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尼古拉(納斯達克股票代碼:NKLA)報告了2020年第二季度的財務業績,從財務數據來看簡直是「慘不忍睹」。不過,尼古拉執行長馬克·拉塞爾(Mark Russell)卻表示:「在2020年第二季度,尼古拉在成為全球重型卡車市場零排放運輸領導者的旅程中達到了預定的裡程碑。」
這是尼古拉上市後的第一份財報,摩根大通(JPMorgan)的保羅·科斯特(Paul Coster)在上周四評論:「尼古拉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的第一份報告可能會受到嚴格審查,但財務信息充其量將是稀疏的,而且收入微不足道。」
表1 尼古拉二季度財報摘要
不出意料,尼古拉的營收確實不值一提,僅有少量在太陽能業務和網際網路方面的收入,而且由於並非主營業務,尼古拉有計劃將太陽能方面的業務終止。尼古拉表示,低營收情況將持續到2021年Nikola Tre BEV卡車和2023年燃料電池卡車開始出售之時。有華爾街分析認為,尼古拉2021年的銷售額可達到1.14億美元。
另一方面,在二季度尼古拉的虧損則達到了0.86億美元,2020年總虧損來到了1.198億美元。同時,尼古拉還強調,由於公司需要大量資金用於發展業務,包括開發和製造卡車,建立製造工廠和建立品牌,未來一段時間公司仍將承受高額的虧損。
在研發投入上,尼古拉在2020年至今投入的研發費用為6662萬美元,其中有650萬來自關聯方——而特斯拉第二季度的研發費用就達到了2.8億美元。
表2 尼古拉經營情況
根據報告,在第二季度,尼古拉主要完成了以下任務:
與VectoIQ的業務合併完成Nikola製造工廠在德國烏爾姆繼續擴建,Nikola Tre生產測試裝置正在德國烏爾姆市進行中,計劃於2020年第四季度完成。德國烏爾姆製造工廠建成後,該工廠每年將可生產多達10000輛卡車,並將生產首批Nikola Tre BEV卡車,並交付給美國客戶。Nikola在亞利桑那州Coolidge的綠地製造工廠破土動工Nikola預計第一階段的生產設施將於2021年第四季度完成,目前Nikola正在與美國領先的汽車設備廠商Walbridge開展合作。工廠建成後,Ulm工廠將被用於向歐洲市場製造和供應卡車。與Nel籤訂了每天可生產40,000公斤H2的電解設備的採購訂單。Nikola與Nel ASA籤署了一份85兆瓦鹼性電解槽產能的採購訂單。該訂單將支持最多五個尼古拉制氫和加氫站。滿負荷運行時,這些站點預計每天將產生多達40000公斤的氫燃料,這將支持多達1100輛Nikola的FCEV卡車。1、尼古拉是下一個特斯拉還是下一個法拉第未來?
尼古拉是一家頗具爭議的公司。上市之後華爾街的分析師們對尼古拉仍避而遠之,目前尼古拉只得到了四個華爾街分析師評級,作為對比,道瓊工業指數的成分股平均有30名分析師評級,足以看出華爾街對於尼古拉的態度。
市場給出了相同的反饋。尼古拉股價8月4日報收38.84美元,對比最高時達到94美元的股價,「腰斬」已經不能形容尼古拉目前的境遇。但華爾街們分析師們依然對尼古拉抱有一定的期望:四個評級中分別是兩個買入評級和兩個持有評級,平均目標股價為56美元,遠高於目前的股價。
圖1 尼古拉最新股價情況
市場的反饋說明了尼古拉麵臨著很高的不確定性。尼古拉並非常規的「造車新勢力」,它對外訴說著漂亮的生態模式和宏偉的未來,所有人的疑問都集中在:這是下一家特斯拉,還是下一家法拉第未來?
精彩的商業模式和對氫能產業的看好是看多尼古拉的普遍原因,對於尼古拉的質疑則主要有幾點:
1、尼古拉是不是PPT造車?
尼古拉拿出了足足八款產品來構築起宏偉的企業前景,但至今他們也沒有拿出一款真正量產落地的產品。按照 Nikola 的規劃,Nikola Tre 電動重卡在 2021 年推出,而 Nikola Two 氫燃料電池重卡將在 2023 年正式推出——這日子離尼古拉成立十周年紀念日也不算遠。
2、尼古拉是否有足夠資源同時投入氫電+鋰電兩條技術路線?
尼古拉同時推出了氫電和鋰電兩類產品,已降低在技術路線選擇上的風險。無論是氫電還是鋰電,兩個技術都可以說是資金和精力的黑洞,作為一家「造車新勢力」,尼古拉的資源能否支撐這兩個截然不同的領域?要知道,豐田、現代在燃料電池領域耗費了超過20年光陰才有如今的成績,特斯拉也是苦心經營十數載。尼古拉成立才短短數年,能否技術上與先行者競爭?又是否有足夠的資金建設「加氫站+充電樁」的充能網絡?
3、尼古拉能不能走通代工模式?
除了技術路線之外,汽車的生產方面尼古拉也是兩條腿走路,採用了代工+自建的模式。尼古拉表示,已經與設備製造商 CNH Industrial NV 以及 Robert Bosch GmbH 達成合作(後者也對 Nikola 進行了投資),首批半掛卡車將在德國烏爾姆的一家工廠生產,該工廠由 CNH 商用車品牌 IVECO 運營。此外,尼古拉計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柯立芝(Coolidge)建造一家工廠。國內造車新勢力的代工之路並非十分順暢,國外實際上也曾經探索過代工模式,同樣沒有成功。不知尼古拉能否走通這條道路。
4、尼古拉的資金與技術能否支撐其商業模式?
尼古拉提供了氫能重卡+加氫站+加氫的完整解決方案,即在生命周期內(7年或70萬英裡),為客戶提供氫能重卡使用服務、無限量氫氣使用、整車保養與維修服務。根據尼古拉介紹,這一「捆綁式租賃」的商業模式能夠使燃料電池卡車在整個生命周期中實現持平甚至低於柴油車成本的目標。
維護保養尚且不論,建立燃料電池汽車所需的加氫站所需的時間和資金遠甚於建設卡車製造廠,尼古拉的資金能否支撐如此龐大的投資?同時,尼古拉希望將氫氣成本降至每公斤3美元以下,但實際上氫氣在加州的零售價為每公斤約16美元——遠高於尼古拉目前宣稱的4美元。尼古拉是否真正具備大幅降低氫氣成本的技術?
2、總結
對於尼古拉的氫燃料電池技術路線本身,市場並沒有太多的看空情緒,更多還是對尼古拉能否實現其宏偉藍圖的質疑。美股市場長期以來對於電動汽車行業並不看好,僅有25%的分析師對特斯拉和蔚來持有「看漲」的評級。在美股多年的看跌之下,特斯拉野蠻生長,一次次打破「明年倒閉」的看空預測。
作為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第一股,希望尼古拉能夠擺脫「PPT造車」的質疑,闖出一片燃料電池卡車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