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輪增壓器介紹
前言:很多人知道渦輪增壓有勁,給力,帶T,
至於怎麼個意思,大多數人一知半解。
今天開講 渦輪增壓的故事
首先解決知其所以然的問題,由於是外來詞
就要捋一捋,從名稱開始吧!
T就是Turbo的簡稱,
渦輪機利用流體衝擊葉輪轉動而產生動力作用於發動機。可分為汽輪機、燃氣輪機和水輪機。是廣泛用做發電、航空、航海等的動力機。渦輪增壓器實際上是一種空氣壓縮機,通過壓縮空氣來增加進氣量。它是利用慣性衝力來增加發動機的輸出功率。
到底是誰發明的渦輪增壓器,
這個是有一定爭議的,一種說法是以專利為證,
那就是瑞士工程師比希在1905年獲得此專利了,只不過當時沒有用在汽車領域。
如果按照汽車領域使用來說,就要算美國通用在1961年在汽車領域實驗性的使用。
如果這還不算,那就要看看1970年代的保時捷911,成為量產車配渦輪增壓器,
但是也構不成市場規模。
直到1977年瑞典薩博SAAB在其量產SAAB99車的汽油發動機上使用了渦輪增壓技術了。
這可以說是量產車配渦輪增壓器的推動者。
歐洲的柴油卡車在1980年代將渦輪增壓器逐步蔓延開來,
定壓渦輪增壓系統
定壓渦輪增壓系統是把內燃機所有氣缸的排氣收集到一個體積足夠大的排氣管內,然後再引入渦輪。儘管各缸是交替排氣的,但由於排氣管的穩壓作用,渦輪入口處的壓力基本不變,故稱為定壓增壓系統。
定壓渦輪增壓的主要優點是:渦輪在定壓下全周進氣,效率較高;氣流引起的激振較小,不易引起葉片斷裂;排氣系統簡單,成本較低,易於布置維護。主要缺點是脈衝能量的利用率較低,試驗表明,當增壓壓力較小時,定壓增壓系統僅僅利用了排氣能量的12%~15%,高增壓時可達30%以上。此外,定壓增壓的內燃機的低速扭矩特性和加速性能較差。
脈衝渦輪增壓系統
脈衝渦輪增壓系統旨在提高在定壓系統中損失能量的利用率。這種方案的特點是排氣管做的短而細,排氣系統的容積要儘可能小,使排氣能直接迅速地進入渦輪機中膨脹做功,減少節流損失。此外,為減少各缸排氣壓力波的相互幹擾,往往採用兩根或更多排氣支管將相鄰發火氣缸的排氣相互隔開。
脈衝系統比定壓系統能更好的利用內燃機的排氣能量,且排氣管容積越小越好,以至於近年來出現了一種將增壓器與排氣管做成一體的緊湊結構。
中冷器是增壓系統的一部分
當空氣被高比例壓縮後會產很高的熱量,導致空氣膨脹密度降低,而同時也會使發動機溫度過高造成損壞。為了得到更高的容積效率,需要在注入氣缸之前對高溫空氣進行冷卻。這就需要加裝一個散熱器,原理類似於水箱散熱器,將高溫高壓空氣分散到許多細小的管道裡,而管道外有常溫空氣高速流過,從而達到降溫目的(可以將氣體溫度從150℃降到50℃左右)。由於這個散熱器位於發動機和渦輪增壓器之間,所以又稱作中間冷卻器,簡稱中冷器。
鐵子們,以上就是渦輪增壓的一些片面的諮詢,
希望對各位有用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