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馬斯洛創立了一種需求理論——人類所追求有五個基本的需要,由下而上的次序是:
生理需要——關於正常的身體運作,包括水、食物、休息和空氣等。安全需要——使我們免於受傷害,保護我們遠離危險、損失、威脅和不安全。社會需要——包括我們對愛、同伴的友誼的渴望,整體而言,這些需要反映我們想被他人接納的欲望。尊重需要——形成我們對尊重的需求,可以分為兩類:自尊和受人尊敬。自我實現的需要——反映出我們渴望有製造力,而且希望把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極致。
我們的某一層需要,要得到相當程度的滿足後,才會激發出更高一層的需要。其實在中國古代就有相關的證言,比如「飽暖思淫慾」即是需求理論一個層級遞進的關係。我們一直受尚未滿足的需要所驅使,在原始生活的狀態下,溫飽是人類最需要的,在經歷了農業革命之後,人類有了富裕的糧食儲備,才開始尋求如何組織勞動力,如何發揮團隊更大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人們開始有了更高層級的需求。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一個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過程,這在某種程度上是符合人類需要發展的一般規律的。該理論指出了人在每一個時期,都有一種需要佔主導地位,而其他需要處於從屬地位。這是他的人本主義心理學,人的內在力量不同於動物的本能,人要求內在價值和內在潛能的實現乃是人的本性,人的行為是受意識支配的,人的行為是有目的性和創造性的。結合馬斯洛理論,反思一下自己目前的狀態,自己正處在那種需求當中。或許會對自己分析當前處境或者認識問題有一些有益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