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波課題組和戴倫課題組合作揭示單層MoS2能谷直接-間接帶隙的...
近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人工微結構和介觀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寬禁帶半導體研究中心唐寧、沈波課題組與戴倫課題組合作開展了單層MoS2材料在流體靜壓力作用下的光譜性質研究,發現其能谷直接-間接帶隙的轉變。
-
物理學院楊金波、葉堉課題組二維磁性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比如,Ising鐵磁在單層CrI3中發現,而且XY模型的NiPS3在單層極限下磁性被抑制。除了這些,有著變磁行為的範德瓦爾斯磁體則甚至更有趣,比如在少層CrCl3中由於奇數層存在著的未補償磁矩,使得奇數層存在著spin-flop轉變,而偶數層則沒有。
-
單層二維硫化鉛材料的拓撲、谷以及光學特性研究進展
(萬文輝博士、劉鋮鋮博士、姚裕貴教授)與美國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的張帆博士和美國俄亥俄州博林格林州立大學的孫良峰博士合作的關於二維硫化鉛(PbS)單層薄膜的研究成果【Adv.在石墨烯或者單層過渡金屬硫化物中,谷自由度的引入與控制導致了新奇能谷效應的出現,如:谷選擇性圓偏振光吸收。此外,在矽烯、鍺烯、錫烯等二維原子層材料中,由於存在相比於石墨烯更大的自旋軌道耦合能隙,理論上易於在實驗中觀察到拓撲絕緣體量子態。基於這些二維量子材料特殊的能谷、拓撲特性,人們有望設計新型低功耗光電器件,因此具有極大的研究意義和廣闊的應用前景。
-
生命學院柴繼傑課題組合作揭示植物TNL類抗病蛋白激活的分子機制
清華新聞網12月8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柴繼傑課題組和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植物育種研究所的Jane Parker課題組、Paul Schulze-Lefert課題組合作,發文揭示了植物TNL類抗病蛋白RPP1直接識別並結合效應蛋白ATR1、形成抗病小體並作為全酶催化NAD+水解的分子機制。
-
航院李群仰、馮西橋課題組合作扭轉雙層石墨烯反常電導及物理機制
李群仰、馮西橋課題組與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馬天寶課題組、北京科技大學高磊課題組,聯合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信息功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王浩敏課題組,實現了對六方氮化硼(h-BN)絕緣襯底上小扭轉角雙層石墨烯垂直電導率的直接實驗測量,首次報導了小扭轉角雙層石墨烯中垂直電導的反常角度依賴性。
-
...生命學院李賽研究員課題組緊密合作,在國際權威學術雜誌《細胞...
【全球首個揭示新冠病毒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及核糖核蛋白複合物的分子組裝】9月14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蘭娟院士課題組與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李賽研究員課題組緊密合作,在國際權威學術雜誌《細胞》在線發表題為「Molecular architecture of the SARS-CoV-2 virus」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首個解析了真實新型冠狀病毒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
-
...生命科學學院謝道昕課題組和醫學院饒子和課題組等闡明植物激素...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謝道昕課題組和醫學院饒子和課題組等闡明植物激素獨腳金內酯的受體清華新聞網8月4日電 8月1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謝道昕教授與醫學院婁智勇教授、饒子和院士等合作,在《自然》(Nature)在線發表了題為《DWARF14蛋白是植物激素獨腳金內酯的受體》(DWARF14 is a non-canonical hormone
-
物理學院廖志敏課題組在拓撲量子輸運方向取得系列進展
近期,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廖志敏課題組在低維拓撲材料電子輸運與器件效應研究的前沿領域取得了系列重要進展。廖志敏課題組率先實驗發現了狄拉克半金屬Cd3As2中外爾費米子手性反常導致的負磁電阻效應【Nature Commun.
-
物理學院毛有東課題組在Nature發文 蛋白質機器動力學研究取得重大...
2018年11月12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人工微結構和介觀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定量生物學中心毛有東課題組在《自然》(Nature)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底物結合的人源26S蛋白酶體的冷凍電鏡結構和動力學(Cryo-EM structures and dynamics of substrate-engaged human 26S
-
進展|單層WSe2中單光子發射中心的輻射複合機理取得進展
二維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由於其具有原子級別的厚度、較強的自旋軌道耦合、較大的激子束縛能和可見光區直接帶隙的特點,逐漸成為後摩爾時代新材料的研究熱點。尤其是單層過渡金屬硫族化物提供了一種新的電子自由度—能谷,為未來光電信息處理提供了新的途徑。
-
化學學院金長文課題組與合作者揭示G蛋白偶聯受體信號轉導多樣性的...
,揭示了GPCR信號轉導多樣性的分子機制。這項研究由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金長文教授課題組與清華大學、史丹福大學和德國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的合作者共同完成。G蛋白偶聯受體(GPCR)家族是最大的一類膜蛋白家族受體,在視覺、嗅覺、味覺以及激素和神經遞質等信號轉導中發揮著重要的生理功能,同時也是關鍵的藥物靶標。
-
電子學院王肖沐/施毅團隊在新型谷電子器件方面取得...
如何利用新原理、新結構和新材料來解決和優化傳統半導體器件中的尺寸微縮和能耗等問題是「後摩爾」時代半導體技術的發展重點。沿著這一思路,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王肖沐/施毅課題組同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徐楊課題組以及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緊密合作,基礎探索結合應用研究,提出和實現了一種"能谷自旋"電晶體新穎器件。
-
趙英明課題組揭示新型蛋白質翻譯後修飾並鑑定出63個組蛋白修飾位點
組蛋白的翻譯後修飾,因其會影響基因的轉錄,是表觀遺傳調控的核心部分,對於許多生物過程和疾病發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近日,芝加哥大學趙英明課題組在化學類頂級雜誌Nature子刊《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報導了一種新型的組蛋白翻譯後修飾--賴氨酸二羥基異丁醯化,並指出組蛋白H4K8上的二羥基異丁醯化對精子細胞的分化起到重要的調控作用。
-
Physical Review Applied刊登李勇課題組和毛東興課題組在建築聲學...
Physical Review Applied刊登李勇課題組和毛東興課題組在建築聲學通風隔聲窗領域的重要進展 來源: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20-04-11 瀏覽:
-
生命科學學院湯富酬課題組在Molecular Cell發表綜述 系統總結人類...
生殖系細胞(Germline cells)是指多細胞生物個體中攜帶種系遺傳物質的所有細胞類型,包括由精子與卵細胞結合而產生的全能性受精卵、胚胎著床前後的多能性內細胞團細胞和上胚層細胞、單能性胚胎生殖細胞、個體出生後的生殖細胞以及成熟的精子與卵細胞(圖一)。在多細胞生物物種數百萬年的進化歷程中,其生殖系細胞是「永生」的細胞類型,會將該物種的遺傳信息不斷從上一代傳遞到下一代。
-
南京大學電子學院王肖沐/施毅團隊在新型谷電子器件方面取得最新成果
如何利用新原理、新結構和新材料來解決和優化傳統半導體器件中的尺寸微縮和能耗等問題是「後摩爾」時代半導體技術的發展重點。沿著這一思路,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王肖沐/施毅課題組同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徐楊課題組以及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緊密合作,基礎探索結合應用研究,提出和實現了一種"能谷自旋"電晶體新穎器件。
-
衛濤濤課題組合作揭示蛇床子素舒張氣道平滑肌的分子機制
2020年11月24日,國際學術期刊《Science Signaling》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衛濤濤課題組與美國Creighton University屠亞平課題組以及中國藥科大學曹徵宇課題組合作完成的論文"Airway
-
GaN襯底調控增強MoS2室溫谷極化率
),產生谷自由度。傳統意義上,電子具有電荷和自旋兩個自由度:對電子電荷自由度的電學調控,奠定了二極體和電晶體等現代電子學基礎;而與電子自旋自由度相關的自旋電子學,為實現更高密度、更高速度和更低功耗的信息存儲與處理提供了可能。谷自由度有望成為除電荷、自旋之外的第三個電子自由度。以谷自由度作為信息載體設計的多功能谷電子學器件具有集成高、處理速度快、能耗低及信息不易丟失等優點。
-
深研院化生學院韓偉課題組和李子剛課題組在多肽自組裝機制分子...
近日,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化學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學院韓偉課題組與李子剛課題組合作共同在上在線發表題為「Conformation Dependence of Diphenylalanine Self-Assembly Structures and Dynamics:Insights from Hybrid-Resolution Simulations」的研究論文(DOI: 10.1021/acsnano.8b09741),針對苯丙胺酸二肽(FF)分子的自組裝過程,深入闡述了多肽構象對自組裝形貌和動力學的影響
-
...陳立功課題組合作在《免疫》發文揭示代謝分子肌酸的免疫調節功能
清華大學醫學院胡小玉與藥學院陳立功課題組合作在《免疫》發文揭示代謝分子肌酸的免疫調節功能清華新聞網8月7日電 2019年8月6日,清華大學醫學院胡小玉課題組聯合藥學院陳立功課題組在《細胞》(Cell)子刊《免疫》(Immunity)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 《Slc6a8介導的肌酸轉運和積累通過調控細胞因子應答來重編程巨噬細胞的極化》(Slc6a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