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分泌治療途徑有兩條:
一、利用雌激素拮抗劑來阻斷與其受體的結合,代表藥是三苯氧胺(他莫昔芬)。三苯氧胺是最常用的非甾體抗雌激素類藥物。它主要通過和體內的雌激素競爭乳腺癌細胞的雌激素受體而達到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的效果。三苯氧胺輔助治療的最佳治療期為5年,可以降低50%的腫瘤復發危險、提高10年生存率和降低對側乳腺癌的發生率。三苯氧胺一般不主張與其他內分泌治療合用,推薦劑量為10mg口服2次/日。當三苯氧胺用量大於20mg/日時,繼續增加劑量可能會不同程度的增加有效率,但總體生存率和無病生存率並不增加,相反卻增加了毒性作用。三苯氧胺最常見的副作用主要有潮紅(39.7%)、肌肉關節酸痛(21.3%)和乏力(15%)等。另外,三苯氧胺還可能增加血栓性疾病、子宮內膜癌和腦血管疾病的危險。
二、通過一種叫做芳香化酶抑制劑的藥物來抑制雌激素的生成,代表藥物是弗隆。弗隆是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劑,作用機理是通過抑制絕經後患者雌激素的生成,達到控制腫瘤細胞生長的作用。絕經後雌激素受體和/或孕激素受體陽性的乳腺癌患者用弗隆治療,無論病變位置(軟組織、骨骼、內臟)、是否接受過抗雌激素治療、激素受體狀況如何,與應用三苯氧胺比較,均可使病情進展風險降低、客觀有效率顯著增高。據最新出版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報導,在手術後應用三苯氧胺治療五年後,繼續強化服用弗隆五年可以減少43%的乳癌復發危險和50%的對側乳癌發生,並能顯著地提升無病存活率。
芳香化酶抑制劑的研製成功為乳腺癌內分泌治療開闢了更為廣闊的前景。最新研究顯示,弗隆比三苯氧胺更加有效。
弗隆的主要不良反應為潮紅、噁心和脫髮,且發生率均低於三苯氧胺。
芳香化酶抑制劑和三苯氧胺不推薦聯合使用。
乳癌內分泌治療的副作用
內分泌治療的副作用很小,大多數病人服用後無明顯的不適感覺,目前常用的藥物是三苯氧胺的主要副作用有:食欲不振、噁心、少數有嘔吐、腹瀉,頭痛、眩暈、抑鬱、面部潮紅、皮疹,極少數病人可出現白細胞、血小板減少,但一般不嚴重,個別病人可能出現肝功能異常;妊娠哺乳期婦女禁用。內分泌治療藥物的副作用相對發生較低,一般都不嚴重,絕大多數病人可耐受。
小編推薦:胃癌的病因雖還未完全查明,但大量資料表明,與環境因素、飲食習慣、癌前病變及遺傳等因素有密切關係。下面給大家介紹八種預防措施。[詳情請看>>>>8個措施助你預防胃癌]
想了解更多腫瘤的相關知識,請點擊>>>> 癌症頻道
(實習編輯:陳俊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