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夫在我國泛濫,為什麼沒人吃?它有營養價值嗎?

2021-01-15 科學獵奇

清道夫:我長成這樣,沒想到還是有人打我的主意。

清道夫能不能吃?答案是肯定的。人連劇毒的河豚、渾身尿騷味的鯊魚都能當成美味,還是頂級食材,更不用說只是外表醜陋了一些的清道夫了。那麼,清道夫有沒有營養價值呢?這個問題比較的有意思哈,我們先從清道夫的構造和習性上來了解一下,清道夫的可食性和營養價值。

清道夫

清道夫原本是南美洲一種不起眼的魚,它廣泛地分布於南美洲各地的淡水中,尤其以南美洲中北部水域中居多,因其嘴巴呈吸盤狀,又被稱為吸盤魚。

清道夫經常會吸附在水草上,幼年時期,它主要以水草、青苔等植物性食物為食。這種食性與我們常見的草魚相似。不同的是,草魚僅僅吃水草就能長到幾斤甚至十幾斤,而清道夫則不同,即使再能吃的清道夫,它的體長最多也只能長到30公分左右。

從外觀上看,清道夫全身都被黑色的盾鱗覆蓋,頭部呈扁平狀,背鰭豎立,胸鰭有棘刺非常的堅硬,可以讓它在陸地上爬行。也就說說,清道夫就像「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怎麼看都不像是能吃的。

清道夫對於我國來說,屬於「外來物種」,它之所以會被引進,就是因為它的習性。清道夫通常會吸附在水族箱的內壁上,以水族箱內壁上的青苔為食,因此,一個小的水族箱只需要養一條清道夫,它就能把水族箱打掃得乾乾淨淨。

清道夫泛濫

從上面清道夫的習性看,它大都以植物性食物為食的,但是,嚴格意義上說,清道夫並不是純正的食草動物,而是一種雜食性動物,並且還是「機會主義者」。所謂的「機會主義者」是指它會像斑鬣狗一樣,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可以進食的機會。在清道夫的「食譜」中其他魚類的魚卵是它們的最愛。

起初,人們對清道夫並不了解,這導致了許多養魚的小夥伴在放生其他魚類時,將清道夫一併的放入了我國的淡水流域中。清道夫被放生之後,有了大展拳腳的機會,在放生的水域中,它不斷地吃掉其他魚類的魚卵,做到的真正的「一家獨大」。

再加上,清道夫引入我國,本身就是「處理垃圾」的,所以,人們自然對清道夫沒有食慾,而且清道夫的長相確實讓人很難與食物聯繫到一起。

因此,清道夫成為了我國南方唯一一種「泛濫」的野生動物。

清道夫的「末路」

螃蟹之所以成為路人皆知的美味,就是因為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而清道夫雖然在我國主要是用來「處理垃圾」的,但是它吃的無論是水草還是魚卵都是非常健康的食物,而且清道夫本身沒有什麼毒性。所以,吃是肯定沒有問題的。

於是,在東南亞的許多國家,包括我國南方的一些地區的人開始了對「美味」的探索。據吃過清道夫的人的表述,清道夫的做法有很多,最難搞定的就是它的盾鱗,在處理清道夫的盾鱗時,需要用開水多燙幾次,然後才能將盾鱗刮下來,之後,開膛破肚,準備燒菜必備「四件套」:蔥、姜、蒜、料酒,可以紅燒,可以炭烤,可以油炸,可以清燉,而且味道據說還不錯。

一旦有人吃過,而且對清道夫的口感稱讚有佳,那麼,清道夫的「末路」就要來了。這一點倒是可以參考在泥裡生活,曾經無人問津且泛濫的小龍蝦。

至於說,清道夫的營養價值,從食性上看,與普通的草魚、白鰱魚等差不多。

總結

我國有著博大精深的烹飪文化,而清道夫雖然現在沒有被「吃貨們」廣泛的認可,但是,請相信吃貨的力量,畢竟清道夫除了是「外來物種」、長相醜陋了一些外,與其他的魚並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你說呢?

相關焦點

  • 「清道夫」魚有沒有營養價值?
    清道夫,舊時指城市的清潔工,這裡指的是一種學名叫甲鯰的魚。原產於南美洲的河流中,又名吸盤魚、吸口鯰,常活動於水體的底層,具有適應性強、易飼養、雜食性、耐低氧、起捕率高等特點。清道夫最初是作為觀賞魚引進,但市場上的反響並不好,於是商家們人為地賦予了它吃觀賞魚排洩物的屬性,成功地給它冠上了一個"清道夫"的稱號。它屬於雜食偏葷類的魚,確實也會啃食石頭缸壁上的藻類,但是絕對不會吃其它魚類的排洩物。生活中我們常見的鯰魚,以底棲動物和浮遊生物為餌,有時也吃些細碎水草。
  • 「清道夫」在我國為何能泛濫?論生物入侵的危害
    但是除了青苔、垃圾、藻類之外,清道夫還喜歡吸食魚卵、魚苗等,一條清道夫一天之內能夠吸食5000粒魚卵,正如它的名字一樣,不管是死魚、藻類,只要是能夠吃的,它統統來者不拒,所以有清道夫的河道,基本上其他魚類就要遭殃了。
  • 「它們」為什麼能在國內「泛濫」起來,你可知道其中的原因嗎?
    前言:現在野外自然水域裡,有一些物種已經「泛濫」起來了,已經呈現出「勢不可擋」的局面,如果任意它們繼續「泛濫」,我相信不出幾年,野外自然水域裡,全部就是「它們」的天下了,本地物種將受到嚴重的「威脅」,「它們」為什麼能在國內「泛濫」起來,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
  • 清道夫魚為什麼不能吃?
    ,這是一種食性非常雜的魚類,雖然它能夠起到淨化水質的作用,但是幾乎沒有什麼經濟價值。在飼養的時候切記和其它魚類混養,不過養殖觀賞魚的家庭都喜歡在魚缸中養幾隻清道夫進化水質,這個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只不過長到後的它吃東西非常快,所以對於它的餵養還是要注意的。
  • 清道夫魚為什麼不能吃,清道夫魚在原產地天敵是誰
    一想到魚,大部分小夥伴估計都饞得流口水了,但不同的魚類口感和可食用度都是不一樣的,除了我們平時見得最多的草魚、鯰魚、鯉魚等等,還有很多魚類都是我們不熟悉的,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下水道的清理者清道夫,這是一種食性非常雜的魚類,雖然它能夠起到淨化水質的作用,但是幾乎沒有什麼經濟價值。
  • 清道夫為什麼在別的國家泛濫成災,而在原產地並沒有?
    很多人會疑問:清道夫全身布有黑色花紋,眼睛又小,怎麼都和好看搭不上邊,又何從觀賞之說?那是因為你沒看過其他異型魚,24K黃金達摩的異型魚,全身金黃色,價格昂貴,是很多養魚愛好者都希望擁有的魚,除此之外還有熊貓異形和國王迷宮等其他異型魚。
  • 為什麼人只吃「魚翅」,很少吃鯊魚肉?是營養價值低嗎?
    本來不想說關於吃的問題,但是想到因為魚翅被當成一種高端食材,導致鯊魚已經瀕危,所以,還是決定要說一下這個問題。首先,在當下,人類不止吃魚翅,連鯊魚肉也沒有放過,這一點從許多超市和海鮮市場上你就能找到答案。不過,在以前,人確實很少吃鯊魚肉。那麼,魚翅真的有傳說中那麼高的營養價值嗎?為什麼很少人吃鯊魚肉呢?我們從科學的角度來解析一下這兩個問題。
  • 這種魚外號「清道夫」,沒人願意吃,但是比小龍蝦更命苦
    但是有一種魚卻是個例外,這種魚外號「清道夫」,原產於南美洲,但是來到中國後卻沒人願意吃它。然而它的命運卻比小龍蝦還要悲慘。它是一種雜食性魚類,可以吃在水族箱裡滋生的藻類,所以曾經作為觀賞魚被引入國內。但是很快人們發現,清道夫也會吞食魚缸裡的小魚,所以它逐漸被人們放棄,進入到野外河流中。目前在長江,珠江,漢江等江河中,清道夫都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種群規模。
  • 國外獨霸一方的猛魚,在我國不可能泛濫,它們只是遊到我們的餐桌
    ,只不過是直接遊上了我們的餐桌,別整那些多餘的,一句話,直接說它們有什麼營養價值就可以了。第三、雖然有毒性,但是不影響我們諸多吃貨的興趣還有一個更為關鍵的原因就是,鱷雀鱔遭遇到了我國的諸多吃貨,雖然它們看起來外形兇惡且有一定的毒性,但是經過一定的處理之後,最終還是走向了餐桌,畢竟這個東西個體大、肉多,吃起來也比較過癮,據傳,各種吃法層出不窮……
  • 清道夫魚在南美河流為什麼不泛濫?看巨獺一口一條,是魚都在食譜
    而在清道夫魚的原產地——南美河流,清道夫魚卻無法泛濫,因為南美河流有眾多清道夫魚的天敵,其中巨獺就是天敵之一,在南美河流中的魚,都在水獺食譜上。在人類的食譜上,魚也是人們在餐桌常見一道菜,但人們無法對清道夫魚下筷,因為清道夫魚會吞食其它魚類的排洩物,還有其它不衛生的食物,只要能吃的,清道夫魚都會吃,所以清道夫魚很不衛生,再加上清道夫魚的味道確實非常不好吃,非常腥,所以清道夫魚是人都不敢吃。
  • 非洲人喜歡吃的大蝸牛,在中國開始泛濫,但我國的吃貨卻直接放棄
    寫在前面眾所周知,一個新的物種到了新的地區有可能會打破當地的生態平衡,相信大家經常在網上看到一些人誘捕清道夫一樣,這種魚類生命力非常的強,一旦成災後果不堪設想。當然,當年美國河裡的錦鯉也是當地影響最大的一種外來物種。我們也能看到,這些外來的物種確實給當地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 繼清道夫後又一「外來魚類」入侵中國,吃貨笑了:吃到它「滅種」
    繼清道夫後又一「外來魚類」入侵中國,吃貨笑了:吃到它「滅種」我國不僅是個美食帝國,更是個吃貨帝國。無論是什麼物種入侵我國,只要是能吃的、好吃的,一律按照清蒸、爆炒、紅燒、麻辣處理。一說到這個,外國人對我國也是非常佩服,在他們看來入侵物種都是非常可怕的,沒有及時找專業部門來處理的話就會在當地泛濫成災,而在我國吃貨眼中,像小龍蝦、清道夫這種入侵物種有多少來多少,來得少了還可能被我國吃到滅種呢。曾經清道夫剛剛泛濫的時候,大家對它也是毫無辦法,這種魚吃起來口感差、肉又少,只能找人來河道裡打撈它,然後做統一處理。
  • 這4個物種在國外泛濫無人吃,被我國吃到需要人工養殖,吃貨:香
    就比如我國的沿海城市,可能吃海鮮都吃到膩了,但是不沿海的城市吃海鮮就相對比較少,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盛產的食物。當然外國也是一樣,但是外國很多地方盛產的「食物」,並不合他們的胃口,所以當地人並不愛吃,導致這些物種瘋狂的繁衍生長,已經到了泛濫的地步。但是到了我國吃貨這裡,恨不得全部「收拾」掉,就比如這4個外來的物種,被我們吃到還需要人工養殖,吃貨:太香了。
  • 清道夫生命力到底有多強悍,40度高溫暴曬一天後,依舊生龍活虎
    成年的清道夫食量巨大,除了青苔等藻類,它還會以其他魚類的魚卵為食,一天可以吃掉3000~5000粒魚卵,同樣它也會吞食魚苗。因此清道夫絕對算不上一個合格的「清理工」。當有營養而且美味的魚蟲、魚食放到它們眼前時,它們是絕對不會看上那些殘餌汙物的。
  • 清道夫為什麼沒有被中國吃貨消滅?生命力有多強?西瓜視頻揭秘
    說到物種入侵,很多人都能夠想到類似於小龍蝦之類的,基本上都被我們做成了餐桌上的美食。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絕大部分的物種入侵都是被動入侵的,因為人為,導致它們不得不在另一個地方去遵循生存的本能。相信大家對清道夫並不陌生,它就是入侵我們國家的物種之一。為什麼清道夫的入侵讓很多人感受到了動物入侵的威脅呢?
  • 清道夫生命力到底有多強悍,40度高溫暴曬一天後,依舊幹翻食人魚
    成年的清道夫食量巨大,除了青苔等藻類,它還會以其他魚類的魚卵為食,一天可以吃掉3000~5000粒魚卵,同樣它也會吞食魚苗。因此清道夫絕對算不上一個合格的「清理工」。當有營養而且美味的魚蟲、魚食放到它們眼前時,它們是絕對不會看上那些殘餌汙物的。
  • 入侵物種「清道夫」到底做錯了什麼?細數清道夫的幾大罪狀
    那麼就是這麼一個勤懇的清潔工,如今卻變成了養魚人避之不及的垃圾魚,這是為什麼呢?而且清道夫對餌料的興趣遠遠大於這些藻類,如果被它搶到了足量的食物,就別指望它會清除那些藻類了。,前面也提到過,它們對任何能吃的東西都有很大興趣,或許它們並不是想吃,而只是好奇心比較強。
  • 被誤會最深的「魚」,我國年產5萬噸不夠吃,在美國卻泛濫沒人要
    在秋季有許多農作物將迎來豐收,如玉米、花生、紅薯、水稻等等,而除了農產品豐收以外,還有一類產品將迎來豐收,而且很多人都喜歡吃的,那就是海鮮產品,這個季節正是出海捕魚的季節,許多生活在海邊漁民朋友也將揚帆起航,去海中捕撈海鮮。
  • 釣到後就地掩埋、掛在樹上曬死,這樣做能消滅清道夫嗎?
    清道夫已成河道大害 「....一條清道夫一天就能吃3000-5000粒魚卵,你說河裡還能有其他魚嗎?它們還會吃魚苗.....」 外形令人厭惡,無人敢吃 相信了解我國江河生態的朋友就知道,一種生物能泛濫成災,十有八九是沒人吃它們——清道夫確實如此,其醜怪的外形,就讓人食慾全無。 因此,這也是為何即使河裡的「魚」這麼多,也沒人去捕撈、垂釣回去食用了。
  • 清道夫算不算風水魚——順便介紹一下琵琶魚
    根據小標題:清道夫是魚,是一種在南方泛濫的魚。不良的商家會說清道夫吃魚糞便,可以清潔魚缸。我告訴你,不要在和這位商家聊了。他在忽悠你,這不就是在說永動機嗎???重申一遍——清道夫不吃糞便,它吃藻類。雜食性魚類,基本啥都吃,容易養活(糞便不吃,槓精勿擾)好像沒了,就能清潔魚缸。俗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我們看看它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