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中國學者構建高精度乙醯膽鹼能神經元全腦圖譜

2020-11-26 騰訊網

50個基底前腦乙醯膽鹼能神經元的完整形態,圖片來自PNAS

撰文 | 李向寧、俞 彬

責編 | 葉水送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

  

乙醯膽鹼能神經元是腦內一群重要的調製類神經元,主要分布在基底前腦和腦幹等多個腦區,通過其廣泛分布的軸突纖維投射釋放乙醯膽鹼,調控皮層和皮層下核團的神經活動,參與運動、睡眠以及情感與記憶等重要功能。

膽鹼能神經元的異常與老年痴呆、睡眠及認知障礙等多種神經系統疾病有關,相關機制的研究已成為目前醫學與神經科學領域的熱點。

2017年12月18日,《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在線發表了題為「乙醯膽鹼能神經元全腦圖譜和基底前腦膽鹼能神經元介觀投射組」的研究成果。該研究由華中科技大學駱清銘團隊,與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團隊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仇子龍、華中科技大學龔輝合作完成。

精準成像fMOST技術示意圖,圖片來自nature

該研究基於駱清銘團隊自主研發的全自動顯微成像方法——精準成像fMOST技術,在單神經元水平解析了膽鹼能神經元在全腦定位分布和基底前腦內的精細形態結構。

膽鹼能神經元的數目、分布及形態結構信息是研究這類神經元功能的關鍵因素。已有研究顯示,其數目和神經退行性疾病有關。以往的研究通常獲得的是二維組織切片的圖像,只能大致獲取神經元的分布和估算神經元的數目;受限於成像方法和標記技術,更加難以獲取神經元的完整形態結構信息,因此一直沒有精確的膽鹼能神經元三維全腦分布圖譜的報導。此外,膽鹼能神經元可能通過其廣泛的長程軸突投射調控皮層和皮層下核團,雖然研究者提出了一些連接模型和假說來描述這類神經環路,但由於缺乏真實直接的完整形態數據,這些模型均無法準確描述膽鹼能神經元和其它腦區/神經元的連接關係。

乙醯膽鹼能神經元全腦圖譜 (A)切片成像示意圖。(B)全腦三維分布。(C)乙醯膽鹼能神經元主要分布的21個腦區內定量計數。(D)50個基底前腦乙醯膽鹼能神經元的完整形態。(E)基於神經元投射連接對膽鹼能神經元的分類結果。(F)相鄰膽鹼能神經元具有不同的投射模式。

研究人員利用fMOST成像系統結合特異性標記螢光蛋白的小鼠模型及病毒標記技術,獲取了世界上第一套完整的膽鹼能神經元三維全腦分布圖譜。

該圖譜包含了小鼠膽鹼能神經元在21個腦區內的分布數目、胞體大小及胞體密度等多種信息,為相關功能研究提供了解剖學參考。在此基礎上,該研究還重建了小鼠基底前腦50個膽鹼能神經元的完整形態,聯合遺傳標記、連接組和形態學參數進行了神經元分類,並通過分析這些神經元的投射腦區,提出了單個膽鹼能神經元與下遊腦區的新連接模型,即單個神經元的軸突分支傾向於共投射到具有相互連接關係的下遊腦區,且相鄰的神經元有可能調控完全不同的下遊環路。

龔輝教授闡述了能全腦定位的精準成像系統在繪製膽鹼能神經元分布圖譜上的優勢:

「前些年,我們首先發展出全腦三維亞微米解析度成像的顯微光學成像技術(對於非螢光標記樣本的MOST和對螢光標記樣本的 fMOST),我們建立的成像技術不僅可以看到神經元的胞體,還可以看到向神經元輸入信息的樹突和輸出信息的軸突。當然只看到漂亮的神經元的形態結構還不夠,我們還要知道每一個神經元到底是在腦內的什麼位置,這好比於要知道每一座房子所在地球上的三維坐標是什麼,去年我們在《自然-通訊》期刊發表的文章,建立了精準成像技術:同時獲得神經元的精細結構和準確位置的精準成像。正是利用這種成像技術以及我們的大數據處理與分析技術,成為完成這項成果的重要技術保障。」

仇子龍研究員表示,該研究 「全面揭示了小鼠膽鹼能神經元的全腦分布以及基底前腦膽鹼能神經元的形態學分類,以前沒有大規模全腦重建技術,我們無法知道千姿百態的神經元究竟有哪些類別,現在通過一個一個神經元的重建,知道它可根據投射的模式分成這麼多的類別。在小鼠腦裡,我們看到一個神經元就能夠橫跨全腦,可以想像在靈長類動物的大腦裡,神經元形態將更為複雜。單個神經元對大腦的作用也是我們以前無法想像的。」

至於未來這方面還有哪些工作需要完成? 仇子龍研究員表示:

「我們希望該技術能在非人靈長類大腦圖譜的構建中進一步揭示靈長類大腦不同神經元類別的形態,以及告訴我們靈長類大腦究竟有哪些圖譜級別的工作。美國腦計劃基本上是基於小鼠大腦,非人靈長類的工作還沒有,所以我們希望能解決靈長類大腦的問題。華中科大的fMOST系列技術將會在非人靈長類大腦圖譜的構建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龔輝教授則表示,「我們正在用精準成像系統與國內外多個課題組開展合作,研究內容涉及多種神經環路的發現與可視化、基於完整形態和遺傳標記對神經元的分類等。」

這項研究工作的共同第一作者分別為華中科技大學的李向寧博士與仇子龍組的博士研究生俞彬。該研究亦得到了美國艾倫腦研究所曾紅葵教授的幫助。

同行點評

胡海嵐( 浙江大學求是高等研究院 / 浙大醫學院教授 )

大腦中神經元的形態千姿百態,但是在全腦尺度上對神經元成像的技術出現之前,我們對神經元的形態其實還只是「盲人摸象」。華中科大駱清銘教授團隊從2010年底發表MOST技術以來,在全腦尺度成像上的研究水平就站在了世界的前列。經過七年的不斷精益求精,終於又有精彩的工作問世。從這篇工作中我們可以看到令人嘆為觀止的膽鹼能神經元如何在小鼠的大腦中縱橫捭闔。龔輝教授與仇子龍研究員的工作為我們提供了目前精度最高的哺乳類大腦中膽鹼能神經元的全腦圖譜,以及建立出學界非常感興趣的基底前腦膽鹼能神經元的投射模型分析,這些工作必將對膽鹼能神經元異常導致的疾病,如老年痴呆症等的研究,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Li XN et al. Generation of a whole-brain atlas for the cholinergic system and mesoscopic projectome analysis of basal forebrain cholinergic neurons. PNAS. 2017. DOI: 10.1073/pnas.1703601115.

製版編輯: 常春藤|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

相關焦點

  • 中國學者構建高精度乙醯膽鹼能神經元全腦圖譜
    撰文 | 李向寧、俞 彬  乙醯膽鹼能神經元是腦內一群重要的調製類神經元,主要分布在基底前腦和腦幹等多個腦區,通過其廣泛分布的軸突纖維投射釋放乙醯膽鹼,調控皮層和皮層下核團的神經活動,參與運動、睡眠以及情感與記憶等重要功能。
  • 哺乳動物大腦乙醯膽鹼能神經元全腦分布圖譜繪出—新聞—科學網
    昨天,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獲悉,中國科學家經過多年努力,終於發展出了一種好方法,首次繪製出了哺乳動物大腦中乙醯膽鹼能神經元的全腦分布圖譜———原來,在小鼠的大腦中,一個小小的乙醯膽鹼能神經元細胞,其「觸手」可以跨越幾乎整個大腦! 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上。未來,利用這種技術,科學家有望繪製出靈長類動物大腦的三維全腦圖譜。
  • 首套完整膽鹼能神經元全腦圖譜問世—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由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駱清銘、龔輝領銜的VBN團隊和中科院神經科學所研究員仇子龍團隊合作,基於VBN團隊自主研發的全自動顯微成像方法——全腦定位系統
  • 高精度全腦血管圖譜揭示阿爾茨海默症模型小鼠腦內血管損傷
    近期,在《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發表了題為High-resolution mapping of brain vasculature and its impairment in the hippocampus of Alzheimer’s disease mice 的研究論文,報導了首個轉基因AD模型小鼠的高精度全腦血管網絡圖譜,結果顯示AD模型小鼠腦內特別是海馬區的血管系統顯著受損
  • 「全腦介觀神經聯接圖譜」大科學計劃中國工作組成立
    9月27日下午,「全腦介觀神經聯接圖譜」這一倡議,認為其符合國際大科學計劃的基本原則,同意並支持由科學界先行發起「全腦介觀神經聯接圖譜」大科學計劃。中科院李樹深副院長表示,中科院對「全腦介觀神經聯接圖譜
  • 「全腦介觀神經聯接圖譜」大科學計劃將啟動
    力爭2025年完成小鼠、2035年完成獼猴「圖譜」繪製本報訊(記者黃辛、卜葉)9月27日,「全腦介觀神經聯接圖譜」大科學計劃啟動前期工作座談會在上海召開。本次會議明確了該計劃的推進路徑,宣布了中國工作組的成立,並就該計劃的具體實施思路和舉措進行研討。
  • Cell:首次繪製出果蠅全腦神經圖譜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為了使得對行為的神經元基礎的研究更容易控制,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珍妮莉亞研究園區神經生物學家Kristin Branson和她的同事們構建出一個大型的全腦神經圖譜資料庫。這些全腦神經圖譜揭示了激活成年果蠅中的一部分神經元的行為影響。
  • 腦神經元能同時釋放兩神經遞質
    來自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北京師範大學生科院,杜克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首次報導了腦神經元能同時釋放穀氨酸和乙醯膽鹼兩種經典神經遞質,並通過不同傳輸方式激活突觸後神經細胞
  • 中國啟動腦成像工廠:工業化方式繪製腦圖譜數據
    但是,一群中國科學家卻能給大腦「拍彩照」,讓大腦空間呈現出一個繽紛的多彩世界;並能精準定位,給每個神經元上都標記門牌號;還可以把各種形狀的神經元單拎出來,清楚地看到每根神經元的走向;最牛的是,他們率先以工業化方式大規模、標準化、高分辨繪製腦圖譜數據……近日,《自然》雜誌的一篇《中國啟動腦成像工廠》報導,使得一家剛剛組建、位於蘇州的腦科學研究所成為全球科學界關注的焦點。
  • Cell:線蟲中全腦神經元鑑定的多色圖譜
    1、Cell:線蟲中全腦神經元鑑定的多色圖譜2020年12月29日,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Eviatar Yemini等研究人員在期刊《細胞》上發表了題為「NeuroPAL: A Multicolor Atlas for Whole-Brain Neuronal Identification in C. elegans.」的研究論文,繪製出線蟲中全腦神經元鑑定的多色圖譜
  • 腦科學日報:新一代乙醯膽鹼探針實現體內乙醯膽鹼信號的精確解析
    1,專家點評Nat Methods | 新一代乙醯膽鹼探針實現體內乙醯膽鹼信號的精確解析 來源:BioArt
  • 腦科學日報:全腦神經元鑑定的多色圖譜;你聽說過醫療小丑嗎?
    哥倫比亞大學團隊繪製出全腦神經元鑑定的多色圖譜來源:小柯生命美國哥倫比亞大學Eviatar Yemini等研究人員在線蟲中繪製出全腦神經元鑑定的多色圖譜。研究成果於2020年12月30日在線發表在《細胞》雜誌上。研究人員通過設計一種稱為NeuroPAL(神經元多色圖譜)的多色轉基因技術,並在秀麗隱杆線蟲中實現了這一目標。
  • 全新腦圖譜: 繪製人腦精準「地圖」
    對每個腦區的亞區進行功能解碼由中科院蔣田仔團隊等繪製的全新的人類腦圖譜,不僅包含了精細的大腦皮層腦區與皮層下核團亞區結構,而且在體定量描繪了不同腦區亞區的解剖與功能連接模式,並對每個亞區進行了細緻的功能描述。樊令仲說,「我們之所以能做到這些,是採用了全新的構建腦網絡組圖譜方法。
  • 「名家雲集,聚焦前沿」——中國腦科技創新發展論壇2020「雲上」召開
    本站訊(通訊員 邵文威)為聚焦全球腦科學技術的研究前沿,加速助推腦科學領域的繁榮發展,近日,由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和天津大學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腦科技創新發展論壇在雲端隆重召開。本屆論壇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醫學部主任顧曉松教授擔任大會主席,以「聚焦腦科技研究最新進展,探討腦科技研究前進方向」為主旨,邀請到海內外眾多知名專家和學者,圍繞腦功能基礎、腦成像技術、腦疾病診療技術、腦機交互、類腦與類生命系統等專題,共同探討腦科學技術領域在基礎研究、科技創新和臨床應用方面的新成果、新思路。論壇涵蓋主論壇特邀報告、分論壇專題交流和研究生學術研討等三大版塊。
  • 補充膽鹼有效緩解痴呆,多吃這幾種東西就對了!
    補充膽鹼能緩解痴呆動物肝臟、蛋類和魚類是膽鹼重要來源2019年1月,發表在美國《分子精神病學》雜誌(Molecular Psychia⁃try)上的一篇文章指出,飲食中提高膽鹼含量或對阿爾茨海默病的症狀有顯著改善。該研究由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完成。
  • 中國繪製全新人類腦圖譜
  • 華中科技大學蘇州腦空間信息研究院: 立足前沿,探秘人類「神經密碼...
    落戶未滿周年的華中科技大學蘇州腦空間信息研究院,發展前景就像神奇的腦空間:對人類大腦意識和思維的神經基礎的研究突破會帶給人類更多可能;而它所在的蘇州,因創新因子的活躍奔湧,也會促進科學家們在這裡早日找到打開「腦洞」的前沿新技術。
  • 深圳先進院腦信息中心:探索腦科學「信息化」 致力基礎前沿研究
    來源:深圳先進院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雙聘教授畢國強和劉北明團隊,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周正洪教授合作通過發展前沿冷凍電鏡斷層三維成像技術,解析了首個完整腦神經突觸在分子水平的高精度三維結構,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
  • 人腦的「地圖」——腦圖譜
    要想知道大腦能運行什麼、操作什麼,首先要了解它是如何組織和連接的,這個複雜的腦部研究形成了腦圖譜。腦圖譜相當於大腦的「地圖」,能為特定的腦結構進行「定位」,從而為複雜的腦部研究和治療提供「導航」,就像GPS地圖導航系統一樣。
  • 神經遞質(neurotransmitter)
    交感神經節細胞與效應器之間的接頭是以去甲腎上腺素為遞質。③5-羥色胺(5-HT)。5-羥色胺神經元主要集中在腦橋的中縫核群中,一般是抑制性的,但也有興奮性的。中國一些學者的研究表明,在針刺鎮痛中5-羥色胺起著重要作用。④胺基酸遞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