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碟內的湍流殺手

2021-01-08 騰訊網

Structure Optimization Study of Hard Disk Drives to Reduce Flow Induced Vibration

在過去的幾年中,對計算機機械硬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增加讀/寫速度上。近幾年,機械硬碟的轉速可高達到20000轉。

磁頭是硬碟最重要的構件。磁頭讀取磁碟表面磁方向和改變其方向,每個盤面有一個磁頭,它極其貼近地懸浮在盤面上,但是絕對不與盤面接觸,否則會損壞磁頭和盤面。

磁碟非常高的轉速下旋轉,可以導致不良的氣流行為,大量的渦旋產生,進而導致硬碟發生震蕩。

最近,科學家通過計算流體力學CFD的方法,對機械硬碟進行了研究,力圖儘可能的減小氣流引致震蕩。並通過CFD的方法,驗證了機械硬碟中的渦旋抑制器與流動導流器的作用。

在CFD模擬的過程中,為了儘可能的捕獲到磁碟表面細微空腔內的流動行為,科學家調用了700萬個網格點,通過高級計算機來求解700萬階矩陣計算。

上圖是硬碟中用於減少流動引致震蕩的渦旋抑制器(splitter)和流動導流器(diverters)。流動導流器位於碟片排布之間,狹長分布。抑制器則交窄,傾向於徑向排列。二者的作用是減少高速旋轉硬碟內的湍流結構。

下面倆張圖分別是渦旋抑制器與流動導流器的作用示意圖。已經有文獻表明,在硬碟內裝入小小的塊狀物體,可以有效的減少湍流渦旋,雖然可能會增加能量消耗

同時也有文獻表明,在硬碟內嵌入導流作用的平板,也可以使得渦旋減少並進一步的減少流動引致震動

在驗證了渦旋抑制器以及流動導流器的作用後,科學家還研究了不同形狀的結構對震動的影響。比如是圓角好?還是尖角好?

研究表明傳統的圓角架構,並不如尖角的渦旋抑制器的作用好。流動導流器的厚度,似乎對震動影響較小。

當然了,在未來還需要有更深入的研究,

比如:寫滿數據的硬碟要比空盤質量重麼?

相關焦點

  • 湍流攪拌槽內的顆粒聚集
    湍流採用標準k-ε模型。計算設置本次計算為穩態湍流計算,引入QMOM群體平衡模型對粒子聚集進行處理。計算物質選擇水並修正密度和粘度選擇標準k-epsilon湍流模型設置混合相流速及湍流參數
  • 湍流與渦流的區別
    湍流肯定是渦流,渦流不一定是湍流。如層流邊界層流動,有渦量分布,是渦流。但在在轉捩之前,不能說是湍流。從渦量角度看,層流到湍流似乎是渦量場結構的變化,出現了各種尺度的離散的渦量集中的渦旋。渦旋間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各種脈動量產生的原因,湍流和渦流可能形態相近。
  • 民航氣象--晴空湍流
    航空業中晴空湍流常發生在雲層密集的環境以外(即晴空),對流層的中層和上層,有時也發生在平流層的下層。有必要提醒一下:「晴空」指的並不是萬裡無雲,因為晴空湍流發生時,天空中常有雲量密度較低的捲雲存在。因此捲雲也可以作為一個警示,提醒機組人員注意晴空湍流。
  • 飛行員新武器:雷射感知空中「隱形殺手」
    在距離地球表面5000米左右的自由大氣當中存在一種名為「清空湍流」(clear-air turbulence,簡稱:CAT)的特殊氣流,當正處於飛行狀態下的飛機遭遇這種湍流時,機翼上的氣流角度將被改變,輕則導致飛機傾斜顛簸,重則可致飛機墜毀。
  • 《dnf》100湍流改版屬性是什麼 100湍流改版屬性分享
    那麼100級湍流改版屬性是什麼?各位親愛的小夥伴,讓我們一起來看100級湍流改版屬性介紹吧。 dnf100湍流改版屬性介紹 問題: dn... 遊戲《dnf》中,史詩裝備許多都已改版體驗服已有數據參考。那麼100級湍流改版屬性是什麼?
  • 教程 | 湍流邊界條件設置
    在Turbulence Specification Method (湍流定義方法)下拉列表中,可以簡單地用一個常數來定義湍流參數,即通過給定湍流強度、湍流粘度比、水力直徑或湍流特徵長在邊界上的值來定義流場邊界上的湍流。
  • 湍流邊界條件設置詳講
    在Turbulence Specification Method (湍流定義方法)下拉列表中,可以簡單地用一個常數來定義湍流參數,即通過給定湍流強度、湍流粘度比、水力直徑或湍流特徵長在邊界上的值來定義流場邊界上的湍流。
  • 湍流研究中的困難與誤區
    在自然界中,我們常遇到流體作湍流,如江河急流、空氣流動、煙囪排煙等都是湍流。>湍流的特徵湍流基本特徵是流體微團運動的隨機性。>湍流的實例湍流利弊兼有。鑑於湍流是自然界和各種技術過程中普遍存在的流體運動狀態(例如,風和河中水流,飛行器和船舶表面附近的繞流,流體機械中流體的運動,燃燒室、反應器和換熱器中工質的運動,汙染物在大氣和水體中的擴散等),研究、預測和控制湍流是認識自然現象,發展現代技術的重要課題之一。湍流研究主要有兩類基本問題:闡明湍流是如何發生的;了解湍流特性。由於湍流運動的隨機性,研究湍流必需採用統計力學或統計平均方法。
  • 描述流體運動的Navier-Stokes方程與湍流
    ——劉易斯·理查森▌湍流湍流至今沒有得到準確的定義,一般認為湍流是時間和空間上強烈變化、多尺度的、不規則的複雜非線性流體運動狀態。其中 E(k) 是能量的傅立葉變換,ε 是單位時間內耗散的能量, k 是波數,具體過程如圖。▌Navier-Stokes 方程一般認為Navier-Stokes 方程足以描述湍流,這個方程是流體的基本模型之一。
  • 螺旋湍流研究取得進展
    螺旋度的定義是速度與渦量的標量積,螺旋湍流指平均螺旋度或局部螺旋度不為0的湍流流動狀態,廣泛存在於龍捲風、颱風等自然現象及航空發動機、離心泵等旋轉機械流動中。螺旋度守恆性定理為系統研究三維湍流的時空演化提供新的研究方向。作為三維湍流僅有的兩個二次無粘不變量之一(另一個為動能),Noether定理決定螺旋度具有時空多尺度分布和多尺度多方向手性間的傳輸特徵。
  • 8T硬碟能否力挽狂瀾?硬碟行業何去何從(全文)_硬碟_內存硬碟新聞...
    然而全球經濟危機所造成的消費低迷,降低個人用戶的硬碟需求。實際上到了消費級別硬碟市場,硬碟銷量每況愈下。硬碟出貨量主要集中在OEM筆記本電腦、移動硬碟、雲存儲、數據中心等等。    另一方面,新興的SSD市場遠未飽和,和只有5個廠家的機械硬碟行業相比,SSD行業有大大小小數十個廠家,時光仿佛回到當年機械硬碟全盛時期。
  • No.11 太陽風湍流的本質和挑戰的問題
    時間:周三(2020年09月09日)下午3:00平臺:騰訊會議 會議ID:376 767 244講座嘉賓:塗傳詒 院士報告題目:太陽風湍流的本質和挑戰的問題  本報告介紹太陽風湍流的基本特性,包括功率譜、平穩隨機過程、間歇結構、Alfven波、磁場結構等,介紹以量綱法表述的MHD湍流能量串極理論描述,包括Kolmogorov (1941);Iroshnik-Kraichnan
  • 湍流燃燒建模新進展
    燃燒,是一種具有強烈的非線性與時空多尺度特徵的化學反應,這一特徵也正是求解湍流燃燒問題的根本性挑戰。迄今為止,研究者們提出了多種湍流燃燒模型,包括火焰面類模型,概率密度函數(PDF)類模型,條件矩封閉(CMC)模型,以及渦耗散概念(EDC)模型等,但這些模型在構建的物理基礎及封閉的合理性方面一直沒有令人滿意的方案。
  • 過程工程所用介尺度科學探索湍流取得進展
    湍流是世紀性難題,湍流模型是解決工程湍流問題的一個主要途徑。工程湍流問題中往往存在湍動和非湍動(即層流)區域共存的特點,而傳統湍流模型假定計算網格內流體總是處於充分湍流狀態,忽視了流動中的層流部分,導致模擬的準確性不足。
  • 為什麼「湍流」是經典物理學最後的未解難題?
    但是這些都僅僅都是人類對於湍流的粗淺認識,因為科學家定義的湍流不僅僅是指流水,如大氣中的亂雲飛渡、熱電廠上空的滾滾濃煙、在動脈中流動著的血液等都是湍流。在500 多年前,達·文西就已經洞察到湍流的基本特徵,並形象地描繪出湍流的素描圖像。
  • 【計鵬原創】簡析微觀選址中的尾流與湍流影響
    目前,適用於低風速地區的長葉片、高輪轂、大容量的風力發電機組技術發展迅速,這不但使對風力發電機組尾流效應和風電場湍流特性的理解變得愈發重要,也對風電場的微觀選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找到風電場的最佳排布,有效的控制風險,獲得最優的發電效益,是目前急需研究解決的問題。
  • 湍流模型選擇,必須方方面面都哇塞(RANS篇)!
    這些假定就導致了對於不同的流動問題可能需要不同的湍流模型,那麼隨之而來的,就是你的模擬可選的湍流模型有多少?如果你的軟體缺失某些湍流模型,那麼你的模擬可能會因為湍流模型問題而失敗。下一步,如果用戶購買了50個湍流模型,並且其相信這50個湍流模型中一定存在著一個適用於其流動工況的湍流模型。
  • 研究人員利用人工智慧計算湍流
    他們的項目依賴於在CSCSS超級計算機Piz Daint上通過湍流模擬進行擴增強化學習算法。 湍流建模和模擬對於設計汽車和心臟瓣膜、預測天氣,甚至追溯星系的誕生至關重要。希臘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工程師阿基米德大約在2000年前就忙於流體力學,而到今天,流體流動的複雜性還沒有完全被理解。
  • 坤鵬論:與相對論媲美的科學未解之謎——湍流
    德國物理學家、193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海森堡臨終時表示,他要帶著兩個問題去見上帝:廣義相對論和湍流。他說:「我相信上帝也只能回答其中一個問題。」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量子物理學家R·費曼曾表示,湍流是「經典物理學尚未解決的最重要的難題」。二、湍流是如何發生的?湍流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流體運動。
  • 揭秘湍流:流體如何從有序變為無序的新見解
    湍流無處不在——它讓我們的飛機發出刺耳的聲音,在我們的浴缸裡形成微小的漩渦——但它是經典物理學中最難以描述(解釋)的現象之一。當有序的流體流動分裂成小漩渦,這些小漩渦相互作用,甚至分裂成更小的漩渦,這些小漩渦再相互作用,如此不斷分裂下去,就形成了混亂無序的混亂大漩渦,讓湍流漂流變得有趣起來。但是,這種陷入混亂的機制困擾科學家們幾個世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