors (ARFs) differentiallyregulate rice antiviral immune response against rice dwarf virus」的研究論文。
  • 生命學院何塞課題組發文報導異位的微管會引起多倍體細胞的試圖分裂
    生命學院何塞課題組發文報導異位的微管會引起多倍體細胞的試圖分裂清華新聞網4月24日電 4月18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何塞(José Carlos Pastor-Pareja)課題組在《發育細胞》(Developmental Cell)期刊上發表了題為「血影斑蛋白Shot在果蠅多倍體細胞中維持核周微管網絡」 (Spectraplakin Shot
  • 名人的臉在黃金比例下是什麼樣 結果不忍直視
    網易科技訊 6月5日消息,這些名人並不是塑料整形手術的受害者,而是黃金比例的「受害者」。黃金比例被認為是美麗的秘訣,在設計、藝術和自然界中被廣泛應用。尼古拉斯凱奇歐幾裡得在2000年前首次定義了黃金比例為1.618。相傳達文西在創作蒙娜麗莎時利用了這個比例。
  • 揭開雪球地球與動物演化的奧秘——記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沈冰課題組
    2019年3月7日,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沈冰課題組於2018年8月1日發表在《自然·通訊》的研究成果「雪球地球促進動物演化」入選中國古生物學會「2018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1929年成立的中國古生物學會,作為國內成立最早的自然科學學術團體之一,自2017年1月起,開展「中國古生物學年度十大進展」的評選和發布活動,每年一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