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朱漢斌 通訊員陳芃辰)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王州飛課題組揭示了吲哚乙酸糖基轉移酶(OsIAGLU)基因調控水稻種子活力的作用機理,為該基因在今後種子活力遺傳改良中的應用提供重要線索。相關研究近日在線發表於《植物生物技術》。
種子活力是影響直播稻生產的重要性狀。植物激素糖基轉移酶具有平衡體內激素含量的作用,在調控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其在種子活力調控中的作用鮮有報導。
研究人員利用構建的日本晴水稻突變體,初步闡明了水稻OsIAGLU基因通過調控種子萌發過程中生長素(IAA)、脫落酸(ABA)含量,引起下遊ABA信號因子OsABIs表達變化,決定水稻種子活力水平;同時,發現水稻OsIAGLU基因在秈粳稻之間存在等位變異,引起秈稻種子萌發過程中該基因表達顯著高於粳稻,可部分解釋秈稻種子活力高於粳稻的原因。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111/pbi.13353
《中國科學報》 (2020-02-19 第4版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