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海洋生物醫藥產值約佔全國一半 海藻酸鹽產能全球第一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30日訊 記者11月30日下午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山東建設「藍色藥庫」,海藻酸鹽產能全球第一。山東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省海洋局局長張建東介紹,海洋生物醫藥產業是我國最具潛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其複合增速是海洋生產總值增速的2倍。山東是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大省,產值超過200億元,約佔全國比重的一半。
-
山東海洋生物醫藥產業產值超200億 海藻酸鹽產能全球第一
11月30日,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山東著力建設「藍色藥庫」,海洋生物醫藥產業產值超過200億元,約佔全國的一半,海藻酸鹽產能全球第一。 山東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省海洋局局長張建東說,海洋生物醫藥產業是我國最具潛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其複合增速是海洋生產總值增速的2倍。山東省是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大省,產值超過200億元,約佔全國的比重的一半。 「十三五」期間,山東省加大海洋創新藥物研發攻關力度,設立總規模50億元的「中國藍色藥庫開發基金」,創建山東省海洋藥物製造業創新中心。
-
山東海洋生物醫藥產值約佔全國一半
記者11月30日下午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山東建設「藍色藥庫」,海藻酸鹽產能全球第一。山東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省海洋局局長張建東介紹,海洋生物醫藥產業是我國最具潛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其複合增速是海洋生產總值增速的2倍。山東是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大省,產值超過200億元,約佔全國比重的一半。「十三五」期間,山東加大海洋創新藥物研發攻關力度,設立總規模50億元的「中國藍色藥庫開發基金」,創建山東省海洋藥物製造業創新中心。
-
山東建設海洋強省,5類海洋產業規模居全國首位
山東港口發展邁進全新階段,全省港口吞吐量居全國第二,海洋交通運輸業產值規模超過1200億元。「十三五」期間,山東省沿海港口一體化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組建了山東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產生了融合發展的豐厚紅利和強勁動能。「『十三五』期間,全省貨物吞吐量、貨櫃吞吐量年均增速比同期全國規模以上港口平均水平分別高2.5和0.6個百分點。
-
山東乘風破浪建設海洋強省 5個產業規模居全國首位
在11月30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上,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省海洋局局長張建東表示。 五年來,山東海洋經濟綜合實力繼續穩居全國前列。2019年,實現海洋生產總值1.46萬億元,繼續居全國第二位,同比增長9%,佔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015年的19.7%提高到2019年的20.5%,佔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6.3%。
-
山東舉行「十三五」時期海洋經濟(海洋產業)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
山東舉行「十三五」時期山東海洋經濟(海洋產業)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請省海洋局局長張建東、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高立平、省農業農村廳總農藝師郭鵬出席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今天,我們舉辦「『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邀請省海洋局局長張建東先生,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高立平先生,省農業農村廳總農藝師郭鵬先生介紹「十三五」期間山東海洋經濟(海洋產業)發展成就,並回答記者提問。 首先,請張建東局長介紹有關情況。
-
【輝煌「十三五」新聞發布】山東海洋經濟綜合實力穩居全國前列
【輝煌「十三五」新聞發布】山東海洋經濟綜合實力穩居全國前列 2020-12-01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東加快發展海洋經濟 海洋漁業等五大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一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立紅 濟南報導 11月30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第五場「『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山東海洋經濟(海洋產業)發展成就。
-
山東加快發展高端海工裝備製造業 助力...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30日訊 今天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辦「『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介紹「十三五」期間山東海洋經濟(海洋產業)發展成就,並回答記者提問。山東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省海洋局局長張建東介紹,海洋工程裝備主要指海洋資源(特別是海洋油氣資源)勘探、開採、加工、儲運、管理、後勤服務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裝備和輔助裝備,處於海洋產業價值鏈的核心環節。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是先進位造、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的綜合體,代表著高端裝備製造業的重要方向。
-
「十三五」期間湖南已形成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科技創新成果顯著
三湘都市報1月13日訊(記者 胡銳)今天,記者從全省製造強省建設工作會議獲悉,「十三五」期間,湖南製造強省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基本形成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航空動力產業集群,科技創新成果顯著。
-
「十三五」太陽能發展綜述:領跑全球產業發展 踐行脫貧歷史重託
「十三五」能源發展成就之七 領跑全球產業發展 踐行脫貧歷史重託——「十三五」太陽能發展綜述這是突破提升的五年,光伏行業僅用兩年時間便完成「十三五」裝機目標,太陽能熱發電行業中國主導的三項國際標準引領全球產業發展,多晶矽、組件、電池片產能多年高居全球榜首。不斷更新的記錄,成為了行業進步的最好證明。
-
「十三五」期間山東海洋牧場建設全國領跑
人民網濟南12月1日電 11月30日,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十三五」期間海洋經濟(海洋產業)主要成就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間山東省海洋牧場建設全國領跑。「十三五」期間,掀起海洋牧場建設的熱潮。海洋牧場,即在一定海域內,基於生態學原理營造多營養層級的海洋生態環境,充分利用自然生產力,開展生物資源養護和海水增養殖生產的漁場。是將產業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結合,構建起的科學、生態、高效的漁業發展新模式。
-
輝煌「十三五」 |系列發布《對話高校》之山東理工大學
「十三五」期間,山東理工大學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盯「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國內知名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的奮鬥目標,打造高水平的專業技術隊伍和管理服務隊伍,著力提升學生成長成才能力、應用基礎研究能力和校地融合發展能力,深入解放思想,持續深化改革,用改革激發全校師生員工幹事創業的無限熱情,用改革賦能學校高質量發展
-
「十三五」太陽能發展綜述
「十三五」太陽能發展綜述 這是突破提升的五年,光伏行業僅用兩年時間便完成「十三五」裝機目標,太陽能熱發電行業中國主導的三項國際標準引領全球產業發展,多晶矽、組件、電池片產能多年高居全球榜首。不斷更新的記錄,成為了行業進步的最好證明。
-
中國內陸核電站選址基本確定 十三五期間有望開工
央廣網北京2月13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副局長、國家原子能機構副主任王毅韌近日接受專訪時表示,內陸核電站的選址基本確定,十三五期間有望開工建設。
-
青島亮出「十三五」期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成績單:青島港位居世界...
22日 ,青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十三五」時期青島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情況。據了解,「十三五」期間,預計完成交通建設投資1095億元,較「十二五」增長76%。其中,公路投資314億元,鐵路投資363億元,機場投資302億元,港口投資116億元。
-
贛鋒鋰業:金屬鋰產能全球排名第一 佔全球產能47%
圖為江西贛鋒電池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和製造副總經理於紫陽參與調研座談圖為贛鋒鋰業製造技術信息部部長彭愛平參與調研座談贛鋒鋰業技術信息部部長彭愛平向電池中國網介紹,贛鋒鋰業成立於2000年,經過多年發展,公司已形成「鋰資源開發、鋰鹽深加工、鋰金屬冶煉、鋰電池製造和鋰電池回收」五大板塊,擁有五大類逾40種鋰化合物及金屬鋰產品生產能力,是全球鋰系列產品供應最齊全
-
山東公示王宏志、王修歧、周玉國、裴志剛、張建東等7人(簡歷)
    張建東,現任省海洋與漁業監督監察總隊總隊長,擬任省海洋與漁業廳副廳長、黨組成員。    席思國,現任省紀委駐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紀檢組副廳級檢查員,擬任省環保廳黨組成員、省紀委駐省環保廳紀檢組組長。
-
2021北京事業單位科技知識考點:十三五期間的科技成就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最後一年,十九屆五中全會為十四五規劃拉開了序幕。那麼我們在十三五期間到底取得了哪些科技成就,今天給大家做一個系統的總結。一、「墨子號」——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簡稱墨子號),於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在酒泉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首顆量子通信衛星以我國古代科學家墨子的名字來命名。
-
「十三五」期間我國科技領域有哪些重大進展?一起來看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顯示,我國排名從2015年的第29位躍升至2020年的第14位。整體上,我國科技創新實現量質齊升,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談及基礎研究領域取得的進展,王志剛說,「十三五」期間,我國大幅提升基礎研究投入,持續加大中央財政支持力度,通過政府引導、央地聯動、稅收槓桿等方式推動地方企業和社會力量更加重視基礎研究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