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看明白克蘇魯神話

2021-01-17 小人物線報

克蘇魯(Cthulhu)神話體系不同於一般民間神話,並非由某個民族創作流傳,而是由較為明確的數位小說家創立,後世填補發展起來的。但其實說創建也不準確,因為幾位作家之間並沒有明確的合作關係,這套體系也沒有一個明確嚴格的架構需要遵守,是在作品中逐漸形成的。這也導致很多人即使看過克蘇魯框架的作品,也並不知道這是該體系下的故事,因此今天我們就來簡單梳理一下。

一、起源

關於克蘇魯神話的起源,你必須知道這位大神,美國作家洛夫克拉夫特(LoveCraft),國內尊稱愛手藝大人。

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

實際上克蘇魯這個稱呼(設定上人類無法理解神的語言,Cthulhu一詞只是用人類語言復讀)就是根據其小說《克蘇魯的呼喚(The Call of Cthulhu)》產生的,在其之後的一系列作品中都沿用了相似的設定,逐漸形成了一套自有的世界觀,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克蘇魯神話。

不過估計愛手藝大人當時對創作神話體系並沒有什麼興趣,其作品(受限於時代認知,現在讀起來已經比較無聊了,但思想依然很超前)中只是隱晦的提到了部分神和生物的名稱,但是他奠定了克蘇魯神話最基本的概念和靈魂,顛覆了人類自我認知過程中的盲點,一手引導了現代恐怖小說的創作革新。在洛夫克拉夫特之後,無數大神用作品豐滿了整個克蘇魯神話,讓其有了一個比較完整的體系,其實更準確的說應該是一種寫作風格,只不多大神們對體系裡的神,和神所做的事情都採用了統一的態度,後來大家發現按照這些作品的描述可以像別的神話傳說那樣整理出一個較為成體系的東西。

二、基本元素

神。之所以稱克蘇魯是神話,主要因為其有較為完整的眾神名單和大概的勢力範圍(仍比較有爭議)。在克蘇魯神話中,能稱得上是神的主要有三個勢力(排名分先後):外神:最為強大的存在,是宇宙運行力量的具體化,是遠超宇宙之外的存在舊日支配者:是宇宙中強大而古老的存在,其存在多數都是由遠超凡間的不明物質組成,儘管它們不如外神般強大,其能力依然遠遠超過人類想像,普通的人類只是看一眼就會陷入瘋狂,舊神(古神):很久以前因為不知道什麼樣的原因沉睡在地球的古神,多數的古神正體不明,也可以是曾經統治地球的強大智慧生物。除此之外還有幾十種低等生物(最弱的也能碾壓人類),我們知名度最高的克蘇魯(國內暱稱「克總」)就是舊日支配著,他沉睡在地球深處,但終會甦醒給地球帶來浩劫,聽到其低語的人會失去理智(san之狂減)。

克總概念圖,是不是很眼熟

書。最有名氣的當然就是出現率最高的《死靈之書》,甚至很多人以為這本書真的存在(不是開玩笑),另外比較有名的《黃衣之王》、《阿撒託斯之書》、《多基安之書》等等。

三、核心概念

其實克蘇魯類作品,從來都不是講這些神打來打去沾花惹草什麼的,故事的核心都是圍繞人類本身,探討超脫人類認知之外的事情。

恐懼來源於未知。克蘇魯神話中,恐懼來源於人類對事物未知,或者說無知、不理解。不可名狀。多用來形容一個事情恐怖的程度,指無法用語言形容的恐怖,或者事物,是克蘇魯神話裡出現評率最高的詞彙。探索、科學、未知世界。克蘇魯神話雖然也有很多召喚儀式,法術,古老種族之類的概念,但從未排斥科學世界,而恰恰相反,正是人類對未知探索導致惹禍上身。神與人的關係。這可以說是克蘇魯神話中最有意思的一點,在其體系中,大部分的神是無視人類這種存在的。雖然有很多人會因為神的活動而喪生,或者自己召喚邪惡生物作死,但神並不具有主觀的惡意或善意,這就好像你走路踩死一隻螞蟻,你只是沒注意到,並不代表你對這隻螞蟻有惡意。

四、主要意義。

除了因為過於超前的思想,開創新形式的恐怖小說類型之外,克蘇魯神話最大的意義,恐怕就是對人類自己無情鄙視了。工業革命後的人類,徵服自然,科技至上,認為自己能掌握宇宙中的一切奧秘,爾克總就是要告訴大家不要夜郎自大,宇宙並非以人類為中心,甚至不吝瞥上一眼。人類作為一種只能在四維空間裡活動僅僅感知到三維的生物,甚至連量子力學還沒搞明白,何談徵服星辰大海,我們只是銀河系末端十分偏遠地區的一個小星球而已,建銀河系高速公路的時候可能都挨不到你!克蘇魯神話在國內雖然仍屬小眾,但在國外代表作品眾多,受眾廣泛,影響著遊戲影視小說等多個領域,國內比較熟悉的作品有比如《加勒比海盜》、《怪奇物語》、《科洛弗檔案》、《迷霧》、《水形物語》等,要知道克蘇魯作品並以一定非要出現相關元素,這才是其最經典之處。近幾年主動接觸的同學越來越多,希望以後我國也能誕生優秀的克蘇魯類作品!

相關焦點

  • 一篇文章搞懂克蘇魯神話!
    沒錯,能夠有克蘇魯神話,起源是他。但事實上,在他的幾篇短篇著作中,真正有「描寫」到的知名克蘇魯神話人物只有兩個:其一就是鼎鼎大名的『克蘇魯』;其二則是全知神—『尤格·索託斯』。至於其他比較有名的如『阿薩託斯』、『奈亞子』幾乎都只出現在故事裡的路人書信中的一兩句話。(註:奈亞子是日本動漫裡的萌系克蘇魯神話作品。
  • 一篇文章,引起玻璃心的破碎
    筆者近期寫的一篇評論文章,關於展會的感受及評論意見,被主辦方看到,本來以為是很高興的一件事,因為筆者作為觀展人的建議能被主辦方參考和吸收,能為行業的健康發展做出小小的貢獻也是善莫大焉。一位自稱主辦方的工作人員電話筆者(我私人電話不知道怎麼知道的,不是公眾號電話),說文章對對方造成了不好影響,與事實不符等等。1、作為業內人士,作為旁觀者,寫行業的評論文章,是我們的職責。因為行業的健康發展,是靠大家共同的努力的結果。合理化的建議,對規範行業進步是善事一件。
  • 上一篇文章是如何製作的?
    大量的紀錄片:棘龍這一篇文章可能是我為了寫文章看紀錄片看得最多的了。想深入了解還是去看人家原文章吧。《侏羅紀世界》隱藏信息在老奶奶被放出牢籠與暴虐霸王龍對戰的時候,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細節,那就是他出來的時候撞翻了一個棘龍骨架。並且這個骨架還經常出現。因此我懷疑這個可能是棘戰神的。但棘戰神的神經棘明顯更高,並且這個好像帶有頭冠。
  • 新東方王江濤:如何寫出一篇漂亮的英語文章?
    業外傳為神話,業內淪為笑話。騙子的盛行,是由於急功近利的傻子太多;押題的盛行,是由於投機取巧的考生太多。這和輔導機構及培訓行業多年以來的宣傳和誘導關係密切。   如果說某次考試押題成功,這個有可能;但如果說連續數年押題成功,無一例外,這就純屬扯淡了。實話實說,培訓界所謂的教師和專家,虛假宣傳不計其數。
  • 看不懂,看不進去?如何閱讀一篇英文文獻?
    曾經我也不愛看英文文獻,看不懂,看不進去,直到後來寫畢業論文,10分鐘看完一篇,一宿查閱完四五十篇英文文獻並且撰寫緒論引用文獻,慢慢地掌握了閱讀英文文獻的方法。為什麼看不進去英文文獻?剛上研究生的時候,導師的要求是每周至少精讀一篇英文文獻。
  • 淺談克蘇魯神話
    作為19世紀哥特文學的重要代表,克蘇魯神話在現今的恐怖文學及其衍生物中仍具有重要地位,且從字面意思出發是會誤解克蘇魯神話的真正概念,今天阿旭儘可能的列出一些克蘇魯神話的基本設定,希望可以幫助到對克蘇魯神話感興趣的讀者。
  • 一篇高引用的綜述文章是如何寫成的
    ,但這些步驟裡看文獻是不全面的,從解決一個問題開始,到解決一個問題結束,涉及到的都是具體的文獻。如果要對整個課題方向全面把握,寫一篇綜述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在做過較長時間的相關研究後,寫綜述文章有以下幾個好處:  大的方面,能夠提高對整個課題方向的把握能力。通過詳細的、全面的文獻檢索和閱讀,可以對這個課題方向的發展脈絡、研究進展和最新成果會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和了解。  其次,是對自己工作的總結升華。
  • 微信公眾號如何單獨刪除一篇已發送的文章
    今天剛被公關了一篇文章要求刪除,因為之前的微信公眾號要刪除都是一下全刪除,如果今天發了5篇,那這5篇會同時刪除。但今天發現公眾號改進了,可以單獨刪除其中一篇。點擊微信左邊的群發功能(功能裡的第一個):點進去後,默認的是「新建群發消息」,在它旁邊有個「已發送」,點擊就能看到已發送的素材了:進入「已發送」後,就會出現過往發送的公眾號文章,在旁邊都有刪除按鈕,之前點擊刪除是全刪,現在有變化:點擊「刪除」按鈕後會彈出下圖,每篇文章前面有個可勾選的小框,現在想刪除哪篇就刪除哪篇了,勾選完點擊確定即可:
  • 家裡掛孔雀牡丹圖好嗎 一篇文章詳細剖析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家裡掛孔雀牡丹圖好嗎 一篇文章詳細剖析 在家中掛字畫,美化的是牆面,增加的是氣場,彰顯的是藝術的魅力。將傳統國畫掛置在牆面上,是藝術融入生活最常見的表現形式。人們審美的提高更是為傳統書畫藝術提供了更大的平臺,將傳統國畫作裝飾畫,是品味和檔次的   原標題:家裡掛孔雀牡丹圖好嗎 一篇文章詳細剖析   在家中掛字畫,美化的是牆面,增加的是氣場,彰顯的是藝術的魅力。將傳統國畫掛置在牆面上,是藝術融入生活最常見的表現形式。
  • 任務分解:如何快速寫好一篇2000字的文章?
    之前一個朋友和我說,要寫一篇2000字的文章,他覺得好有壓力,一個星期過去了,一個字也沒寫,總想著往後拖延,但是這件事又不能不做,一直掛在心裡,每天都焦慮。我說,我們可以嘗試著把這個大任務進行分解,你就會發現其實很好完成。
  • 神話傳說中神仙和妖怪的區別到底在哪裡?一篇文章給你說清楚了
    在中國的古代神話傳說中,是特別講究機緣的,這個機緣,概括起來講,其實就是你的念頭,你做一件事情時的起源和最終目的,就是這個念頭。正因為這個念頭存在,所以,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才非常講究修煉者一念成佛,一念成魔,這個佛,自然指的就是神仙佛,我們往往統稱為「神仙」;這個魔,指的就是妖魔鬼怪精了,我們將之概稱為「妖怪」。 神仙和妖怪最大的區別,我們來簡單談一下,談完,估計大部分人,就通透了:第一,神仙是修成的正果,通俗來講,就是獲得了仙籍。
  • 一篇SCI文章,在共同一作中排第二,對研究生有用嗎?
    一篇論文,既然期刊已經明確為第一作者,那就是按第一作者來認定。但如果存在多個共同一作,論文的權重肯定是要打折扣的。一篇論文是否「有用」,在不同場合中有不同的理解。對一個研究生來說,一篇SCI論文能發揮作用的地方很多,比如評獎學金,論文獎金,求職,將來評職稱等等。本人結合自己多年在高校招聘和職稱評審的經驗,來和大家具體分析下:一是評獎學金。
  • 《經濟學人》辣麼強,該如何讀懂一篇上面的文章?
    原標題:《經濟學人》辣麼強,該如何讀懂一篇上面的文章? 然鵝,我每次僅僅是看了雜誌裡文章的標題和長度,就放棄了這條路,該背單詞還是要去背單詞的……咳,但也不是說就不能讀,其實閱讀是有方法的,舉個老例子: In Search of Lost Time Time poverty is a problem partly of perception and partly of distribution
  • 每兩天發表一篇文章,這位教授的高產令人難以置信
    從今年的數據來看,他平均每兩天就會發表一篇同行評審的期刊論文,看起來他的產出並沒有因為新冠疫情而受到影響。根據Scopus資料庫的統計,2020年他已經有了161篇產出,目前整體的總產出已達864篇。他表示:「我可能會在一篇論文的初稿上花上5、6個小時,有些論文甚至要重審10次。」Elsevier的說明他說:「每天都有人寄給我文章,說『我很想讓你的名字出現在這篇文章上』,但我拒絕了,除非我做出了重大貢獻,否則我不會讓我的名字出現在這篇文章上。」然而,即使只是審稿,也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怎麼可能負擔這麼多論文?
  • 如何寫一篇家族分析文章(一)—家族分析文章的研讀
    首先,我們要先確定一下哪一類家族分析文章可以發高分,或者這類高分文章都有哪些套路,下面我們通過文獻查詢工具google學術搜索鏡像,以gene family為關鍵字,進行搜索:結果顯示,共2019年就有927片家族分析的文章新鮮出爐!
  • 一篇「睡訓有害」的文章扒皮和科學論文寫作規則
    反正最後有一個博眼球的結論,很少有人會有時間去一篇一篇查證那些論文是不是真的像作者講的是這個意思。所以如果大家看到引文很多又不詳細解釋加上結論驚悚的文章一定要格外小心,不要輕易買帳。要麼自己去讀一下論文原文,要麼等專家解析闢謠都是更好的做法。
  • 如何看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畢業,要求發表一篇中文文章?
    事件起因:2019年6月20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韓正甫教授要求:自2019年入學的博士開始,必須發表1篇中文文章或論文才能畢業,哪怕是媒體、雜誌的科普文章。小西一下子就想到百家號發文,之前在百家有關注幾個中科大的在讀博士生,非常優秀!
  • 有點「神奇」的培訓班:看一篇文章,5分鐘後就能背下來?
    比如說他看一篇文章,讓他看五分鐘之後,那個老師確實能背出來。(那萬一這篇文章,他提前看過呢?)這個我們就不清楚了,甚至讓我們自己挑, 他也能背出來。」這些課程聽起來很神奇,戴師傅說,他本來也想見識見識,但孩子上課時不讓家長在場,所以具體怎麼操作,他只有一些粗略的了解。
  • 一篇10分文章是怎樣煉成的?你有信心嗎?
    前幾天我們分析過5分左右的文章與2-3分的文章有哪些不同之處,那麼從5到10,一篇10分的文章是怎樣煉成的呢?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分析一篇10.19分的文章。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文章的內容,與5分文章相比有哪些異同: 1、首先研究材料的不同上篇文章中,研究人員從美國機構中購買了細胞系來進行實驗,在該文章中,作者直接從臨床患者的病變組織中提取腫瘤細胞系進行培養增殖。
  • 莫言很著名的一篇文章,描寫似天馬行空,精彩紛呈
    下面介紹莫言很著名的一篇文章,描寫似天馬行空,精彩紛呈。《枯河》(節選)他看到遠遠近近的草屋上,朽爛的麥秸草被雨水抽打得平平的,留著一層夏天生長的青苔,青苔上落滿斑斑點點的雀屎。街上塵土很厚,一輛綠色的汽車駛過去,攪起一股沖天的灰土,好久才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