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歲院士,研究癌症60年,提醒:遠離餐桌上三種「致癌食物」

2021-01-13 荊山浮屠話健康

九十歲的張燕院士研究了六十多年,對癌症的了解非常深入,是我國著名的腫瘤專家,雖說孫燕院士今年已經九十歲了,但是本人看起來非常的精神抖擻,身體硬朗,院士曾經在公開場合表示過,社會上肝癌患者越來越多,排除其他的一些因素,大部分是由於我們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不良造成的。

這三種食物是「傷肝」利器,趕緊撤下桌

食物1:黴變食物

經歷過物質匱乏年代的人都非常節儉,尤其是我們父母這一代,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飯菜做多了就會在下一頓熱熱接著吃絕對不浪費,但是在這些剩飯菜中有大量的黃麴黴毒素,這類毒素經過剩飯菜進入人體內,會導致肝細胞病變,引發肝臟疾病,黃麴黴毒素不僅存在於剩飯菜中,還存在於腐爛的水果以及不新鮮的蔬菜中,因此,發現自己家中的蔬果如果有腐爛跡象,一定要儘快扔掉,千萬不要節儉這些。

食物2:酒

酒是一級致癌物,酒精本身是無毒的,但是酒精進入人體後,經過肝臟的揮發代謝,會產生一種叫做乙醛的物質,能直接殺死肝臟細胞,引發脂肪肝等,因此,想要預防肝臟疾病,就要儘量少飲酒。

食物3:醃製食物

醃製食物風味獨特,存放時間長,因此成為很多人飯桌上的常見食物之一,殊不知,醃製食物在製作過程中非常容易滋生細菌,並且在製作的時候會放入大量的亞硝酸鹽,亞硝酸鹽進入人體以後會代謝成亞硝胺,損害肝臟健康。

這3個行為,加速肝臟疾病的產生,趕快改正

1、吃太飽

吃得太多,不僅會引起人體發胖,還會導致多種物質淤積肝臟之中給肝臟的分解及該代謝功能增加負擔,導致疾病,尤其是肝臟還承擔著人體消化功能,如果暴飲暴食會導致消化不良,引起身體健康。

2、抽菸

菸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含有大量有害物質,進入人體後會直接損害肝臟健康造成肝血黏稠,引發肝行不暢。

3、熬夜

偶爾熬一次夜,對身體的傷害並不是特別大,但是一旦熬夜起來就會養成習慣,晚上不進行熬夜就很難入睡,這是一種非常不好的現象。熬夜的時候會導致人體氣血逆轉,影響肝臟的回血,藏血等功能,長此以往,肝臟得不到血液的滋潤,會引發疾病造成肝炎、肝癌等。

生活中,養護肝臟,做好這三件事,遠離肝臟疾病找上門

1、多運動

經常運動可以促進人體血液流動,加快新陳代謝,減輕肝臟的分解及代謝負擔,並且在運動中排汗排溼的同時還能夠排毒淨化血液,使肝臟運行擁有一個良好的環境,在運動中還可以疏發肝氣,減少肝氣鬱結。

2、多喝水

肝臟最怕乾燥,尤其是在溼度較低的秋季,如果肝臟經常處於缺水乾燥的環境,就會引發肝火旺盛,造成肝氣上行,最終導致肝病的產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補水,每天成人的需水量是八杯水,也就是1500-2000ml左右,而且喝水時可以考慮放一些有養護肝臟的暖爐六寶茶,可以有助於肝臟排毒、代謝等,滋潤肝臟,增加身體新陳代謝,保護肝臟健康。

菊花:降血脂、解毒素、平肝陽;

決明子:明目養神,清肝明目、潤腸排毒;

牛蒡根:緩解肝火旺盛、降三高,平穩血壓;

金銀花:疏通肝經,滋補肝臟,消除浮腫;

枸杞:抗衰老、抗疲勞,滋養肝氣,補肝益腎;

桂花:生精補髓、祛風散寒、調理月經,美容養顏。

【暖爐六寶茶選取天然養肝草本,經過科學搭配,堅持喝,保護肝臟健康,點擊下方獲取同款茶包】

3、定期體檢

肝臟在患病前期非常不易被發覺,因此常常被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期,定時體檢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地了解到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因此,要按時體檢,每過五年檢查一次B肝五項,如果身體內缺少抗體,一定要及時進行補種。

相關焦點

  • 60年肝病經驗,90歲院士經驗總結:3個健康秘訣,希望對你有幫助
    據世衛組織(WHO)調查統計,截止到2015年年底,從自然界中發現的具有致癌性質的物質已經多達120種,且其中大多數物質就存在於我們的身邊,可能一不小心就攝入了致癌物。因此,平時還是應該注重健康飲食。而這種物質就存在於我們周圍,例如黴變水果、穀物、麵包等,還有廚房中的案板和筷子,都是容易滋生黃麴黴毒素的地方,因此,日常生活中碰到黴變的食物,或者廚具,就應及時扔掉,以防肝臟受損。2、間接致癌物——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多存在於醃製的食物中,例如泡菜,鹹菜等,這種物質雖然不會直接致癌,氮氣具有間接的致癌性。
  • 研究癌症專題多年的院士,警示:這3種食物致癌度很高,儘量少吃
    導語:孫燕院士是中國醫學科學院的名醫,他研究癌症專題已經有長達60多年的時間,是著名的腫瘤學的專家。儘管他現在已經有90多歲的高齡,但他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很注重於如何防癌、抗癌,是我國腫瘤學科的頂級專家。
  • 90歲院士研究胃病40年,提醒3種食物會喚醒胃病「因子」
    像飲食不規律,重油重鹽,喜歡吃辛辣油膩的食物,這些都會引發胃病。李先生是一個建築工人,雖然在工地風吹日曬的,但是身體還算強壯,一年也感冒不了幾次。但是最近李先生卻感覺不對勁,總是覺得胃不太舒服,沒有食慾,吃一點飯就覺得已經飽了,還總是放屁,胃也有脹痛感,這讓李先生非常的奇怪,於是,他就去醫院檢查,果不其然,李先生檢查出有胃潰瘍。
  • 中國人常見的23種致癌因素,避開了每年可減少100萬人死亡!
    ①防控好23種致癌因素每年100萬成人可避免癌症這份研究使用了中國大陸31個省2014年成人癌症死亡率數據,共納入了23種被國際癌症研究署或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確定的常見致癌因素。研究結果顯示:在20歲及以上成人中,每年有103.6萬人死於上述23種致癌因素引起的各種癌症,佔全部20歲及以上癌症死亡人數(約為229萬人)的45.2%。換句話說,只要防控好這23種致癌因素,中國每年超過100萬人可避免死於癌症。①具男性和女性的主要致癌因素排序不同。
  • 專家解析「舌尖上的癌症」 胡蘿蔔素致癌?
    「吃什麼食物能致癌」,「什麼食物能防癌」,一直是備受大家關注的話題。近日,網絡上一張「舌尖上的癌症」圖譜迅速走紅,短短幾天內就被轉發上千次。不僅普通老百姓關心,許多與健康有關的專業人士也紛紛轉發,更有多家媒體對此做出報導。
  • 這三種蔬菜有毒還致癌?現在看還不晚
    最近,網絡上一篇《這三種蔬菜「有毒」,別亂吃!》的文章引起眾多人的關注,文章稱蕨菜、紅鳳菜、折耳根具有毒性甚至致癌性。那麼,這些蔬菜真的如文章所說的那樣嗎?今天我們就來解密這些「有毒「蔬菜。
  • 為何說癌症是吃出來的?3種常見食物易滋養癌細胞,勸你能遠離
    為何說癌症是吃出來的?在網絡上有這樣一種說法,就是癌這個字,裡面包含著三個「口」,就說大家不健康的吃法,是促成癌症的核心,也有人認為,世界上有大概三分之一的癌症,其實都是大家吃出來的疾病,雖然這句話說的可能有點不嚴謹,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飲食習慣不科學合理,也的確會跟癌症的發生,有著較為密切的關係,癌症可能會從飲食作為突破口,給人體帶來損傷。
  • 80歲院士研究骨病50年,提醒:4種食物會喚醒骨疏鬆「因子」
    今年80歲的張院士,是我國骨科界的泰山北鬥,從30歲起就開始研究骨病,到現在已經有50餘年。對於骨病和骨疏鬆狀況有著自己的獨到理解。張院士笑著回答道:「這都是因為人們平時飲食和生活習慣的不在意,才導致很多年輕人易患骨病,加上我國目前老齡化速度加快,所以才造成了骨疏鬆發病逐年提升的異常情況出現。」
  • 病理生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陸士新病逝 享年90歲
    著名病理生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癌症中心
  • 醫生提醒:小心「恐癌」心理也會致癌
    宋曉今年48歲,兒子剛上大學,丈夫事業有成,一家幸福和睦。但一切都從她發現患病開始被徹底改變了。一天宋曉洗澡時無意發現,左乳有一個小包。當天下午,她開診所的同學給她拿了一種藥,說連吃5天,如果腫塊消了,就是乳腺增生,如果不消,就去大醫院再做個檢查。藥吃到第4天,腫塊一點沒有變化,宋曉似乎明白了什麼。
  •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致癌物質分為5類4級(圖)
    所謂致癌物有分類嗎  【回應】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將致癌因素分為四級,經評估有400多個因素對人類致癌或可能致癌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防癌體檢中心主任李槐說,致癌物只是致癌的外部因素,這些外因大致可以分為化學致癌物、物理致癌物、生物致癌物和食物致癌物。
  • 62歲院士,研究HPV有33年,提醒:3種食物會喚醒HPV「因子」
    孫院士,今年62歲,是我國知名的婦科醫師,在HPV領域浸淫已有33年,在多種國家核心期刊上均發表過重要論著。業界影響力也是很大,其針對於HPV的獨到且專業的見解令很多同行和患者所推崇。62歲院士,研究HPV有33年,提醒: 3種食物會喚醒HPV「因子」1、醃製食物醃製食物中含有一定量的亞硝酸鹽,這種化學物質在體內經過生化轉化反應,可以衍變為亞硝酸胺,是一種一類致癌物。
  • 5種食物不要吃 不然癌症會找上你
    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人並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飲食,才能夠幫助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經常吃這五種食物的話,東西到了一些癌症這樣的困擾,那麼到底是哪五種食物容易得癌症呢?我們在平時的時候應該如何正確的飲食才是最好的呢?
  • 90歲的院士周永茂,仍每天準點去上班
    原創 中國核工業 中國核工業 收錄於話題#訪核工業功勳人物8個◎ 本報記者 蔡皛磊早上7點半,年近90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永茂,準時出現在中國中原對外工程有限公司的辦公樓。在食堂吃過早飯後,他回到辦公室開啟新一天的工作。
  • 中國新增癌症病例數全球第一!五大致癌因素,本來可以避免
    報告顯示,2016年全世界一共有1720萬的癌症患者,從2006年到2016年這十年中,癌症的病例增加了百分之二十八,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人口老齡化、人口增長以及年齡特異性發病率的上升等,在增加的癌症病例中,男性最為常見的是前列腺癌,女性最為常見的是乳腺癌。
  • 中國人群最常見的23個致癌因素公布
    醫訊君語:專門針對中國人群,分析了23種主要致癌風險而導致的發病比例! 日前,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赫捷院士和陳萬青教授牽頭髮表在《柳葉刀——全球健康》上的重磅論文,專門針對中國人群,分析了中國各個癌腫由於23種主要致癌風險而導致的發病比例。
  • 預防癌症吃什麼好 這6種食物不容錯過
    吃什麼預防癌症1.雞肉雞肉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肉類,也是大家比較喜歡的一種,我們可以發現,在我們的餐桌上會經常出現雞肉的身影,其實這是因為雞肉含有大量的硒,一塊小小的雞胸肉就能夠滿足人體一天所需的硒含量。研究證明每日補充足量硒的男性死於前列腺癌的可能性要低很多。
  • 癌細胞最偏愛的4種食物,醫生提醒:不想被癌盯上,千萬管住嘴
    癌細胞最偏愛的4種食物,醫生提醒:不想被癌盯上,千萬管住嘴 醃製食物 ,可能生成苯並芘、雜環胺等致癌物質。就這樣,高溫油炸讓許多原本營養健康的食物,瞬間有了致癌的風險。
  • 年近90歲鍾南山提醒:6種食物少吃,有害健康還易長斑衰老
    鍾南山院士在2019年廣州《美食與健康養生論壇》上闡述了飲食與健康之間的必然聯繫,指出有6種食物不建議多吃,會有害健康,甚至會讓女性臉上長斑長皺紋。年近90歲鍾南山提醒:6種食物少吃,有害健康還易長斑衰老(1)煲仔飯廣式煲仔飯很是出名,米飯用砂鍋煮熟,上面蓋上肉和蔬菜,鹹肉味鮮
  • 研究癌症60年,院士找到了最好的「抗癌運動」,很多醫生為它打卡
    01 湯釗猷:最好的抗癌運動就是遊泳90歲的湯釗猷,研究了60年的腫瘤,是我國非常知名的腫瘤外科教授、工程院院士,他曾提出這樣一個觀點:遊泳是最好的抗癌運動。3組,結果發現:完全不遊泳的組,存活期不超過60天;一天遊5-8分鐘的組,存活期比「死亡組」多活了將近10天;一天遊16-32分鐘的組(如果遊不動,就用小木棍撥動),它們的存活期比「死亡組」少了將近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