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保護中華鱘 - 百度經驗

2021-01-09 百度經驗

中華鱘作為中國一級保護動物,怎樣保護中華鱘對於普通人而言可能都不太熟悉。作為「活化石」的中華鱘保護工作也是我國漁業中比較重要的一項。下面簡要介紹一下具體如何保護中華鱘。

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首先是不可以食用的。至於海洋博物館的觀賞需求和科研需求都要經過層層審批和限制。《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發布,也為中華鱘的保護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僅僅保障中華鱘的自生繁殖只是起到減少人為破壞的作用,如何提升中華鱘的繁殖能力和適應生存條件變化的能力就需要不斷的科研投入。我國已有針對中華鱘的多個科研項目並取得了一定成果。

只靠國家的力量來保護中華鱘畢竟有限,提升全社會的保護意識,集中社會的力量來保障中華鱘的繁殖也是工作的重點。經過政府的不斷倡導,社會人士們對於中華鱘的保護意識也在不斷提升。

把社會中散亂的力量整合起來建立保護協會也是比較重要的工作。我國已經有了多個針對中華鱘的保護協會。

發動社會力量,為中華鱘的保護和科研工作募捐。只有把社會的力量調動起來才能更好的進行中華鱘的保護工作。

相關焦點

  • 不僅是中華鱘!保護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的「三峽方案」
    本網訊(袁磊)2020年4月22日,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將在湖北省宜昌市實施第62次中華鱘放流,10000尾不同年齡梯隊子二代中華鱘放歸長江,這將是歷年放流子二代中華鱘規模最大的一次。實施中華鱘保護,是三峽集團在共抓長江大保護中發揮骨幹主力作用,促進長江流域生態修復,助力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
  • 中華鱘放生求解25年保護困局
    這組來自北京海洋館的數據,記錄了被譽為「水中活化石」的中華鱘,在被保護20年間中的生存狀態:野生種群急速衰減,照此發展,20年後這種綿延億年的古生物恐怕將絕跡。     7000裡長江,257尾野生中華鱘的統計數字,這是大自然給人類的最後警告。
  • 中華鱘人工養殖的方法,如何科學餵養,養殖多年的經驗告訴你
    那中華鱘如何養殖呢,今天我就帶著大家來了解一下,中華鱘該如何養殖,它又需要餵食什麼樣的食物,需要的環境有哪些要求,無論養殖什麼首先那就是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才可以從事養殖的行業,養殖中華鱘首先我們要了解它的生活習性,中華鱘也是海裡的魚類,但是它對鹽的要求沒有那麼大,中華鱘對水域有一定的要求,水溫必須要零度以上三十度以下的水溫最適合養殖。
  • 西洞庭湖驚現國家一級保護魚類中華鱘(圖)
    (被發現的中華鱘)(工作人員將中華鱘放生)  紅網漢壽站11月12日訊(通訊員 張佩林)11日,西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魚類監測技術人員在西洞庭湖進行魚類監測時,在漁民捕獲物中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魚類
  • 江豚、中華鱘保護現狀如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論壇給出這樣的答案
    來自長江水生野生動物保護領域的專家、學者、各級主管部門的領導、非政府組織及企業代表200多人相聚一堂。分論壇上午全體會議,下午組織中華鱘保護和江豚保護兩個專場開展深入討論,會議代表圍繞影響長江水生野生動物的各類熱點、難點、焦點問題,分享了多年來長江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的成果、行動和策略,達成了適應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要求、開展長江大保護的廣泛共識。
  • 1萬尾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中華鱘放歸長江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4月22日訊(記者 張海振)4月22日,記者從中國三峽集團官微了解到,今天在湖北省宜昌市的長江珍稀魚類放流點,10000尾大大小小的子二代中華鱘回歸長江懷抱,對自然環境中的中華鱘物種資源再做補充。此事迅速登上熱搜,網友評論:「回家了,保護好他們」。
  • 中華鱘,一個中國人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
    第一次看到「中華鱘」的時候,小腦袋瓜子裡面在想,為什麼是「中華鱘」而不是「南北鱘」、不是「加拿大鱘」?內心的困惑帶領我前進,去追尋這個問題的答案。在「百度引擎」上面輸入「中華鱘」出來的竟然是「怎麼做著好吃」,著實把我驚到了。確實,在我們這個崇尚美味的國家什麼都可以用來吃的。
  • 中華鱘是一條什麼樣的魚?——六問中華鱘
    新華社北京4月14日電(記者侯雪靜)14日500尾中華鱘在宜昌放歸長江,這是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成立以來連續實施的第60次中華鱘放流活動,也是我國中華鱘放流史上年齡梯隊最豐富的一次,對中華鱘野生資源具有系統性的補充作用。中華鱘是一條什麼樣的魚?中華鱘會像白鱀豚一樣滅絕嗎?既然物競天擇,為什麼要保護它?
  • 中國特有的珍稀魚類——中華鱘,祖先和恐龍生活在同一時期!
    說起這種魚,大家可能並不熟悉,中華鱘是我國現存最原始的魚類之一,並且是我國特有的,它們的祖先還和恐龍生活在一個時期,足以見得它們的生存時代距離現在有多久遠了,雖然恐龍已經滅絕了,但和它們同時代的中華鱘竟奇蹟般地存活了下來。中華鱘究竟是怎樣神奇的存在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 感悟中華鱘
    我擠在人群中,聽人們紛紛問老闆為什麼將這麼大一條魚白白放走,老闆興奮地說給大家講一個故事:這可不是普通的魚,它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為什麼叫中華鱘?為什麼在成千上萬種魚中單單把「中華」的大頭銜賦予它?這不是尋常的魚,它是長江最大最重的魚,最長的有四五米,最重的有一千四五百斤,被稱為「長江魚王」。它是一條「神魚」,神奇的是它的生存史。
  • 中華鱘「講述」自己的故事
    「你只看到我是魚,卻不知道我是活化石你知道你的歷史,卻不知道我來自1.4億年前你有你的生活方式,我有我的生存環境可以不愛,請不要傷害我是中華鱘,我講述自己的故事」中華鱘研究所位於宜昌市夷陵區,是國內唯一一家保護中華鱘的專業科研機構。通過20年的不懈努力,使中華鱘不因工程建設阻斷其洄遊通道而滅絕。
  • 有人叫賣「野生中華鱘」 專家稱買賣中華鱘犯法
    陳女士供圖)  紅網株洲站10月14日訊(株洲晚報見習記者 成姣蘭)日前,有市民網上發帖反映:賀家土農貿市場每天都有鱘魚賣,看著像中華鱘,攤主說是野生的中華鱘,賣這魚是不是犯法呢?    同時,市民陳女士也向反映,韶山路耀萱農貿大市場有人賣鴨嘴魚,每天早上,都有這種魚賣,一般就一條,很多人圍著看。「老闆說是湘江電打的,湘江有這樣的魚嗎?」
  • 中國特有的珍稀魚類——中華鱘,祖先竟和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歡迎來到科學大白的世界,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中國特有魚類中華鱘,探索其中隱藏的奧秘吧!說起這種魚,大家可能並不熟悉,中華鱘是我國現存最原始的魚類之一,並且是我國特有的,它們的祖先還和恐龍生活在一個時期,足以見得它們的生存時代距離現在有多久遠了,雖然恐龍已經滅絕了,但和它們同時代的中華鱘竟奇蹟般地存活了下來。
  • 農業農村部:單靠自然繁殖 長江中華鱘滅絕風險非常大
    4月14日,2018年長江三峽中華鱘放流活動在湖北宜昌舉行,500尾中華鱘放歸長江。中新社記者 黃餘洋 攝中新網7月24日電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今日指出,中華鱘的野生群體,如果單靠自然繁殖,滅絕的風險非常大,物種狀況堪憂。
  • 「特寫」搶救「水中國寶」中華鱘
    由於自然環境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目前,中華鱘處於極度瀕危狀態。1988年,中國首次公布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華鱘被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010年,中華鱘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升級為「極危級」保護物種。「上海通江達海,物產豐富,但很多在上海的人不知道自己身邊有中華鱘這樣的精靈。」劉健說。長江口在中華鱘保護中極其重要。
  • 中華鱘:國之瑰寶,生命消亡抑或延續?
    人們關心的是:生存已億萬年的中華鱘,在其生物鏈即將斷裂,其生命物種瀕臨消亡的時候,我們應該做些什麼?能夠做些什麼?拯救保護國寶中華鱘的行動,早在1980年代初便開始了。「人工繁殖放流增殖」,是專家調研論證的最終選擇。1982年,全國唯一一家人工繁殖中華鱘的專業科研機構-----葛洲壩中華鱘研究所在湖北宜昌誕生。
  • 花鳥市場有商家在售賣中華鱘?
    皮市街花鳥市場一家水族店售賣的所謂「中華鱘」。記者 吳濤攝花鳥市場有商家在售賣中華鱘?動物專家:均為人工養殖的普通鱘魚,但也不可隨意放生本報訊(記者 吳濤)昨天,有市民通過「96466」新聞熱線反映,他在蘇州幾家花鳥市場均看到有商家在售賣「中華鱘」。「中華鱘是國家保護動物,不允許隨便買賣吧?」該市民對此很擔憂。昨天上午,按照該市民提供的信息,記者走訪了皮市街花鳥市場和藝都花鳥市場。
  • 知識點:中華鱘,並不是只有中國才有
    日前某養殖場的萬餘條中華鱘被人毒害,損失慘重,中華鱘是非常古老的物種,野生中華鱘也是我國重點保護動物,希望大家還是要多多愛護他們。◆ 中華鱘,又稱鱘魚、鰉鱘,周代時稱王鮪魚,是從白堊紀出現並遺留下來的古代魚類,被譽為「水中大熊貓」。
  • 抓到中華鱘欲自行食用 一漁民獲刑一年並公開道歉
    該案是長三角區域首例非法獵捕、殺害中華鱘犯罪案件。去年8月6日,有著多年捕撈經驗的漁民邢某某在沒有取得捕撈許可證的情況下,駕駛自購漁船到崇明區佘山島北面水域,用拖網實施捕撈,捕獲疑似中華鱘活體一條及花鰱、鱸魚若干。邢某某雖然懷疑自己捕撈到了中華鱘,但見它不像其他魚類那般活蹦亂跳,覺得它快要死亡,便和其他魚類一起放入冰櫃,打算自行食用。
  • 湖北漁民捕獲長3.3米重700斤中華鱘(圖)
    漸漸地夫妻倆能看到大魚身上的花紋,憑藉多年打魚的經驗,他們驚奇地發現,這是一條巨大的長江中華鱘。兩人立即放下網,掏出電話向新洲區漁政部門匯報。很快,消息傳到湖北省和武漢市的漁政部門,他們立即出動趕到現場,在漁民的幫助下,將巨型中華鱘慢慢轉移到岸邊水域,等待長江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的專家到現場。張錦今年33歲,在長江上捕魚已有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