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分泌治乳腺癌藥物及副作用

2020-11-30 39健康網

  內分泌治療途徑有兩條:

  一、利用雌激素拮抗劑來阻斷與其受體的結合,代表藥是三苯氧胺(他莫昔芬)。三苯氧胺是最常用的非甾體抗雌激素類藥物。它主要通過和體內的雌激素競爭乳腺癌細胞的雌激素受體而達到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的效果。三苯氧胺輔助治療的最佳治療期為5年,可以降低50%的腫瘤復發危險、提高10年生存率和降低對側乳腺癌的發生率。三苯氧胺一般不主張與其他內分泌治療合用,推薦劑量為10mg口服2次/日。當三苯氧胺用量大於20mg/日時,繼續增加劑量可能會不同程度的增加有效率,但總體生存率和無病生存率並不增加,相反卻增加了毒性作用。三苯氧胺最常見的副作用主要有潮紅(39.7%)、肌肉關節酸痛(21.3%)和乏力(15%)等。另外,三苯氧胺還可能增加血栓性疾病、子宮內膜癌和腦血管疾病的危險。

  二、通過一種叫做芳香化酶抑制劑的藥物來抑制雌激素的生成,代表藥物是弗隆。弗隆是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劑,作用機理是通過抑制絕經後患者雌激素的生成,達到控制腫瘤細胞生長的作用。絕經後雌激素受體和/或孕激素受體陽性的乳腺癌患者用弗隆治療,無論病變位置(軟組織、骨骼、內臟)、是否接受過抗雌激素治療、激素受體狀況如何,與應用三苯氧胺比較,均可使病情進展風險降低、客觀有效率顯著增高。據最新出版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報導,在手術後應用三苯氧胺治療五年後,繼續強化服用弗隆五年可以減少43%的乳癌復發危險和50%的對側乳癌發生,並能顯著地提升無病存活率。

  芳香化酶抑制劑的研製成功為乳腺癌內分泌治療開闢了更為廣闊的前景。最新研究顯示,弗隆比三苯氧胺更加有效。

  弗隆的主要不良反應為潮紅、噁心和脫髮,且發生率均低於三苯氧胺。

  芳香化酶抑制劑和三苯氧胺不推薦聯合使用。

  乳癌內分泌治療的副作用

  內分泌治療的副作用很小,大多數病人服用後無明顯的不適感覺,目前常用的藥物是三苯氧胺的主要副作用有:食欲不振、噁心、少數有嘔吐、腹瀉,頭痛、眩暈、抑鬱、面部潮紅、皮疹,極少數病人可出現白細胞、血小板減少,但一般不嚴重,個別病人可能出現肝功能異常;妊娠哺乳期婦女禁用。內分泌治療藥物的副作用相對發生較低,一般都不嚴重,絕大多數病人可耐受。

  小編推薦:胃癌的病因雖還未完全查明,但大量資料表明,與環境因素、飲食習慣、癌前病變及遺傳等因素有密切關係。下面給大家介紹八種預防措施。[詳情請看>>>>8個措施助你預防胃癌]

   

想了解更多腫瘤的相關知識,請點擊>>>>  癌症頻道

(實習編輯:陳俊琦)

相關焦點

  • 你知道激素性乳腺癌內分泌治療藥物有哪些嗎?
    乳腺癌的發病,很多情況下,離不開雌激素的異常升高。雌激素固然是好,但是如果體內激素太多,則會導致乳腺癌哦,激素型乳腺癌也是佔乳腺癌分型中較大比重的一種類型,控制這種類型的乳腺癌,則需要進行內分泌藥物治療,接下來,我們就看看有哪些藥物。
  • 六大影響乳腺癌治療效果的誤區,快來看看你中了嗎?|乳腺癌|內分泌|...
    目前醫學界已經將乳腺癌視為一種全身性疾病,因為乳腺癌一旦進入浸潤癌階段就有發生全身性轉移的可能,而乳腺癌主要的致命危害也不是局部侵犯,而是全身性轉移。全身性疾病要全身治,大量的醫學事實早已把人們帶入了綜合治療的年代。
  • 乳腺癌內分泌治療藥物知多少?
    乳腺癌是女性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 威脅著女性的生命健康。而對於60%以上的患者們,經常聽到的就是內分泌治療。 內分泌治療就是通過藥物阻止腫瘤細胞獲得雌激素這個天然的「養料」。
  • 乳腺癌患者易復發 新型內分泌藥物即將上市
    在今年三八國際婦女節來臨之際,一種新型乳腺癌內分泌治療藥物芙仕得已獲得國家食藥監局批准,即將在中國上市,用於在抗雌激素輔助治療後或治療過程中復發的,或是在抗雌激素治療中進展的絕經後(包括自然絕經和人工絕經)雌激素受體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乳腺癌治療,為中國晚期乳腺癌患者提供治療新選擇。    據介紹,芙仕得是阿斯利康公司自主研發的新型乳腺癌內分泌治療藥物。
  • 一文讀懂:乳腺癌靶向藥及其副作用總結
    對於乳腺癌的治療,靶向藥物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無數乳腺癌患者期盼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除了治療效果,很多癌症患者也非常關心這些藥物治療的副作用如何。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乳腺癌靶向治療藥物究竟都有哪些副作用?畢竟知彼知此,才能百戰不殆。
  • 專家說|朱李玲醫生帶你了解乳腺癌的內分泌治療
    誰知,切除卵巢之後,患者乳房裡的硬塊竟然真的變小了…… 時代發展到今天,乳腺癌的學科研究不斷進步,治療手段也日趨規範。 對於許多患者而言,乳腺癌的確與「性」(性激素)相關,但單純切除卵巢的做法,早就被更先進的內分泌治療方式所取代。 本期,朱李玲醫生就帶領大家,走近與了解乳腺癌的內分泌治療。
  • 晚期乳腺癌患者,未來之路如何走?|內分泌治療|陽性乳腺癌|HER2|...
    2020年CSCO學會乳腺癌專場於9月21日下午14:00正式召開,乳腺癌專場圍繞內分泌治療、抗HER2治療、三陰性乳腺癌治療等多個主題展開討論。那麼大會又將釋放出哪些最新信息呢?跟著好醫友一探究竟吧!
  • 新型乳腺癌內分泌治療藥物:氟維司群一文掌握
    新型乳腺癌內分泌治療藥物近幾年發展迅速,今天為大家詳解選擇性雌激素受體下調劑(SERD)——氟維司群。 什麼是選擇性雌激素受體下調劑? 顧名思義,SERD 就是能夠下調雌激素受體 (ER) 水平和活性的藥物。
  • 中國晚期乳腺癌規範診療指南(2020版)|乳腺癌|抑制劑|內分泌|診療|...
    晚期乳腺癌患者在選擇內分泌治療藥物時,應考慮患者在輔助治療階段使用內分泌藥物的種類和時間。內分泌耐藥的判定:(1)原發性內分泌耐藥:術後輔助內分泌治療2年內出現復發轉移,或轉移性乳腺癌內分泌治療6個月內出現疾病進展。(2)繼發性內分泌耐藥:術後輔助內分泌治療2年後出現復發轉移,或在完成輔助內分泌治療後12個月內出現復發轉移,或一線內分泌治療≥6個月出現疾病進展。
  • 晚期乳腺癌≠沒希望,這樣治療能延長生存期!
    到目前為止,對於大多數乳腺癌患者來說,晚期也是可以治的,就像糖尿病一樣,要長期地用藥。讓乳腺癌成為一種慢病,這是它的主要治療目標。」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胡夕春教授表示。 激素受體陽性(ER+)乳腺癌佔所有乳腺癌的70%,是最常見的乳腺癌類型。這類乳腺癌的生長離不開雌激素,只要通過藥物抑制體內雌激素的活性,就能很好地抑制癌症生長。
  • ER+晚期乳腺癌內分泌「牌」怎麼打
    即使是疫情期間,乳腺癌領域的臨床醫生,仍堅持進行學術交流,以更為飽滿的精神、更為專業的學術來對待乳腺癌患者的診療。 本次專題講座,張劍教授首先追溯了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的治療歷史,重點講述了內分泌治療在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治療中的重要地位。
  • 乳腺癌內分泌治療,為什麼分絕經前後?治療要多久?耐藥怎麼辦?
    絕經前乳腺癌內分泌治療絕經前乳腺癌術後內分泌初始治療有三種方案,①「他莫」類藥物、②卵巢功能抑制+「他莫」類藥物、③卵巢功能抑制+「曲唑」類藥物,如何選擇?復發風險低的病人推薦用5年「他莫」類藥物。淋巴結沒有轉移、組織高分化、腫瘤原發灶直徑≤2cm、Ki-67<15%,符合以上4種條件術後復發風險為低。
  • 2020國家醫保目錄更新:晚期乳腺癌內分泌治療藥納入乙類醫保
    舉報   近日,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人社部)更新了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國家醫保目錄),乳腺癌內分泌治療藥物氟維司群
  • 乳腺癌內分泌治療,為何會耐藥?新發現有望延長有效期
    而內分泌(激素)治療是一種有效治療ER/PR+乳腺癌的方法,能成功阻止癌細胞的生長並減少復發。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乳腺癌患者對內分泌療法產生耐藥性。如何逆轉內分泌治療耐藥,已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
  • 阿斯利康(AZN.US)重磅ADC乳腺癌藥物獲得驚豔II期數據,2021年能在...
    這些患者先前已經幾乎用盡各種藥物,包括恩美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 emtansine,100%)、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100%)、帕妥珠單抗(pertuzumab,65.8%)、其他抗HER2療法(54.3%)、激素療法(48.9%)以及其他系統療法(99.5%),但仍然無法控制病情,可以說到了無藥可治的絕境。
  • 【2019中華腫瘤大會】周永昌教授分享HR陽性乳腺癌內分泌治療進展
    眾所周知,目前乳腺癌是女性發病首位的惡性腫瘤,嚴重威脅女性健康。而其中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患者約佔乳腺癌的3/4,內分泌治療是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非常重要的治療方案。會議現場,【腫瘤資訊】特邀周永昌教授分享HR陽性乳腺癌內分泌治療進展。
  • 敷草藥治乳腺癌,一個月後病情惡化!偏方治癌的2個真相
    偏方,就是未經過科學驗證的,經患者總結出來可能有效的治療方法,很多老人對偏方深信不疑,甚至連得了癌症,都想著用偏方來治。 這不,前段時間貴州一名41歲的媽媽查出晚期乳腺癌後,不及時就醫,反而聽信民間偏方,治療一個月後,導致右乳糜爛脫落。其實不只是癌症,任何一種病,我們都不建議盲目使用偏方。
  • HER2陽性乳腺癌年輕人裡最多,到底該怎麼治?
    今天第十六期,我們來聊聊HER2陽性乳腺癌的治療。 文| 菠蘿 我們都知道化療藥物不完美。化療藥物最大的問題不是無效,而是副作用太強。
  • 走近江澤飛與他的新銳團隊:誰能治好乳腺癌
    誰能治好乳腺癌  「我們不能治好所有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也不能治癒所有乳腺癌患者。但是,我們可以控制高血壓和糖尿病對人體的危害,也同樣可以設法控制癌症。治癒癌症,與解決癌症問題,可以是兩件不同的事。
  • 他莫昔芬,絕經前乳腺癌內分泌治療的基石!會引起子宮內膜癌嗎?
    有一類乳腺癌發生、發展與雌激素存在很大的關係,雌激素如同是餵養腫瘤的糧食,減少雌激素與腫瘤結合也就成了治療這類乳腺癌最主要的方法,內分泌治療。有些年輕病人術後一直沒有來月經,要不要更換內分泌治療藥物呢?這就需要判斷是否絕經狀態,不能單以停經多久判斷,有四個標準:1、雙側卵巢切除術後。2、年齡≥60歲。3、年齡<60歲,閉經超過12個月,一年內未化療、內分泌治療的情況下測卵泡刺激素、雌二醇達到圍絕經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