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發現迄今最早有完整舌骨的原始哺乳動物化石
日前,由中國古生物科學家領導的國際合作課題組在我國距今約1.64億年的侏羅紀地層中,發現並證實了迄今最早具有完整舌骨的原始哺乳動物化石——「微小柱齒獸」。19日,這一研究成果發表於美國《科學》雜誌,這對於研究我國及全球早期哺乳動物演化做出了新的重要貢獻。
-
遼寧建昌出土最早真獸類哺乳動物化石(圖)
中華侏羅獸化石復原圖本報訊(記者趙穎彥)體重僅為13克左右,生活在距今1.6億年前的真獸類(有胎盤類)哺乳動物中華侏羅獸化石被發現。據研究分析表明,它是包括人類在內當今所有有胎盤類哺乳動物的"曾祖母"。今天上午,北京自然博物館聯合中國地質科學院發布了該消息。據介紹,中華侏羅獸是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季強博士於2009年發現,標本目前由北京自然博物館收藏。據季強介紹,中華侏羅獸出自遼寧建昌縣玲瓏塔地區距今1.6億年的髫髻山組,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真獸類哺乳動物化石記錄。
-
中國科學家發現「混元獸」 ,將改寫有袋類哺乳動物起源歷史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提供我國科學家將一件在內蒙古發現的約1.26億年前的哺乳動物化石命名為混元獸,並認為混元獸是人類等胎盤類哺乳動物的早期祖先,而此前被認為是袋鼠等有袋類哺乳動物祖先的中國袋獸,與混元獸同屬一支。新研究動搖了有袋類起源於亞洲的結論,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於北京時間14日在線發表該成果。
-
科學家發現哺乳動物社會行為的最早證據
哺乳動物是群居動物有多久了?根據一項新的研究,至少從恐龍時代的白堊紀晚期開始,這種行為的最早證據距今大約1000萬年。,古生物學家發現了這種動物經常出沒和群居的證據。
-
最早的原始哺乳動物化石在中國發現完整的舌骨
原標題:迄今為止在中國發現的最早的具有完整舌骨的原始哺乳動物化石最近,由中國古生物學家領導的一個國際合作研究小組已經發現並證實了中國侏羅紀地層中最早的原始哺乳動物化石——「微柱齒」,其大約有1.64億年前。該研究於19日在美國雜誌「0x9A8B」上發表,為中國和世界早期哺乳動物進化研究做出了新的重要貢獻。
-
恐龍滅絕後 哺乳動物演化大幅加速
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胎盤類哺乳動物(現今包含將近5000個物種,人類也在其中)的演化速度在白堊紀大滅絕之前還比較平穩,但隨後的物種爆發,造就了今日各式各樣的哺乳動物團隊首席研究員,倫敦大學學院遺傳、進化及環境學院的 Thomas Halliday 博士說:「非鳥恐龍的滅絕、有競爭關係的其它哺乳動物的日漸式微,讓我們的祖先、也就是早期的胎盤類哺乳動物得到了好處。壓力一經解除,它們就迅速演化出各種新形態。 「我們尤其注意到勞亞獸總目下的動物,它們的體型快速增大、生態多樣性迅速增加。
-
Nature:中國發現最古老真獸類哺乳動物化石
英國《自然》雜誌8月25日發表中美科學家的研究文章,介紹了迄今為止發現的人類最古老的「曾祖母」——中華侏羅獸。中華侏羅獸化石2009年發現於中國遼寧建昌縣玲瓏塔地區,地質年代距今1.6億年,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真獸類(有胎盤類)哺乳動物化石記錄。此前這一紀錄為中國遼寧省凌源市發現的攀援始祖獸保持,其地質年代距今約1.25億年。
-
我國南方發現最早的現代人類化石
原標題:我國南方發現最早的現代人類化石 一個由中國科學家領導的國際團隊刊登在10月15日《自然》雜誌上的論文稱,在我國湖南省道縣福巖洞發現了47枚約8萬年到12萬年前人類的牙齒化石,以及多種滅絕和現生哺乳動物的化石。這是迄今在東亞地區發現的最早的現代人的蹤跡。
-
有完整舌骨的哺乳動物化石竟然被你發現了
日前,由瀋陽師範大學領導的國際合作課題組在中國內蒙古寧城五化地區距今約1.64億年的侏羅紀地層中,發現並證實了新的哺乳型動物化石——「微小柱齒獸」 (Microdocodon), 這是中國發現迄今最早的舌骨保存完好的哺乳型動物化石。7月19日,這一研究成果發表於美國《科學》雜誌,這對於研究我國及全球早期哺乳動物演化做出了新的重要貢獻。
-
我國發現的侏羅紀化石揭示哺乳動物舌骨早期演化
該成果是基於在我國內蒙古寧城五化地區距今約1.64億年的侏羅紀地層中發現了一個新的哺乳型動物化石--「微小柱齒獸」,由周長付與國際著名古哺乳動物學家芝加哥大學羅哲西教授、波恩大學託馬斯·馬丁教授和耶魯大學安詹·布拉爾博士等共同合作完成。中生代哺乳型動物化石是現代哺乳動物的近親類群,其新化石發現可以為追溯哺乳動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的提供最直接證據。
-
我國科學家發現混元獸 改寫有袋類動物的起源歷史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供圖 日前,雲南大學畢順東教授與中國科學院生物演化與環境卓越創新中心等單位合作,在內蒙古寧城地區發現一件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整的早白堊世哺乳動物化石,命名為混元獸。該重大發現表明亞洲可能不是有袋類動物的起源中心。 研究成果於北京時間2018年6月14日凌晨在線發表在英國《自然》雜誌上。
-
巫山發現我國最早古人類化石(組圖)
,距今204萬年,這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古人類化石。 中國最早人類生活在三峽 10月27日下午,中法考古隊在「巫山人」發現者、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黃萬波教授的帶領下,第三次進駐巫山縣廟宇鎮龍骨坡古人類遺址。法國專家共7人,其中有世界權威的舊石器時代專家、巴黎第十大學舊石器考古專家博依達,還有一位專攻動物考古埋藏學的專家。
-
雲探秘|第五站——朝陽古生物化石博物館
今日,走近我們「雲探秘」中國古生物學會科普教育基地的第五站——朝陽古生物化石博物館。朝陽古生物化石博物館隸屬於遼寧朝陽鳥化石國家地質公園,由朝陽市政府投資建設,是一個集化石展覽、化石收藏、化石和地質知識科普為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具有科學性、知識性、觀賞性和趣味性,是自然科學普及和教育的重要基地。
-
我國發現迄今最早真雙子葉被子植物化石
-
我國發現中耳保存完好的真賊獸滑翔哺乳動物
本報記者 劉勇攝/光明圖片 兩隻生活在晚侏羅紀早期,距今大約1.64億年到1.59億年的真賊獸滑翔哺乳動物將改變人們對哺乳動物中耳的演化認識——由於保存得非常完好,發現它們具有五塊聽小骨的中耳結構,成為目前哺乳動物中的最早記錄,也成為中生代哺乳動物最完整的記錄。
-
在重慶,出土過這麼多遠古哺乳動物化石
04-20 09:32:52 來源:巴渝民宿微信公眾號 重慶,素有「建在恐龍脊背上的城市」之稱,這片8.24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38個區縣中就有24個區縣發現恐龍化石近70餘處。
-
重慶發現我國最早古人類化石 國人祖先源於三峽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 黃萬波/供圖 晨報訊(記者王大鵬)我國科學家在重慶市巫山縣龍骨坡發現的一顆牙齒化石經過年代測定,距今204萬年,這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古人類化石,由此將我國人類起源的時間往前推進了100萬年!
-
遼寧發現迄今最早的真雙子葉被子植物化石
真雙子葉被子植物化石照片記者31日從瀋陽師範大學古生物研究所獲悉,遼寧省凌源距今約1.24億年的地層中首次發現迄今最早的真雙子葉被子植物化石——「李氏果」。今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以封面文章的形式介紹了由瀋陽師範大學、吉林大學、中科院植物所和美國印第安納大學、佛羅裡達大學科學家組成的課題組的這一重大發現。據介紹,這次發現的「李氏果」化石保存完好,形態特徵與現生的毛茛科植物基本一致,在葉形、脈序和果實特徵等方面特別像現生的鐵線蓮、翠雀花等。
-
我國科學家發現迄今最早的真雙子葉被子植物化石
新華社瀋陽3月31日電(記者 陳夢陽、王瑩)科學家最近在我國東北遼寧凌源距今約1.24億年的地層中首次發現迄今最早的真雙子葉被子植物化石——「李氏果」,這一古老的真雙子葉植物非常接近現生的毛茛科植物,也是現生的大多數有花植物有直接系統演化聯繫的迄今最早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