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課文《會上樹的魚》引爭議|離譜|爭議|彈塗魚上樹吃蝸牛|課文

2021-01-17 騰訊網

海邊一棵大樹上有一群小蝸牛在吃樹葉,彈塗魚爬到樹頂,將這群「害蟲」全吃光。這是鄂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會上樹的魚》的一篇課文。故事所講的「彈塗魚上樹吃蝸牛」,遭到國內相關專家吐槽和批評,認為這一說法違背科學,內容「不靠譜」。課文原作者張衝,不久前致信本報,就此事發表了不同看法。

作家:「彈塗魚上樹吃蝸牛」

不離譜

該篇課文作者,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現年68歲的張衝先生說,《會上樹的魚》是他30年前創作發表的一篇科學童話,2003年被收入鄂教版小學教材。它講述的是一個沒有國界,也沒有特指某一地區的童話故事。「海邊一棵大樹」不一定指紅樹植物。濱海潮間帶、潮上帶生長的植物,不只有紅樹植物,還有像黃槿、銀葉樹、露兜樹、刺桐、海芒果這些半紅樹植物。黃槿樹葉就是蝸牛喜歡吃的食物;彈塗魚有很多種,有肉食性的也有植食性的,不應把他在童話中所寫的肉食性的彈塗魚,當成植食性的大彈塗魚。張衝稱,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袁傳宓早在50年前,就在對彈塗魚和大彈塗魚進行解剖後發現:彈塗魚的食物中有「貝類殘體很多」、「軟體動物的卵」、「濱螺」和「蟹足」。袁傳宓發表學術論文,認為彈塗魚「以動物為食,但種類較雜,遇有可吃的動物皆取而食之。」

張衝還找到2008年第8期《生命世界》雜誌發表的《奇妙的紅樹林動物》,文中寫道:「蝸牛、玉螺、濱螺、蟹守螺等腹足類主要在紅樹林的地表、樹幹和樹葉上緩慢爬行。」作者也列舉了《中學生百科》2007年18期刊登的文章《彈塗魚的身世》,文中就有描寫彈塗魚吃蝸牛的情景。張衝從網絡上搜集到彈塗魚爬樹、攀巖和飛身捕食爬上枝頭的小螃蟹的視頻,認為這表明,彈塗魚的視力很好,在看到樹上有蝸牛時,是有可能爬到樹上捕食的。

張衝認為,科學童話是以童話的形式傳播科學知識的一種科學文藝體裁,它的讀者對象是兒童。低幼兒童處在啟蒙階段,童話中所涉及的科學知識應新奇有趣、淺顯易懂。科學童話不是數理化教材,更不是科學論文,對其所包含的科學內容,決不能以精準縝密來要求,因為這裡的科學已經是藝術化了的科學。

專家:「彈塗魚上樹吃蝸牛」

只是科學童話

武漢晚報記者就此向上海海洋大學資深海洋魚類專家、博士生導師唐文喬教授求證。

唐教授認為,蝸牛一般是指生活在陸地潮溼環境中的腹足綱軟體動物,但生活在潮間帶海灘上的擬海牛、殼蛞蝓等有時候也叫海蝸牛。海蝸牛會爬行,但一般爬不到樹頂。彈塗魚有多種,有些種類很會攀爬和跳躍,也會吃海蝸牛。最會攀爬的彈塗魚可能會趁著漲潮爬上樹頂,但這時即使在樹頂有蝸牛也會被湧動的潮水抖落。因此,「彈塗魚爬到樹上吃蝸牛」只是科學童話,實際上不會發生。(記者 明眺生)

如果你身邊有突發事件,趕緊下載「今日報料」APP進行報料吧!騰訊大楚網會將曝光情況及時向相關部門反映。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屠呦呦事跡納入部編版語文新教材,語文老師:終於不是三無課文了
    對於中小學語文課文的編選,一直以來都是廣大網友熱議的話題。還記得我們小時候學過的魯迅、那些邏輯生澀的課文,如《愛迪生救媽媽》、甚至還有很多三無課文,無作者無出處無時間。這也讓我們語文老師頗為頭疼,因為很多時候,你對著教學大綱,根本不知道該如何跟孩子們講。
  • 原來這篇小學課文是林清玄寫的,天津的90後都知道
    有一篇課文90後應該都很熟悉,那就是《桃花心木》,小編曾經在2004年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學過。那時候,不太理解他的深層含義,儘管老師一再說他內涵深刻、深刻,但還我和小夥伴們還是被全文背誦的恐懼支配著。近日聞聽林清玄先生去世,翻出這篇文章,細細品讀,別有一番滋味。
  • 周杰倫《蝸牛》或入選小學語文 出版社稱新教材脫胎換骨
    東方網6月16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最新修訂的語文出版社版(下稱語文版)小學語文課本中,臺灣著名歌手周杰倫的勵志歌曲《蝸牛》有望被收錄進三年級的延伸閱讀,而大陸著名歌手韓紅演唱的《天路》則以詩歌的形式被選入二年級上冊第二課。
  • 人教社回應 「假課文」:不再進教材
    浙江在線杭州3月23日訊 (浙江在線記者 紀馭亞) 《愛迪生救媽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的課文。最近,這篇課文內容的真實性受到質疑,經浙江在線記者率先在浙江新聞APP報導後,成為全國關注的熱點。
  • 樹幹上手繪出動物世界 巴南聖燈山樹繪創作引爭議
    在森林的樹幹上繪畫,你看見過嗎?近日重慶巴南聖燈山樹繪創作引起了不少爭議。據了解,今年春季,受聖燈山邀請,鯤越公司藝術總監馬鳴率領川美學生,利用周末時間在聖燈山原始森林進行了為期約3個月的樹繪創作,他們根據樹幹的自然形態和樹皮脫落狀態,在樹幹上繪出了生動活潑的各種動物,諸如虎、大熊貓、啄木鳥、松鼠、貓頭鷹等,讓人恍惚進入了一個活靈活現的動物世界,使得普普通通的樹木也變得「萌萌噠",「畫家們」的精心創作給遊客朋友(特別是小朋友)帶來了十分愉悅的體驗享受。
  • 寒號鳥竟然不是鳥 小學課文"誤導"了我們這麼多年
    感覺我讀了個假小學。  昨天給小朋友檢查作業,無意中看到課本裡這個插圖,大驚,這洞裡畫的是什麼啊?小朋友篤定地說,寒號鳥啊!  啊!寒號鳥不是鳥嗎?會發出哆囉囉的叫聲,我從小到大就是這麼個意識啊,怎麼會是像松鼠一樣的動物。  立刻查了資料,課本上畫的是對的,寒號鳥屬於嚙齒類動物,又叫鼯鼠、飛鼠。
  • 小學語文:三年級課文《趙州橋》中的語文考點
    這一小節,我們來談一談小學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三篇課文《趙州橋》中所包含的知識點和考點。#小學三年級語文學習#趙州橋與「趙州橋」有關的知識點正如課文中所說的那般,趙州橋位於河北省趙縣的洨河上,又名「安濟橋」,是世界上現存最早、跨度最大的空腹式單孔圓弧石拱橋。
  • 小學語文課文被指杜撰:愛迪生7歲時根本沒闌尾炎手術
    核心提示: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個別課文引發了部分教師和家長的熱議,甚至被質疑是"假課文"。人教社已經向教育部寫了相關的情況說明。假課文  杭州市外語實驗小學的校長張敏被一個偶然發現"驚呆了"--看到二年級(下)語文課本裡有篇名為《愛迪生救媽媽》的文章。
  • 小學語文一冊《樹和喜鵲》知識積累、能力訓練(二)
    筆者將按照小學語文的教材順序,逐篇更新,助力孩子的語文學習,持續更新中,請繼續關注。如果想看到一年下全冊的語文知識乾貨和能力拓展,請點擊「關注」,進入「薪頤看教育」主頁,持續更新中。一、整體了解課文問題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的主人公是誰呢?參考答案:樹和喜鵲都是主人公。問題2:初讀課文後,你感受到了什麼?
  • 小學語文:四年級課文《普羅米修斯》的語文考點
    這一小節,我們談一談小學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三篇課文《普羅米修斯》中所包含的知識點和考點。從盜火的情節上看,起因是人類沒有火,生活悲慘,經過是普羅米修斯在太陽車邊拿下一顆火星帶到人間,結果是宙斯大怒,要懲罰普羅米修斯。2、簡要的說一說文中涉及到的人物形象。答:普羅米修斯:勇敢、善良、有正義感。宙斯:殘酷、無情。火神赫淮斯託斯:有軟弱的一面,也頗具正義感。
  • 教師編面試,小學語文課文中的常考篇目是哪些?
    ·先筆試後面試,通過艱難的筆試,終於遊上了面試的岸邊,如果面試沒表現好,好吧!跳進河裡,從頭繼續遊。 ·先面試後筆試真幸福。面試一般佔的分數比重是60%。如果面試分數高,順利進入筆試。你在筆試的時候是不是可以少考幾分了?壓力就沒有這麼大了。 ·不用說,大家也能知道面試的重要性。
  • 語文課文朗讀指導|五年級上:《圓明園的毀滅》
    歷經一年精心打造,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喜馬拉雅和曹燦杯聯合推出的「統編版小學語文朗讀秘笈」已經在人教數字app和喜馬拉雅電臺正式上線,知名講師趣味講解,讓孩子從此不再為朗讀課文發愁。 雙十一期間,原價49元,現在只需25元,即可暢享一學期的語文課文朗讀指導。一經購買,即可永久收聽。
  • 彈塗魚 一條魚的生存哲學
    而彈塗魚,正是活躍在潮間帶泥灘上的精靈。熱愛陸地生活的魚彈塗魚,民間對這種可愛的小生物稱呼不一,跳跳魚、泥猴、花跳、江邊、海邊……它們上過國內一檔頗負盛名的美食類節目《舌尖上的中國》,隔壁日本吃貨還對這種「水中人參」讚不絕口。
  • 小學重點課文《蝙蝠與雷達》涉及到的語文知識點和考點
    這一小節,我們談一談小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篇課文《蝙蝠與雷達》中所包含的知識點和考點。(實驗過程)在一間屋子裡橫七豎八地拉了許多繩子,繩子上繫著許多鈴鐺。他們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讓它在屋子裡飛。(實驗結果)鈴鐺一個也沒響。(實驗結論)蝙蝠夜間探路和眼睛無關。第二次實驗:(實驗目的)蝙蝠是否靠耳朵夜行探路。(實驗過程)把蝙蝠的耳朵塞上,讓它在屋子裡飛。(實驗結果)蝙蝠就像沒頭蒼蠅似的到處亂撞,掛在繩子上的鈴鐺響個不停。
  • 語文課文朗讀指導|五年級上:《少年中國說》
    歷經一年精心打造,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喜馬拉雅和曹燦杯聯合推出的「統編版小學語文朗讀秘笈」已經在喜馬拉雅電臺正式上線,知名講師趣味講解,讓孩子從此不再為朗讀課文發愁。 今天為大家推薦的課程為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的課文《少年中國說》的朗讀解析,先來試聽一小段吧!
  • 曾經的小學語文課文你還記得多少呢?這些小學課本你還有印象嗎?
    70後、80後和90後上過的小學語文課以及曾經用過的課本,你還有多少印象?每中國把教育作為國家發展的重中之重,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僅僅是科技在革新,就連學生的課本也在不斷改版。如果一直使用一個版本,恐怕學生是很難學到新的知識,並且,這個國家也很難跟緊時代的潮流。
  • 課文只是素材——以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課文13《荷葉圓圓》為例
    在進行《荷葉圓圓》的備課時,通過反覆地朗讀,我心裡有一個想法:我是否可以不通過原本的課文呈現,來進行這一課的講授?然後我得出了一個結論:課文只是素材,如何使用才是關鍵。於是我提取了一些語文要素訓練點、難點及考點,開始設計這一節課。認識本課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 小學生如何朗讀課文!
    對於中小學生們來說,朗讀課文是學習語文的基礎內容。在暑假期間,中小學生有了更多自由學習的時間,也正是訓練孩子們朗讀課文的好時機。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小學生應該如何朗讀課文的。第一點:大聲朗讀課文能夠培養孩子開朗的性格 在諸多小學語文老師的教學中,他們發現,經常堅持大聲朗讀的孩子,他們的性格都比較開朗,而那些內向的孩子,則經常不會去大聲朗讀課文。老師們建議,如果想培養孩子開朗的性格,可以從大聲朗讀課文開始。
  • 小學語文怎麼教識字
    為了讓學生牢固掌握拼音這個工具,教材從一年級上冊到二年級上冊,除了個別特殊課文,其他都採取了全文注音的方式,助學系統則採取難字注音的方式,引導學生藉助拼音認識漢字。 插圖也是學生自主識字的一個重要資源。「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是低段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低年段課文一般都配有生動的插圖,教師可以通過插圖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引導他們自主識字。
  • 彈塗魚:一種能在陸地上生存的魚
    不過有一種魚就是例外,它和其他魚不一樣,必須依靠水生活,它和陸棲動物一樣能在陸地上生活,絲毫不受影響,並且活蹦亂跳的。那麼這種神奇的魚究竟是什麼呢?它就是彈塗魚。提到彈塗魚,大家或許都很陌生,覺得從來沒有聽說過這種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