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PCR的指數擴增

2020-12-04 每日生物評論

逆轉錄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或者稱反轉錄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 RT-PCR),是聚合酶鏈式反應(PCR)的一種廣泛應用的變形。它是一種以 RNA 為樣本,RNA鏈被逆轉錄成為互補DNA(cDNA),再以此為模板通過 PCR 進行 DNA 擴增。

圖源:百度百科

一、RT-PCR的指數擴增

RT-PCR的指數擴增是一種很靈敏的技術,可以檢測很低拷貝數的RNA。RT-PCR廣泛應用於遺傳病的診斷,並且可以用於定量監測某種RNA的含量。

RT-PCR的關鍵步驟是在RNA的反轉錄,要求RNA模版為完整的且不含DNA、蛋白質等雜質。在完成逆轉錄過程之後,通過PCR進行定量分析的時候,隨著技術的發展,real-time PCR(實時螢光PCR)或ddPCR(數字PCR)技術也被用來做定量分析,它們比普通PCR進行定量分析時靈敏度更高,定量更精確。

二、PCR引物的選擇

對靶序列中潛在的引物位點進行分析, 這些位點應該不會形成同源多聚體結構,也沒有明顯的形成二級結構的趨勢,不會自身互補,與基因組中的其他序列無顯著的同源性。

(1)依據寡核苷酸引物與其靶序列形成雜合分子的熔解度的計算中提供的公式計算各引物的熔解溫度。

(2)選擇一對匹配完好的正向和反向引物。兩條引物的G+C含量相似,將產生一種大小和鹼基組成合適的產物。兩條引物與所擴增片段的GC含量都應在40%-60%之間。

(3)對寡核苷酸的長度和/或位置進行細調。使得引物的3『末端核苷酸為G或C。檢查兩條寡核苷酸之間有無明顯的互補性。作為一條經驗性的規律,一條引物上不該含有三個連續的與另一條引物互補的核苷酸。

三、注意事項

圖源:百度百科

(1)雙鏈DNA的變性溫度是由雙鏈中C+G的含量決定的,C+G含量越高,模板DNA的溶解溫度就越高。在選擇的變性溫度下,模板鏈越長變性所需時間就越長。如果變性溫度過低或變性時間過短,會使僅僅富含A+T區域變性。當模板DNA的G+C含量超過55%的時需要更高的變性溫度。

(2)復性過程採用的溫度至關重要如果復性溫度太高,寡核苷酸引物不能與模板很好的復性,擴增效率將會降低。如果復性溫度太低,引物將產生非特異性復性,從而導致非特異性的DNA片段的擴增。復性通常在比理論計算的引物和模板的溶解溫度低3—5℃的條件下進行。

(3)PCR擴增所需的循環數目決定於反應體系中起始的模板拷貝數以及引物延伸和擴增的效率。一旦PCR反應進入幾何級數的增長期,反應會一直持續下去,直至某一成分成為限制因素。從這一點上來說,擴增產物中絕大多數應該是特異性的擴增產物,而非特異性的擴增產物應該低到難以檢測到的程度。用TaqDNA聚合酶(效率為0.7)在一個含有10的5次方個拷貝的靶序列的反應體系中進行30個循環後往往可以做到上述的理想情況。

文章來源:每日生物評論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每日生物評論,或Bio-review

用最專業的精神,開放性的思維,與你一起探索行業走向,快速了解這個領域!

相關焦點

  • pcr擴增的原理和步驟
    pcr擴增在做實驗的時候是經常用到的,它是基礎實驗,是每個做實驗的人都應該掌握的,下面小編就來說一下PCR擴增的原理和步驟吧。1.pcr擴增的基本原理是PCR技術和DNA的天然複製過程基本是一樣的,其靶序列兩端互補的寡核苷酸引物與其特異性依賴於與DNA的半保留複製。
  • RT-PCR與qPCR所需要的引物區別
    原理不同:螢光定量PCR實時監測與DNA結合的螢光染料激發的螢光;普通pcr通過檢測插入dna中螢光染色劑來看是否有目的片段。   應要求:螢光定量對擴增片段有較高的要求,一般為100-300bp;普通PCR可以擴增長點的片段。螢光定量可以不進行電泳就對產物進行定量分析,普通PCR必須電泳。
  • 疾控中心PCR實驗室建設標準
    2、PCR實驗室基本由五大結構組成,常見為:pcr走廊、準備區、製備區、擴增區和擴增分析區。3、基本功能介紹:3.1準備區、實驗所需試劑的準備工作,分裝等,由傳遞窗運送至製備區,嚴謹走人員通道。3.3擴增區、dna的擴增,以製備的dna模版和合成的cDNA的加入和主板反應混合液製備成反應混合液等也可在擴增區內進行,在巢式pcr測定中,通常在第一輪擴增後必須打開反應管,因此巢式擴增有較高等汙染危害性,第二次加樣必須在本區完成。
  • 半定量RT-PCR (Semi-Quantitative RT-PCR )
    pcr reaction• Dilute cDNA (5 fold) and use between 1-5 microliters of cDNA per PCR reaction.
  • PCR及其它核酸擴增技術
    核酸體外擴增是分子生物學研究的基礎。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 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核酸體外擴增技術。根據其特點可分為三類: 一類是靶核酸的直接擴增, 如聚合酶鏈式反應等; 一類是探針擴增技術,如Cleavase/Invader Technology;另一類是信號放大擴增, 如HC2。
  • 知識點:德國MB螢光定量pcr檢測原理
    螢光定量PCR法(qPCR):是在常規PCR基礎上,將『針對支原體特異性保守序列的探針』做螢光標記,使PCR擴增後的產物帶有螢光,利用螢光信號的變化和配套軟體,進行DNA擴增反應的實時監測,簡稱qPCR。本文締一生物為您做以下分析。
  • PCR擴增分離目的DNA片段
    置待擴增DNA 於高溫下解鏈成為單鏈DNA 模板;人工合成的兩個寡核苷酸引物在低溫條件下分別與目的片段兩側的兩條鏈互補結合;DNA聚合酶在72℃將單核苷酸從引物3'端開始摻入,沿模板5'—3'方向延伸,合成DNA 新鏈。由於每一循環所產生的DNA均能成為下一次循環的模板,所以PCR 產物以指數方式增加,經25—30次周期之後,理論上可增加109倍,實際上可增加107倍。
  • 我叫極速PCR試劑盒,這是我的說明書
    【適用人群】   不管您是男是女,是生物教師還是生物實驗員,只要您想順利攻克分子生物學實驗之基因片段的擴增,選擇極速pcr試劑盒包您藥到病除。   【功能主治】   模板、引物自行設計難度大,精準度要求高——您的工作我們做,直接使用更便捷。
  • RT-PCR經驗淺談
    本人三年前做過一個正鏈RNA病毒全基因組分段擴增,設計方案是將全基因組分成7個片段,0.6kb-3.3kb不等,分別進行RT-PCR擴增,剛開始的三個月,我們課題組三個人辛辛苦苦,什麼招都想過了,結果連一個片段都沒有拿到。後來有一個周末,我一個人安安靜靜做了一天,PCR跑膠的結果足以讓我興奮一個月:一下子隱隱約約出了3個片段!!!
  • RT-PCR 實驗操作
    再以 cDNA 為模板進行 PCR 擴增,而獲得目的基因或檢測基因表達。一、總 RNA 的提取按照總 RNA 提取實驗步驟提取組織或細胞中的總 RNA。二、cDNA 第一鏈的合成目前試劑公司有多種 cDNA 第一鏈試劑盒出售,其原理基本相同,但操作步驟不一。
  • RT-PCR引物的選擇
    PCR擴增後出現的條帶與預計的大小不一致,或大或小,或者同時出現特異性擴增帶與非特異性擴增帶。
  • 知識點:德國MB螢光定量pcr檢測原理
    螢光定量PCR法(qPCR):是在常規PCR基礎上,將『針對支原體特異性保守序列的探針』做螢光標記,使PCR擴增後的產物帶有螢光,利用螢光信號的變化和配套軟體,進行DNA擴增反應的實時監測,簡稱qPCR。本文締一生物為您做以下分析。
  • PCR實驗室建設要求及防控建議
    聚合酶鏈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簡稱PCR,是一種分子生物學技術,用於擴增特定的DNA片段,這種方法可在生物體外 進行,不必依賴大腸桿菌或酵母菌等生物體。(一)PCR實驗室平面布局PCR實驗室原則上分為4個單獨的工作區域,由擴增前區到擴增後區,且要嚴格分開。實驗材料、試劑、記錄筆、紙、清潔材料等,只能從擴增前區流向擴增後區,即從試劑製備區--樣品製備區---擴增區---擴增產物分析區,不得逆向流動。實驗室的氣流也應從擴增前區流動到擴增後區,不得逆向流動。
  • 查爾酮合成酶基因的PCR擴增
    【實驗目的】(1)掌握PCR擴增的基本原理。(2)掌握PCR擴增查爾酮合成酶基因的方法及操作過程。(3)了解查爾酮合成酶的功能及基因相關信息。(4)熟練掌握瓊脂糖凝膠電泳的操作過程。模板DNA經若干個變性、退火和延伸循環後,目的基因擴增為原來的2n倍。 【實驗材料、試劑及儀器】1.實驗材料白菜、甘藍、芥藍等蕓薹屬蔬菜的基因組DNA(20ng/μL)。
  • qPCR和RT-PCR知多少?
    而反轉錄PCR也不一定非要與螢光定量相關,從mRNA中反轉錄得到cDNA,然後PCR擴增出目的基因,這也是反轉錄PCR。因此,那RT-qPCR(也有人寫成qRT-PCR)就很好理解了,就是結合了螢光定量技術的反轉錄PCR,即:先從RNA反轉錄得到cDNA(RT),然後用Real-time PCR進行定量分析(qPCR)。
  • 臨床基因擴增PCR實驗室
    Pcr實驗室又叫基因擴增實驗室、DNA實驗室,基因檢測實驗室。PCR是聚合酶鏈式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的簡稱。是一種分子生物學技術,用於放大特定的DNA片段,可看作生物體外的特殊DNA複製。
  • 目的基因的PCR擴增
    ⬇ 94℃ 30s   55℃ 30s             }  30cycles       72℃ 1min         ⬇72℃ 10min         ⬇4℃ forever 3、  檢測PCR產物取5μlPCR擴增反應液
  • 消滅PCR非特異性擴增的黃金方法
    雖然度過了初學者們少加漏加PCR體系的階段,但很多奮戰在實驗室一線的小夥伴正遭遇著PCR非特異性擴增的尷尬事件。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多少人曾經把退火溫度從50℃試到70℃、重新合成過引物、換過模板、換過全新的電泳緩衝液,或者還帶著滿腔的憤怒捏碎過電泳膠?今天老談來教教大家如何對非特異性擴增嗤之以鼻!
  • 頭疼┃qPCR、RT-PCR、RT-qPCR傻傻分不清!
    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是一種用於放大擴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它可看作是生物體外的特殊DNA複製,PCR的最大特點,是能將微量的DNA大幅增加。由1983年美國Mullis首先提出設想,1985年由其發明了聚合酶鏈反應,即簡易DNA擴增法,意味著PCR技術的真正誕生。到如今,PCR已發展到第三代技術。1973 年,臺灣科學家錢嘉韻,發現了穩定的Taq DNA聚合酶,為PCR技術發展也做出了基礎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