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子刊:下定論?替諾福韋與恩替卡韋治療慢性B型肝炎發生肝細胞癌的薈萃分析

2020-11-19 臨床肝膽病雜誌

目前尚不清楚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和恩特卡韋與慢性B型肝炎患者發生肝細胞癌風險的關係是否不同,既往開展的薈萃分析得出了與實質性的異質性相互矛盾的結論。本研究旨在是通過分析更新的數據,來闡明異質性的來源。

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資料庫中搜索了相關研究,這些研究提供了接受替諾福韋和恩替卡韋單藥治療的慢性B型肝炎患者發生肝細胞癌的及時事件數據,隨訪時間至少為1年。包括2006年1月1日-2020年4月17日期間發表的文獻,以及2018年和2019年國際會議的摘要。

研究者使用隨機效應模型匯總了肝細胞癌的協變量調整風險比(HRs),使用卡方統計和Q檢驗評估了納入研究的異質性,並使用預先指定的亞組分析確定異質性的來源。

本研究註冊於PROSPERO,編號CRD42020176513。

最終對涉及119 053例患者的31項研究進行分析。在人群不匹配的研究中,接受恩替卡韋治療的慢B肝患者中肝細胞癌5年累積發病率為5.97% (95%可信區間: 5.81~6.13,28項研究),接受富馬酸替諾福韋酯的患者中5年累積發病率為3.06%(95%可信區間:2.86~3.26,13項研究)(P<0.001)。根據傾向評分匹配的所有八項研究中,接受恩替卡韋治療的患者中5年累積發病率為3.44% (95%可信區間3.08~3.80),富馬酸替諾福韋酯5年累積發病率為3.39%(95%可信區間:2.94~3.83)(P=0.87)。

對14項具有協變量調整的對比研究的分析發現,富馬酸替諾福韋酯和恩替卡韋具有相似的發生肝細胞癌的風險(主要結果);調整後的風險比為0.88,(95%置信區間: 0.73~1.07;P=0.2),儘管異質性顯著(I= 56.4%,P=0.0038)。在基於醫院的臨床隊列的亞組分析中,兩種方案之間肝細胞癌的發病率並沒有差異(調整後的風險比=1.03,95%可信區間: 0.88~1.21, I2=0%)。然而,在管理資料庫的研究中,與恩替卡韋相比,接受富馬酸替諾福韋酯的患者發生肝細胞癌的風險較低(調整後的風險比=0 .67,95%可信區間:0.59~0.76;I2=0%)。

本研究發現,富馬酸替諾福韋酯和恩替卡韋在肝細胞癌的發病率之間沒有顯著差異。

因此研究者建議治療應以患者的耐受性和可負擔性為指導,而不是以一種藥物是否比另一種藥物更有效作為指導。

摘譯自: Cheng-Hao Tseng, Yao-Chun Hsu, Tzu-Haw Chen, et a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cidence with tenofovir versus entecavir in chronic hepatitis B: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 [Published Online 2020]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病中心肝病科

李臘梅 牛俊奇 報導

中國百種傑出學術期刊

國精品科技期刊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

核心影響因子1.598

2019年度核心影響因子、核心總被引頻次、綜合評價總分在消化病學類核心期刊中均排名第1位

述評|陸倫根:重視肝腎症候群的基礎和臨床研究

全網首發|《臨床肝膽病雜誌》2020年第11期「肝腎症候群的基礎和臨床研究進展」重點號(執行主編:陸倫根)

《臨床肝膽病雜誌》2021年第1~6期重點號選題及執行主編

相關焦點

  • Lancet子刊:下定論?替諾福韋與恩替卡韋治療慢性B型肝炎發生肝...
    目前尚不清楚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和恩特卡韋與慢性B型肝炎患者發生肝細胞癌風險的關係是否不同,既往開展的薈萃分析得出了與實質性的異質性相互矛盾的結論。本研究旨在是通過分析更新的數據,來闡明異質性的來源。
  • 替諾福韋與恩替卡韋治療慢性B型肝炎發生肝細胞癌的薈萃分析
    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資料庫中搜索了相關研究,這些研究提供了接受替諾福韋和恩替卡韋單藥治療的慢性B型肝炎患者發生肝細胞癌的及時事件數據,隨訪時間至少為1年。
  • 廣生堂:B型肝炎治療藥「恩替卡韋」獲一致性評價
    中國網財經7月30日訊 廣生堂今日早間公告稱,近日,公司收到國家藥監局下發的關於公司恩替卡韋膠囊一致性評價的受理通知書(CYHB1850134 國)。  公告顯示,恩替卡韋是各國慢性B型肝炎防治指南一致推薦的治療慢性B型肝炎一線藥物,用於病毒複製活躍,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持續升高或肝臟組織學顯示有活動性病變的慢性成人B型肝炎的治療,具有抗病毒效果好、安全性高、低耐藥的特點,在我國目前核苷類抗B肝病毒市場佔有率第一。
  • 亞盛醫藥IAP抑制劑APG-1387聯合恩替卡韋治療慢性B型肝炎的II期...
    聯合恩替卡韋治療慢性B型肝炎(CHB)的II期臨床研究已經在中國完成首例患者給藥。該項研究為一項國際多中心、開放性的Ⅱ期臨床研究,旨在評估APG-1387聯合恩替卡韋用於初治或經治慢性B型肝炎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並計劃全球多國共入組104例患者。
  • 恩替卡韋、TDF、TAF,B肝患者如何選擇?
    2019年最新版《中國慢性B型肝炎防治指南》以「強效低耐藥」為原則,將恩替卡韋(ETV)、富馬酸替諾福韋酯(TDF)和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TAF)作為慢B肝抗病毒治療的一線推薦藥物。
  • 治療重症肝炎,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韋誰更好?
    中國是一個慢性B肝大國,當前仍有七千餘萬慢性B肝感染者,其中慢性B肝患者約兩千萬人,這部分患者後期都有進展為肝硬化、肝細胞癌的風險。重症肝炎已成為B肝患者的最大隱患。抗病毒治療可以降低不良後果發生的概率,這讓大量的B肝患者受益,也是醫學界公認的治療成果。
  • [AASLD 2016]恩替卡韋治療慢B肝:肝臟硬度動態變化預測組織學逆轉
    [AASLD 2016]恩替卡韋治療慢B肝:肝臟硬度動態變化預測組織學逆轉
  • 恩替卡韋治療10年副作用非常低!
    曾有文章報導在副作用方面,恩替卡韋副作用發生本就較低,恩替換成TAF在改善副作用方面沒有顯著的提升;在藥效方面,研究認為對於HBsAg水平低(小於800IU)的患者來說恩替卡韋換成TAF可能更能有效降低表面抗原。綜合性價比和購買途徑等多方面考量,繼續遵醫囑服用恩替同樣可以達到比較好的控制HBV複製的效果。
  • 替諾福韋酯治療慢性B型肝炎:藥物相關不良反應的誘發因素是什麼?|...
    替諾福韋酯治療慢性B型肝炎:藥物相關不良反應的誘發因素是什麼?
  • 恩替卡韋不是食物,切不可想吃才吃!
    多數醫生都建議她定期複查,暫時不用治療。也有的醫生告訴她:你的病毒量波動在四次方左右,這種情況可以考慮服用恩替卡韋抗病毒治療。但是你的肝功能和彩超都是正常的,這種情況也可以不用吃恩替卡韋。  如此看來,恩替卡韋其豈不是變成了可吃可不吃的東西了嗎?不吃蘋果,可以吃西紅柿;不吃魚,可以吃雞;不吃饅頭,可以吃花卷......恩替卡韋也是和這些食物一樣,可吃也可不吃嗎?
  • 慢性B型肝炎的危害不容小覷,嚴重時可引起癌變,患者應時刻注意
    中醫認為,同樣是B型肝炎病毒,侵襲於不同的人體,有的不發病也不產生抗體,有的產生B肝表面抗體。有的發生急性B型肝炎,甚至重症肝炎。有的產生慢性B型肝炎,以及形成B肝病毒攜帶者;部分患者逐步發展成肝硬化或者肝癌。通過辨識患者的中醫體質狀態,選擇能夠糾正體質陰陽偏勝偏衰的合理中藥方劑,使患者的體質恢復氣血調和,陰陽平衡,有利於慢性B型肝炎的康復。
  • B肝恩替卡韋6周試驗,觀察對照中藥,延長周期HBVDNA陰轉增多
    一項關於使用恩替卡韋用於治療慢性B肝重型肝炎的觀察對照試驗,對照使用複方甘草酸苷、護肝片以及還原型穀胱甘肽等,旨在了解恩替卡韋能夠改善慢性B肝重型肝炎的HB-DNA、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動度、總膽紅素等指標變化。
  • 駱抗先談對替諾福韋的幾個認識誤區
    恩替卡韋約有10%的患者效應欠佳,治療1年一般試劑檢查病毒3次方iu/ml不再降低,換用替諾福韋3個月大都會病毒轉陰。替諾福韋治療1年效應欠佳的罕見。替諾福韋病毒降低比恩替卡韋可能較快。每3個月檢查24小時尿液β2微球蛋白,如果這一蛋白增高換用恩替卡韋3個月複查大都可以正常,可再換回替諾福韋。 三、長期服用發生耐藥就無藥可治了?
  • 丙酚替諾福韋更能降低肝硬化和肝癌風險
    作者:小餅有著"史上最強B肝藥物"之稱的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片(商品名"韋立得")得到最新版歐洲肝臟研究學會(EASL)指南和美國肝病研究學會(AASLD)指南推薦,作為初治慢性B型肝炎(簡稱慢B肝)的一線用藥。
  • B肝生存率,長期口服恩替卡韋或替諾福韋酯,八年生存率為94.1%
    一項發表於2018年肝病學雜誌內容,能夠揭示長期口服恩替卡韋(ETV)或替諾福韋酯(TDF)治療慢性B肝的生存率問題。來源J Hepatol的一項研究顯示,長期口服ETV/TDF和8年總生存率成密切相關性,揭示了抗病毒治療與不接受抗病毒的區別。
  • B肝恩替卡韋聯合中藥試驗,部分未達標者,提供中西聯合逆轉依據
    一項中藥聯合B肝抗病毒藥物恩替卡韋,針對難治性B肝肝硬化以及難治性肝纖維化試驗,由我國曙光醫院主辦,首次發布日期為2014年9月16日,發布日期為2018年10月15日,招募350名受試者,題為一項多中心研究,評估中藥聯合恩替卡韋治療慢性B肝(CHB)肝硬化難治性肝纖維化療效和安全性
  • 慢性B肝有治癒可能嗎?建議這樣用藥,或有奇蹟出現!
    近十幾年來由於抗病毒藥物核苷(酸)類似物和長效幹擾素的先後問世,慢性乙抗病毒治療有了質的突破,使得慢性B肝的治療有了新的飛躍。那麼慢性B肝是否就有治癒可能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癒是指B肝表面抗原消失或產生B肝表面抗體,這種治癒率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
  • 恩替卡韋耐藥的慢性B肝患者,單用TAF實現「臨床轉陰」
    一、 病例介紹: 患者,男性,51 歲,因乏力、噁心、嘔吐,厭油 8 天於 2011 年 5 月到當地縣醫院就診,查肝功能示 ALT 升高 (具體不詳),HBV DNA 陽性(具體不詳),當地醫院診斷為「慢性B型肝炎」,給予拉米夫定及保肝降酶治療 (具體藥物不詳),症狀有所緩解,肝功能好轉出院。
  • 貓慢性肝炎和肝細胞癌可能和貓肝病毒DCH有關
    Pesavento等人的研究推論:貓肝病毒(DCH)與慢性肝炎和肝細胞癌的發病有密切關係。僅2015年,超過85萬人死於由B型肝炎病毒(HBV)引起慢性肝炎和肝細胞癌(HCC)。儘管靈長類、嚙齒類動物的肝病毒可導致包括慢性肝炎和肝細胞癌在內的肝臟疾病,但目前肝臟疾病的發病機制仍不完全清楚。
  • 慢性HBV感染免疫控制期抗病毒治療之爭
    目前國內外對免疫控制期患者是否啟動抗病毒治療認識尚未達成統一,2015版亞太肝病學會慢性B型肝炎(CHB)管理指南[2]、2018版美國肝病學會CHB指導聲明[3]意見對此期患者通常不推薦抗病毒治療,如有條件可行肝組織活檢明確肝臟炎症及纖維化後啟動抗病毒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