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中子質子分子電子分不清?幾張圖帶你看得明明白白

2021-02-15 天行健化學

茫茫宇宙,飄渺塵埃,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人類對於最大與最小的探索從產生智慧的那一刻起就沒有停止過。在文明的早期,世界各地已經開始想辦法用最小的粒子去理解這個世界,比如古希臘人認為世界是由土,水,氣,火組成,這些對世界模糊的認識使他們促進了原始的科學,從而產生了鍊金術。古印度則人認為世界是由地,水,火風組成。但和古希臘不同,他們促進了宗教,從而產生了佛教的四大皆空。而古中國人認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組成。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促進了哲學,從而產生了陰陽五行理論。

在今天,科學中的分支,化學,繼承了分解世界的任務,早期人類所理解的四元素,或是五元素的學說,在如今的化學中已經被分解為了118種。

這118種基礎的元素,就是你熟悉的元素周期表。我們身邊的一切物體,都是由這些基礎元素所構成。而元素的基本單位,就是原子

原子

分子就是被組合之後的原子,如果你曾經玩過積木,那麼就可以把每一塊積木都理解成是一個原子,當兩塊積木拼接在一起的時候,他就變成了一個分子。

分子相比於原子的數量要大得多,可以說不計其數,無窮無盡,這就好像你有118塊積木,但你可以拼出無窮無盡的物體,無論他是一座積木房子,還是一隻積木小狗,限制分子數量的,只有你的想像力。

簡單的水分子

從這裡開始,化學的部分就結束了。在化學的領域,原子就是最小的粒子,如果把原子繼續分割,物品將失去他的化學性質。你將不是你,而是一堆化學無法描述的東西。

但好在我們還有物理學。物理學把化學認為最基礎的粒子,原子,繼續分割,從而得到了質子,中子,和電子。電子環繞在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原子核周圍,就好像行星環繞恆星一樣,而他們的大小,也和恆星系的比例有著相似之處,都是最重要的核心比較小,而環繞他們的外層空間 寬闊且空曠。

原子內部結構

分子由原子組成,原子有118種,而分子不計其數。原子由質子,中子和電子組成,其中質子和種子組成了緻密的原子核,而電子圍繞它旋轉。

來源:本土科技【溫馨提示】學習是一種成長,思考是一種智慧,反饋是一種美德,贈人玫瑰,手留餘香,智慧的你懂的分享,幫助更多朋友成長。

相關焦點

  • 原子的組成:原子核、質子、中子、電子,以及什麼是同位素?
    原子這種粒子質子和中子比電子重,它們位於原子的中心。電子非常輕,存在於環繞原子核的雲中,電子云的半徑約是原子核的10000倍。質子和中子的質量大致相同。然而,一個質子重量超過1800個電子的重量。質子和中子的數量通常是相同的。
  • 原子、質子、中子、電子等微觀粒子有壽命嗎?
    在原子,質子,中子,電子中,真正意義上,我們發現可以發生衰變的,其實只有原子和中子。質子的半衰期有假說,但還沒有被驗證,電子則認為是和宇宙同齡的存在。我們來具體說一說:原子和中子的衰變原子的衰變,實際上和原子核是有關的,說白了就是原子核的衰變。
  • 原子、質子、中子、電子等微觀粒子有壽命嗎?答案顛覆三觀
    如今我們通常認為古希臘是科學的發源地,在古希臘有個學者叫德謨克利特,他提出了著名的原子論,他認為宇宙是由原子和虛空構成的,其中原子的定義就是不可再分的粒子。德謨克利特的「原子」其實我們現在的原子定義已經不一樣了,而且他僅僅是從哲學思辨的角度來詮釋。
  • 電子、質子和中子是怎麼被發現的?
    古人很早就開始研究物質是連續的還是不聯繫的。每當我們看到流水時,似乎物質是連續的,但是如果你抽刀斷水,水又可以被攔腰切斷,似乎世界又可以被無限切分,又是不連續的。構成世界的物質的最小單位是什麼?組合結構又是咋樣的?這樣的組合結構能有什麼作用?現在我們都知道了構成物質的是分子。關於分子很重要的一點是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能夠獨立存在的。
  • 同樣類型的原子、質子、中子和電子,它們都是一模一樣的嗎?
    現在我們知道了,世間萬物都是由原子構成,而原子又分為原子核以及圍繞著原子核運動的電子,其中原子核還可分為質子和中子。也就是說,我們眼前的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其實都是密密麻麻的微小粒子,通過各種奇妙的方式堆疊而成。於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就出來了,微觀世界中同樣類型的原子、質子、中子和電子,它們都是一模一樣的嗎?
  • 分子和原子的概述
    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子與原子 都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質量和體積都非常小,彼此間有間隔,在不停地運動,都既有種類之分,又有個數之別,都不顯電性。分子總是在不斷的運動。分子的概念及其特性從概念上看,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 中子與質子的發現
    然而,不管你願意不願意,核能已經開始進入我們的生活,成為繼木材、煤炭和石油之後的又一能源近代的原子-分子學說宇宙萬物的原始組成,自古以來在世界各地都引起人們有極大的興趣。我國古代的五行學說認為,萬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元素組成的。古代希臘人把氣與水、火、和土並列為世界的四種基本物質元素。
  • 為什麼人看不到只有一個電子和質子的原子卻能看到沒有中子的原子
    根據我的理論,原因很簡單,單獨的一對電子和質子做同心圓高速運轉形成的場不具備穩定性,至少需要兩對電子和質子做同心圓運動形成的場才有可能形成原子層面的穩定性。所以說沒有一個電子和質子形成的原子。那麼沒有中子的原子又是怎麼回事呢?我的理解與過去人們的理解不一樣,我的理解是原子核只有中子,而質子和電子是由中子吸收了一定能量分解而來的,是中子的另一種存在形式。
  • 初中化學知識歸納:分子和原子
    初中化學的分子和原子是化學這一門科目的基礎,要學好化學,首先就要弄懂分子和原子的定義,以及了解物質、元素、分子、原子的區別和聯繫。   一、分子   1.分子定義:物質分別是由分子、原子、離子三種微粒構成的,其中分子又是由原子構成的。物質由元素組成。
  • 小明是個質子 有一天……-核子,質子,中子,原子,物理,科普,核電站...
    雖然質子和中子統稱為核子,但是呢,小明一開始絕對是個質子。很簡單,中子這傢伙最怕孤獨了,當他單身時,整個人就衰得不行,平均壽命也就15分鐘左右,確切地說14分42秒後,這個自由的單身漢就會衰變成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還有一個反中微子。
  • 原子核帶正電,電子帶負電,為什麼電子不會掉入原子核?
    我們從初中開始學習物理課和化學課時,就會學到比較初級版本的原子結構,這個原子結構大概是下面這樣:老師一般會告訴你,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的,而原子核帶正電,電子帶負電。所以,其實這裡就隱含著一個問題,既然原子核帶正電,電子帶負電,那根據異性相吸的道理,電子應該會掉落到原子核內才對呀?關於這個問題,困擾著科學家也蠻久的,原子模型的最終確立,經歷了好幾代科學家的努力。而我們學到的版本是波爾的原子模型的,這個模型沒能解決這個問題。
  • 為什麼中子很容易變成質子,反過來卻很難?
    我們都知道物質多由原子構成,原子中有原子核與核外電子,而原子核裡通常又有質子和中子。照理說大家各司其職、相安無事,但實際上物質世界卻不總是這麼簡單。萬物有其壽命,有時候也會發生一些變化,當條件合適時,中子會搖身一變成為質子,質子也能變為中子,這個時候物質的本身就會產生變化,成了完全不同的東西。
  • 原子核帶正電,電子帶負電,為什麼電子不會掉到原子核內?
    #了不起的基礎科學#我想大家都對中學學到的原子結構很熟悉,也就是說原子內有個原子核,核外有電子繞著原子核轉,而原子核內還有質子和中子。原子核是帶正電的,而電子是帶負電。我們都知道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原子核和電子是異種電荷,為什麼不會相互吸引?
  • 電子帶負電,原子核帶正電,異性相吸,為何電子沒掉進原子核內?
    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質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因此,原子核才會帶正電。實際上,初高中老師講授的原子結構是經過「特意」簡化的。目的其實是為了方便教學。真實的原子模型是和上圖中的模型截然不同的。在經過幾代物理學家的努力,原子模型發生了好幾次迭代。如今,最為主流的原子模型更接近於下面這樣。
  • 初中化學-原子的結構
    2原子的結構原子是由居於原子中心的帶正電的原子核和核外帶負電的電子構成。原子核居於原子的中心,比原子小得多,半徑只有原子半徑的幾萬分之1。如果把原子比作一個體育場,那麼原子核只相當於一隻螞蟻。這些微粒所帶的電性:原子核:1個質子帶1個單位的正電荷,中子不帶電;核外電子:1個電子帶一個單位的負電荷。如上圖,質子就可以畫成一個圈一個加號,中子就畫成個空圈,電子就是一個圈裡一個減號。
  • 中子和氫原子都是由一個質子和電子組成,它們的性質為什麼不同?
    而氫原子的內部結構則是一個質子和一個核外電子構成,質子和電子由電磁力維繫在一起,但又有泡利不相容原理產生的電子簡併壓阻止電子落入質子之上,使得氫原子能夠長期穩定存在。據科學研究表明,中子性質不穩定,壽命僅為14分鐘42秒。除非結合為原子核,否則原子核外的中子極易衰變為一個質子、一個電子和一個反中微子,即變成一個氫原子。氫原子主要成分就是質子,質子可以長期單獨穩定存在,壽命大於10^35年,這就決定了氫原子的相對穩定。因此從這個角度看,中子處於強力作用下的束縛態才是它穩定態,獨立狀態時沒有氫原子物理狀態性質穩定。
  • 【輕鬆學化學】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之間的關係
    【本課知識點】        掌握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 原子的構成-相對原子質量
    (1)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所帶的電量相等,電性相反。(2)一個質子和一個中子的質量約相等。(3)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1)質子數=核外電子數(2)質子數不一定等於中子數(3)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含中子原子中存在著帶電的粒子,為什麼整個原子不顯電性?
  • 宇宙中原子、原子核、中子、電子和質子的壽命各是多久?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到而今江上,每天小編都會跟大家分享有趣好玩的科普內容,本文由到而今江上原創撰寫,未經允許禁止其他媒體轉載,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宇宙中任何東西都是有壽命的,那麼原子、原子核、中子、電子和質子的壽命各是多久?
  • 金原子和鐵原子中的質子、中子和電子都是一樣的嗎?
    金和鐵是具有不同價值的金屬,但就是小朋友也知道,金子是比較昂貴的,要不然怎麼會說一寸光陰一寸金是不?這兩種價值相差巨大但真正本質並沒有多少差別,因為構成金原子和鐵原子質子中子和電子並沒有什麼區別!物質是由什麼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