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3117個字
閱讀時間4分鐘
相信很多人對比爾·蓋茨的私人圖書館都早有耳聞,傳說這個圖書館頂級奢華、包羅萬象。
而事實也正是如此,首富的圖書館,向來以奢華昂貴而聞名。
他的館中珍藏著達·文西的《萊切斯特手稿》、拿破崙寫給約瑟芬的情書、希區考克電影《驚魂記》的劇本手稿等,全都珍貴異常,某些書籍更是價值連城。
但在這間圖書館裡,也有不那麼值錢的,比如,理察·費曼的自傳《別鬧了,費曼先生》。
與館中大多數珍貴書籍相比,這本公開出版,售價不超過五十塊的人物傳記,實在有些寒酸。
但對於比爾·蓋茨而言,這本書與他的珍藏們有著等同的地位。因為本書的作者理察·費曼,是他一生的偶像。
但奇特的是,這個被比爾·蓋茨視為偶像的天才,他筆下的自己,卻不像一個正經的科學家,反而更像一個「喜劇角色」。
有趣的靈魂
提起科學家,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估計大多數人都會回答:安靜、正經、不修邊幅、戴著厚厚的金絲眼鏡……
總之,我們眼中的科學家們,大多是介於現實和科學之間的「瘋子」。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看過《別鬧了,費曼先生》之後,你就會知道,科學家們也不是個個都正經。
眾所周知,費曼是個科學家,還是個在專業領域頗有建樹的科學家。
他曾提出費曼圖、費曼規則和重正化的計算方法;也是第一位提出納米概念的人,甚至曾被認為是愛因斯坦之後最睿智的理論物理學家。
科學天才成績輝煌,不過,正是這樣一個光鮮亮麗的科學家,卻時常做些「不靠譜」的事情。
在科學之外,他更像一個縱情聲色、沉迷享樂的紈絝子弟,甚至因此捲入了一場不小的官司。
在工作之於,脫衣舞酒吧是他最常光顧的場地之一。他通常會坐在臺下,一邊欣賞性感的脫衣舞,一邊解方程。
偶爾興趣來了,他還會在酒吧裡畫畫。
以至於後來,甚至有客人邀請他給自己畫裸體畫。
再後來,當費曼常去的那家脫衣舞酒吧以「有傷風化」為由,慘遭取締時。這個天才忽然決定,要為脫衣舞酒吧上庭辯護。
想到這件事,他立即就行動了起來。很快他就真的走上了法庭的辯護席,並以當時加州大學物理學教授的身份為酒吧當庭辯護。
此事在加州引起了一場不小的轟動,當地報紙也在報導上幸災樂禍。但費曼本人,卻並不以此為恥。
沒人能猜透他的腦袋裡究竟在想些什麼。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費曼還曾經公開表示:「我能夠獲頒諾貝爾獎的原因,只是因為我那天把時光浪費在了一個轉動的餐碟上。」
事實上,這個怪才真的沒有說謊。那是一個星期天,當費曼在學校餐廳裡看到有人在玩空中餐碟時,忽然來了興趣。
於是他立即開始著手計算碟子的運動,並興衝衝的跟同事分享起了他的研究。
雖然同事並不能夠理解他的行為,但他仍然自娛自樂,繼續推算著盤子轉動的方程式,並進一步思索起了更加高深的物理問題。
在旁人看來,他做的一切幾乎毫無意義。只是誰也沒想到,他會用諾獎給了那些鄙夷的人狠狠的一巴掌。
一生所愛
費曼是業界公認的「科學頑童」,不過很少有人知道,科學頑童,也曾經為愛心碎……
費曼出生於猶太人家庭,卻並沒有被宗教所困住。
高中時,他就開始了和初戀阿琳·格林鮑姆的戀愛。
校園的戀情單純美好,青澀的情感卻刻骨銘心。
後來,在費曼離開家鄉,前往外地上大學的期間,兩人依然互相傾訴,彼此眷戀。
就這樣,經歷了六年的愛情長跑之後,他們終於訂婚了。
但正在這時,命運的齒輪也開始了轉動。
就在費曼去普林斯頓大學學習深造時期間,阿琳忽然發現自己頸部長出了一個腫塊,這時候她已經持續疲憊和低燒了幾個月。
沒過多久,阿琳被就診斷為結核病。
肺結核具有很強的傳染性,但費曼得知了此事後非但沒有害怕,反而決定儘快跟阿琳結婚,以便更好的照顧她。
父母擔心阿琳會將病痛傳染給費曼,堅決反對他的婚姻,並建議他撕毀婚約。
在費曼的人生中,很少與父母作對,但這一次,他拒絕了父母的要求。
1942年6月29日,他們在去醫院的路上舉辦了結婚儀式,一位治安官員為他們主持了婚事。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白熱化,費曼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人也日漸消瘦下來。
那段時間,阿琳曾不止一次問他:「親愛的,能不能告訴我,你到底在做什麼工作?」
當時費曼已經加入曼哈頓計劃,成為了原子彈的製造者之一。由於工作的特殊性,他並不能告訴愛人。
所以,每當這時,費曼總是一笑:「對不起,我不能。」
離試爆越來越近時,阿琳的病情卻在逐步惡化,兩人似乎都預感到了分別的來臨。
終於,1945年6月16日,阿琳永遠的閉上了眼睛,當時他們結婚才三年。
阿琳去世後的那幾天,費曼一度非常麻木,仿佛已經忘記了心痛的感覺。
直到幾個星期以後,他路過一家商店時,在櫥窗裡看到了一件連衣裙,那一刻他忽然想:阿琳穿上它一定會很美。
阿琳的身影在眼前浮現,他這才意識到自己已經永遠失去了那個女孩。一時間,他悲從中來,忽然失聲痛哭、無法自抑。
1945年7月16日,曼哈頓計劃中的原子彈完成了試爆。
試爆結束後,費曼終於說到:「親愛的,現在我可以告訴你這個秘密了……」
半個月後,充滿暴力和絕望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於結束了,可費曼和阿琳卻再也回不到過去。
不過,悲痛並沒有使他一蹶不振,他開始學會欣賞音樂、繪畫,體會生活的樂趣,只為完成阿琳對他的期盼。
閒下來的時候,他會給阿琳寫信,像以前那樣,用只有他們倆才看得懂的文字。
和以前不同的是,每次寫完信,他都不忘在信的結尾加上一句:「親愛的,請原諒我沒有寄出這封信,因為我不知道你的新址。」
1965年,費曼因在量子電動力學方面做出的卓越貢獻,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接受採訪時,他說:「我要感謝我的妻子……在我心中,物理不是最重要的,愛才是!」
天才和滑稽「演員」
世上很多人,都會有著多重身份,也會有著多重面目,費曼也是如此。
他行事不拘一格、對愛情充滿熱忱、在科學領域上又聰明絕頂。
這樣的費曼,簡直就是「物理天才+生活逗比+痴情男人」的結合體。
不過,費曼似乎並不在意旁人的目光,甚至在《別鬧了,費曼先生》一書中,他也沒有提及自己成功的經驗,更沒有大談學術成就。
費曼寫下這本書的唯一目的,就是認真的教讀者如何變得有趣。為了讓大家變得更加有趣,他毫無保留的記錄了他曾做過的那些「不靠譜」的事。
1965年,費曼領取了諾貝爾獎,一時間成為炙手可熱的物理新貴,看起來前途無量。
於是,同事維斯可夫表示要和費曼打個賭,賭他會不會坐上某個領導的位置:
如果費曼成為領導,同事就是贏家,反之,費曼就贏了,賭約是10元。
對此,費曼欣然接受。
可賭約立下之後不久,兩人就再也沒有提起此事,幾乎所有人都以為賭約已經失效。
然而,天才的思想豈是凡人能夠窺探的?
到了1976年,距費曼與同事立下的賭約已經過去了11年之久。可這時候,老頑童費曼忽然找到同事,討要那10元的賭注。
同事雖然震驚無比,最終也只能掏錢。
經歷此事之後,費曼身上的「奇葩」標籤,再也難以摘下了。
當然,費曼做出的奇葩事,還不止這一樁。
有一次,他好不容易攻破了量子力學後,就興衝衝的跑來酒吧和陌生人分享他的喜悅。
他在酒吧隨意拉來一個女伴,開始喋喋不休的向她傾訴自己的喜悅和成就感,儘管,他的女伴對他的談話內容絲毫不感興趣。
可憐那個女孩,身為消防員的妻子,感到生活實在過於寂寞,才想到來酒吧消遣時光,誰知卻遇上了這麼一個話癆。
直到1959年,費曼遇到了他的第三任妻子,生活才終於安穩下來。後來,他有了兒子,還收養了一個女兒。
古怪天才終於變成了父親,但他卻並沒有因此改變人生態度。
1988年2月15日,距他70歲生日只剩幾個月,此時的費曼已經同時患上了多種癌症。
這一天費曼從昏迷中醒來,嘟囔了一句:「死亡太煩人了,我可不願死兩次。」後,又陷入了昏迷。
他一如既往的犯二,只是那一次,他再也沒有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