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體CD28和CTLA-4環路可調節T細胞群體動態

2021-01-09 科學網

受體CD28和CTLA-4環路可調節T細胞群體動態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13 16:14:52

德國弗萊堡大學Jan C. Rohr課題組研究發現通過受體CD28和CTLA-4介導的嵌套拮抗反饋環路進行群體調控會賦予T細胞群體動態穩健性。相關論文2020年2月11日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免疫》上。

他們使用延時顯微鏡、遺傳幹擾、生物信息學預測和數學模型研究這個問題。他們發現ICAM-1介導的細胞群集使CD8 + T細胞能夠共同調節增殖和凋亡之間的平衡。從機制上講,T細胞表達的CD80和CD86與相鄰T細胞上的受體CD28和CTLA-4相互作用。這些相互作用為兩個嵌套的拮抗反饋迴路提供了信號,該迴路以依賴於T細胞密度的方式調節白介素2的產生,這已被該網絡的體內調節證實。因此,CD8 + T細胞內在調節機制調節細胞行為,從而促進群體動態的穩健性。

據了解,感染後的T細胞反應表現出顯著可複製擴張、收縮和記憶形成模式。是否這種模式的穩健性完全建立在源自其他細胞類型的信號或激活的T細胞本身是否參與了這些群體動態的編排(類似於細菌群體調控)尚不清楚。

附:英文原文

Title: Quorum Regulation via Nested Antagonistic Feedback Circuits Mediated by the Receptors CD28 and CTLA-4 Confers Robustness to T Cell Population Dynamics

Author: Simon Zenke, Margriet M. Palm, Julia Braun, Alina Gavrilov, Philippa Meiser, Jan P. Bttcher, Niklas Beyersdorf, Stephan Ehl, Audrey Gerard, Tim Lmmermann, Ton N. Schumacher, Joost B. Beltman, Jan C. Rohr

Issue&Volume: February 11, 2020

Abstract: T cell responses upon infection display a remarkably reproducible pattern of expansion,contraction, and memory formation. If the robustness of this pattern builds entirelyon signals derived from other cell types or if activated T cells themselves contributeto the orchestration of these population dynamics—akin to bacterial quorum regulation—isunclear. Here, we examined this question using time-lapse microscopy, genetic perturbation,bioinformatic predictions, and mathematical modeling. We found that ICAM-1-mediatedcell clustering enabled CD8+ T cells to collectively regulate the balance between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Mechanistically, T cell expressed CD80 and CD86 interacted with the receptors CD28and CTLA-4 on neighboring T cells; these interactions fed two nested antagonisticfeedback circuits that regulated interleukin 2 production in a manner dependent onT cell density as confirmed by in vivo modulation of this network. Thus, CD8+ T cell-population-intrinsic mechanisms regulate cellular behavior, thereby promotingrobustness of population dynamics.

DOI: 10.1016/j.immuni.2020.01.018

Source: https://www.cell.com/immunity/fulltext/S1074-7613(20)30046-7

相關焦點

  • 重磅綜述:厭惡性情緒學習環路中的神經調節「思維導圖解析」
    來源: brainnews情緒相關的學習記憶在功能上受到神經調節的調控。傳統研究中,興奮性和抑制性神經環路介導情緒學習記憶一直是研究的重點。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通過神經遞質對該行為進行神經調節在其中起到了更加廣泛的作用。
  • 雖然T細胞有表達TCR和CD7等共性,但這是一個非均一性的複雜群體
    (2)致有絲分裂原受體:致有絲分裂原(mitogen)簡稱絲裂原,可通過相應受體刺激靜止期淋巴細胞轉化為淋巴母細胞,發生有絲分裂而增殖。絲裂原種類很多,常見的有植物血凝素(phythemagglutinin, PHA)、刀豆素A(concanavalinA, ConA) 等。因此可利用PHA和ConA等活化I細胞,也可藉此進行淋巴細胞轉化試驗,判斷細胞免疫的功能狀態。
  • 基於柔性鎖相環路的動態電壓恢復器控制方案的研究
    基於柔性鎖相環路的動態電壓恢復器控制方案的研究  摘要:動態電壓恢復器(DVR)是一種新型電能質量調節裝置,它能有效抑制電網電壓波動對敏感負載的影響。介紹了應用於DVR的一種新型的鎖相技術—柔性鎖相環路〔soft phase locked loop(SPLL)〕和以此為基礎的控制方案。
  • Sci Adv:新型動態Fas信號網絡調節神經幹細胞增殖及記憶
    Fas又稱CD95,是由325個胺基酸殘基組成的受體分子,廣泛表達於包括淋巴細胞在內的多種細胞表面,分子胞內段帶有特殊的死亡結構域,與配體結合啟動致死性信號轉導,最終引起細胞死亡。Fas活化在多種神經障礙中存在,並能夠同時導致細胞凋亡和促進存活。然而我們對Fas信號如何在海馬區動態運轉知之甚少。
  • Nat Rev Neurosci:外側韁核在生理及病理條件下的環路和功能
    然而最近兩項研究表明,光遺傳學激活LHb中GAD2或PV(parvalbumin)陽性神經元可以局部抑制附近的細胞,這表明LHb中存在功能性的局部抑制環路。此外,各種單胺受體、神經肽和鈣結合蛋白在LHb中也呈異質性分布。
  • 截短趨化因子受體可調節細胞功能
    ,即遠少於七次跨膜的CXCR4和CCR5受體突變體,並非毫無功能,而是可以與天然配體結合併調節部分細胞功能。這可能給藥物研發、免疫療法和仿生器件研發等帶來了新的思路。研究中,張曙光等人通過將部分疏水性胺基酸替換為結構相似的親水性胺基酸的方式,使截短免疫相關蛋白受體CXCR4和CCR5具有了水溶性,從而從而避免使用去垢劑破壞其天然結構。
  • TREML4受體調節炎症和先天免疫細胞的凋亡
    TREML4受體調節炎症和先天免疫細胞的凋亡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8 22:14:01 在細菌性敗血症個體中TREML4受體調節炎症和先天免疫細胞凋亡,這一研究成果由澳大利亞樂卓博大學Hamsa Puthalakath
  • 原來T細胞會「衰老」 中國科學家揭示調節T細胞衰竭的關鍵激酶
    造血祖細胞激酶1(HPK1)是一種免疫抑制調節激酶,也是一種T細胞受體(TCR)的負調節因子,會破壞TCR信號複合體的穩定性。先前的研究表明,HPK1激酶可以抑制多種細胞的免疫功能,而滅活其結構域足以引發抗腫瘤免疫反應效應。這表明,HPK1是一個很有前途的腫瘤免疫治療的候選靶點。
  • 述評丨Th17輔助T細胞和調節T細胞(Tregs)可能共同參與克羅恩病發病機制
    在這項研究中,Goldberg等人發現CD患者調節T細胞(Treg)的整合素α4β7水平,顯著低於健康對照組。用維甲酸受體A(RARa)激動劑,在體外可誘導CD患者外周血中Treg細胞表達整合素α4β7。
  • 中國科學家揭示調節T細胞衰竭的關鍵激酶
    造血祖細胞激酶1(HPK1)是一種免疫抑制調節激酶,也是一種T細胞受體(TCR)的負調節因子,會破壞TCR信號複合體的穩定性。先前的研究表明,HPK1激酶可以抑制多種細胞的免疫功能,而滅活其結構域足以引發抗腫瘤免疫反應效應。研究表明,HPK1是極為重要的腫瘤免疫治療候選靶點。
  • 4-20mA電流環路系統中產生的廢能利用方案
    4-20mA電流環路系統基礎知識  圖1顯示了一個典型的4-20mA電流環路系統。一個半穩壓式24V DC電源同時向電流環路和發送器組件供電。因此,高壓降和低成本的小規格線材用於進行互連,其僅要求增加電源電壓。最為重要的是,線路允許相對較大的壓降,便可以使用大量的連線。這樣,受測儀器和對測量數據進行處理的控制室之間便可實現物理隔離,從而為控制室內的人員提供安全保護。
  • 原來T細胞也會「衰老」,中國科學家揭示調節T細胞衰竭的關鍵激酶
    造血祖細胞激酶1(HPK1)是一種免疫抑制調節激酶,也是一種T細胞受體(TCR)的負調節因子,會破壞TCR信號複合體的穩定性。先前的研究表明,HPK1激酶可以抑制多種細胞的免疫功能,而滅活其結構域足以引發抗腫瘤免疫反應效應。這表明,HPK1是一個很有前途的腫瘤免疫治療的候選靶點。
  • 免疫細胞家族成員:調節T細胞(Treg)
    Treg細胞具有免疫無能性和免疫抑制性兩大功能特徵。 1.免疫無能性:對高濃度IL-2的單獨刺激、固相包被或可溶性抗CD3單抗以及抗CD3單抗與抗CD28單抗的聯合作用呈無應答狀態,也不分泌IL-2。免疫抑制性:Treg經TCR介導的信號刺激活化後能夠抑制CD4+CD25-和CD8+ T細胞的活化和增殖。信號刺激可以是抗CD3單抗產生的多克隆的刺激,也可以是抗原特異性刺激。Treg一旦被活化,其免疫抑制作用即為非抗原特異性,並且這種免疫抑制性不具有MHC限制性,能夠抑制同種同型或同種異型CD4+CD25-和CD8+T細胞的活化、增殖。
  • 上海生科院揭示視皮層的下行反饋選擇性地調節
    通過微電泳GABAB受體拮抗劑,局部增強(Focal activation)視覺模型動物貓初級視皮層V1區第6層群體細胞的反應(即在一個方位選擇性功能柱內的定點局部區域),王偉等研究了背外側膝狀核(外膝體)單細胞感受野的二維空間結構和反應增益的因果變化關係(causal
  • 綜述 | 植物中脫落酸(ABA)動態調節、信號及功能
    近日,JIPB在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趙楊課題組題為「Abscisic acid dynamics, signaling and functions in plants」的綜述論文 ,該綜述總結了近年來關於植物激素ABA的主要研究成果,
  • Nature medicine: 雄激素受體AF2結構域的選擇性調節可挽救脊髓延髓肌萎縮症的變性
    關注後,回復受體即可下載這邊文章!我們開發了治療神經變性的臨床前療法,其選擇性靶向雄激素受體的AF-2結構域,同時抑制了該受體的其他功能。【題目】雄激素受體AF2結構域的選擇性調節可挽救脊髓延髓肌萎縮症的變性【摘要】脊髓延髓肌萎縮症(SBMA)是由雄激素受體(AR)功能毒性增加引起的運動神經元疾病。
  • Science:在體外成功重建T細胞受體信號通路
    2016年4月13日/生物谷BIOON/--T細胞在抵抗感染的適應性免疫反應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宿主免疫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在MHC分子遞呈下,外源抗原接觸T細胞受體(TCR)從而啟動初始T細胞(naive T cell)激活,並且這種激活也需要諸如CD28之類的共刺激分子(co-stimulatory molecule)的參與。
  • Nature:中國科學家揭示腦-脾神經環路控制抗體免疫應答新機制
    題圖:「勤動」與增強免疫的中樞神經核團與環路首先,作者開發了一種新型去除小鼠脾神經的手術,發現這種小鼠在疫苗接種後所能產生的漿細胞(抗體分泌細胞)數量有明顯缺陷,暗示了脾神經衝動信號對B細胞應答有促進作用。通過藥理學、遺傳學實驗,他們繼而發現B細胞表達乙醯膽鹼9受體對脾神經的這個促進作用不可或缺。
  • 「腦科學頂刊導讀52期」運動皮層微環路對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啟發
    頂刊導讀目錄 1,通過損傷和間接結構-功能中斷預測腦卒中後缺損 2,聽覺驚嚇反射的適應性是最低意識狀態的一種新標誌3,上行覺醒系統的光遺傳學操作可調節皮層寬帶gamma頻段能量,並能揭示與精神分裂症有關的功能缺陷4,野生型和脆弱X模型小鼠在NMDAR和mGluR依賴性長期突觸抑制過程中樹突棘的功能和結構可塑性解離
  • 代謝過程調節T細胞的生物學功能
    在抗原刺激時,T細胞退出靜止以啟動克隆擴增和效應分化。最初的研究集中在參與T細胞靜止和激活的免疫受體和轉錄調節因子,但最近的研究結果強調細胞代謝是這些過程的關鍵調節因子。研究人員建議免疫線索和營養素許可和調整代謝程序和信號網絡,以雙向方式進行通信以促進靜止退出。了解調節T細胞靜止的程序將是開發調節人類疾病中保護性和病理性T細胞應答的新方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