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寧的小夥伴們一定還記得,小時候在河裡抓的最多的魚就是「巴毛」,這種魚體型不大,又很兇猛,身上的鱗甲還很硬,根本也沒法吃,所以大家都很討厭這些魚。而近日,有電視報導說,這種魚在國外引發了科學家的擔憂,稱之為怪魚,看完,普寧的小夥伴們都笑噴了。
腦補一下巴毛魚的資料:
學名:漢語-龜殼攀鱸;
英語:Climbing perch;
拉丁語:Anabas testudineus(Bloch, 1792);
俗名:漢語—攀鱸、過山鯽、巴摩(潮汕地區俗稱)、飛鯽、太陽魚;英語:Climbing perch,Anabas 。
屬於鱸形目(Perciformes)攀鱸亞目(Anabantoidei)攀鱸科(Anabantidae)攀鱸屬(Anabas)的小型亞洲淡水魚。原產於中國南方、馬來西亞、印度等國家。分布於亞洲,產於中國東南部至印度,為亞洲特有屬(endemic genus)。攀鱸屬(Anabas)全球僅有2個種,中國僅龜殼攀鱸一種,拉丁文學名:Anabas testudineus(Bloch, 1792),分布於香港、福建、廣東、廣西、臺灣、澳門、海南島及雲南省各大小江河下遊及鄰近溼地、稻田,屬中國原生魚類。以頑強的生命力和能在陸地上爬行而聞名於世,1870年首次引入倫敦動物園附近的水族館,在海外是受歡迎的著名觀賞魚類。
歡迎新聞報料,投稿:
1、請發QQ2894516861
2、直接私信發普寧城市網微信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