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132/甲基CpG結合蛋白2基因修飾的神經幹細胞具有修復脊髓損傷的潛力

2020-12-07 中國神經再生研究雜誌

甲基CpG結合蛋白2在神經系統中的作用存在很多爭議,其可作為轉錄抑制因子,能降低特定基因的表達。既往對於甲基CpG結合蛋白2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經元層面,被認為可調節樹突發育,並促進初級神經元發育成熟。甲基CpG結合蛋白2突變可以導致神經系統退化性疾病,如Rett症候群等。

一直以來,科學界認為甲基CpG結合蛋白2 並不影響神經前體細胞的增殖和分化,甲基CpG結合蛋白2缺失動物體內提取的神經幹細胞也可以分化為成熟的神經元和星型膠質細胞。來自上海同濟大學的李少華團隊選取了小鼠胚胎時期(E14d)脊髓來源的神經幹細胞,發現甲基CpG結合蛋白2可以降低星形膠質細胞標記物的表達,抑制神經幹細胞向膠質細胞分化。

miR-132是存在於中樞神經系統高度特異的microRNA之一,可通過調節甲基CpG結合蛋白2的表達,影響神經幹細胞分化選擇,促進星形膠質細胞分化。李少華等提出miR-132/甲基CpG結合蛋白2基因修飾的神經幹細胞具有潛在的移植修復脊髓損傷的作用。這項研究成果拓寬了miR-132/甲基CpG結合蛋白2的研究思路,是神經幹細胞分化機制研究的重要補充,為在幹細胞層面治療或研究神經創傷性疾病或神經退行性疾病提供了理論基礎。

這項成果撰寫的文章發表在《中國神經再生研究(英文版)》雜誌2021年2期。

文章摘要: 甲基CpG結合蛋白2(MeCP2)是眾所周知的轉錄抑制因子,其突變會引起嚴重的神經系統疾病。大量研究表明MeCP2僅與神經成熟有關,尚無報導探索其在神經幹細胞分化中的作用。此次實驗對MeCP2在神經幹細胞中的這種可能作用進行分析,使用2種不同的促分化方法來探索MeCP2如何影響神經幹細胞分化。結果發現當MeCP2過表達慢病毒轉染神經幹細胞時,星形膠質細胞分化受到損害。即使在存在有利於星形細胞分化的20%胎牛血清條件下,這種損傷也會發生。此外,在幾種中樞神經系統相關的miRNA中,miR-132在分化後存在最明顯的表達變化。螢光素酶測量證實miR-132可直接靶向MeCP2,並且其能夠降低MeCP2 mRNA和蛋白的表達。而miR-132模擬物可上調miR-132表達並促進星形膠質細胞的分化,但這種作用可被MeCP2過表達則能完全恢復。表明miR-132可通過減少MeCP2表達調節神經幹細胞分化。實驗已於2018年3月10日經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批准,批准號SHDSYY-2018-4748。


文章關鍵詞:幹細胞;模型;因子;通路;星形膠質細胞


文章來源:Chen D, Liu J, Wu Z, Li SH (2021) Role of miR-132/methyl-CpG-binding protein 2 in the regulation of neural stem cell differentiation. Neural Regen Res 16(2):345-349.

相關焦點

  • 神經幹細胞移植治療脊髓損傷的研究進展
    基因修飾後移植  為改善不利於再生的微環境,一些學者對擬移植的神經幹細胞進行基因修飾,可以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目前常用的修飾基因主要是神經營養因子(NTF)。Blesch等將神經營養素-3基因修飾的神經幹細胞移植入大鼠脊髓損傷模型中,2周後發現基因修飾組有大量的感覺神經投射形成,並且60%分化為神經元,3%分化為膠質細胞。Lian等將EPO增強子和RTP801啟動子與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基因融合後轉入小鼠神經幹細胞,該細胞在缺氧環境中表達VEGF,而VEGF具有神經保護和促進神經生長的作用,因此在脊髓損傷的模型中大大提高了移植細胞的生存率。
  • 脊髓損傷後神經修復研究進展
    他們進行的體外實驗發現,NT-3能促進海馬神經元、交感神經元、背根神經元、多巴胺能神經元及γ-氨基丁酸能神經元的復,起到調節脊髓神經修復的作用。Chen等研究證實,施萬細胞分泌的GDNF具有促進脊髓損傷後突觸重建、局部神經功能恢復的作用;層粘連蛋白、多配體聚糖等能調節軸突生長方向,阻斷層粘連蛋白-整合素可幹擾脊髓損傷後軸突的再生。
  • 基因修飾白細胞濃縮液有望用於脊髓損傷的治療
    Rizvanov等在《中國神經再生研究(英文版)》雜誌2021年第2期發表的一項研究中,首次提出將外周血基因修飾的白細胞濃縮液用於自體移植,以允許臨時生產重組生物活性分子來糾正某些病理狀況。作者既往研究同時使用攜帶神經膠質細胞源性神經營養因子,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和神經細胞粘附分子編碼基因的臍帶血單個核細胞刺激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再生。
  • 「黑盒子」神經幹細胞移植成功修復脊髓損傷
    「黑盒子」神經幹細胞移植成功修復脊髓損傷 2020-08-11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駐留神經幹細胞促進脊髓修復
    駐留神經幹細胞促進脊髓修復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3 22:55:18 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Jonas Frisén課題組取得一項新突破。
  • 《中國神經再生研究(英文版)》雜誌2018-2019年最受歡迎脊髓損傷研究文章介紹
    )蛋白表達在脊髓損傷後2,7 d顯著升高;⑤ RT-qPCR結果顯示,相比於SCI組,實驗組鐵死亡相關基因乙醯輔酶A合成酶2(Acsf2)、鐵反應元件結合蛋白(Ireb2)的mRNA水平在脊髓損傷後明顯升高;⑥蘇木精-伊紅染色顯示與SCI組相比,實驗組局部損傷組織存活神經元增多,同時去鐵胺對膠質增生具有抑制作用。
  • 雷公藤甲素幹預脊髓損傷模型Thy-YFP轉基因小鼠調節自噬及抑制細胞凋亡
    此外,雷公藤甲素能通過抑制星形膠質細胞增生、小膠質細胞活化和抑制炎症反應促進脊髓損傷修復。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對Thy-YFP轉基因小鼠脊髓損傷後細胞自噬和細胞凋亡的影響,探討雷公藤甲素對脊髓損傷的保護作用及機制。
  • 神經幹細胞移植治療脊髓損傷的臨床研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作者:南空軍軍醫大學基礎醫學院一大隊一隊  楊昊脊髓損傷(SCI)是由於外傷、腫瘤、炎症和缺血缺氧等原因引起的脊髓損害,導致SCI患者損傷平面以下功能永久性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並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經濟負擔,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已成為全球性的研究重點和難題。
  • 神經幹細胞近期最新進展!
    這些研究人員先是觀察靜止性神經幹細胞的基因表達譜與那些對觸發新的神經元產生的外部信號作出反應的活化神經幹細胞(activated neural stem cell)的基因表達譜之間可能存在的差異。他們比較了當它們衰老時,它們如何作出改變。Leeman從來自年輕小鼠和老年小鼠的大腦中分離出幾種細胞群體進行研究,包括靜止性神經幹細胞、活化神經幹細胞和由活化神經幹細胞產生的神經祖細胞。
  • 納米組織工程化脊髓修復脊髓損傷
    :支架以膠原為原料,應用電子紡絲技術製備纖維平行排列及交錯排列的納米纖維膜,種子細胞為SD大鼠脊髓源性神經幹細胞,神經幹細胞已被證實為優質種子細胞,通過共培養7 d使神經幹細胞貼附於納米纖維膜表面,二者共同構建組織工程化脊髓。
  • 創傷性脊髓損傷後脊髓微環境失衡的研究進展
    此外,微環境內存在的硫酸軟骨素蛋白多糖(CSPGs)、髓鞘相關糖蛋白、少突膠質細胞髓鞘糖蛋白和軸突生長抑制因子-A等通過受體作用於Ras同源基因-Rho相關螺旋捲曲蛋白激酶(Rho-ROCK)通路,抑制軸突生長,從而阻止神經功能恢復。
  • Cell Stem Cell:神經幹細胞移植物有望治療脊髓損傷
    2020年8月17日訊/生物谷BIOON/---利用幹細胞恢復因脊髓損傷(spinal cord injury)而喪失的功能一直是科學家和醫生的雄心壯志。美國每年有近1.8萬人患有脊髓損傷,另有29.4萬人存在著某種程度的永久性癱瘓或身體功能減弱,如膀胱控制或呼吸困難。
  • 前沿:幹細胞移植治療脊髓損傷前景廣闊!
    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增殖和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隨著再生醫學技術的發展,幹細胞被用於身體各種組織中的種子細胞,在再生修復中顯示出良好的應用前景。在過去的30年中,隨著幹細胞研究的不斷深入,目前,使用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已成為臨床研究的方向。
  • 化學修飾讓軸突再生 促脊髓損傷後功能恢復
    原標題:化學修飾讓軸突再生 促脊髓損傷後功能恢復   脊髓損傷後功能恢復受到成熟神經系統缺乏軸突再生的限制。然而,最近的數據顯示,神經元活動的增加促進了鼠類脊髓損傷後軸突的再生。
  • 跟我來:脊髓修復中的星形膠質細胞
    1 穿過荊棘 脊髓損傷(SCI)會使患者與自己的身體隔離開來,並帶來毀滅性的終身後果。成人脊髓修復的局限性令人沮喪,但從發展的角度來看是可以理解的。
  • 又一好消息,神經幹細胞移植治療脊髓損傷的研發突破
    利用幹細胞恢復因脊髓損傷(spinal cord injury)而喪失的功能一直是科學家和醫生的雄心壯志。美國每年有近1.8萬人患有脊髓損傷,另有29.4萬人存在著某種程度的永久性癱瘓或身體功能減弱,如膀胱控制或呼吸困難。
  • 「換頭術」的世界難題:脊髓損傷修復不解決,則「毫無意義」
    在戴建武看來,「如果不解決脊髓損傷修復的問題,毫無意義」。11月21日,任曉平在哈爾濱對媒體表示,他的團隊已經找到很好的解決方法,即他和義大利合作者、曾是神經外科醫生的塞爾吉·卡納韋羅(Sergio Canavero)提出的,用粘合劑聚乙二醇(PEG)來連接兩截斷裂的脊髓神經。
  • 國際期刊Cell Stem Cell:神經幹細胞移植物有望治療脊髓損傷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報導,他們成功地將神經幹細胞的高度特化移植物直接植入小鼠的脊髓損傷部位中,隨後記錄這些移植物如何生長和填充損傷部位,並與這些小鼠現有的神經元網絡整合在一起
  • 間充質幹細胞分泌組治療脊髓損傷的研究進展
    :創傷等各種原因導致脊髓結構破壞、神經傳導通路中斷,由於中樞神經系統固有再生能力有限且損傷局部環境不利於再生,常導致永久性的神經功能缺陷。其病變與再生機制複雜,治療需要從神經保護、解放神經再生潛力、對抗周圍再生抑制環境等多方面進行。
  • 組蛋白修飾H3K4me2在DNA損傷修復過程中的關鍵作用
    當DNA損傷發生時,細胞活動會中止,以便於DNA 修復蛋白接近並清除損傷。如果損傷得到及時修復,細胞活動和功能會恢復正常,繼續參與發育和衰老的過程。相反,如果修復沒有及時進行,就會造成細胞功能異常,從而導致發育障礙、癌症以及早衰。因此,了解DNA損傷修復的機制可以幫助人類理解疾病與衰老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