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挑戰「人類非洲起源說」!河北這一遺址群又有新發現!穿越160萬年前...
日前,從河北泥河灣遺址群保護區管理委員會獲悉,文物工作者近期在這裡發現了20餘個160萬年前草原猛獁象腳印及大量古人類打制的石器、動物化石,為進一步研究泥河灣早期人類行為、生存環境補充了新材料。草原猛獁象是生活在北方嚴寒氣候下的一種古老哺乳動物,根據最新考古研究資料,其生存年代距今170萬至10萬年。考古人員近期在泥河灣遺址群馬圈溝遺址魚咀溝1號地點發現了草原猛獁象腳印20餘個,足跡保存大部分清晰完整,周圍散布石製品、動物化石78件。經地層年代對比,研究人員推測這些猛獁象腳印的年代距今160萬年左右。
-
泥河灣遺址人類起源或超200萬年 現人工石器(圖)
學術界比較認同的是:人類起源地是東非奧杜維峽谷。但河北陽原縣東部的小村莊泥河灣卻對這一定論發起了挑戰,一代代考古人在這裡追尋,他們的發現和研究表明——人類不僅從東非的奧杜維峽谷走來,也有可能從中國的泥河灣走來。
-
泥河灣盆地馬圈溝遺址取得新發現
原標題:泥河灣盆地馬圈溝遺址取得新發現 被譽為「東方人類的故鄉」的泥河灣盆地又有考古新發現。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泥河灣馬圈溝遺址考古隊項目負責人王法崗18日透露,他們在泥河灣盆地內層位最低、時代最早的一處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址——馬圈溝遺址內發現石製品792件、動物化石1573件。石製品特點鮮明,具有明顯的進步性,可能代表了泥河灣盆地早更新世的第一次石器技術革命,為認識中國北方早更新世石器技術具有重要價值。此次發掘進一步完善了早更新世古人類演化的文化序列。
-
泥河灣發現1.6萬年前石英砂巖裝飾品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王雪威 通訊員田建輝、孫永春)筆者從陽原縣委宣傳部獲悉,被譽為「東方人類的故鄉」的泥河灣盆地考古又有新發現,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在距今約1.6萬年的馬鞍山遺址發現了古人類使用石英砂巖製作的串珠裝飾品,這為研究中國北方宗教起源、美學起源提供了重要資料。
-
東非不再是人類唯一起源地,看看中國這個地方,夠你驕傲一整年
泥河灣是河北省陽原縣境內的一個普普通通不足百戶人家的小村莊,始建於清代,因村莊位於桑乾河的河灣處,故得名:泥河灣,這裡是早期人類的活動地之一,在世界人類起源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近年來由於一系列的重大發現,泥河灣這三個字轟動了全世界,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也成為人們尋根訪祖的旅遊目的地。
-
河北啟動泥河灣「東方人類探源工程」
——泥河灣人類起源、地質及環境背景研究」項目在河北陽原縣正式啟動。這個項目以馬圈溝、侯家窯遺址為重點,開展相關的調查、發掘、研究工作,研究探索早期直立人起源、現代人類起源與發展兩大重要科學問題,通過泥河灣盆地內古人類及其文化的發生、發展及石器工業技術研究,來探討泥河灣盆地早期人類和現代人類的出現過程及演化之路,力爭在早期人類化石發現上取得突破。
-
人類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陽原泥河灣的六大科學成就(下)
泥河灣不是單一的遺址,而是由數百處舊石器時代遺址構成的遺址群,泥河灣遺址群涵蓋了舊石器時代早、中、晚期,完整地記錄了從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發展演變的全過程,是人類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泥河灣的六大科學成就都有哪些呢?04中國舊石器考古區系類型學研究典範自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賈蘭坡提出泥河灣期的地層才是最早人類的腳踏地之後,七十年代開始研究中國舊石器考古的區系類型學。
-
探秘「第四紀地質層」,告訴你為什麼陽原泥河灣如此重要!
在這個約有9000多平方千米的古湖泊遺址地,經過中外古人類,古地質學家們的勘探,從這個冀北的小山村裡發掘出第四紀地質層,因此命名的泥河灣盆地、泥河灣古湖、泥河灣層、泥河灣動植物群聞名世界第四紀前是新近紀。它從約260萬年前開始,一直延續至今。在這段時間裡氣候不斷變化,冰河期與間冰期交換。在冰川期中冰川可以一直延伸到緯度40度的地方。在這段時間裡只有很少新的動物種類產生(可能因為這段時間還比較短),在更新世末期,在北半球有不少哺乳動物(劍齒虎、猛獁、乳齒象、雕齒獸)滅絕。馬科、駱駝科在北美洲滅絕。
-
非洲並非人類唯一起源地!這個遺址表明:200萬年前亞洲已有人類
現代科學研究認為,大約200萬年前,地球上第一個人類——能人,出現於非洲,此後,能人經過多輪演化,最終變成了智人,也就是現代人類的直接祖先。多年來,在研究人類起源的過程中,很多科學家都支持「非洲唯一人類起源論」,不過,伴隨著考古研究的深入,非洲起源論也不斷迎來新挑戰!
-
河北啟動東方人類探源工程為東方人尋找故鄉
記者從河北省文物局獲悉,河北省已啟動東方人類探源工程,旨在全面推進泥河灣遺址群考古調查、發掘、研究工作,探索人類文明起源。 「位於河北陽原的泥河灣可能是除非洲之外另一個人類老家,人類早在200萬年前就棲息在亞洲」的考古觀點,對人類「非洲起源說」提出了挑戰。
-
為什麼最早的古人類定居泥河灣?地質情況有多豐富?看完豁然開朗
大家好,我是梁子,今天咱們來到「東方人類的故鄉」,陽原泥河灣遺址。通過不間斷的地質發掘,這裡發現了東亞大陸最古老的人類生存證據,最早可追溯到200萬年前,相比170萬年的元謀人遺址,還要早30萬年。作為黃色人種的搖籃之一,從古至今,一直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
-
人類是從哪裡開始的?
達爾文 在《物種起源》(1859 年)和《人類的 由來》(1871 年)裡均提出人類由已滅 絕了的非洲古猿進化而來,但此時還沒 有非洲古猿存在的證據。1868 年,克羅 馬農人(晚期智人或解剖學上的現代人, 最早發現於法國多爾多涅省的克羅馬農 山洞)被發現,人類歷史推進至幾萬年 前 ;1856 年發現的尼安德特人(介於直 立人和現代人之間的「古老型」智人) 頭骨半個世紀以後才得到承認。
-
人類的起源在哪裡
因此,一些學者對於來自非洲以外、尤其是亞洲的發現難免抱著一種警惕的和懷疑的目光,甚至認定東亞不會發現早於距今100萬年的人類遺蹟。黃慰文認為,50年代以來,非洲大陸尋找早期人類遺蹟的工作蓬勃發展,重大發現接連不斷,很多材料不是比我們早一點,而是早一大截,差距就拉大了,很自然增強了「非洲起源說」的分量。
-
人類遠祖起源河南澠池!盤點早期人類起源和演化研究重成果
▲曙猿復原圖(繪製者:倪喜軍) 在曙猿化石發現前,世界上最早的高等靈長類動物化石發現於非洲的非法尤姆,距今3500萬年,因此,古人類學界曾認為,人類最早的起源地在非洲。 澠池上河曙猿化石遺址的發現,動搖了「人類起源於非洲」的論斷,同時也把類人猿出現的時間向前推了1000萬年。
-
發現了12萬年前的足印,人類起源方式確定?我們其實來自非洲
發表在《科學進步》雜誌上的一篇論文顯示,科學家在沙烏地阿拉伯半島的一處古老湖泊遺址中發現了7個古人類的足印化石。這7個人的足印距今已經有12萬年的歷史,而這些足印的主人、以及它們要去的地方,揭示了現代人類的起源方式。
-
發現了12萬年前的足印,人類起源方式確定?我們其實來自非洲
發表在《科學進步》雜誌上的一篇論文顯示,科學家在沙烏地阿拉伯半島的一處古老湖泊遺址中發現了7個古人類的足印化石。 這7個人的足印距今已經有12萬年的歷史,而這些足印的主人、以及它們要去的地方,揭示了現代人類的起源方式。
-
陝西發現一遺址,距今1.5萬到10萬年間:推翻中國人非洲起源說?
在隨後的100多年中,國際學術界普遍認為現代人類源於非洲,在大約距今5萬-10萬前後,非洲智人離開非洲走向世界,由此演化為全球現代人;大約6萬年前,非洲智人開始往東南亞,由南至北進入了中國大陸,這也是我們熟知的人類起源歷史。
-
人類文明起源——許家窯人
文化 山西省陽高縣許家窯村和河北省陽原縣侯家窯村一帶,發現了10萬~6萬年前的人類化石20多塊,屬於地質時代中更新世末或晚更新世初。20多塊化石分別屬於10個不同的人類個體。許家窯人是處於舊石器時代的中、晚期之間,年代距今大約20萬—12.5萬年。 根據達爾文生物進化論原理,人類脫胎於動物群,區別在於人製造和使用工具,恩格斯說勞動創造了人。人類最原始的工具,就是石器,所以說舊石器時代是人類歷史最早的階段。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起步較晚,二十世紀初,還沒有報導過舊石器時代遺物、遺址等信息。
-
人類起源,又有新說法
「人類起源於東非」遭挑戰 僅從古人類學的角度而言,目前學界普遍認可的人類起源時間表是:約700萬年前出現查德沙赫人,約600萬年前出現原初人,約580萬年前出現地猿,約420萬年前出現南方古猿,約250萬年前出現能人,約180萬年前演化出直立人,約20萬年前出現智人。
-
「許昌人」挑戰人類起源說—新聞—科學網
在10萬~20萬年前,東亞地區可能並存著多種古人類群體, 不同群體之間有雜交或者基因交流。」吳秀傑說。 非洲起源說VS多地起源說 這個研究結論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與現代人起源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尤其是東亞人起源,這是個長久以來總是被忽視的區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