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5 中國新聞網 楊顏慈
語音播報
圖為奧陶紀石鹽中的原生(左)與次生流體包裹體(右)。南古所 供圖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6月14日發布消息:該所科研人員最新研究發現,寒武紀—奧陶紀時期海水與現代海水成分截然不同,屬於富Ca低SO4(高鈣離子,低硫酸根離子)的「方解石海」。這為研究地球上海水成分的變化與生命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據。
該論文近日在線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Geological Quarterly》上,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與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俄烏白項目」的支持。
科研人員介紹,地球上的海水成分並非一成不變,根據海相非生物殼碳酸鹽巖的成分推測,地質歷史時期海水的成分在富Ca低SO4的「方解石海」與富Mg高SO4(高鎂離子,低硫酸根離子)的「文石海」之間波動。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孟凡巍副研究員、中國地質科學院張永生研究員、南京大學倪培教授等與國內外的地質學家合作,在奧陶紀馬家溝組石鹽中發現了原生的石鹽流體包裹體,並對其滷水成分進行了系統分析。
本次研究發現的大量礦物學證據顯示,該時期海水的成分與寒武紀相似,屬於富Ca低SO4的「方解石海」,並與現代海水成分截然不同。
科研人員解釋稱,海水成分的變化與早期生物礦化緊密相關。目前有觀點認為,寒武紀時期海水成分轉變為富鈣離子的「方解石海」,導致以前生活在「文石海」的軟軀體後生動物為了排出有毒的鈣離子,於是產生了鈣質的外殼,進而出現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而在隨後的奧陶紀時期,海洋處於長期穩定而溫暖的環境,發生了「奧陶紀生物大輻射」事件,較低的生物分類單元多樣性大量增加,海洋生物的豐度和分異度達到了一個高峰。同時奧陶紀海水成分也表明與其他地質時代相比,該時期海水中的鉀離子更高,是一個十分適宜形成鉀鹽沉積的時期。
圖為奧陶紀石鹽中的原生(左)與次生流體包裹體(右)。南古所 供圖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6月14日發布消息:該所科研人員最新研究發現,寒武紀—奧陶紀時期海水與現代海水成分截然不同,屬於富Ca低SO4(高鈣離子,低硫酸根離子)的「方解石海」。這為研究地球上海水成分的變化與生命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據。
該論文近日在線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Geological Quarterly》上,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與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俄烏白項目」的支持。
科研人員介紹,地球上的海水成分並非一成不變,根據海相非生物殼碳酸鹽巖的成分推測,地質歷史時期海水的成分在富Ca低SO4的「方解石海」與富Mg高SO4(高鎂離子,低硫酸根離子)的「文石海」之間波動。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孟凡巍副研究員、中國地質科學院張永生研究員、南京大學倪培教授等與國內外的地質學家合作,在奧陶紀馬家溝組石鹽中發現了原生的石鹽流體包裹體,並對其滷水成分進行了系統分析。
本次研究發現的大量礦物學證據顯示,該時期海水的成分與寒武紀相似,屬於富Ca低SO4的「方解石海」,並與現代海水成分截然不同。
科研人員解釋稱,海水成分的變化與早期生物礦化緊密相關。目前有觀點認為,寒武紀時期海水成分轉變為富鈣離子的「方解石海」,導致以前生活在「文石海」的軟軀體後生動物為了排出有毒的鈣離子,於是產生了鈣質的外殼,進而出現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而在隨後的奧陶紀時期,海洋處於長期穩定而溫暖的環境,發生了「奧陶紀生物大輻射」事件,較低的生物分類單元多樣性大量增加,海洋生物的豐度和分異度達到了一個高峰。同時奧陶紀海水成分也表明與其他地質時代相比,該時期海水中的鉀離子更高,是一個十分適宜形成鉀鹽沉積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