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字號、國宴菜品、烤鴨之王、烤鴨第一股等,傳承皇家古法,擁有眾多名人背書的全聚德烤鴨,可以說是掌握了一副好牌。但是近些年來全聚德的業績卻開始大幅下滑,尤其是其近期發布的三季報,淨虧損2.02億元,幾乎虧光2017到2019三年淨利潤總和。那麼,全聚德究竟如何逐漸走向沒落的呢?
公開資料顯示,全聚德創立於清同治三年,距今已有156年歷史。其創始人是河北冀縣人楊全仁,經過多番努力,終於重金聘請到當時專為宮廷做御膳掛爐烤鴨的孫老師傅為主廚,從此全聚德以做北京烤鴨聞名,其首創的掛爐烤鴨,色香味都不次於原來的燜爐烤鴨。那個時候的全聚德名聲大噪可以說是一個響噹噹的招牌。
後來就連周總理,一生中都有27次在全聚德宴請外賓,尼克森、基辛格、卓別林也都對全聚德烤鴨讚嘆有加。但是隨著「八項規定」的出臺,全聚德失去了最重要的一項業務來源,那就是公務消費。此後,全聚德雖嘗試過多種方式尋求變革,但依舊抵擋不住業績的連年下滑。尤其是到了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堂食人數銳減,更是讓全聚德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
其實,全聚德之所以不復當年的盛況。主要原因在於:一是產品溢價嚴重,質量跟不上價格;二是額外收取服務費,服務質量卻跟不上用戶需求;三是新品匱乏,創新速度跟不上市場變化;四是連鎖加盟的發展模式,拉低了自己的口碑效應。
一、價格高昂,性價比卻不高
隨著市場發展的多元化,餐飲行業競爭激烈,消費者對於美食的選擇越發多樣化。市場上也湧入很多烤鴨競爭者,許多平民化的烤鴨品牌受到消費者的喜愛,全聚德已經不再是唯一選擇。
而且在價格方面,一隻烤鴨即使算上堂食的服務增值,兩三百甚至更高的烤鴨價格跟市面上價格親民、口味不錯的其他品牌相比,會讓人們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而且許多用戶吐槽,全聚德又貴又難吃,而且缺斤少兩幾乎是常事。所以,歸根結底,並不是因為全聚德太貴,而是因為它現在的性價比完全不值得消費者去消費。
二、服務太次,忠實回頭客較少
做餐飲最重要的兩件事:一是產品,二是服務。由此可見,過硬的產品質量和優質高效的服務已經成為餐飲行業的標配。全聚德作為一家中高端餐飲企業,客戶群體年齡層相對偏大,急需開拓年輕消費市場,並留住忠實顧客。但是,作為曾經的國宴級餐廳,全聚德現在的服務根本卻配不上曾經的那個檔次。而且之前全聚德還要強制收取10%的服務費這一舉措,也引起了很多消費者的不滿情緒,從而拉低了用戶好感度。
三、菜品陳舊,缺乏創新性
時代是不斷發展進步的,只有緊跟時代趨勢,符合消費者多元化需求,企業才能長久發展下去。在這個時代,無論是什麼品牌,如果固步自封,不學會創新,等待它的都將是走向衰落。
全聚德的烤鴨的確是它的金字招牌,但是,對於許多顧客而言,大多都是慕名而來,一般吃過一次基本不會再去第二次。因此,全聚德想要打破消費者對其固有的印象,就要不斷保持創新性,畢竟眾口難調,只靠單一的產品很難滿足大眾的多元化需求。
四、盲目擴張,口碑下降
隨著消費升級,餐飲行業不僅要注重口味,還需要制定符合時代發展的經營戰略和商業模式。烤鴨的獨特美味,源於烤鴨師傅的高超技藝。而盲目擴張的加盟店模式,很容易導致門店數量與有技藝師傅的數量不對等,這樣就會造成口味上的差異,不僅會影響烤鴨師傅的口碑,還會對品牌形象造成嚴重影響,消耗廣大消費群體對其品牌的信任感!
面對不斷下滑的業績和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全聚德也曾試圖作出改變。2016年4月,全聚德外賣品牌「小鴨哥」上線。但是,由於做出來的味道並沒有堂食的酥脆口感,跟其他品牌相比沒有明顯優勢,電商賣鴨這條路並不好走。所以,外賣上線短短4個月,就以失敗宣布告終。
2019年,全聚德又挖來東來順的周延龍幫助其打通電商渠道,以求改變現狀。根據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利潤已由2191.27萬元增加至4382.53萬元。但是,疫情的爆發又瞬間讓全聚德遭受嚴重打擊。如今全聚德想要改變現在的困境,就必須深刻洞察年輕消費群體的消費需求,不斷創新產品和服務,通過新型商業模式和經營策略促進產業升級轉型。所以,接下來的全聚德,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市場競爭是殘酷的,老字號的品牌信譽也是有限的。一個企業想要長久發展下去,不僅要做好產品和服務,更要緊跟時代趨勢,保持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