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發展的分類學基礎

2020-12-05 新華網客戶端

【關注「瀕危學科」】

生物分類研究是對物種多樣性進行調查、研究、命名,並根據其演化種系的親緣關係通過表型與基因型相結合的綜合分析,將其梳理成種、屬、科、目、綱、門、界等有序等級的分類系統。

生物分類學不僅是整個生命科學的基礎,更是人類認識自然、利用自然的基礎。中國是全球物種多樣性最豐富的12個國家之一,然而我們國家生物分類研究起步較晚,只是近年剛剛完成《中國植物志》編纂,而《中國動物志》和《中國孢子植物志》則是任重道遠。

近來,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對生物分類研究現狀進行了調研。結果發現,國家培養的生物分類學研究生80%以上未能從事本學科研究。現在由於分類人員短缺,部分生物類群的分類研究已經後繼無人,送來的許多標本難以鑑定或不能鑑定。與此相反,發達國家對收集我國生物資源的「熱情」不減,如近年美國出資240多萬美元進行我國高黎貢山地區生物資源考察和研究。

調研分析的結果表明,導致生物分類學科發展受阻和人才匱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

第一,缺乏穩定的研究經費支持。生物分類學屬基礎學科,研究經費僅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和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等少量不穩定的項目資助,大多數科研單位尚不能保障固定人員科研津貼等待遇,嚴重影響了人員的積極性和穩定性。

第二,評價機制不合理。我們現在對科研人員的評價體系,主要還是以發表論文及其反映引用頻率的影響因子為標準,導致科技人員以追求高影響因子的期刊論文為首要目標。但分類學作為基礎性學科,專業論文很難被高影響因子的雜誌所接受,導致分類學職業發展上升渠道收窄。

在這種評價體系下,甚至出現了我國科學家的研究成果被國際學術界認可、卻不被國內評價體系所接受的尷尬局面。

為了更好地發掘我國生物資源,摸清家底,使有價值的生物資源在生物經濟時代為我所用,加強生物分類學科和研究隊伍建設,形成競爭力,刻不容緩。

首先,我們建議制訂《國家現代生物分類研究體系建設方案》,設立國家生物分類學崗位,建設國家現代生物分類研究體系,使我國有一支穩定而專心從事生物分類研究的科學研究隊伍。

其次,針對分類學的學科特點,改革科技評價體系,加強學術期刊建設。將科技人員的注意力從投稿國外SCI期刊論文引導至重視學術水平、破解新的科學問題和加速國家建設上來;鼓勵科技人員將創新成果發表在國內科技刊物上。

再次,建議制定生物物種多樣性考察研究規劃,對全國關鍵生物類群、重點區域進行考察與研究,特別是研究薄弱或空白的生物類群和生物多樣性豐富地區、野外考察不足和邊遠地區。既徹底查清我國的物種資源家底,也有助於鍛鍊和培養人才。

同時,要加強生物標本館的建設與管理,完善標本管理體系,有效發揮標本館的科研和科普功能。

認識物種是利用物種的前提,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因此,從國家層面對生物分類學進行全面規劃、穩定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隊伍,才能迎接生物經濟時代的挑戰,為我國在全球生物資源競爭中佔取先機。

(姚一建,作者單位: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相關焦點

  • 首都科學講堂 | 植物分類學
    植物分類學- Plant Taxonomy -它是什麼?植物分類學是一門主要研究整個植物界的不同類群的起源,親緣關係,以及進化發展規律的一門基礎學科。植物分類學內容由三方面組成,它的研究對象為全世界生活的植物。主要等級有哪些呢?有關綠色植物命名(包括真菌)共包括12個主要等級(階元)(Category)。
  • 動物分類學為什麼重要?分類學之父是林奈,介紹分類學專用術語
    要是發現一新種或較高等級的分類單元,只要對這一分類單元加以「分類」,即確定它在系統中的地位,就可以具體確定其大部分的特徵,與任何科學理論相似,分類具有強烈的啟發性。以可能有的起源為基礎的分類,能辨別同源結構並闡明不同的形態特徵的一致性或不一致性。
  • 什麼是分類學?
    分類學是一門為所有已知生物指定正式學名的學科,所有的鳥類都是恐龍(現代鳥類可以追溯到獸腳類動物的起源,獸腳類是恐龍家族樹上主要以肉食為生的分支)。「知更鳥」和「黑鸝」是常見的名字,在不同的地方可能意味著不同的東西,而「恐龍」一詞則是一個明確的科學名稱——它包括鳥類,它們是古代巨人的後裔。
  • 李志民:生物科學與生命科學的區別
    普遍認為,生命應包含如下基本的特徵:具有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具有新陳代謝,具有應激性,能夠生長、發育和繁殖,具有遺傳和變異性,能適應環境,並能影響環境。  生命科學(Life Science)是研究生命現象、生命活動的本質、特徵和發生、發展規律,以及各種生物之間和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關係的科學。
  • 植物的分類學的作用
    全世界有許多品種的植物,有的可能還沒有被發現,要對這些品種一一分類並不是件簡單的事,因此有了一門主要研究整個植物界的不同類群的起源,親緣關係,以及進化發展規律的基礎學科——植物分類學。用來便於人們對植物的了解。目前已知的植物品種共有50萬種以上。
  • 一場給所有物種派發「身份證」的分類學革命
    不久的將來,生命科學家會給每種生物派發「身份證」——建立DNA條形碼資料庫,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像在超市買東西一樣快速識別各種生物。 近日,2008中國真菌DNA條形碼系統建設研討會在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舉行,科技部基礎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生命科學部、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的相關領導以及國內相關研究領域的50餘名頂尖專家參加會議。
  • 中國分類學:前有古人 後無來者
    當時政府對科學研究的撥款很少,但生物分類研究因符合「科學救國」的理念而被大力支持。當時一般大學教授月薪不過300元,而此研究教授則有600元之多,是令人羨豔的職位,這使得該學科在民國時期的自然科學中學術成就僅次於地質學。     事實上,直到上世紀80年代末,分類學一直是很多中國植物學家研究的重點領域。從1959年開始,先後有312位植物分類學家共同投入了《中國植物志》的編寫。
  • 記首屆「高校生命科學基礎課程報告論壇」
    生命科學教學領域的盛會 ——記首屆「高校生命科學基礎課程報告論壇」    11月10日至11日,首屆「高校生命科學基礎課程報告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隆重召開兩院院士、國家級教學名師、國家精品課程主持人、高校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知名教授和一線教師共聚一堂,見證高校生命科學教學領域的這次盛況空前的大會。  本次論壇以「生命科學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為主題,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發起,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中心、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會、教育部高等學校生物科學與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與高等教育出版社及有關高校共同主辦,上海交通大學承辦。
  • 《動物分類學》:首師大碩士生以「首師大」命名新物種
    《動物分類學
  • 清華大學2018年生命科學與基礎醫學夏令營
    為加強高校間優秀大學生的溝通和交流,為廣大學子提供了解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和基礎醫學研究的機會,激發營員的科研興趣,鼓勵其儘早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選拔有培養潛質的優秀學生繼續深造,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醫學院基礎醫學系、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和清華大學藥學院(生命科學相關方向)共同主辦,將於2018年7月9日-7月13日舉辦「清華大學2018年生命科學與基礎醫學夏令營
  • 解答基礎生命科學核心問題
    《科學》在線發表,首次揭示了高解析度剪接體三維結構和剪接體對前體信使RNA(核糖核酸)執行剪接的基本工作機理。這項研究,不僅初步解答了基礎生命科學領域長期以來備受關注的核心問題,也為進一步揭示與剪接體相關疾病的發病機理提供了結構基礎和理論指導。     兩篇研究長文的題目分別是「3.6埃的酵母剪接體結構」和「前體信使RNA剪接的結構基礎」。
  • 我國植物分類學的重要開拓者——陳煥鏞
    陳煥鏞是我國植物分類學的重要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早在上世紀30年代就已蜚聲中外,被國際學界公認為「華南植物學研究的一流人物」。1919年,陳煥鏞取得哈佛大學林學碩士學位。不過,這次考察讓他看到了海南植物資源的重要性,此後多次派人前往採集,為日後編纂《海南植物志》奠定了基礎。1922年夏天,陳煥鏞又組成了鄂西植物調查隊,由宜昌出發,經興山、神農架東側到巴東,採得約近1000號標本,這是我國植物學家自己組織的第一支具有相當規模的調查隊。自此以後,植物分類學在我國逐漸成為一門重要學科。
  • 中科院生命科學進展與中長期發展規劃報告會召開(圖)
    」報告    11月20日,院生物局康樂局長在昆明,為西南創新基地各所研究員及處級以上領導幹部做了題為「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進展與中長期發展規劃」報告。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在國家戰略需求中的地位、作用及發展趨勢。他認為,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是人類健康的保障,是可持續發展的農業和環境保護的必由之路,已成為新產業革命的關鍵,系統生物學和整合生物學將成為21世紀的帶頭學科。    關於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的現狀、優勢和問題,康樂指出,中國科學院已成為中國生命科學研究的主要力量。具有一支從事植物、動物、微生物以及生物醫學研究的高水平隊伍。
  • 古生物學的發展簡史
    古生物學是生命科學和地球科學的交叉科學,它既是生命科學中唯一具有歷史科學性質的時間尺度的一個獨特分支,又是地球科學的一個分支。但古生物學成為科學則始於18世紀後期,約有200年歷史。這門科學的奠基者包括:拉馬克(無脊椎動物學)、威廉·史密斯(生物地層學)、居維葉(提出相關律及絕滅、災變等概念)、達爾文(提出進化論)。
  • 珀金埃爾默生命科學業務發展之路——專訪珀金埃爾默中國區生命...
    珀金埃爾默中國區生命科學部總經理劉疆先生「中國未來在科研創新領域必將蓬勃發展」珀金埃爾默業務分為四大板塊:診斷、應用市場、食品、生命科學。「珀金埃爾默以檢測分析起家,現在的業務布局是將檢測分析的核心能力應用到不同領域的細分市場,生命科學領域就是其中之一。」珀金埃爾默中國區生命科學部總經理劉疆先生在接受醫趨勢專訪時表示。
  • 【2016世界生命科學大會】專訪諾獎得主:注重基礎研究
    【2016世界生命科學大會】專訪諾獎得主:注重基礎研究 原標題: 本特•薩米埃爾松:應更注重基礎科學研究的地位2016世界生命科學大會正在北京召開,本屆大會有10
  • 《「π指數」—生命科學與基礎醫學全球科研機構產出評價》正式...
  • 「清華大學2020年生命科學與基礎醫學雲夏令營」通知
    為加強高校間大學生的溝通和交流,為廣大學子提供了解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和基礎醫學研究的機會,激發營員的科研興趣,鼓勵其儘早確立人生目標,為選拔有培養潛質的優秀學生繼續深造,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醫學院基礎醫學系(基礎醫學和生物學方向)、清華大學藥學院(生命科學相關方向)、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CLS項目)和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
  • 涵蓋全部細菌和古生菌的分類學
    涵蓋全部細菌和古生菌的分類學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28 14:29:23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Donovan H.
  •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2018國際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發展態勢
    近年來,現代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和重大突破,並正在加速向應用領域滲透,在解決人類發展面臨的環境、資源和健康等重大問題方面展現出巨大的應用前景。生命科學新技術和新方法的發展及其與數理科學、工程科學的進一步交叉融合,為更深入系統地認識生命、更精準有效地改造生物體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