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天雪地重火器實射 極端天氣給邊疆衛士淬火

2020-11-23 網易新聞

2020-11-22 13:51:16 來源: 中工網

舉報

  

  央視網消息:連日來,新疆地區普降大雪,氣溫驟降。武警新疆總隊機動第一支隊抓緊冬季極端氣候特點,持續掀起冬季實戰化練兵熱潮。此次冬季大練兵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緊貼重火器實射等高危科目訓練,著重解決複雜環境下火力配置和運用等突出問題,為進一步提升打贏制勝能力打下堅實基礎。

  「向射擊地線躍進!」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射手迅速到達射擊位置。裝彈、據槍、瞄準、擊發,一氣呵成,在大雪紛飛的射擊場上,武警官兵火力全開,練「實情」,過「實招」,在寒風凌冽的條件下挑戰極限、磨礪意志、錘鍊作風。

  據了解,此次重火器實彈射擊考核嚴格以新大綱為依據,以實戰練兵為導向,嚴格計劃安排、分組實施、全程監督,對存在的問題現場進行糾正,有效提高了參訓官兵的訓練熱情,磨鍊了武警官兵實戰化條件下反恐處突的硬功。

  圖為走向戰場。

  (羅江峰 梁曌 劉明 楊天生)

  

  圖為給火箭筒裝瞄準具。

  

  

  

  

  

  

  

  

  關於我們|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圖為武警官兵準備射擊。

  

  

  圖為出膛瞬間。

  

  圖為冰火交融。

  

  圖為裝填彈藥。

  

  圖為檢查彈藥。

  

  圖為集中火力精確打擊。

  

  圖為拋殼瞬間。

  

  圖為精準射擊。

  

  圖為精確瞄準。

  

  圖為擊發瞬間。

  

  圖為火力全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明代火器的實力,介紹明朝出現過的火器!
    除了繼承傳統的兵器品種外,明代的火器發展到鼎盛時期。其火器的管形火器品種頗多,形式複雜。當時的噴射火器(古代火箭)製造已經相當精良,樣式繁多,據《火龍神器陣法》、《武備志》等史書記載,此間多使用的火箭種類有單發火箭、多發齊射火箭、多火藥筒並聯火箭、有翼火箭、多級火箭等,火箭的品種達幾十種之多。由於火器的蓬勃發展,明代軍隊普遍裝備了火器,戰爭的主要武器轉向了使用火器。
  • 全球極端天氣或成常態(圖)
    全球多國近期遭遇極端天氣兩天前凌晨突發的暴雨和洪水淹沒了該國西南部克雷姆斯克等3個城市和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村莊的5000多棟房屋。俄方消息稱,已有155人遇難,數百人入院治療,超過萬人受災。災區電力、燃氣、供水系統中斷、鐵路被毀、水質微生物超標……災難規模「空前巨大」,僅救援部隊就已出動超過1萬人。而在德國東部、南部、西北部,英國西南部,波蘭等歐洲其他地區,強降雨後也報告有路橋損壞和人員傷亡。
  • 極端天氣,雞群冷應激怎麼防?
    近期,北方地區出現極端天氣,大面積降溫,很多老鐵的雞舍溫度特別低,這雞舍溫度低可怎麼辦呢?一、通風換氣不能停,可以減少通風次數或者減少通風時間,但絕對不能停止;進風口附近的雞籠可以用飼料袋子擋一下,防止冷風吹到雞。二、飼料中添加油脂提高能量。
  • 歐洲各國極端天氣持續 挪威最低氣溫-41℃
    中新網1月7日電 綜合媒體報導,1月7日歐洲各國極端天氣持續,交通幾近癱瘓,民眾生活極為不便。挪威氣溫降至零下41度的極低溫,義大利暴雨不斷致使河水猛漲,而法國有3人因大雪引發的交通事故喪生。  目前英國近半個國家的領土都處在冰雪封鎖之下。
  • 明朝火器又被鄙視了!弗朗機火炮的炸膛率居然有90%?
    自從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問世之後,關於明朝火器的爭論是一刻都沒有停止,從原先的「明朝火器天下第一」到現在的「明朝火器垃圾到極點」。有人可能會說什麼「極端明吹」導致自己對明朝「路轉黑」,說這種話的人,你就別給別人扣飯圈帽子了,因為你自己的思維也是飯圈思維。
  • 歐洲各國極端天氣持續挪威最低氣溫-41℃(圖)
    英國各地5日普遍遭遇嚴寒和大雪,惡劣天氣導致包括倫敦在內的各地多個機場被關閉、鐵路和公路交通受阻、數百所學校停課。氣象部門預測,嚴寒天氣將持續兩周左右。新華社/法新  綜合媒體報導,1月7日歐洲各國極端天氣持續,交通幾近癱瘓,民眾生活極為不便。挪威氣溫降至零下41度的極低溫,義大利暴雨不斷致使河水猛漲,而法國有3人因大雪引發的交通事故喪生。
  • 張慶偉在省氣象局天氣預報預警中心調度指揮應對極端天氣工作
    張慶偉在省氣象局天氣預報預警中心調度指揮應對極端天氣工作時強調積極應對暴雪大風極端天氣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黑龍江日報19日訊 (記者 曹忠義)19日上午,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慶偉來到黑龍江省氣象局天氣預報預警中心,調度指揮應對暴雪大風極端天氣工作
  • 氣候變暖導致極端天氣頻現,弱國承受最重災難
    氣候變化,導致災難頻發在已經過去的2019年,極端天氣事件頻發,引起災難無數。受限於當前的氣象學研究水平,目前我們還不能明確知道極端天氣事件與長期氣候變化間的具體關係,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溫室氣體的不斷累積導致的全球升溫,是極端天氣的重要起因。除了意料之中的高溫,極寒、乾旱、極端降雨、降雪、溫帶氣旋等也都和它有關。
  • 印度遭遇極端天氣已致64人死亡 研究:2040年或面臨重災
    據印度媒體18日報導,16日以來印度多地遭遇強對流天氣和沙塵暴等極端天氣襲擊,目前造成的死亡人數已上升至64人,各地政府都在積極進行災後清理和重建恢復工作。印度新德裡,2018年5月遭遇強沙塵暴天氣 資料圖 圖源:東方IC16日以來,印度西部大部分地區、中部和北部部分地區遭遇強對流天氣和沙塵暴襲擊。其中西部地區受災最為嚴重,目前該地區拉賈斯坦邦已有25人遇難,古吉拉特邦和馬哈拉施特拉邦分別有10人和3人死亡。此外,極端天氣還造成中部的中央邦21人喪生和20多人受傷,並對一些受災地區的農作物造成嚴重破壞。
  • 極端天氣詞彙
    貴州、雲南等省部分地區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乾旱,沙塵暴肆虐北方大部分地區……不僅是在中國,近期全球範圍內多國出現了極端天氣頻發的狀況。我們經常在天氣預報中聽到有關惡劣天氣的報導,在這裡就向大家介紹一些極端天氣的相關詞彙。
  • 人民日報:「防」字當頭應對極端天氣
    進入汛期以來,我國極端性天氣增多,防災減災形勢不容樂觀。目前,國家減災委、民政部和各地都在積極行動,採取措施保護群眾、緩解災情,不斷夯實公共安全防線。   極端天氣頻發,可謂「環球同此涼熱」。印度罕見高溫持續半個多月,造成逾千人死亡;巴西北部出現乾旱,秘魯、智利等國家的部分地區則遭洪澇襲擾;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供水緊張,俄克拉何馬州和德克薩斯州卻遭遇暴風雨。
  • 火藥火器齊頭並進
    ■熊劍平隨著明太祖朱元璋統一大業的完成,古代中國火器技術的發展打開了新局面。社會經濟的繁榮,鋼鐵冶煉業的進步,手工業的發達,以及對外交流的拓展,尤其是外敵入侵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等,極大刺激了明代火器技術的發展。
  • 張慶偉:積極應對暴雪大風極端天氣 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張慶偉在省氣象局天氣預報預警中心調度指揮應對極端天氣工作時強調 積極應對暴雪大風極端天氣 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19日上午,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慶偉來到黑龍江省氣象局天氣預報預警中心,調度指揮應對暴雪大風極端天氣工作,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堅守在應對暴雪大風極端天氣一線的交通民警、幹部職工、清冰雪作業人員表示慰問和感謝。
  • 康熙以後,中國不再仿造西方火炮,火器衰落
    古代武士搭乘馬拉戰車,必須接觸戰鬥——雖然可以在一定距離用弓箭對射,但最終雙方必須接觸廝殺。歷代注經學者對春秋車戰的列陣方式做了大量考證,今人也根據考古發現的商周戰車遺蹟進行了復原探討,但迄今的研究復原基本只適用於少量戰車列陣或單排列陣的方式。然而在實際中,大量戰車參戰,不可能只是單排列陣,試想幾百輛戰車一字排開,得有多寬廣的戰場,兵力這樣分散又怎能有效攻防?
  • 俄濱海邊疆區進入緊急狀態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濱海邊疆區政府發布消息稱,邊疆區政府因暴風雪宣布全區進入緊急狀態。政府指出,「濱海邊疆區全區進入緊急狀態」。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從19日夜開始下起雨夾雪,造成大量居民受到停電、停暖、停水影響。
  • 【專刊特輯】把脈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構建預測方法
    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是造成我國重大自然災害的主要根源,並且在近年來有加重的趨勢。暴雨、颱風、持續性強降溫、暴雪、高溫熱浪、重霾汙染等都是全社會高度關注的,科學家們需要剖析形成這些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原因和科學過程、機理,並研究構建有效的科學預測方法,以達到防災減災的目的。
  • 大寒期間極端最低氣溫分布圖
    「大寒」顧名思義,就是天氣寒冷到極致的意思。在我國,大寒前後往往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俗話說:「大寒小寒,冷成冰團」。根據對全國氣象站1951年或建站以來氣象資料的統計分析,「大寒」節氣期間(為統計方便,統一取1月20日至2月4日),我國各地曾出現過的極端最低氣溫如圖1所示。
  • 鳥類如何應對極端天氣
    新的研究表明,幾種鳥類已經改變了它們的行為,以應對氣候變化模型預測的更炎熱和更乾燥的天氣。這些反應根據極端天氣的持續時間和鳥類的特性而有所不同。隨著氣候變化,熱浪和乾旱等極端天氣事件正變得越來越常見。結合Daymet的高解析度天氣數據和全球公民科學倡議eBird的地面觀測,一個研究小組最近調查了北美東部109種鳥類對此類事件的反應。
  • 中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翟建青報導3月15日,《中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和災害風險管理與適應國家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聯合國第三屆世界減災大會期間於日本仙臺發布。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矯梅燕,中國科學院院士秦大河,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出席本次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秦大河主持,矯梅燕作發言,宋連春詳細介紹《報告》的主要結論。
  • 厄爾尼諾與全球極端天氣事件
    受厄爾尼諾影響,近期全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繼4月份遭遇暴雨洪澇襲擊、造成上百人死亡之後,5月18日以來,印度大部分地區遭受高溫熱浪襲擊,局部地區日最高氣溫接近50℃,導致印度1000多人死亡;5月25日至26日,美國多地遭受強風暴襲擊,暴雨導致布蘭科河發生1929年以來最大洪水,美國加州正在發生歷史上最嚴重的乾旱;剛剛經歷了近85年最嚴重乾旱的巴西近期出現旱澇急轉,暴雨成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