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突發危機,如何讓員工保持高效的工作狀態?

2021-01-21 前瞻網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者|周自強 來源|星空時間(ID: Time4Space)

今年2月份,一個身在武漢的朋友(企業的中層管理者)向我提了一個這樣的問題:

1月份之後很突然的疫情來襲,預計的工作基本停滯。待到武漢解封,應該會到4月份了…公司同事分散在各地,在家工作內容也不是特別飽和,現在可以做哪些事情來保證復工大家能馬上進入狀態呢?

這個問題給我的第一感覺是它的提法的有點問題。這樣問的意思是:

我們現在要做哪些事情,讓大家未來在復工的時候快速進入工作狀態?

這樣會給員工一個感覺,就是他現在在休假、在等待,而並沒有真正開始工作,只是在準備工作而已。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問法:

現在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讓我的員工保持高效的工作?

員工下意識就會認為我現在已經開始工作了,只不過因為形勢所迫在家辦公而已。

就像這次德拓大學的線上培訓一樣,我們並不會因為疫情的關係暫停或無限期的推遲培訓計劃,因為學習要一直進行下去。並且儘管是在線上,依然還是要給同學留課後作業,大家依然要認真的去完成。

也許因為線上這種特殊的方式會給培訓帶來一些折扣,但是如果不往原來的那個目標上靠近,那就默認了我們可以做的更差,這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面對這個問題,我們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改變員工等待公司復工的通知的這種心態,讓他們意識到公司已經開始經營了,只不過因為特殊的形勢,採用了特殊的方式來組織工作,這種心態的轉變是很重要的。

如果現在在你領導的團隊中有些員工不能返回工作地復工,你一定要讓他確切的知道「你現在已經就在上班了」,並且如果對他有更高的自律性要求那就是:你平時幾點鐘起床現在就要幾點起床,平時在做什麼,現在就要做什麼。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如果身為管理者的你,還沒有給你的團隊成員傳達,你要儘快採用郵件或者視頻會議等等的方式,讓大家儘快恢復狀態。

接下來就是有一些客觀的事情要去做。

第一,明確今年的目標是否要調整。有些項目的上、下遊供應鏈體系都受到了影響,那這個時候就必須要調整目標,比如把目標調一半,甚至更低,但我們要明確一點,就是即便像今天這種情況下,工作依然是要有目標的,它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做出調整,但不可以取消,因此你要儘快和你的領導確認目標,確認之後儘快讓你的團隊知道,而不是這個事情你去做吧,做到哪兒是哪兒,反正現在形勢不由我們控制,這是不行的。

就像我們年底做規劃是一樣的,只不過現在邊界條件發生了改變,需要我們重新再做一遍。

第二,目標確認以後,我們要和團隊的同事交流、溝通。要明確他們每個人需要做什麼,他們的個人目標要一一討論清楚,越是這種特殊情況,你就越需要通過目標來確保他的行為和執行力。

大家總是說某個人不夠自律,但也許不盡然,可能是因為目標不夠清晰。因為不管這個人是否自律,工作都是需要完成的,而不像做一件感興趣的事兒,想做就做不想做就可以放下。

第三,因為條件限制確實無法開展的工作員工可以做些什麼。比如生產製造、項目實施…那這些員工在疫情期間就不得不閒下來了,這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就是把空出來的時間利用起來做你平時沒時間做的,重要但沒那麼緊急的事情。通常在做業務過程當中,我們總覺得有些事情特別重要,但就苦於沒時間做,以前可以用忙著見客戶,忙著去現場做藉口,將這些事情往後拖,那麼就趁現在大家都閒著就把這個事情給做了。比如學習某個新的技術、團隊規章制度的建立、總結我們以前的經驗,開一個經驗交流分享會、競爭對手分析……

這些都將為我們公司以及未來的工作積累知識,積累能量,讓成員提高重要的技能,完善平時沒有時間開展的工作。

第四,作為老闆/管理者要密切關注員工的狀態。因為疫情公司業務多多少少都會受到一些影響,所以大家會對公司、對行業有一些擔心,作為管理者你就要密切關注這些東西,不能去壓制大家的感受和情緒的抒發,要設置一些渠道讓員工向公司表達這些情緒,也許你不一定有具體的辦法處理,但是當他說出來之後,某種程度上你就是在處理了,因為傾聽本身也是一種治療。

第五,充分利用線上工具。雖然辦公地點不在辦公室,有些活動我們開展不了,但充分利用線上的工具,讓工作按照以前的方式去開展也是非常方便的。當然要有實質性內容,不能只是走形式,否則大家會產生疲態。比如例會、工作匯報、一季度的復盤會、考核等等。如果需要做,就要做,但不要為了做而做,工具要承載你的內容。

這個實質性的內容哪兒來的呢?就是前邊談到的4項安排來的,你前邊安排的越好,這些常規的行政管理工作就可以做的越順暢,也會讓大家覺得我就是在上班。

第六,關注形勢的變化,等待轉機來臨。雖然這可能是大老闆通常需要關心的,但作為團隊的領導者你也需要密切的關注周圍的情況以及形勢的變化,因為有些事情可能對我們來講真的是轉機。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希望對大家有一些幫助。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星空時間(ID: Time4Space),作者:周自強,星空時間創始人,原聯想之星創辦人,原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秘書

本文來源星空時間,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危機公關處理:企業如何面對負面信息?
    當今時代,網絡發布信息沒有任何門檻,任何人可以通過網際網路發布信息,這使負面信息產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企業形成危機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負面信息處理,或者叫做危機公關處理的工作成為目前網絡公關及網絡營銷從業者不得不關注的一塊。企業面對負面信息之時,往往是想第一時間把負面信息刪除掉,這是一種辦法,但不見得是最好的。
  • 如何看待工作中的危機感?讓危機變成動力!
    我們在工作中常常會涉及到職場危機感,這種感覺在不同的年齡段都有,從而聯想到生活危機感和年齡危機感,這是打工者在不同的階段一定會涉及到的一些現象,並不是說不好,而是說會影響到我們日常的喜怒哀樂。如何看待工作中的危機感?讓危機變成動力!
  • 面對職場危機,普通社畜如何把握機會鹹魚翻身
    工作,生活,家庭,婚姻,諸事不順。人到中年,一事無成。然而這個又窩囊又慫的男人的中年危機,看似戲劇性,卻又讓很多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其中,餘歡水所面對的職場危機,也讓不少社畜頻頻感嘆:「太真實!太扎心!太犀利了!
  • 腦電波監測員工工作狀態不可行
    知道分子    張田勘專欄    據參考消息網報導,中國一些公司利用能讀取腦電波的頭戴裝置來探測員工是否感到疲勞、走神和有壓力,希望以此提高生產力。這種把無線傳感器隱藏在安全帽中的監控裝置實際上是利用採集的不同腦電波來解讀員工的生理和心理狀態,以評估員工是否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創造價值,姑且可以稱為科技監工。
  • 智能坐墊監控員工事件傳播歷程分析及危機處理措施
    在近期網友都在討論996、715工作制度的不合理,抨擊資本家剝削員工的剩餘生產力時,杭州某公司使用智能坐墊監控員工日常行為一事也隨之進入網友眼中。在「打工人」怒斥如廁自由失去後又將失去離座自由同時,也對該公司使用智能坐墊監控員工的行為哭笑不得。
  • 從波司登「中國加油」,看危機下的時尚產業如何突圍
    核心提示:面對2020年初的黑天鵝,有企業選擇斷尾,有企業選擇蟄伏,有企業選擇順勢,但也有很多中國企業,比如波司登,一方面選擇直面危機,伸出援手解決真正需求;一方面步履堅定向前,布局未來,向外突圍。
  • 我國水汙染事故頻發 政府該如何應對水危機
    二、政府在面對水危機中的責任  政府在應對水危機中的地位和作用,決定了政府的責任的大小。確定其責任,有必要對水危機的產生根源進行追究。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IUCN)水資源項目主任吉爾?博格坎普指出,「目前世界最大的水危機其實不是水資源的危機,而是水管理和水利用的危機,我們必須更加高效、可持續地使用現有水資源。」
  • 出差遇突發緊急情況咋整?這家公司一舉措暖人心
    其實除了重大疫情外,還有很多突發的緊急情況也會對企業的商旅出行造成極大的影響,比如火山爆發、海嘯、地震、山火、中東地區的緊張形勢,以及大雪、颱風、暴雨等極端的天氣。這些情況都向我們提出了挑戰,當出現這些突發緊急情況時,該如何應對?
  • 上班沒狀態、辦公效率低?2個方法1個工具,助你快速高效工作
    在家辦公是為了讓經濟復甦,如何才能讓員工在家也能高效工作,這是目前管理最為急切的問題。 一、全員「SOHO」:遠程辦公概念 1.遠程辦公 分「遠程」和「辦公」兩部分,是指通過現代網際網路技術,實現非本地辦公:在家辦公、異地辦公、移動辦公等遠程辦公模式。
  • SpaceX的員工幾乎都在長時間工作,馬斯克是如何激勵他們的
    很多人都會說,如何維護和激勵員工高效工作,這是因為人們不會一直有動力,每個人狀態都會有跌宕起伏的情況。馬斯克是許多公司的主要股東,控制了特斯拉和SpaceX。尤其是SpaceX,據調查,88%的SpaceX員工認為自己承受了很大的壓力,而且SpaceX的員工幾乎都是長時間工作的。馬斯克是如何激勵SpaceX的員工的,讓SpaceX成為美國技術領先的航天企業。
  • 支援阜寧災區 實戰案例助醫院從容應對突發事件
    大批患者及家屬湧向醫院,醫院該如何應對?重傷患者如何收治入院,並進行快速有效的搶救?一套行之有效的外部災難應急預案,是醫院面對緊急事件,忙而不亂的戰備保障。浙醫二院2014年,在震驚全國的杭州「7·5」公交車爆炸事件中,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下稱「浙醫二院」)先後共收治19名重症患者。
  • 面對肆虐的病毒:如何用積極心理學來應對恐慌危機?
    面對重大危機與恐慌,如何用積極心理學來有效化解呢?如何來理解這樣大規模傳染病危機背後的正面意義呢?沉下心來,我們看到的是危機中的轉折與機會。01它用最猛烈的方式提醒我們人生的無常與生命的脆弱很多人因為被迫隔離,開始學會靜心讀書與思考,或者有了更多的陪伴家人的時光,或者開始有意識的堅持運動和規律作息,突然發現原來的生活是多麼不健康。
  • 百度回應「員工工作狀態預測」專利:與中科院合作,和996沒關係
    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文/胡毓靖 編輯/莊怡)1月13日,媒體報導稱百度近日公開一種「員工工作狀態預測」相關專利。 觀察者網查詢啟信寶發現,該專利的申請人為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發明名稱為「員工工作狀態的預測方法、裝置、電子設備以及存儲介質」,公開日期為1月12日,公開號為CN112215447A。
  • 「員工工作狀態預測」相關專利惹爭議!百度回應
    來源:中新經緯APP原標題:「員工工作狀態預測」相關專利惹爭議!百度回應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13日電 針對公開「員工工作狀態預測」相關專利一事,13日晚間,百度在其官方微博澄清,稱這是一個管理上的「人崗匹配」衡量方法,用於吸引、培養和保留人才,和996沒有任何關係。
  • 疫情下的全員「SOHO」,目標和關鍵成果法讓員工自覺、高效工
    員工需要得到報酬,他們也需要得到報酬。雖然國內工作是近年來許多公司為了預防和控制這種流行病而制定的,但在國外這是相當正常的,我相信遠程辦公將來會發展成一種常態。但目前我國遠程辦公還不成熟,許多遠程辦公的問題一時無法得到企業主和員工的妥善解決。在家工作是為了使經濟復甦。如何讓員工在家裡高效工作是管理中最緊迫的問題。
  • 企業危機管理論文:中小企業發展中的危機管理
    我們通過對企業危機實踐總結認為,企業管理者可在危機前、危機中、危機後採取以下幾方面措施或策略: ――公共組織危機管理過程示意圖 (一)危機發生前——積極預防 1. 樹立強烈的危機意識 企業進行危機管理應該樹立一種危機理念,營造一個危機氛圍,使企業的員工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充滿危機感,將危機的預防作為日常工作的組成部分。
  • 從HR到OD:忘了員工敬業度和員工體驗吧!
    我也建議HR們認真學習OD流程並重視合作,為我們將要面臨的前所未見的勞動力危機做好準備。讓我們先聊聊敬業度Let’s Start with Engagement過去數十年間,針對員工敬業度這一主題湧現了無數的論述。
  • 更懂員工,為員工創造價值,工作成果可視化,「西雀」為公司助力
    圖自網絡 如何才能更懂員工?「西雀」智慧財稅管理系統通過多年來對行業的觀察和對上百家公司的幫助,全面有效的面對員工的需求,使得財稅公司更加懂得如何幫助員工一起成長。合理的衡量員工的思考、行為、工作,可以保證員工激發最大化,讓員工獲得認同感的同時,幫助企業實現高效率高產出,同時也為人員取捨做出提供標準。「西雀」系統對於公司每位員工都會進行登記管理,其擁有的客戶數量和進行的業務進度都可以展示出來,這樣公司就能清楚員工的工作情況。
  • 《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概率危機
    關於本書本書以「灰犀牛」比喻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相對於「黑天鵝事件」的難以預見性和偶發性,「灰犀牛事件」不是隨機突發事件,而是在一系列警示信號和跡象之後出現的大概率事件。針對這類迫在眉睫的、概率大、影響廣泛的危機,米歇爾·渥克在書中為我們提供了預測、防備、應對及善後的具體方法,為人們在組織管理、公司管理和國家管理過程中提供有效決策參考。
  • 北京保持一級響應機制不變 面對一級響應,我們該做什麼?
    4月9日,北京市召開第76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就如何建立完善的疫情防空常態化機制,市政府副秘書長陳蓓表示,必須要採取從嚴從實的防控措施。所以,現在北京在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整體向好的情況下,仍然保持了一級響應機制沒有調整,同時也將繼續嚴格落實四方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