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
16世紀30年代末,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寫完時,因為擔心與教會欽定的地心體系根本對立,不為教會所容,開始是哥白尼並無心出版,但是在朋友的勸說下,最終哥白尼下決心出版此書,此時他已經久病臥床。
當該書的首版印出時,在書的正文前有一篇哥白尼寫的給教皇保羅三世的獻詞,旨在向最有權勢的教會致意,此書絕無褻瀆之意。除此之外,還增加了實際上是否定該書的一篇未署名的前言——「與讀者談這部著作中的假設」。該前言中說本書中的學說只是為了計算曆表之便而採用的假設,讀者大可不必信以為真,還說誰也不要指望從天文學中得到任何肯定的東西,不了解這一點,就是一個大傻瓜。
哥白尼是堅信他的理論的正確性的,在給教皂保羅三世的獻詞中他曾這祥寫道:「也許有一些空談家,他們對天文學一竅不通,卻自稱是這門學科的行家。他們從《聖經》中斷章取義,為自己的目的加以曲解,他們會對我的著作吹毛求疵,並妄加非議。我不會理睬他們,甚至認為他們的批評是無稽之談,予以蔑視。」但這篇冒充作者撰寫的前言似乎表明,連作者本人也不相信書中提出的理論是正確的。
此書一出版,哥白尼的朋友雷蒂庫斯和吉斯主教看到這篇前言後都非常生氣,他們知道哥白尼本人決不會寫這樣一篇前言,推測它出自出版商彼特奧斯之手,於是由雷蒂庫斯出面,向紐倫堡市政府控告這位出版商,並要求後者重新印刷沒有此前言的《天體運行論》。但後來查清此事與這位出版商無關,重新印刷的要求也就不了了之。
原來此前言是由接替雷蒂庫斯的編輯奧塞安德爾所為,是他匿名撰寫後偷偷地塞進該書中的,其主觀願望也許是為了保護作為該書編輯的他以及該書作者哥白尼,以免遭教會勢力的迫害,但實際上則起了歪曲作者原意的客觀效果。
也許在該書出版前,送達哥白尼的書稿校樣中已經包含了這篇前言,但當時哥白尼已重病在床,無法閱讀校樣,也有人認為,或許當時他讀了這篇前言,一氣之下更加重了病情。不論實情如何,哥白尼當時已無力對此事加以反對。由於雷蒂庫斯對彼特奧斯的控告事過境遷,後者也未採取任何補救措施。於是該書初版後的三個世紀中,許多人都誤以為此前言乃哥白尼所撰。
直到19世紀中葉在布拉格一家圖書館中發現了《天體運行論》的全部原稿,經學者考證後事情才真相大白,此後再版《天體運行論》時,才不再保留這篇前言。
哥白尼晚年,備受疾病折磨,去世前不久又得了腦溢血,記憶和思維活動喪失,右半身完全癱瘓。所幸的是,他終於等到了自己以畢生精力澆鑄的著作出版的那一天。
1543年5月24日,當一本剛剛印就的還帶著油墨香味的《天體運行論》樣書送達他的床前時,他已經口不能言,他用手反覆撫摸看這本書,臉上掠過一絲欣慰的微笑,安詳地離開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