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精原細胞瘤形態學出發解讀睪丸生殖細胞腫瘤(一)

2021-01-19 華夏病理網

精原細胞瘤是最常見的睪丸腫瘤,約佔生殖細胞腫瘤的50%,佔睪丸原發腫瘤的45%。目前該腫瘤的治療中,放療的地位已顯著下降,很大部分患者的治療方案會以隨訪、化療為主;但部分患者、某些情況下(如腹膜後小規模轉移性病灶)還是會實施放療。由於該腫瘤會出現多種具有欺騙性的形態學特點,加之部分非精原細胞瘤(如生殖細胞腫瘤中既有精原細胞瘤成分、又有非精原細胞瘤成分)對放療無效,因此精確診斷還是很有意義的。


對於純粹的精原細胞瘤來說,充分取材對於精確診斷非常關鍵。目前尚無相關研究專門強調如何充分取材,但一般說來腫瘤較小、10塊以內可以全部取材者應全部取材;腫瘤較大、大體呈均質性表現者,至少應取材10塊;大體表現不一、或睪丸切除手術之前腫瘤標誌物(如AFP)升高而術後降至正常者,則應更多的取材。至於術後AFP持續升高者是否應加取材,這一點可能會有所爭議,但不管如何,這部分患者都會按照非精原細胞瘤來實施治療。 


作為病理醫師需要牢記的是,所謂精原細胞瘤並不僅僅意味著是生殖細胞腫瘤的一種,目前還將其視為可能是其他生殖細胞腫瘤的前驅病變,並且這一觀點已有相當多的證據支持。專門研究和治療生殖細胞腫瘤的專家可能對此並不陌生,但普通醫師對此可能並不熟悉,也並不了解其意義。因此,睪丸切除後、形態學為純粹精原細胞瘤的患者如AFP持續升高,則很可能對應在轉移灶有卵黃囊瘤分化;這並不意味著對原發腫瘤取材不足、或病理醫師的疏漏。形態學為純粹精原細胞瘤、但術後AFP仍輕度升高的病例中,有些可能對應腫瘤內有極小灶的卵黃囊瘤分化,但這樣的病例其生物學行為也和純粹的精原細胞瘤相似。


精原細胞瘤和胚胎性癌有時候很難鑑別。大部分精原細胞瘤的胞質均為淡染或透明,細胞膜清晰可見,但並非總是如此;有時候精原細胞瘤會表現的胞質相對深染、細胞膜界限不清。後者的情況下,細胞核異型性也更加顯著,相比均一、多邊形胞核的經典精原細胞瘤來說會更加擁擠、多形性明顯。按照本文作者經驗,如光鏡下無明顯上皮分化,則仍屬精原細胞瘤譜系的一部分。


圖1. 本例精原細胞瘤相比經典形態來說,細胞核異型性更加顯著、排列更加擁擠;雖仍有淋巴細胞浸潤、但需考慮到胚胎性癌可能;免疫組化CD117細胞膜強陽性,CD30陰性(未示),支持精原細胞瘤診斷。


當然,也有對180例胚胎性癌的形態學研究中發現11%的病例具有「精原細胞瘤樣」病灶。這些區域表現為實性的胚胎性癌細胞簇,胞質透明,細胞膜清晰可見,細胞核分布相對均勻。不過,鏡下仔細觀察會發現,這樣的病例相比經典型精原細胞瘤來說,細胞核的多形性和不規則更加顯著;當然,這種區別還是有一定主觀性的,好在這樣的區域所在的背景是相對明確的胚胎性癌,因此診斷難度不大。對於一定程度上具有胚胎性癌樣表現的精原細胞瘤(如某種作者所述的伴異型性的精原細胞瘤)來說,有研究稱其AJCC分期相對高,但目前尚無證據表明需對這類「非典型精原細胞瘤」實施不同於經典精原細胞瘤的治療和幹預。


圖2. 該例為典型胚胎性癌中的一處病灶,形態學類似精原細胞瘤樣;但免疫組化CD30細胞膜強陽性,支持胚胎性癌診斷。


精原細胞瘤和胚胎性癌的鑑別中,免疫組化可提供極大幫助。某些免疫組化標記物在二者會有顯著不同的表達,如精原細胞瘤可表達podoplanin、CD117、SOX17而胚胎性癌不表達,胚胎性癌可表達CD30、AE1/AE3、SOX2而精原細胞瘤不表達。當然,具體診斷還需以鏡下表現為主、結合免疫組化結果來做出綜合判定,以避免因偶有免疫組化表達異常而導致誤判的情況。 


大部分情況下,精原細胞瘤的鏡下特點都非常典型,但也有諸多形態學亞型;如病理醫師對此不熟悉,則可能導致診斷困難甚至過診斷。精原細胞瘤常見局灶管內型生長,罕見情況下可僅有這種結構。這常見於臨床和大體均未見睪丸腫物的情況下,不過常表現為疼痛、不育、睪丸體積小、隱睪或出現轉移性病變等。低倍鏡下曲細精管一般間隔更寬一些,常伴程度不等的淋巴細胞浸潤。極少數病例中,僅在間質內可見小簇精原細胞瘤的瘤細胞,混有非腫瘤性的Leydig細胞的情況並不少見。

 

圖3. 管內型生長的精原細胞瘤,可見單個或小簇瘤細胞在曲細精管之間浸潤性生長,常伴簇狀Leydig細胞;同時伴有淋巴細胞浸潤及原位生殖細胞腫瘤。


精原細胞瘤中的微囊型和管狀結構可分別類似卵黃囊瘤、Sertoli細胞瘤。這兩種結構常共同存在,且可出現精原細胞瘤中常見的淋巴細胞浸潤、但相對較少,具體原因不詳。認識到精原細胞瘤中可以出現這樣的形態,有助於和更常見這一結構特點的微囊性生殖細胞腫瘤、卵黃囊瘤的鑑別;其鑑別要點在於即使出現這樣的結構特點,對精原細胞瘤來說,還是保持其固有的細胞學特點。因此這種情況下微囊或管狀結構內襯的細胞還是呈特徵性的多邊形核、細胞膜界限清晰,而不像微囊性卵黃囊瘤中的細胞那樣一般呈扁平狀。有管狀結構的精原細胞瘤鑑別診斷還應包括Sertoli細胞瘤,後者管狀結構更加顯著,細胞核形態也有助於鑑別:Sertoli細胞瘤的細胞核一般更小,核仁不明顯,核分裂比具有管狀結構的精原細胞瘤要少。


圖4. 伴顯著微囊性結構的精原細胞瘤(左),及浸潤睪丸間質的實性小管狀精原細胞瘤(右)。


Sertoli細胞瘤中出現胞質淡染或透明、瀰漫性生長的情況時,也容易和精原細胞瘤混淆;如伴一定程度的淋巴細胞浸潤,則問題更加複雜。此時的有用鑑別線索還是細胞學細節,Sertoli細胞瘤的細胞核相對小、核分裂數量少;也可輔以必要的免疫組化指標證實。


圖5. Sertoli細胞瘤中的實性結構,瘤細胞胞質淡染、透明,低倍鏡下類似精原細胞瘤。

相關焦點

  • 隱睪繼發精原細胞瘤
    討論:    睪丸腫瘤分生殖細胞腫瘤和非生殖細胞腫瘤兩類, 前者佔睪丸腫瘤的極大多數,約95%為惡性, 其中精原細胞瘤最多見,胚胎癌次之。異位或未降入陰睪的睪丸與腫瘤的發生密切相關,另外睪丸外傷、感染、性病也可能與腫瘤的發生有關。隱睪的腫瘤發病率為正常人睪丸腫瘤20-40倍[1]。
  • 犬精原細胞瘤判讀解析
    (1)發病率、年齡、品種精原細胞瘤是生殖細胞腫瘤的一種,絕大多數發生在睪丸,也可以發生在腹部、縱隔等部位。在犬種最常見易患品種包括古代牧羊犬、西伯利亞哈土奇犬、獵狐梗、挪威獵鹿犬、大丹犬、薩摩耶犬、鬥牛犬、荷蘭獅毛犬和魏瑪獵犬。18%的精原細胞瘤為雙側的,34%為隱睪。前列腺疾病、肛周增生、肛周腫瘤和會陰疝等會增加發病風險。
  • 好發於年輕男性的腫瘤——精原細胞瘤
    精原細胞瘤是好發於年輕男性的一種惡性腫瘤,是睪丸生殖細胞腫瘤的最常見的一種病理類型。睪丸生殖細胞腫瘤發病比較少見,發病率約1.1/10萬男性,只佔全身腫瘤的2%,卻是15-34歲男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對於精原細胞瘤目前病因仍不清楚,可能與以下原因相關:1、隱睪:有腹腔隱睪的惡變率是正常人的3-14倍。睪丸生殖細胞異常、溫度升高、血供障礙、內分泌失調、性腺發育不全與隱睪惡變有關。2、先天性睪丸功能障礙:睪丸下降不全容易產生惡變。3、遺傳:有人統計,有15%的患者近親屬中有腫瘤惡性病史。
  • [男性生殖系統疾病] 「睪丸精原細胞瘤」的診斷要點、鑑別診斷和誤區防範(建議收藏)~~~
    圖1睪丸精原細胞瘤【影像所見】右側睪丸明顯腫大,呈密度不均勻軟組織腫塊(圖1A),增強後中度強化(圖1B)。【分析和診斷】精原細胞瘤CT上表現為睪丸腫大或軟組織腫塊,兩側不對稱。有出血及壞死時病灶密度不均勻。腫瘤增大侵犯鄰近組織並可引起睪丸鞘膜積液,可隨靜脈及淋巴系統播散,右側睪丸腫瘤首先播散至低位主動脈旁和腔靜脈前淋巴結,左側睪丸腫瘤首先播散至左腎門水平的主動脈旁淋巴結。
  • 告訴大家精原細胞瘤能治好嗎?
    核心提示:精原細胞瘤是屬於睪丸腫瘤的一種類型,佔據著全部睪丸腫瘤的60%,比例還是挺大的,患者最想知道的還是精原細胞瘤能治好嗎?精原細胞瘤5年之內的生存率還是蠻高的,達到了95%,所以大家被診斷為精原細胞瘤心情不要過於緊張。
  • 睪丸精原細胞瘤是什麼
    核心提示:  睪丸精原細胞瘤最近幾年來出現在我們生活當中的機率越來越高,很多男性朋友非常害怕睪丸疾病的產生,因為生殖器官疾病一旦出現,對於我們身體健康來說損傷很大。但是很多朋友卻不知道睪丸生精細胞瘤是什麼,所以在生活中很多男性朋友常常也感到非常焦慮。
  • 顱內生殖細胞腫瘤研究進展_顱內生殖細胞腫瘤_MiRNA_神經外科_醫脈通
    WHO將IGCTs分為生殖細胞瘤和非生殖細胞瘤性生殖細胞腫瘤(non-germinomatous germ cell tumors, NGGCTs),NGGCTs包括畸胎瘤(成熟/未成熟)、胚胎性癌、絨毛膜癌、卵黃囊瘤和混合性生殖細胞腫瘤。
  • 【 重溫經典 】精原細胞瘤
    精 原 細 胞 瘤【醫學影像園】彭澤標 供稿
  • 睪丸丨精原細胞瘤
    李廣明:考慮精原細胞瘤,診斷依據有:1,中年男性2,腫瘤引流靜脈為生殖靜脈3,矢狀位病灶向精索延伸4,多結節改變5,平掃密度相對均質,增強輕中度強化邱勇剛:這個地方是睪丸下降過程中的位置,年輕男性,得先看看睪丸還在不在,排除下隱睪,其次隱睪基礎上發生的精原細胞瘤也高度懷疑。
  • 第十六章 男性生殖系統--一、睪丸
    第十六章 男性生殖系統   男性生殖系統由睪丸、生殖管道、附屬腺及外生殖器組成。睪丸能產生精子,分泌雄激素。附睪、輸精管、射精管和尿道是運輸精子的生殖管道,附睪還有暫時貯存精子和促進精子成熟的作用。附屬腺包括前列腺、精囊和尿道球腺,它們的分泌物稱精漿,連同精子構成精液。
  • 見過大腦中的精原細胞瘤嗎?
    精原細胞瘤多發生於睪丸,其超聲表現常為實性低回聲團塊,而顱內精原細胞瘤相當罕見,此病例囊實性團塊的超聲表現也與發生在睪丸內的精原細胞瘤十分不同,那麼我們來看看什麼是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原發中樞神經系統生殖細胞腫瘤是較為罕見的惡性腫瘤,根據WHO2016年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分類標準,生殖細胞腫瘤分為:生殖細胞瘤胚胎性癌卵黃囊瘤絨毛膜癌畸胎瘤
  • ...生物學科組揭示犏牛生殖細胞發育的形態學和組蛋白甲基化修飾特徵
    黃牛和犛牛490萬年前起源於共同祖先原牛,具有相同的染色體數(2n=60)。犏牛雄性不育和馬驢雜交雌雄不育表型不同,也有異於廣泛研究的果蠅和小鼠等模型。解析犏牛雄性不育的分子機理不僅有助於探究物種形成和生殖隔離的新機制,在畜牧生產上,也可為優良遺傳資源合理利用和雜種優勢的固定提供技術支撐。
  • 北京治療生殖細胞瘤的醫院排名
    北京治療生殖細胞瘤的醫院排名 時間:2020-11-30 14:40北京豐臺右安門醫院 生殖細胞瘤是屬於一種原發性的腫瘤,如果是出現在睪丸部位的話,可能會引起睪丸腫大或者是充血,另外就是如果女孩子出現卵巢部位的話,它可能是以腹腔包塊為主要表現症狀的,所以說它出現的位置不同表現症狀也是有所不同的
  • 精原細胞瘤能治好嗎?
    精原細胞瘤是臨床上見的次數比較多的一種睪丸腫瘤,這種類型的腫瘤佔據了所有睪丸瘤的60%,不少人發現自己患上精原細胞瘤之後最為關心的一件事情就是這個疾病能夠治好嗎
  • 移植精原幹細胞可恢復絕育的雄性動物產生精子的能力
    代育父系技術背後的理念是將來自具有選定性狀的動物的精原幹細胞移植到絕育的雄性宿主體內,從而培育出能夠持續提供所需精子並自然地將它輸送給雌性的動物。Hansen說,這「本質上是一種利用代育克隆雄性動物的方法。」Spencer指出,有了在體外培養精原幹細胞的能力,甚至可能有機會進行直接的基因修飾,這將是「最終目標」。
  • 研究揭示RNA甲基化修飾調控哺乳動物精原幹細胞微環境維持機制
    近期,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楊其恩課題組以小鼠為模型,揭示RNA甲基化修飾調控哺乳動物精原幹細胞微環境維持的新機制。精原幹細胞是一類經典的成體幹細胞,是哺乳動物精子發生的基礎。精原幹細胞自我更新和分化間的精準平衡依賴於體細胞信號,尤其是支持細胞分泌的生長因子,如GDNF、FGF2和CXCL12等。精原幹細胞命運決定異常引起的生殖細胞枯竭導致不育,而生殖細胞過度增殖導致腫瘤的出現。目前,支持細胞特異表達微環境因子的轉錄和轉錄後調控機制仍未知。
  • PNAS:移植精原幹細胞可恢復絕育的雄性動物產生精子的能力
    Thomas Spencer(未參與這項研究)說,「這是一篇非常棒的論文,它首次證實你可以在多種大型動物中進行精原幹細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移植。」代育父系技術背後的理念是將來自具有選定性狀的動物的精原幹細胞移植到絕育的雄性宿主體內,從而培育出能夠持續提供所需精子並自然地將它輸送給雌性的動物。Hansen說,這「本質上是一種利用代育克隆雄性動物的方法。」Spencer指出,有了在體外培養精原幹細胞的能力,甚至可能有機會進行直接的基因修飾,這將是「最終目標」。
  • 中國科學家用精原幹細胞獲得世界首隻轉基因樹鼩
    記者27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科學家最近首次建立樹鼩精原幹細胞體外培養體系,並利用體外培養的樹鼩精原幹細胞成功獲得世界首隻轉基因樹鼩,實現了樹鼩基因修飾技術的重大突破。樹鼩是一種具有重要潛在應用價值的實驗動物。
  • 昆明動物所利用樹鼩精原幹細胞獲得世界首隻轉基因樹鼩
    並且,樹鼩相比於靈長類動物在生物醫學研究中有著諸多優勢,包括體型小、生殖周期短、飼養成本低等。然而,缺乏遺傳操作手段嚴重製約了樹鼩作為實驗動物的廣泛應用和推廣。由於樹鼩早期胚胎收集和胚胎移植技術的難題目前均未解決,通過樹鼩精原幹細胞進行遺傳修飾,可為樹鼩遺傳操作另闢蹊徑。
  • 一文攬盡睪丸旁腫塊的影像學特徵
    圖 A 為睪丸橫切超聲寬景成像,左睪丸旁見一腫塊,邊界清(箭頭);圖 B 為 MRI T1 加權像,圖 C 為 T2 加權像,圖 D 為脂肪飽和 T2 加權像,均顯示均質脂肪信號;RT :右睪丸,LT :左睪丸 腺瘤樣瘤:是源於間皮細胞的良性腫瘤,在睪丸周圍的發病率僅次於脂肪瘤,佔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