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揭示水稻生長素響應因子(OsARFs)差異性調控水稻抗矮縮病毒...
近日,PLOS Pathogens雜誌發表了來自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毅教授課題組題為「Auxin response factors (ARFs) differentiallyregulate rice antiviral
-
李毅課題組揭示了一種調控植物生長發育重要激素——乙烯有利於...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毅教授課題組近日在eLife雜誌上發表了題為「A viral protein promotes host SAMS1 activity and ethylene production for the benefit of virus infection」的研究論文。
-
水稻抗病毒免疫機制的揭示!來看生命科學學院李毅課題組重要進展
課題組的最新研究揭示了水稻茉莉酸(JA)信號通路通過調控RNA沉默(RNAi)信號通路促進水稻抗病毒免疫的機制,發現了JAMYB作為響應JA信號通路的轉錄因子參與水稻AGO18的轉錄調控,同時揭示了水稻中獨特的RSV CP介導的抗性的分子機制。該發現為研究植物寄主激素信號通路對抗病毒RNAi信號通路的調控開闢了一條新途徑。
-
浙大系統地揭示水稻生長素受體TIR1/AFB家族基因的功能
浙江大學邊紅武課題組系統揭示水稻生長素受體TIR1/AFB家族基因的功能責編 | 奕梵水稻作為單子葉植物的模式物種生長素共受體TIR1/AFB介導的信號傳導通路參與了植物生長發育的各個過程【3-6】。生長素受體研究對於揭示生長素信號轉導途徑以及深入了解生長素參與植物諸多生理過程的作用機制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
李毅課題組揭示首個單子葉植物特有抗病毒基因AGO18的廣譜抗病毒機制
李毅課題組揭示首個單子葉植物特有抗病毒基因AGO18的廣譜抗病毒機制 來源: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03-09 今日
-
生長素響應因子選擇性結合AuxRE元件,調控生長素信號
PNAS | 生長素響應因子選擇性結合AuxRE元件,調控生長素信號責編 | 逸雲生長素是一類重要的植物內源激素,其參與調控植物多種生命進程。生長素信號通路的轉錄調控依賴於生長素響應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 ,ARF),ARF能夠與生長素響應基因的順式作用元件
-
Nature | 生長素響應的轉錄抑制調控網絡
擬南芥中共有23種ARF,其中ARF5、ARF6、ARF7、ARF8和ARF19屬於A型ARFs,這些保守的A型ARFs是生長素響應基因的轉錄激活因子,因而在植物的生長素信號調控中發揮關鍵作用此外,A型ARFs具有組織特異性表達模式,這可能是導致多樣化生長素響應的關鍵【3】,但是目前尚不清楚A型ARFs表達的調控機制。
-
Plant Cell:萬建民課題組揭示微絲調節水稻形態發育新機制
日前,從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獲悉,該所作物功能基因組學創新團隊a研究發現微絲結合蛋白Villin2(VLN2)通過調節微絲的動態變化
-
北大生命科學學院生物技術系副主任李毅教授簡介
李毅,男,1961年10月出生,理學博士,現為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技術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2)研究調節病毒複製的細胞調節因子。 (3)植物基因工程 科研課題:(1).轉基因植物外源和內源基因共抑制(cosuppression)問題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997.1-1999.12. (2).TMV外殼蛋白突變體對病毒粒子組裝和突變體外殼蛋白介導抗性的研究,國家科委863項目,1996.1 - 2000.12.
-
南農/華農合作團隊揭示生長素穩態調控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的機理
12月29日,南京農業大學李姍教授研究組和華南農業大學王少奎教授研究組合作在The Plant Cell發表了題為Natural Allelic Variation in a Modulator of Auxin Homeostasis Improves Grain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n Rice的研究論文,揭示了生長素穩態調控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的機理
-
...生命科學學院謝道昕課題組和醫學院饒子和課題組等闡明植物激素...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謝道昕課題組和醫學院饒子和課題組等闡明植物激素獨腳金內酯的受體清華新聞網8月4日電 8月1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謝道昕教授與醫學院婁智勇教授、饒子和院士等合作,在《自然》(Nature)在線發表了題為《DWARF14蛋白是植物激素獨腳金內酯的受體》(DWARF14 is a non-canonical hormone
-
深圳大學生命與海洋科學學院課題組揭示擬南芥器官生長調控新機制
近日,廣東省植物表觀遺傳學重點實驗室、深圳大學生命與海洋科學學院黃騰波課題組在New Phytologist(2019年影響因子:8.512,中科院一區TOP期刊)在線發表了題為 「Plant U-box E3 ligases PUB25 and PUB26 control
-
生命科學學院蘇曉東實驗室揭示茉莉酸信號通路中轉錄因子調控新機制
2017年5月16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蘇曉東實驗室在Cell子刊Cell Reports雜誌上發表題為「Crystal Structure of tetrameric Arabidopsis MYC2 reveals the mechanism of enhanced interaction with DNA」的研究論文,文章解析了植物中首個basic Helix-loop-Helix
-
科學網—揭示特定基因調控水稻種子活力機理
本報訊(記者朱漢斌 通訊員陳芃辰)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王州飛課題組揭示了吲哚乙酸糖基轉移酶(OsIAGLU)基因調控水稻種子活力的作用機理
-
水稻產量新基因! 中國水稻研究所種質創新課題組揭示水稻籽粒大小...
中國水稻研究所種質創新課題組與中科院遺傳發育研究所等單位合作 (Hu等, 2015) 成功克隆了顯著提高水稻產量的粒形基因GS2,該基因編碼了水稻生長調控因子OsGRF4;其在93-11背景的近等基因系與培矮64s配成雜交稻後,可比對照超級稻品種「兩優培九」增產9.5%。
-
上海師範大學黃繼榮課題組發現赤黴素通過調節黃酮醇合成影響擬南芥主根的生長
在上世紀60年代,半矮杆水稻和小麥品種的推廣引發了全球性的綠色革命,解決了人口和糧食供求矛盾而引起的可能饑荒問題,而這場革命的幕後英雄正是赤黴素。研究發現赤黴素合成或者是信號通路的輸出的阻斷能夠降低植物株高從而產生 「矮杆,高產」的優良農藝性狀。除了調控莖稈的伸長,近幾年的研究表明,赤黴素及其信號通路還調控植物分櫱、側根發育、光合作用、主根生長、抗逆性等一系列重要農藝性狀。
-
BioRxiv:水稻胚發生觸發器BABY BOOM1通過生長素生物合成基因的上調促進體細胞胚發生
)轉錄因子表達。在這裡,我們調查了OsBBM1((Oryza sativa BABY BOOM1))誘導水稻體細胞胚發生過程中的下遊目標。OsBBM1的瞬時誘導導致植物生長素生物合成OsYUCCA基因的上調。
-
轉錄因子調控水稻細胞壁合成機理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技術生物與農業工程研究所吳躍進課題組與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傅向東課題組合作,前期通過重離子誘變獲得一個轉錄因子調控的水稻脆稈突變體cef1,研究表明cef1的脆性是由轉錄因子OsMyb103L功能缺失造成的,通過調控纖維素合成來影響細胞壁結構(Plant Molecular Biology,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