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海洋地圖集

2021-03-01 慧天地

點擊圖片上方藍色字體「慧天地」即可訂閱

文章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地圖可視化,版權歸原作者及刊載媒體所有。

為了更好的保護海洋,可持續地利用海洋資源,我們首先要從了解海洋知識開始。前不久,「歐洲海洋地圖集」正式發布,為我們提供了一次很好地拓展視野的機會。該地圖集擁有超過285個交互式地圖圖層目錄,可創建供列印、共享或嵌入到演示文稿中的自定義地圖,為眾多用戶創造了與藍色海洋互動交流的寶貴機會。用戶可以使用歐盟24種官方語言瀏覽地圖冊,還可以探索熱門海洋主題,如旅遊、環保、能源、水產養殖等等。

為了方便用戶操作使用,「歐洲海洋地圖集」為每一位用戶配備了一套新工具,其中主要包括列印模塊和測量工具、搜索工具、創建共享故事地圖等等,另外還配備了EMODnet提供的全球背景地圖模板。點擊左側搜索按鈕,可以看到預定義的一些地圖和共享的一些地圖故事,大家不妨試試創建自己的地圖。

首頁

歐盟國家

海灘清潔故事地圖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即可查看原文章

微信號:huitiandi321

郵箱:geomaticshtd@163.com

歡迎關注慧天地同名新浪微博:

《慧天地》敬告

《慧天地》公眾號聚焦國內外時空信息科技前沿、行業發展動態、跨界融合趨勢,探索企業核心競爭力,傳播測繪地理信息文化,為測繪、地信、遙感等相關專業的同學提供日常學習、考研就業一站式服務,旨在打造政產學研用精準對接的平臺。《慧天地》高度重視版權,對於原創、委託發布的稿件,會煩請作者、委託方親自審核通過後才正式推發;對於來自網站、期刊、書籍、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媒介的稿件,會在作者欄或者文章開頭顯著標明出處,以表達對作者和推文引用平臺版權的充分尊重和感謝;對於來源於網絡作者不明的優質作品,轉載時如出現侵權,請後臺留言,我們會及時刪除。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慧天地》的關注和支持!

相關焦點

  • 當時代歐洲最為精確的地圖|奧特利烏斯世界地圖
    ,每幅地圖均附有詳細注釋。它被視為第一部真正具有現代意義的地圖集,是當時代歐洲最為精確的地圖。所用紙張整齊統一,與隨附文本一起裝訂成書,採用專門刻制的銅質印版印刷。1570 年的版本推出之後,其拉丁語、荷蘭語、法語、德語、和西班牙語譯本又相繼出版,所收錄的地圖數量也不斷增多。
  • 為什麼古地圖總要畫海怪?海洋異獸傳說的真相揭秘
    在10世紀至16世紀末的歐洲地圖上,常會出現一些奇異的海怪。鯨魚、鯊魚、海象、烏賊以及各種拍腦瓜想出來的莫須有動物,張牙舞爪,在海洋裡興風作浪,佔據了海洋的版圖。這些海怪真的存在過嗎?為什麼製圖師一定要將它們繪製在地圖上?這些海怪到底意味什麼?
  • 連載歐洲探索時代的世界地圖——世界地圖的完善
    、太平洋航路和橫渡印度洋的航路16世紀30年代以來,探索時代的地理大發現成果在歐洲廣泛傳播,推動了歐洲地理學和地圖學的迅速發展與更新。直觀反映了歐洲人的世界知識和觀念的世界地圖,在航海實踐、知識革命、觀念革新、繪製技術進步和印刷術改良等因素的驅動下,發生著急劇的改變。雕版刻印的紙本取代了手繪羊皮卷,成為地圖的主要載體,具有同一體例的地圖集開始大量出現。在繪製技術方面,實測和觀測數據取代了宗教文獻和神學觀念,成為繪製地圖的基礎,各種投影、經緯線使得歐洲地圖脫離了隨意性和示意性。
  • 地圖作為世界的圖像——歐洲人繪製的世界地圖的千年之旅
    地圖作為世界的圖像——歐洲人繪製的世界地圖的千年之旅作為16世紀地球儀和世界地圖補充讀物的相關指南中,經常包含這種類型的介紹。在此類介紹中,作者會強調,一個人坐在椅子裡,在一本地圖書陪伴下所完成的對遙遠異域的旅行,要比被難以預料的海洋所支配、在一條船搖晃的甲板上完成的旅行,更愉快也更安全。
  • 為保護全球魚類多樣化 歐洲編制魚類基因地圖
    保護全球魚類多樣化,歐洲編制魚類基因地圖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瑞士《一瞥報》18日報導稱,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攜手多家歐洲高等學府最近公布了一張特別的世界地圖——魚類基因多樣化世界地圖。這是全球首張此類地圖,有利於保護全球魚類多樣化。
  • 我國出版首部北極航行參考地圖集
    新華網天津11月24日電(記者周潤健)記者24日在交通運輸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國首部全面反映北極航行相關知識的大型綜合性圖集《北極航海地圖集》出版發行。  交通運輸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副主任柴進柱介紹說,由天津海事測繪中心牽頭組織編制的《北極航海地圖集》分序圖組、北極概況圖組、北極航道圖組、北極港口圖組、北極海圖目錄圖組、北極助航資源圖組和附錄7個部分組成,系統地展示了北極地區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北極航道、北極港口、海圖覆蓋、助航與搜救服務資源、極地航行要點、法律體系、國際組織等方面的內容。
  • 歐洲中世紀地圖和異域志中的東方敘事
    16世紀以來,驅動歐洲地圖工業發展的是航海發現時代的殖民與貿易需求,這一時代的地圖奉精確性為圭臬:一張地圖越是自詡為對空間的客觀再現,就越能宣稱自己是「有用的」,這種導航至上的實用主義地圖觀至今仍難以撼動。
  • 專訪全球海洋汙染地圖繪製者
    專訪全球海洋汙染地圖繪製者  「全球沒被人類侵害的海洋只剩4%」  最新出爐的「人類對海洋影響的全球地圖」顯示,在佔地球表面70% 的海洋中,幾乎沒有哪裡是完全乾淨的了。參與繪製這份地圖的海洋生態學專家本?
  • 發現與再現——歐洲探索時代的世界地圖︱《地圖》雜誌2015年第2期新刊速覽
    「地理大發現」也推動了歐洲地理學的極大發展,使原本模糊和隔絕的世界在探索時代的歐洲地圖中日漸清晰和完整。葡萄牙人對歐印新航路的開闢,糾正了當時歐洲人在地理學上盛行的兩大錯誤認識:一是赤道以南無人居住,二是大西洋和印度洋被陸地完全隔開。 葡萄牙王室贊助的探險活動以及由此帶來的對世界的新認識,推動了世界地圖的編繪,裡斯本由此成為當時歐洲的地圖繪製中心之一。德國製圖學家海默曾在佛羅倫斯根據《託勒密世界地圖》和葡萄牙人的航海圖,製作了一幅《馬爾泰利世界地圖》。
  • 歐洲千年古地圖之旅
    回顧人類編撰地圖的歷史,不難發現,這也是地理空間的發現史。世界被簡化於地圖,地圖就是世界的隱喻。  從地圖中了解歷史,無疑是一種最直觀的便捷之徑。芬蘭學者馬裡奧·T.努爾米寧的《歐洲地圖裡的世界文明史》,就藉助古代歐洲人繪製的世界地圖,為讀者解答了如下的問題: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和巴洛克時期的歐洲人如何在地圖上描繪世界?歐洲人的世界地圖在這一千年中如何發展變化?誰製作了世界地圖?
  • 海洋風的地圖「海底神殿」,這些小技巧你可領會?
    小夥伴們你們好,今天小編又來給大家講解《跑跑卡丁車官方競速版》裡的地圖啦!這次小編要講的就是充滿了海洋氣息的「海底神殿」地圖啦。相信許多跑跑卡丁車端遊的老玩家都對這張圖耳熟能詳吧?那麼這張圖有什麼跑法技巧呢?
  • 中世紀歐洲最大的世界地圖|埃布斯託夫地圖
    米×3.58米,這也是現今所知中世紀歐洲最大的世界地圖。他在書中曾抱怨找不到一幅好的世界地圖,並說自己要繪製一幅更好的地圖。但在此書中找不到地圖,所以,多數人認為,吉法斯所繪的地圖就是 《埃布斯託夫地圖》,或者說他就是《埃布斯託夫地圖》的作者。圖上文字說明主要用拉丁文寫成,但也有不少地名用當時的德文方言寫成。
  • 一分鐘讓你記住歐洲地圖!
    在地理的學習中,對地圖地形的記憶是很多學生頭疼的事。舉個例子,我們平時看到的歐洲地圖是這樣的: 這樣的地別說記憶了,看上去就讓人頭暈。
  • 《中國城市群地圖集》發布
    該地圖集是目前國際上首部城市群地圖集,對於促進我國及世界上其他國家學者進一步開展城市群研究與發展具有突出的意義。《中國城市群地圖集》分別從自然基礎、戰略地位、人口與城鎮化、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空間格局、發育程度、環境汙染與減排等方面,採用遙感、GIS和大數據等先進位圖手段,詳細記述了不同規模、不同類型城市群形成發育的自然變化過程和人文變化過程。
  • 《深海迷航》第17集:特別篇,地圖的邊緣到底有什麼?
    點擊觀看往期內容▼《深海迷航》第1集:在全是海洋的星球上瀚海求生
  • 十八世紀的古老世界地圖,朝鮮人繪製的地圖中國是世界中心
    1、這幅 地圖是18 世紀晚期由奧格斯堡出版商出版的世界地圖。這是根據法國地圖繪製師繪製的地圖。該地圖使用彩色色調和邊界來劃定各大洲,歐洲、亞洲和非洲之間的邊界劃分的非常清晰。2、這幅地圖屬於木刻地圖。
  • 歐洲"蓋亞"衛星繪製十億星圖 提高宇宙地圖"解析度"
    原標題:歐洲"蓋亞"衛星繪製十億星圖 提高宇宙地圖"解析度"「蓋亞」衛星繪製十億星圖。(圖片來源:ESA)中國網新聞9月19日訊 據美國《每日科學》報導,近日歐洲航天局「蓋亞」衛星繪製出十億星圖。如上圖所示,該十億星圖為一份高空間解析度的太空地圖,基於歐洲航天局發射的「蓋亞」衛星的觀測數據繪製。每個單位區域的光源數量不同,體現在地圖上的灰度也不同。最淺的區域對應的光源數量為500000每平方度(參考近地圖中心的半人馬座)。
  • 《廣東省地圖集》通過驗收
    今日,由省自然資源廳主導,省地圖院承擔的《廣東省地圖集》編制項目(下稱《圖集》)驗收會在省地圖院召開。《廣東省地圖集》編制項目順利通過驗收。楊林安在驗收會上表示,《廣東省地圖集》編制是貫徹落實廣東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確定的「1+1+9」工作部署重要舉措,是測繪地理信息服務國家發展大局、服務社會、服務民生的重要手段,是優化測繪地理信息供給側結構,滿足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和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是推介、展示廣東改革開放發展成就和廣東人品味形象的重要窗口。
  • 為什麼說地圖是人類文明最偉大的工具?
    巴比倫,當時可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周圍是由小圓圈代表的鄰近城市,都圍繞著一個更大的圓圈來表示海洋。儘管地理位置有限,但該地圖揭示了地圖製作者將自己置於世界文字中心的固有偏見。第一個世界地圖集--託勒密地圖集根據託勒密的地圖投影和位置於14世紀構建的地圖集
  • 掌上地圖館 | 西方近代地圖發展(上)
    西方近代地圖發展(上)地理大發現為地圖製圖學家提供的資料和數據,被迅速吸收和反映在地圖集和地球儀上。1.熱那亞世界地圖描繪了歐洲人在啟動大航海之前,對世界海洋與大陸的基本認識。「毛羅」世界地圖該圖尺幅巨大,直徑1.9米,兼顧了恢弘壯麗的美感、高度精確的繪製,以及有價值的信息,是歐洲中世紀末最偉大的地圖作品之一。「毛羅」世界地圖是由威尼斯共和國(現義大利)地圖學家弗拉·毛羅繪製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