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工程管理上確實存在許多影響其提升效能的問題

2020-12-05 五邑房產網

前幾天,明源君推送的文章提到了碧桂園等房企最新的組織極簡變革。

項目部僅配置三個人,其中項目總負責全面管理、報建和外聯;工程經理負責安全、質量、進度、成本;項目綜管負責集團所有資料及文書並協助報建。

後臺不少留言表示,感覺快要失業了……

從這一輪的調整來看,首當其衝是工程部。要知道,一個十萬方左右的項目常規配置需要:1個項目總,1個工程經理,1~2個土建工程師,1個機電工程師,1個報建主管。如果是精裝修項目,可能還要再加一名精裝工程師。

極簡模式下,一個工程經理包攬全部的工程管理職能,普通工程師崗位全部省掉了。

據地產人反映,包括恆大在內的房企一些也在採用類似模式。恆大在一些項目上不招工程部,而是招監理,用監理全面替代工程師職責。

未來,行業內會不會出現工程部普遍收縮的情況?有可能。從現狀來看,房企工程管理上確實存在許多影響其提升效能的問題,這些問題一旦解決,地產工程真的不需要那麼多人……

地產工程部門人員冗餘?

真有必要精簡提效?

老的工程人可能有過一兩個人帶著總包單位幹完一個項目的經歷。再看看現階段的工程管理架構則複雜得多。

有集團/區域/城市公司工程部、甲方項目部、監理、很多房企還聘請了第三方管理評估機構。

這麼多單位管理一個項目,而每個單位都覺得累,項目質量也沒見得有多好。為啥?內耗太嚴重了!

1、架空施工單位和監理,累死地產工程部

地產工程師都覺得,在地產做工程越來越累,向下補位太多了,甲方成了名副其實的大總包。

施工單位不給力,監理成擺設,原本應該由總包和監理承包的職責,被甲方工程師幹完了。施工單位幹活變成「等、靠、要」,甲方管理施工單位還得連哄帶騙。

明源君聽說過,有些項目甲方工程師要親自帶小工去掃場地、清垃圾。一個項目頂多也就三四個甲方工程師,既要管理上百家分包單位,還要親力親為下場幹活,怎麼可能忙得過來?最終肯定是顧此失彼,甚至本末顛倒。

出現這種情況有兩大原因,其一,地產把最後一個銅板都賺完了,施工單位和監理賺錢太少,幹活積極性自然不高;其二,甲方內部雖然有許多標準和制度,但都停留在對自己員工的考核上,對合作夥伴起不到約束作用。幹起活來往往都是甲方干著急,施工單位如無其事。

2、甲乙丙方各一套標準,內耗不斷

任何一個地產項目,工程管理無非就是進度、質量、成本、安全。

從本質上來講,地產甲方與施工單位、監理單位乃至第三方評估的工作職責是重疊的,工作目標也一致。

而現實上,甲方、乙方、丙方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標準。

就拿第三方來說,第三方檢查來臨之前,項目部和施工單位都得專門組織學習,研究下檢查的重點要點,再對不達標的部分進行突擊整改。

由於不同進度的項目抽檢範圍不同,有時候為了迎檢,原本可以正常進行工序還得故意停一停。這不僅加大了後續的工期壓力,也擾亂了原本的施工計劃,比如檢查過後混凝土供應需求扎堆,用工需求驟增,一番搶工下來,不僅質量不理想,進度也跟不上。

凡事過猶不及。標準太多就等於標準不明確。項目部整天忙著應對這個那個檢查,哪還有時間幹正事!

3、職權不匹配,地產工程師積極性低

一線工程師這個崗位做起來並不容易。

總包低價中標、墊資進場,甲方本來就底氣不足。而且,甲方真正有效的管理手段其實是籤字權,籤字權又往往不在工程師手上。有些項目幾千塊都要項目經理批,甲方工程師沒什麼話語權。

權力不大責任不小。許多房企在內部推行甲乙方責任連帶機制,施工單位進度跟不上,質量檢查不達標,施工單位受處罰,工程部也連帶被罰款,少則幾十,多則幾百。遇到不給力的施工單位,甲方工程師每個月的工資差點都不夠扣。

責任連坐本意上是將甲方的管理標準貫徹到底,結果呢,甲方管得越多,抓得越嚴,發現的瑕疵可能就越多,要扣的錢也越多。這也導致一些地產工程人員變得消極懈怠——何苦自己為難自己呢?

4、流程繁複,每天一堆的會議和匯報

工程是地產項目開發周期中最長的一環,也是最容易出現偏差的一環。

而項目部偏偏又「天高皇帝遠」,距離集團權力中心最遠,也最不容易掌控。

總部希望通過跟蹤匯報、流程審批來加強一線管理,消除信息不對稱。導致地產工程人員上班轉現場,下班還要應對上級組織所需的各種資料和匯報,整天夜總會、PPT、Excel,疲憊不堪。有些項目甚至需要專門設置一個崗位,來應付總部及區域的各種資料需求。

大事小事都要上系統,走審批,有些房企審批機制又複雜,一個流程一周都走不完,有時現場不得不停工等指令。

說到底,公司對員工不信任,什麼都想掌握在手裡。從管理層到一線員工累死累活,效率卻越來越低。

砍掉大半個工程部

項目依然能夠順暢運轉?

在項目上,工程條線的工作量非常繁重,不僅要管理總包,還要應付上百家的分包單位,單是處理各方扯皮都能讓工程人心力交瘁。工作日加班加點,節假日也泡在工地。工程量似乎已經超級飽和。

即便如此,甲方工程部的人員還是可能精簡的!

如前文所言,甲方工程部存在太多低效的工作內容,也承擔了太多原本不該承擔的工作,個體的工作積極性也沒充分發揮。如果重新進行職權和利益分配,完全可能解放工程部門,甚至省掉大半個工程部。

1、大總包、大監理,地產工程人員將精簡

有些房企項目部不再設普通工程師崗位,將編制騰出來,給了監理公司。當然,原本發給地產工程師的錢,也騰出來給監理公司。一般項目監理費只給3、4塊錢,而自家的監理公司監理費可以給到30多塊。

碧桂園、綠城管理、恆大、萬達在內的多家房企,都採用大監理模式。比方有些房企10萬方的項目,只配一個土建工程師,同時配置兩名土建監理。碧桂園正在新區域試點的極簡組織,也是大監理+大總包模式。

原本,甲方要抓進度、質量、安全、成本,而監理也要抓質量和安全。大監理模式下,項目的質量和安全交給監理,監理承擔工程部職能。總包主抓進度,甲方管理重點放在成本。

與此匹配的還有大總包模式。項目上最影響進度是各單位之間的扯皮和糾紛,之所處出現大量扯皮事件,根源在於專業切分得太細,分包單位太多了,地產把賺錢的項目都分包了,總包對分包不僅不配合,還動不動就找茬。而大總包模式下,各分包單位由總包統一管理,甲方只要管好總包單位就可以。

這樣一來,工程部和監理的職能合併了,分包統一在總包管理範疇內,責任壓實到合作單位身上,大家不用再指望甲方工程跟著背後事無巨細的擦屁股。而甲方人手解放出來,現場只需要配置一個工程崗負責對外管理維護、一個管理總包單位即可。

2、建造智能化,工程管理用人需求減少

近期碧桂園另一個引發關注的新聞,是其旗下9款建築機器人正式發布,首批43臺建築機器人分批上崗,後續還將會有104臺建築機器人陸續加入。該批機器人可以自動化完成施工作業,鋪地板和鋪牆磚的效率可達普通工人的4倍。

有人大呼,未來打工人連工都沒得打了。

智能化建造搶的不僅是建築工人的飯碗,也將令工程管理人員大大精簡。

就像過去一個物流倉儲需要多位管理者,現在幾千平的園區可能只看到機器看不到管理人員。

現在的地產工程崗大量的時間花費在協調管理工地上的各類人際關係上,而一旦實現智能化建造,所謂的大量協調管理將不復存在。畢竟機器是高度受控的,不像人一樣那麼多情緒鬧。管理人員精簡也是必然結果。

3、落標準,給利益,提高各方的工作積極性

砍掉工程部一版編制,項目還要正常運輸?前提是建設單位對施工單位及監理輸出的標準能落地,這需要匹配響應考核機制。

拿掉工程師之後,建設單位對工程經理考核的是結果,對施工單位及監理考核則是工程管理的全過程。甲方的標準要貫徹到一線,並且能夠充分落地,否則總包不負責,做出的活質量差、進度慢,反而因小失大。

其次,流程上要進一步簡化,權力下放。一線不需要事事申請,件件上報,將時間精力放在重點工作上。對於不影響關鍵線路的事情自己的做主,提高決策效率。

另外,適度讓利給供方,實現真正的共贏。

組織簡化,歸根到底是利益和職權的重新分配。要讓監理和總包分擔原來工程部的職責,就得調動對方的積極性,提高主人翁意識。比如提高監理費,提升總包的利潤空間;最好是雙方進行利益捆綁,成就共享,讓對方也變成項目的甲方,而不是單純為地產打工。

簡來說,就是把手變短;把事務梳理清楚,將低效的、無意義的枝節砍掉;讓幹活的人真正擔責,賣力幹活。用更精少的人數做出精細的活兒。

這種模式將首先在供應鏈完整的房企身上實現。比方目前多家頭部房企都擁有設計院、總包單位、監理公司、造價諮詢公司、材料公司等等,甲方一體化,內部協同難度低效率快,也方便進行雙方利益捆綁。

不過,也得匹配內部的權力制衡,加大對一線放權,同時對總包單位規範化管理。

有的地產人就反映,自家總包做的項目還不如外找的。為啥?自家總包單位和監理單位能總是跳過一線直接跟集團接觸,架空工程部,一線完全管不動!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這些年來施工單位利潤普遍下滑,總包單位的水平較之從前不升反降。市面上許多的總包及監理單位不足以完全承擔工程管理職能,如何培育優秀的總包和監理也是房企工程部精簡之前不得不考慮問題。

未來強大的供應鏈能力必然是房企一大核心優勢。

對地產工程人而言,未來競爭將更加殘酷,要麼出色要麼出局。

就像一位入行兩三年的工程人說,地產工程師挺難的。在地產僧多粥少,晉升越來越難;如果真的實施大監理大總包,甲方留不住,去監理單位也未必能勝任,因為技術不過硬。

工程人如果想在房企立足,只能向一專多能發展;如果去施工單位或監理,則技術上要進一步精進。任何一項都不出色,未來發展將很受限。

標籤: 房企 工程管理

相關焦點

  • 提升食品安全智慧監管的效能
    創新食品安全監管方式,加快推進以大數據、網際網路、信息技術為基礎,監管業務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智慧監管,實現公正、精準、動態、社會化監管,成為提升食品安全監管效能、實現食品安全治理水平跨越式提升的必然選擇。
  • 小型水庫工程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然而,建設時因受各方面的條件限制,工程設計標準較低,有些甚至沒有進行設計,而且大部分以群眾運動方式修建,加上經過40多年的運行使用,工程設施普遍存在老化和損壞,嚴重影響工程的安全運行和經濟效益的發揮,威脅著水庫下遊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的安全,給社會造成不利的因素,也給工程管理方面帶來不少問題。本文對某某市小型水庫工程管理上存在問題的癥結和解決的對策作些探討。
  • 楊思忠:裝配式建築預製構件效能提升途徑
    楊思忠結合公司發展經驗和成果,就裝配式建築預製構件效能提升途徑做了以下幾個方面分享。2、EVE圓孔板結構這種結構可實現自動化流水線生產,建造成本低,但也存在高度受限,小板接縫多,安裝速度慢受塔弔影響,保溫、裝飾、防火差等缺點。
  • 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
    近幾年,隨著我國水利行業的快速發展,其涉及的領域也在不斷擴大,各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擁有的固定資產也大幅度增加,但如何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相關的科學管理方法還較為缺乏。許多單位存在「重投入,輕管理」的現象,國有資產流失嚴重,因此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加強規範化、科學化的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已經勢在必行。
  • 綠地香港RTK無人機「首飛」成功,工程管理數位化加速升級
    無人機數據服務的落地應用,將加速綠地香港在土方測量、工程進度管理等場景的數位化升級。綠地香港數字科技部總經理兼博置材料公司總經理林曉利,以及工程、運營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在現場實地觀看了無人機飛行過程,詳細了解技術應用細節及軟硬體操作流程。
  • 惠民縣社會治理「全科大網格」效能提升工程觀摩團到何坊街道觀摩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君彩 見習記者 段峰 通訊員 王曉斐 寇慧超 濱州報導  12月2日,惠民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劉丙海帶隊全縣社會治理「全科大網格」效能提升工程觀摩團到何坊街道開展全科大網格現場觀摩
  • 許多企業都存在的管理問題,老闆為何視而不見?
    第一個問題來自被管理者,但同樣是管理者需要思考的問題,用什麼樣的方式才能讓員工意識到你是在培養他?第二個更毋庸置疑,怎樣才能提高員工的積極性,不需要管理者時時刻刻「盯梢」?這兩個問題其實並不特殊,之所以我會關注,是因為它們普遍存在被眾人所知,但常常得不到解決。
  • 乾貨速看|2020房企品牌公關人必讀!房企危機公關15條秘笈全公開
    雖然後來證明是虛驚一場,「但是相信當時許多坐在電視機前的企業品牌管理團隊,也是長長舒了一口氣。因為精裝修的問題,以及其他與居住相關的問題,實際就是整個行業所面臨的普遍問題。」印紅說。
  • 專題|代建能否成為房企未來發展新方向?
    代建方通常是品牌房企,其在品牌、產品、成本、融資、管理、團隊等方面積累的成熟的經驗,可為委託方提供項目定位、規劃設計、工程管理、成本管理、招投標管理、營銷管理、品牌管理、交付管理等開發全過程服務,代建方通過一系列專業的服務能力獲得項目的開發利潤。與傳統的房地產開發方式相比,代建業務這一新的開發模式一般而言不僅收益率更高,風險也相對較低。
  • 改革進行時:在湖裡,有這樣一個「加減乘除」效能提升公式!
    改革進行時:在湖裡,有這樣一個「加減乘除」效能提升公式!這個「公式」就是湖裡區機關效能提升工程的「加減乘除」工作法●加法●整合資源創新機制不打招呼到現場開展督查區效能督查辦加強效能督查機制「1+2+N」創新
  • 人民日報整版解讀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這一目標的重要意義
    從國家治理歷史演進來看,一個國家治理效能的高低,直接反映這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也是評判一國制度優劣的重要標準。可以說,提升國家治理效能,既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也是其所要達到的重要目標,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重大意義。
  • 州市環保頭條 | 昆明:聚焦環境問題 不斷提升生態環境執法效能
    州市環保頭條 | 昆明:聚焦環境問題 不斷提升生態環境執法效能 2020-11-30 10: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完全腦效能他們說「感覺上了一堂科學課」「確實效果非常好」…
    我這次上全腦感覺跟以前上徐老師的課都不一樣,比如說以前我更看重怎麼做,比如這十幾個動作都是怎麼做、我記住了沒有,我感覺我學NLP、催眠更在意這些,但是我這次不知道為什麼關注力不在這上面,這兩天的課我怎麼覺得像上了一堂科學課,了解人的腦部、腦神經這些科學的東西。
  • 競自持回歸、溢價率提升 房企在京一周拿地360億
    受疫情影響,「開門無客」的售樓處給原本遇冷的樓市蒙上了一層陰霾,然而北京土拍市場卻呈現出房企扎堆搶地的熱鬧景象本輪土拍熱度再次提升,溢價率也再創新高,接近一年以來的最高值。  「競自持」的出現,也反映出好的地塊從來不缺少想入場的買家。潘浩稱,從地段上來看,上述地塊雖然在成熟區邊緣,但距離地鐵站更近,且區域內在售項目及未來同期競爭項目多數為限競房項目,而體量小、起始價低,且不限價等因素,是吸引17家主體競逐該地塊的原因。
  • 洗牌的時代,夾縫中的房企生存之道
    由於長期住宅補貼工業,房價高企的現狀已經影響到民生,而政府不得不進行結構性的改革。  一開始是限價,限價之下一定會造成新的問題,比如庫存的堰塞湖和房價信號的失真,這種失真的房價體現在17-18年古怪的房價曲線上。  而後,限價政策開始放開,我們看到從去年8月份開始,政策的表述即從前期的「限價」轉變為「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穩」即是區間管理。
  • 上交所發布信披分類監管指引 持續提升監管效能
    這是上交所繼信息披露直通車、分行業信息披露監管、「刨根問底」式監管之後,總結監管實踐經驗,主動適應市場需要,在監管方式上作出的又一次提升優化。上交所將以分類監管為重要抓手,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認真踐行「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九字方針,按照證監會的統一部署,充分發揮交易所一線監督及自律管理職責,持續提升監管效能。
  • 海洋石油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研究
    王彬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特種設備分公司廣東惠州516081摘要:海洋石油工程行業的蓬勃發展,推動了海洋石油工程企業的發展,也為其帶來了更多的問題和挑戰,比如,由於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海洋石油工程行業的利潤空間在不斷縮減。
  • 水利水電工程: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
    建設工程教育網是國內大型的工程類遠程教育基地,憑藉其多年輔導經驗,聘請國內權威考試輔導專家,依託專業、龐大的教學服務團隊,採用高清課件、移動課堂等先進教學方式,強力推出一級建造師、二級建造師、造價工程師、監理工程師、房地產估價師、安全工
  • LED照明效能提升方法
    穩定電流驅動LED維持固定亮度  LED驅動仍面臨許多挑戰,要維持固定的亮度,需要以穩定電流驅動LED,且不受到輸入電壓的影響,相較於白熱燈泡單純接上電池作為電源的挑戰更大。  LED具有順向V-I特性,與二極體情形類似。白光LED的開啟閾值約為3.5伏特,在此閾值之下,通過LED的電流量非常少。
  • 房企如何布局第二條生命線
    1月5日,住建部等相關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加強和改進住宅物業管理工作的通知》從融入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健全業主委員會治理結構、提升物業管理服務水平、推動發展生活服務業、規範維修資金使用和管理、強化物業服務監督管理等6個方面對提升住宅物業管理水平和效能提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