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分類學?

2020-11-28 中國網科學頻道

你應該叫那隻鳥什麼名字?

你叫它「恐龍」是不會錯的,分類學家說。

如果你在草坪上看到一隻長著羽毛的兩腳動物,你會怎麼告訴別人你看到的?知更鳥?黑鳥?亦或恐龍?

從分類學家的角度來看,恐龍是不會出錯的。分類學是一門為所有已知生物指定正式學名的學科,所有的鳥類都是恐龍(現代鳥類可以追溯到獸腳類動物的起源,獸腳類是恐龍家族樹上主要以肉食為生的分支)。「知更鳥」和「黑鸝」是常見的名字,在不同的地方可能意味著不同的東西,而「恐龍」一詞則是一個明確的科學名稱——它包括鳥類,它們是古代巨人的後裔。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研究進化和系統學的植物學家David Baum說,從根本上說,分類學是一門命名、定義和分類「生物學上、進化上截然不同的有機體群」的科學。史丹福大學生物學家Paul Ehrlich在斯坦福鳥類網站上的一篇文章中說得更簡單:「分類學……是對生物進行分類的科學。」

分類學學科分析生物應如何被分為不同的分類群(例如,這些特定的鳥類組成了一個不同於那個分類群的物種);確定這些分類群的名稱(這種鳥種是美洲金翅雀,另一種是有冠企鵝);並列出了小群體如何把不同的物種組合成一個更大的物種,例如不同的物種如何被歸為一個屬。

這種體系從物種到屬,然後一直延伸到科、目、綱、門、界和域。

因此,家貓屬於貓科動物並與其他貓科動物,如老虎和山貓同科,而貓科動物又屬於食肉目與其他食肉動物,如熊和海象同目。這種目歸屬哺乳動物綱,其中也包括斑馬、鯨魚和人類。

分類學還決定了由屬和種兩部分的二項式名稱,科學家用來正式指定一種特定的有機體(對我們來說是智人,梭菌是我們不受歡迎的細菌客人之一)。Baum在接受《生活科學》雜誌採訪時說:「這些明確的名稱使分類學對科學家至關重要。」我們需要有明確的溝通。所以,如果我說的是一個特定的進化群體,而另一個人也是,我們知道我們談論的是同一件事這就是我們需要分類學的根本原因。

分類學與進化

這種有用性的內在原因是分類學根據生物之間的關係對它們進行分組。在現代分類學中,這意味著描述進化的聯繫。在進化史的某個階段,一個分類學群體必須總是指從同一祖先進化而來的一組有機體。同一屬的物種都有共同的祖先。同一科中的每一個屬也是如此。Baum說,分類學與進化論是如此緊密地交織在一起,以至於很難描述研究人員何時「做分類學」和什麼時候「做進化生物學」。

傳統上,分類學家從事分類學研究的方法是檢查一個有機體或一組有機體的各種特徵,將它們與已知的例子進行比較,然後,如果有必要,重新分配名稱或分配新的名稱。正如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生物多樣性公約》中所描述的那樣,分類學專家可能會採集一組標本並分離出可能不同的物種。

研究人員隨後檢查這些群體是否已經有了名字,有時通過閱讀幾百年前的標本描述,或者與博物館和標本館的樣本進行比較。他們會觀察外部和內部特徵,甚至可能分析DNA。如果這些比較顯示不匹配,分類學家會根據複雜的分類學命名規則描述並指定一個新的物種名稱。然後,將研究結果公布。

這項工作可能涉及到一些進化發現,而不僅僅是命名。Baum說:「實際上,分類學家們正在進行進化生物學研究。」他們正在重建進化史。因此,他們一直在發現有機體之間新的進化關係。」

該領域與進化理論的相互依賴性也意味著分類學必須對進化發現做出反應。因此,分組和名稱可能會發生變化,有時會發生巨大變化。例如,爬行動物最初包括蜥蜴、蛇、海龜和鱷魚。鳥類被認為是與眾不同的。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科學家發現鱷魚與鳥類的關係比它們與其他爬行動物的親緣關係更為密切。

Baum說,這一現象最初是通過形態學研究發現的,但後來通過分子分析得到了很好的證實。這讓分類學專家在「爬行動物」這一類群應該指什麼的問題上左右為難,因為現在人們發現它的一個核心成員與一個外來者的關係更為密切。

分類學家本可以保留「爬行動物」一詞來指代非爬行動物的成員(蛇、蜥蜴和海龜),因為鱷魚與鳥類的關係更為密切。然而,科學家們將爬行動物擴展到鳥類。最終,科學家們接受了這樣一種說法:獸腳類恐龍與鳥類的關係比其他爬行動物更為密切。(這方面的證據是多年來形成的,從19世紀60年代的鳥形始祖鳥開始,到20世紀90年代發現了許多有羽毛的恐龍)

同樣,分類學家可以把「恐龍」一詞限制在與那些鳥類沒有進化關係的恐龍身上。但是,研究人員選擇保留所有以前被確認的恐龍的分類,即恐龍,同時承認鳥類是恐龍分支的後代。

Baum說:「通過對進化發現的回應,分類學不僅僅是改變命名法:它幫助科學家避免錯誤。」「如果鳥類在分類學上與鱷魚分開,生物學家會傾向於假設鱷魚的解剖學和生理學與蜥蜴相似,而不是去觀察鳥類,」他說如果分類學不能恰當地反應進化史,而人們認為它確實反應了進化史,那麼他們就容易在推理中犯錯誤。他們容易得出錯誤的結論。」

誰發明了分類學?

然而,進化並不總是在分類學中扮演這個角色。今天的等級制度起源於18世紀瑞典植物學家Charles Linnaeus。Linnaeus並不贊同達爾文的理論,部分原因是達爾文的理論尚未被發明。因此,現代分類學自身進化史上的第一個巨大裡程碑是隨著進化理論的融合而來的。 Baum說,「自從達爾文以來,人們就有了在分類學系統中反應進化史的意圖。」

然而,究竟如何做到這一點,直到20世紀中期才開始清晰。德國科學家Willi Hennig表示,「如果你想反應進化史,那麼你應該只給……這些來自同一祖先的群體起名字。」

今天,這些「單系群」,或者說來自同一個祖先的群體,支配著分類學家如何劃分種類群,它們是從共同祖先的生命樹上分支出來的。這就是為什麼一個家族中的每個屬都必須有一個共同的祖先。」 Baum說:「就像在一棵普通的樹上一樣,想像一下抓住一根樹枝說:『好吧,這棵樹上所有的東西,我們都要給它取個名字。』。那是一個單系群。

分類學自身進化中的其他重大事件也加強了達爾文和Hennig的見解。Baum說,DNA分析的出現幫助科學家更精確地測量生物之間的聯繫,計算能力的飛躍也加速了這些基因的發現。

經典分類學的問題

在這個光彩奪目的現代計算時代,分類學保留了它幾個世紀以來溯源的痕跡,一些科學家,包括Baum,把它稱為包袱。

首先,這個二項式的名字是從Linnaeus之前的達爾文思想發展而來的。對於Linnaeus,Baum說,「屬是上帝創造的,在創造之後,發生了一些重組,碰巧產生了不同種類的屬。所以genera就是種類,拉丁語中『genus』的意思是『kind』,而『species』就是變種,是對它的修改。」 Baum說:「因此,賦予我們智人和霸王龍的命名系統反應了神創論的觀點。」

對於Baum和其他人來說,分類學的「包袱」給整個分類系統帶來了負擔。這些科學家認為,分類學中的重要信息是,所描繪的類群具有共同的祖先,而不是它們是否屬於屬、門、科或目。Baum說,這樣的排名表明,不同分類群之間的等價性並不符合實際情況。

例如,儘管兩個門都是門,但一個門的多樣性範圍和進化分歧的時間軸可能與另一個大不相同,Christie Wilcox在《量子論》中寫道:「等級並不意味著任何特定或統一的生活群體。

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系統遺傳學家Ronald Jenner說:「一類蝸牛與一類魚類相比,是沒有意義的。」

另一種系統可能只需根據它們的單系類群(共有祖先的嵌套類群)對生物進行分類,而不必指定等級名稱。「你不必糾結哺乳動物是一個目,是一個門,還是其他什麼?」 Baum說。你可以教一個學生這些是你需要了解的大群體,而不是暗示他們有某種可比性。

最近,隨著最新版本的PhyloCode於2019年發布,這種分類法改革的一大步即將到來。Baum說,這個項目的目標是「重新設計命名系統,這樣你就可以獨立於等級來決定一個分類單元(相關生物群)的正確名稱。」。Baum說,在這個體系下,「哺乳動物」可能不被定義為一個類,而是所有與人類和鴨嘴獸有著最新共同祖先的有機體。哺乳動物這個名字仍然是指有著共同祖先的群體,但是沒有像「階級」這樣的等級錯誤地暗示著這個群體在規模或多樣性上與其他類群相似。

然而,要建立這個替代系統,需要一個龐大的系統資料庫——對密切相關群體的定義。Baum說:「這是一個龐大的、正在進行的項目。在生物學家和分類學家之間,系統代碼仍然存在爭議,這項工作將與傳統的分類、定義和命名鬥爭一起繼續,這些傳統分類、定義和命名之爭已經佔據了分類學家幾個世紀之久。因此,至少現在,科學家們仍然使用傳統的分類學形式來給新發現的物種分配它們的名字和它們在生命樹上的位置。  (中國科協楊寶龍根據LiveScience相關資料整理) 

相關焦點

  • 動物分類學為什麼重要?分類學之父是林奈,介紹分類學專用術語
    在有爭議的分類「群」中,經典分類學預見能力是很低的,必須藉助更先進的分類學方法諸如比較解剖學、細胞遺傳學或分子分類學等求得解決。這說明尋求「自然」分類,即與可能起源的資料一致的分類是正當的。作為獲得情報的系統分類。分類同樣可以完成實踐功能。它應該便於記載其後找到的與所研究的分類單元有關的任何資料。給予一個分類單元的名稱,就像是打開寫字檯各個抽展的鑰匙。
  • 植物的分類學的作用
    Jeffery在《植物分類學入門》一書中,將植物分類的歷史劃分為三個時期。1、人為分類法自遠古時期至1830年左右,人們對植物的認識主要是從用、食、藥開始,這一階段稱為民間分類學階段。人為分類法的特點是從人類需要和實用角度出發,通俗易懂,簡單實用。2、自然分類法自17世紀以來,植物的形態特徵逐漸被認識並被作為分類的依據。
  • 首都科學講堂 | 植物分類學
    植物分類學- Plant Taxonomy -它是什麼?植物分類學是一門主要研究整個植物界的不同類群的起源,親緣關係,以及進化發展規律的一門基礎學科。植物分類學內容由三方面組成,它的研究對象為全世界生活的植物。主要等級有哪些呢?有關綠色植物命名(包括真菌)共包括12個主要等級(階元)(Category)。
  • 中國分類學:前有古人 後無來者
    分類學,這門古希臘時期發軔,通過野外考察、研究生物體的自然特徵對其進行收集、描述、命名和分類的古老學科,在中國正以驚人的速度急劇萎縮。     「分類學之於生物學研究的意義就像名字之於人一樣。」王文採院士形容道,「連自己姓什麼都不清楚,怎麼做人。」
  • 生命科學發展的分類學基礎
    生物分類學不僅是整個生命科學的基礎,更是人類認識自然、利用自然的基礎。中國是全球物種多樣性最豐富的12個國家之一,然而我們國家生物分類研究起步較晚,只是近年剛剛完成《中國植物志》編纂,而《中國動物志》和《中國孢子植物志》則是任重道遠。近來,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對生物分類研究現狀進行了調研。
  • 醉心植物分類學七十載 他為中國植物建檔案
    王文採一直從事植物分類學、植物系統學和植物地理學研究,曾參加《中國高等植物圖鑑》和《中國植物志》的編著,兩次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9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見到王文採院士,是在他位於北京中關村的家中。儘管早已沒有了科研任務,但94歲高齡的他仍然堅持每周兩天去北京西郊的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他喜愛的植物標本。談及傾注自己畢生心血的植物分類學,老人神採奕奕。
  • 涵蓋全部細菌和古生菌的分類學
    涵蓋全部細菌和古生菌的分類學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28 14:29:23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Donovan H.
  • 什麼是滸苔?|單細胞藻類|植物分類學|藍藻類_網易新聞
    在植物分類學上,滸苔屬於綠藻類。雖然它的植物體非常纖細,肉眼看去呈綠色細絲狀,但這樣的大小已經足以讓人們稱之為「大型藻類」了,因為它是由多細胞構成的,比起那些直徑只有幾微米到幾百微米的單細胞藻類來說,完全算得上是「龐然大物」。而赤潮,作為一種近二十幾年來逐漸為公眾熟知的海洋災害,指的則是某些海洋單細胞藻類(偶爾也有單細胞的原生動物)大量繁殖、使海水改變顏色的現象。
  • 生物分類學的一些概念譯成英文
    生物分類學的一些概念-英文:domain [dmen] 域animal kingdom [nml kdm] 動物界phylum [falm] 門
  • 《動物分類學》:首師大碩士生以「首師大」命名新物種
    《動物分類學
  • 一場給所有物種派發「身份證」的分類學革命
    傳統的分類學鑑定依賴於針對物種外觀或者解剖特徵的識別,這種方法既費時費力,又可能出現錯誤。如果每一個物種都攜帶有表明自己身份的『條形碼』,那麼物種分類和鑑定工作將得到很大簡化。」 2003年年初,加拿大圭爾夫大學的生物學家保羅·赫伯特(Paul Hebert)和他的同事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輯》上發表了一篇論文,提出了以基因的序列作為鑑別不同物種的「條形碼」。
  • 真菌類群屬與種的分類學及系統發育研究獲進展
    雲南農業大學盛軍團隊與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許建初團隊聯合發表了真菌類群種屬分類學與系統發育研究最新成果。研究團隊選擇兩個門(子囊菌門Ascomycota,擔子菌門Basidiomycota)、六個綱、24個目與55個科的126個真菌類群,所選類群覆蓋了歐洲義大利等地,亞洲中國、印度和泰國,以及北美和南美國家的物種。
  • 微生物分類學研究利器:模式微生物基因組資料庫
    並且集合了數據搜索下載,新種鑑定,基因組拼接與注釋等在線分析工具,為全球各個保藏中心和廣大分類學家提供一個分類學研究的利器。>以物種名稱「Acanthopleuribacterpedis」的16S rRNA基因序列為例的搜索頁面樹形結構瀏覽點擊主頁左側Search→Tree browser進入樹形結構瀏覽搜索頁面,可以通過NCBI生物分類資料庫(NCBI taxonomy)樹形結構和基因組分類學資料庫
  • 微生物分類學研究利器:模式微生物基因組資料庫
    並且集合了數據搜索下載,新種鑑定,基因組拼接與注釋等在線分析工具,為全球各個保藏中心和廣大分類學家提供一個分類學研究的利器。Acanthopleuribacterpedis」的16S rRNA基因序列為例的搜索頁面樹形結構瀏覽點擊主頁左側Search→Tree browser進入樹形結構瀏覽搜索頁面,可以通過NCBI生物分類資料庫(NCBI taxonomy)樹形結構和基因組分類學資料庫
  • 我國植物分類學的重要開拓者——陳煥鏞
    陳煥鏞是我國植物分類學的重要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早在上世紀30年代就已蜚聲中外,被國際學界公認為「華南植物學研究的一流人物」。1919年,陳煥鏞取得哈佛大學林學碩士學位。
  • 雲南研究人員發表真菌類群種屬分類學與系統發育研究最新成果
    雲南網訊(記者 陳雲芬)近日,雲南農業大學與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團隊在國際真菌領域頂尖刊物《Fungal Diversity Notes》(《真菌多樣性注釋》)特刊上聯合發表真菌類群種屬分類學與系統發育研究最新成果。
  • 中國植物分類學著作——《中國高等植物》出版
    《中國高等植物》植物分類學知識是生物多樣性保護和資源開發利用的基礎,為滿足林業、農業、畜牧業、中醫藥、環境保護、植物學科研和教育等部門廣大科技人員,特別是從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者的迫切需要,一部14卷冊的《中國高等植物》於2012年10月全部出版。該著作的編研於1997年1月作為中科院重點項目而立項。
  • 人工智慧走進植物分類學領域—新聞—科學網
  • 終於知道廁所上趴著的蟲子是什麼了!
    沒有人去在乎,也沒人去問他們是什麼,但他們對人類到底有沒有危害呢?確實,這種動物對人類沒什麼危害,不然你也不會不知道它到底叫什麼。雖然它長得跟蒼蠅有些許相似,但他們不是蒼蠅。它們有自己的學名:蛾蜢。但他們既不是蛾,也不是蜢。它們隸屬於蛾蜢總科,也有人叫毛蠓總科。和蚊總科、搖蚊總科屬於並列關係。
  • 什麼是生物?什麼是生物學?
    人生因為學習與思考而更加具有深度,那麼什麼是生物?什麼是生物學?我的學習來自百度百科的一部分生物 [shēng wù]具有生命活力的物體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展開生物,是指具有動能的生命體,也是一個物體的集合。而個體生物指的是生物體,與非生物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