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才子倒在紅莓花下:他的《祖國進行曲》被誤認為蘇聯國歌

2020-12-05 科羅廖夫

幾代中國人中,凡是接觸過蘇聯歌曲的人,可能無一不知曉《紅莓花兒開》這首,然而只有少數人才知道它是原蘇聯早期影片《庫班河上的哥薩克》(中譯名為《幸福的生活》)中的插曲。歲數更大一些的人,可能全都知道《祖國進行曲》這首因其知名度之高而被人誤認為是蘇聯國歌的歌曲,而作為這兩首歌的作曲者杜納耶夫斯基,其姓名和身世則遠遠不達其作品那種家喻戶曉的程度。

他的歌聲唱遍全國

杜納耶夫斯基1900年出生在原蘇聯波爾塔瓦州洛赫維察鎮一個猶太家庭裡,曾經畢業於哈爾科夫音樂學校,後來遷往列寧格勒,在一家劇場兼做作曲和樂隊指揮。杜納耶夫斯基早期的作品多是為電影譜寫的插曲或是為輕歌劇創作的組曲。1933年他為影片《快樂的孩子們》所作的曲子受到電影觀眾的喜愛,但這些都遭到了「拉普」(意為「無產階級革命派文藝組織」)方面的責難,「拉普」詩人別濟緬斯基稱他的音樂是「違背社會主義美學趣味的藝術」,讓他以後改弦易轍。

杜納耶夫斯基不知錯在哪裡,他向高爾基請教。高爾基不但高度評價了杜納耶夫斯基的作品,而且還把這部影片送給史達林看了,連史達林也被影片的輕鬆愉快氣氛所感染,肯定了它及影片的音樂,這一下杜納耶夫斯基「獲救」了。這部影片使杜納耶夫斯基成為全國最知名的歌曲作曲家,此後一發不可收。

杜納耶夫斯基今非昔比了,過去他一貧如洗,現在各種報酬和獎金源源而來,他作為列寧格勒音樂宮的音樂指導,列寧格勒市蘇維埃還特意分配給他一套四居室的住宅。

1934年,他為蘇聯第一部音樂喜劇片《快樂的人們》譜寫了主題歌。該片上映後不到幾天,幾乎全國都在唱這首與影片同名的主題歌。這首歌的詞作者是詩人列別傑夫-庫瑪奇,他們合作的另外一首著名歌曲就是《祖國進行曲》,後人稱之為「蘇聯第一歌曲」「第二國歌」(第一國歌同時是蘇共黨歌,位置不可取代),它是1936年上映的一部音樂故事片《大馬戲團》中的主題歌。《大馬戲團》敘述一個美國馬戲團女演員,由於生育了一個黑孩子而為美國社會所不容,遭到迫害,最後在社會主義的蘇聯受到尊重並獲得施展才能的機會。正像歌詞中所說的:「同志比一切尊稱都光榮,不分人種黑白棕黃紅。」「我們沒有見過別的國家,可以這樣自由呼吸!」杜納耶夫斯基為這首歌曲整整構思了半年,共寫了36稿。《大馬戲團》公映正逢蘇聯公布第二部憲法,因此,《祖國進行曲》正好反映了蘇聯人民當時的歡樂和自豪的心情。這首歌曲一向被公認為是杜納耶夫斯基的最高藝術成就之一,具有世界影響。當時音樂家卡巴列夫斯基曾這樣評價杜納耶夫斯基:「如果稱約翰施特勞斯為『圓舞曲之王』,那麼,杜納耶夫斯基可以當之無愧地被稱為『進行曲之王』。」1950年1月,全蘇聯廣泛慶祝歌曲大師杜納耶夫斯基為之配樂的新影片《幸福的生活》(俄文原名為《庫班河上的哥薩克》),影片中最成功的插曲有四首,其中之一就是《紅莓花兒開》。1951年,他又第二次獲得史達林獎金。

然而在原蘇聯的政治氣氛下,杜納耶夫斯基並不是很開心的,他譜寫的歌頌史達林的歌曲因為缺乏真情,使得史達林公開抱怨:「不是十分愛我的人才這樣為我作曲。」這句話讓杜納耶夫斯基始終未能成為政治上的寵兒,他沒被吸收入黨,他也從未獲得藝術家最高稱號「蘇聯人民藝術家」。

他為何能安全逃過「大清洗」

在史達林時期,原蘇聯文藝界曾搞過兩次大清洗運動,音樂界也不例外,1936年的大清洗就是從批判作曲家開始的。蕭士塔高維奇這位被稱為「蘇聯的貝多芬」的著名音樂家,他的主要成就在於交響樂、歌劇、舞劇、室內樂和清唱劇,還為數十部影片寫過音樂,其中1932年影片《迎展計劃》中的插曲《迎接》在二戰後被美國人重新填詞作為聯合國國歌。蕭士塔高維奇遭到批判的主要罪名是「形式主義傾向」,史達林聽完他的歌劇《麥克白夫人》勃然大怒,下令叫人寫了一篇批判文章,題名為《混亂,而並非是音樂》,發表在1936年1月28號的《真理報》上。一時間全國人都被震驚了,都以為他的下場不是槍斃就是坐牢,據說是由於加裡寧後來為他說情才倖免於難。然而一場聲勢浩大的「反對形式主義」運動終於在音樂界開展起來了,其他的著名作曲家普羅科菲耶夫、哈恰圖良則都「翻了船」。

1948年的大清洗,首先源於作曲家穆拉傑裡創作的歌劇《偉大的友誼》,該音樂家由於缺少政治頭腦盲目歌功頌德,加之對上層幕後的權力鬥爭毫無所知,竟然在劇中描寫史達林與被其迫害致死的奧爾忠尼啟澤之間的「友誼」,可說是瘙癢搔到了痛處,使得史達林暴怒。1948年2月14日蘇共中央就此作出《關於穆拉傑裡的歌劇<偉大的友誼>的決議》,頓時整個蘇聯音樂界氣氛異常緊張。

這兩次清洗浪潮,杜納耶夫斯基都得以安然無恙,原因正在於:他雖然不熱衷於政治題材,不一味地跟風炒作,但他採用的現實主義創作手法卻能夠通過描寫現實生活肯定社會主義制度,所以始終能夠博得上下一致好感,儘管他一直是與政治若即若離,但這反而使他有了安身立命之本。

生活上「喜新不厭舊」

杜納耶夫斯基的生活和感情隱私還是在其逝世之後才被逐漸披露出來。他是1925年同他當時所在縣城遊藝劇場的一名獨唱演員結婚的,這位妻子同他相伴終生達30年,名叫蘇傑伊金娜。杜納耶夫斯基是個猶太人,猶太人重視家庭的傳統在他身上體現得很明顯,這對他們家庭關係的鞏固是有決定作用的。但是他又像那個時代所有成名的人一樣,迷戀女色。

起先,他愛上了同他年齡不相上下的加雅裡娜,這是他婚後不久的事,那時他的大兒子葉甫蓋尼剛剛出世。加雅裡娜是位離婚女子,是列寧格勒歌劇院的女演員。他們之間的關係在當時周圍人中幾乎是無人不曉,然而「喜新不厭舊」的杜納耶夫斯基在與她連續五年的私情中仍然深情愛著妻子和兒子,這樣的精神負擔加之於身,他還要表現得若無其事,確實令人很難理解。這期間他的這種難堪處境也反映在他的作品上。遇到情感危機他善於「化重為輕」,以創作來排遣他心中的彷徨不安,這是他得以不斷擺脫的辦法。終於,加雅裡娜在與他不能最終結合時斷然移情別戀,他們之間的關係也就此了結。

然而,到了1938年,杜納耶夫斯基在為影片《我們的愛情》作曲時,又與扮演女主角的人民演員斯米爾諾娃雙雙墮入情網,不過這一次可是他自己主動發起的「攻勢」。斯米爾諾娃未婚,清純美麗又有著廣闊的前程,此時已有許多人在追求她。杜納耶夫斯基為得到她幾乎到了要和別人決鬥的程度,最後終於兩心相印了。此後每年斯米爾諾娃生日時,他都要給她送上一籃白丁香。但他一方面向斯米爾諾娃求婚,另一方面又無法撇下原先的妻子和家庭。他的所作所為妻子完全知道卻又默默忍受,只是溫和地勸他不要浪費精力,而要愛惜身體,「因為人民需要你」。他知道妻子的話是金玉良言,卻擺脫不了對斯米爾諾娃的情愫,後來還是斯米爾諾娃出於理智友好地離開了他。

又是幾年後,在1943年,杜納耶夫斯基又有了豔遇,他愛上了比自己兒子只大兩歲、當年只有24歲的紅海軍歌舞團的舞蹈演員帕什科娃。他「金屋藏嬌」,在奧加遼夫街為她購置了一套豪華住宅,在那裡與她同居。忘年之戀不是件輕鬆事,杜納耶夫斯基為此一方面要付出金錢,更可怕的是還要消耗精力。為了滿足自己的花心,他要多掙錢多積蓄,因此積勞成疾。他患上了嚴重的心臟病,腿腳也不靈便了,不得不拄拐杖走路。但怎能拄著拐杖、老態龍鍾地去追求年輕美女呢?他只有強打起精神去改善自己的形象,使自己顯得既年輕又瀟灑。為此他又拋掉拐杖、穿上時髦衣裳,走路還要儘量步伐矯健。這些自作自受的行為加重了他的心臟病,最終使他過早步上黃泉之路。

更為麻煩的事還在後頭,帕什科娃還為杜納耶夫斯基生下了一個私生子,起名叫馬克西姆。但因為法律上不是他的兒子,孩子的姓氏成了問題。杜納耶夫斯基非常喜愛這個小兒子,但又無法割捨妻子和大兒子葉甫蓋尼,就在這種「剪不斷,理還亂」的矛盾心境中,杜納耶夫斯基終於一病不起,於1955年逝世。他雖然給帕什科娃和小兒子留下了一大筆遺產,但帕什科娃最看重的還是他的姓氏。多方奔走之後,,帕什科娃找到了杜納耶夫斯基的母親,請求她答應。老太太一見到馬克西姆那酷似其父的模樣後,竟然喜出望外,連聲說:「這是我孫子,和他父親一個樣!」於是,在其家族成員一致同意後,原來的馬克西姆帕什科夫就成為馬克西姆杜納耶夫斯基了。

相關焦點

  • 國歌嘹亮 國歌展示館改擴建工程竣工
    9月29日上午,「國歌聲聲嘹亮行遠不忘初心」——楊浦區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主題活動在國歌展示館舉行。當天,位於上海楊浦荊川路151號的國歌展示館改擴建工程竣工。
  • 關鍵時刻站出來,就是對祖國最動聽的表白
    國歌誕生於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慷慨激昂、催人奮進,已經刻入我們民族的DNA,成為中華兒女的精神紐帶。《義勇軍進行曲》是一首救亡圖存的革命歌曲,因此還有個奇效,那就是還可以威震敵膽。關鍵時刻只要一唱,完全可以從氣勢上壓倒任何別有用心的一方。7月24日,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內約150人組織了一場遊行,他們高喊「港毒」口號並手持反華標語,氣焰十分囂張。
  • 日本國歌僅有28個字,把它翻譯成中文,才看清日本人的野心有多大
    愛國,一直以來都是中華所傳承的美德,在每個時代有著自己獨特的特點,而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愛國也有著各自不同的內涵。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愛國一直以來都是不變的精神支柱。每一個心懷國家的有志之士,才會成為他們國家的脊梁之才。在革命戰爭之時,他們投入到變革之中;在和平美好之年,愛國就是築建中國夢的基石。我們用各種方式來保持信仰,守衛國家,國歌就是最好的典範。
  • 日本國歌只有28個字,譯成中文後,才知道他們說的是什麼?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歌,國歌可以在戰亂時鼓舞人民,可以激發人民的鬥志。是代表了一個國家民族精神的歌曲,並且都具有一定的特殊含義。比如我國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就是為了讓中華兒女記住曾經的民族危亡,將崇高的愛國精神融入到我國人民的骨血之中。
  • 絕望的蘇聯太空人,人在太空祖國卻沒了,近一年無人願意接他回家
    自從1961年4月12日前蘇聯太空人加加林登上太空之後,人類對太空的探索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在之後的數十年中,人類不但登上了月球,甚至還在太空設立了空間站這樣的長期基地。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和太空人可以在空間站裡進行各種實驗,大大地節約了人類探索太空的成本。
  • 最後的蘇聯人:被祖國遺棄在遙遠太空,險被當逃兵的俄羅斯英雄
    然而,對於當時即將上天執行任務的克裡卡列夫而言,蘇聯的航天能力顯然不如對外宣傳一般強大。冷戰時代,蘇聯與美國此消彼長鬥法不斷,進行了聲勢浩大的全方面交鋒。然而,在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下,蘇聯日漸衰敗,曾經的東方巨獸竟不得不面臨解體的危機。
  • 他是最後一個蘇聯人,在太空待了311天,落地時祖國已經滅亡
    當蘇聯從現實走進了歷史時,克裡卡列夫還在距離地球350裡處的和平空間站裡,因為把他送上去的蘇聯已經不復存在,蘇聯解體後形成的15個國家都不願意把他接回來,因為這會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國旗、國歌、國徽
    下半旗時,應當先將國旗升至杆頂,然後降至旗頂與杆頂之間的距離為旗杆全長的三分之一處;降下時,應當先將國旗升至杆頂,然後再降下。   《國旗法》第十八條規定,國旗及其圖案不得用作商標和廣告,不得用於私人喪事活動。
  • 1896年,李鴻章在法國拿倒七淫戲當國歌唱
    按照法國禮儀的規定,在檢閱儀仗隊時,兩國首領要高唱各自的國歌,順序是先主後賓,只聽漢諾瓦高聲唱起他們的國歌——— 《馬賽曲》。世界上最早出現國歌的國家是荷蘭。早在1569年,荷蘭人為抵抗西班牙人的統治和壓迫,哼唱《威廉·凡·那叟》衝向敵人,並戰勝了西班牙統治者。荷蘭人從此十分喜愛唱這首歌,這首歌也就被荷蘭人定為國歌。此後,一些別的國家也爭相模仿,制定出自己民族的國歌。
  • 日本國歌僅28字,翻譯成中文後,才知道日本天皇的野心有多大
    作為一個中國人,無論何時何地聽到《義勇軍進行曲》精神都會為之一振,國歌,是一個民族最具有凝聚力的歌曲,同樣它見證了中國一路走來的歷史進程。,先是《國際歌》,在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就使用了《愛國者之歌》,但它沒有填詞,只有曲調。
  • 蘇聯頂級太空人,人在太空祖國卻沒了,300多天無人願意接他回家
    導語:蘇聯牛人太空人克裡卡列夫,蘇聯航天史上的傳奇人物,毅然前往太空執行任務,最後卻在太空停留300多天,無人願意接他回家!當今各個國家都非常注重航天事業,美蘇很早就已經開始對於太空進行探索,他們也發射了不少的火箭,把很多太空人送到了太空中。
  • 「慶回歸、撐立法」 香港市民太平山頂上高唱國歌
    ,揮舞手中的國旗,大聲齊唱國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3周年,同時慶賀香港國安法順利通過。,香港島婦女聯會在香港太平山頂發起「七一慶回歸——太平山頂國歌快閃」活動,港島區市民在太平山頂廣場迎著初升的太陽,揮舞手中的國旗,大聲齊唱國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3周年,同時慶賀香港國安法順利通過。
  • 這花有毒!曼陀羅花被誤認為秋葵絲瓜
    經核實確認,這株植物是木本曼陀羅(曼陀羅花的一種)。  「曼陀羅的花很好辨認,是『倒掛金鐘』的樣子。」胡先生說,一開始他也以為是其他的植物,直到看到了花朵,才確定這是曼陀羅。  「曼陀羅全株都有毒,一旦誤食,很危險。」胡先生說,這株曼陀羅長在小區內,周圍也沒有圍擋,很多居民都不了解,一旦被當作蔬菜瓜果誤食,後果很嚴重。
  • 28字日本國歌翻譯後,你就知道了
    祖國危難之際,我們不應該因為戰亂而逃避;祖國繁榮之時,我們也應與國家攜手並進。國家是我們的驕傲,國歌更承載著民族的歷史。在我們的國歌中,彰顯出那段英勇抗戰的歷史以及中華兒女團結一致、不懼外敵的英勇氣節。當大家聽到國歌時,會覺得熱血沸騰。國歌振奮著每一個國人的心,讓我們銘記歷史,讓我們以史為鑑,不斷砥礪前行。
  • 他一生錯過3次諾貝爾獎,隱姓埋名為祖國建了原子彈
    而在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位中國科學家,他一生錯過三次諾貝爾獎,但為了祖國他卻無怨無悔。一場鎮壓學子的遊行,王淦昌看到了朝夕相伴的同學倒在了血泊中,這給他極大的震動。也堅定報效祖國的偉大決心。在恩師趙忠堯和葉企孫的啟蒙下,他發奮讀書 並考取了江蘇省的官費留學。
  • 他一生錯過3次諾貝爾獎,隱姓埋名為祖國建了原子彈
    而在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位中國科學家,他一生錯過三次諾貝爾獎,但為了祖國他卻無怨無悔。一場鎮壓學子的遊行,王淦昌看到了朝夕相伴的同學倒在了血泊中,這給他極大的震動。也堅定報效祖國的偉大決心。在恩師趙忠堯和葉企孫的啟蒙下,他發奮讀書 並考取了江蘇省的官費留學。最終在1930年前往德國柏林大學威廉皇家化學研究所讀研,出國前他給自己立下信條,出國深造後 就一定要回來建設國家。
  • 他花1億買航母送祖國,隨後宣布破產,如今生活怎麼樣?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繼承了一大半的武器裝備,當然烏克蘭也是繼承者之一。在烏克蘭繼承的眾多裝備中,其中有一艘已經完工64%的航母,它就是瓦良格號。而我國的遼寧艦就是瓦良格號改裝而成的,當時烏克蘭為了緩解經濟壓力,只能出售大量的武器裝備來救濟,瓦良格號就是其中之一。
  • 日本的國歌,看起來簡單,但翻譯成漢語,讓人看出其中野心
    引言 世界上第一個創作並使用國歌的國家是荷蘭,此後世界各國爭相相仿。各國的國歌或源於革命時代,或源於和平時期,總體來說都是為了彰顯民族精神或是讚美祖國。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以下日本的國歌,雖然看似簡潔平實,實則翻譯成中文讓人一眼看出其中的野心勃勃。
  • 當年他花1800萬美元幫祖國買下航母,公司被迫破產,如今怎樣
    曾經就有一個男子,他花費1800萬元為祖國買下了第一艘航空母艦,在買完航空母艦之後,他的公司也面臨破產了,那麼,後來的他怎麼樣了呢?一起來看看吧。徐增平很想為祖國做點什麼,但是他知道自己不能像那些厲害的科學家一樣,為祖國增強軍事裝備的能力,但是他覺得自己可以變得富有,在經濟實力上幫助祖國。
  • 德國國歌也要「中性化」?默克爾回覆說:沒必要
    當加拿大參議院通過「國歌性別中立」法案,將歌詞中的「兒子」改成「我們」時,人們似乎將性別平權的旗幟插上了一個新戰場。但類似動議在德國遭遇了挫敗。在媒體披露的一封內部信件中,德國家庭部機會平等委員 Kristin Rose-Mhring 提議跟隨加拿大和奧地利的腳步,讓國歌不再指向特定性別。她特別提到,國歌中帶有男性化色彩的「祖國」(Fatherland)一詞最好改成更中性的形式,同樣,「兄弟般地」(brotherly)最好改成「勇敢地」。Rose-Mhring 來自社民黨,屬於默克爾率領的基民盟的執政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