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口罩的「吉芬屬性」與凡勃倫效應

2020-12-05 騰訊網

收入效應:指在貨幣收入不變的情況下,某種商品價格變化對其需求量的影響。如果某種商品價格上漲,而消費者的貨幣收入不變,那麼就意味著消費者的實際收入相對於該種商品的價格上升而言在減少,購買能力在下降,從而對這種商品的需求會減少。

然而,1845年愛爾蘭發生災荒,英國人吉芬於發現,土豆價格上升,但是土豆的需求量卻反而增加了。這類需求量與價格成同方向變動的特殊商品以後也因此被稱作「吉芬商品」

顯然,顛覆傳統的收入理論下,吉芬商品的存在:是因為在極端的情況下,收入不增加甚至減少,但人們的消費選擇也會不按常理,饑荒概況下,人們擔心基本的生存問題,所以會通過囤積澱粉屬性食物來度過難關,即使價格節節攀升下,因為你會擔心你現在不買別人在搶,隨著商品物資越來越稀缺價格還會越來越高,在生命價值下會便不計成本的考慮問題了。而且眼下便存在吉芬商品——

大街小巷被搶購一空的口罩和酒精便是典型的吉芬商品,試想,如果沒有政府的市場價格控制,在一個完全自由的市場環境下,那麼在疫情的極端情況下口罩的價格一定會炒翻天!(即使政府嚴控,仍然存在妄為的商家暗自坐地起價!)

我們會發現,雖然年年豐收,但是國家還是要不斷做糧食儲備,其實正是擔心出現吉芬難題。所謂居安思危,何況現在我們正處於居危當思危。所以想來,多一些對于吉芬的思維不是壞事!

因此,結合著災荒的土豆,當下的口罩、酒精,在正常的生活秩序下和良性的供需關係下,這些不起眼的商品的價格變動往往是很小的,甚至處於滯銷狀態。然而吉芬商品的兩個核心的共同點!,一、當極端風險情況出現(上提到,導致了供需嚴重失衡),還有二,缺乏足夠的替代產品

替代商品與雞肉的發展史

近期,而肺炎的疫情下不覺,多地(四川,湖南多地發現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也在不期而至,按下葫蘆起了瓢,去年豬瘟的灰霾還未完全走出,肉食上又多蒙上了一層陰影!

在這,我們先聊聊雞肉的前生今世,

儘管吃雞的歷史很悠久,但雞成為風靡全球餐桌的主要肉類食品還是過去幾十年間的事,大規模地集約化養雞也是從20世紀才開始。

最初被馴養而成的古老雞種,並非完全只是為了食其肉和蛋,玩賞更是養雞的目的之一。至少在西方,人類養雞的重要用途是為了鬥雞和祭祀。

目前世界上肉禽養殖集約化最完善的美國,在19世紀末的時候人們並不十分把雞當成一種正兒八經的肉看待,牛肉才是真正的「肉」,人們養雞主要是為了得到它的蛋,只是偶爾補充一下肉類的豐富程度而已。

兩次世界大戰,改變了雞的命運

戰爭中,美國肩負著給深陷惡戰的歐洲盟友提供軍糧的重任,由於大量的食物需要運往戰場,美國對分給國內的食品配額進行限制,物價也因此提高,政府便想出來一個辦法讓國民們儘可能地自給自足:養雞。

農業部製作了一條標語:和平時期養雞是一項賺錢的消遣,戰爭時期養雞是一份愛國的責任。同時還發放了很多海報,宣傳養雞的好處:雞很便宜,還很好養,又不佔地方,你後院那塊小角落就別讓它浪費在那兒了,家裡只要有個稍微能管點事的小朋友就能照顧好這群雞,所以給自己一個機會,也給雞一個機會吧!

而在二戰中的英國也有類似的經歷,在食物極度短缺的情況下,英國家庭通過飼養雞和兔子等動物度日。

戰爭結束後,美國人吃的雞比戰前要多上三倍。在20世紀40-50年代,肉雞產業在美國南部出現並逐漸規模化,在此階段,下遊更為成熟的飼料工業為整個肉雞產業的合同化發展帶來了動力,肉雞的產量開始出現爆發式增長,與之伴隨的是大量散戶逐漸退出,規模化的優勢逐步顯現。

而到了80年代,隨著快餐業的發展,以及——雞肉價格遠低於豬肉和牛肉價格,同時還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熱 量和低膽固醇的特點,受到消費者的喜愛。消費者對肉類消費的偏好也發生了變化。在美國雞肉的人均消費量在1985年超過豬肉,在1992年超過牛肉,由此也成為美國人均消費量最大的肉類品種。

時至今日相比其他動物,雞的養殖對環境更加友好——每生產一公斤雞肉,產生的碳排放量分別是同等數量豬的一半,牛的四分之一,以及羊的七分之一,人們對牛肉、豬肉消費減緩的同時,雞肉的需求量一直在快速上升。

2018年雞肉佔全球肉食消費35%以上)

這些年在中國,我們對於雞肉的消費和佔比也在不斷力高,而從雞肉的發展史我們看出,正式基於遭遇危機或者打擊下,美國用在機械化和規模生產下發現了雞肉的相較於豬牛羊的成本優勢,以雞肉作為戰時的替代產品解決戰時難題,而戰後運用成本優勢將雞肉的經濟戰略地位進一步提高,曾經這個不得已的選擇反而是更優選——

有研究甚至指出,如果美國人民停止吃他們最愛的牛肉,全部改成吃雞肉,對環境做出的貢獻就相當於公路上少了2600萬輛車。看來,除了給人類帶來美味,小雞還承擔著拯救地球的使命!

所以借疫情期間的口罩供應角度,當下禽流感也好,甚至是我們面臨中長期能源安全問題來看(比如石油,越漲買的越多作為戰略儲備,尤其是我們石油能源的缺乏),防止陷入無法掌握定價的吉芬難題,尋找可實施和可制衡的替代商品是風險對衝的關鍵!

凡勃倫效應

無獨有偶,跟吉芬難題相對應,20世紀初,由美國經濟學家凡勃倫提出: 「一切珠玉寶石在官能上的美感是大的。這些物品既稀罕,又值價,因而顯得更加名貴。假設價格低廉的話,是決不會這樣的。」這就是所謂——凡勃倫效應,

核心就是——商品價格定得越高,越能暢銷。

與吉芬商品不同(吉芬商品,針對的是低端商品,生活必需品),凡勃倫效應針對的是高消費品甚至奢侈品,它反映了人們進行揮霍性消費的心理願望。商品價格定得越高,越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反而性價比高的價格便宜的產品不見得賣座!

隨著我們的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消費會隨著收入的增加,而逐步由追求質量和數量過渡到追求品位品質的階段(比如近年來貴州茅臺的熱銷),所以凡勃侖的關注及應用在營銷領域也開始廣泛起來。比如在商品的設計和定價中,通過包裝,服務提升,附加值提升,消費文化建立,價格高的定位不僅不會打壓銷量(蘋果手機,女士的化妝品),反而會提高銷售額。

但是,反面來說,很多的消費陷阱和欺詐行為,也也會利用這些人們的心理訴求使用手段。來實現其目的!所以,去偽存真的能力很重要!

藉助於現實的思考是,構成和傳統認知的想違背「吉芬」和「凡勃侖」根源在於消費者的消費心理,人們在遭遇恐慌、擔憂、攀比、嫉妒等等心理狀態下的心理訴求會導致消費選擇的不同,而個體的選擇會形成現象,進而變成效應,正如馬歇爾所述——

而這些前提條件會因時代的不同、環境的改變、以及導致人的觀念不同而發生變化!

相關焦點

  • 正視教育國際化中的凡勃倫效應
    正視教育國際化中的凡勃倫效應   無論是美國狄克森州立大學外籍學生檔案存疑
  • 評論:高車價中的凡勃倫效應
    評論:高車價中的凡勃倫效應   「不求最好,但求最貴」,並不是只有少數人才有的消費心理,這從近些日子人們很關注的關於進口汽車暴利的討論中可以找到證據。
  • 職場「凡勃倫效應」
    我告訴他,這其實是「凡勃倫效應」在職場最典型的表現。什麼是「凡勃倫效應」呢?凡勃倫效應是指消費者對一種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標價增高而增加。商品價格定得越高,越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商品價格越高消費者反而越願意購買的消費傾向。
  • 奢侈品牌的凡勃倫效應
    據警方介紹,案件中的假冒商品每件成本200元左右,但在網上的銷售價最高可達數千元,翻了10倍以上。對此,有網友稱:「造假者膽兒也忒肥了,要是定價低點兒,或許還不那麼容易被發現。」也有網友表示:「真貨用料好,做工講究,再加上純手工製作,成本要高很多,哪那麼容易仿冒!」但這兩位的說法全被另一位網友否定了:「假貨成本200元已經相當有良心了,真品成本也不過如此。
  • 凡勃倫效應:在感情中,如何找準自己和戀人的定位?
    在這個故事裡,師父要告訴徒弟是關於實現人生價值的道理,但是從門徒出售石頭的過程中,卻反映出一個經濟規律:凡勃倫效應。而凡勃倫效應在感情中其實也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示,接下來我們就看看怎麼應用吧!1、對於自己的定位凡勃倫效應就是告訴我們,如果定位不同,你呈現的價值就不同,在感情中很多人都會呈現出一種很容易滿足的特點。
  • 「凡勃倫效應」告訴你貴的東西不一定好
    從量到質的凡勃倫效應  我國2016年的恩格爾消費係數是30.1%,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規定的標準,一個國家的恩格爾係數在30%以下,就屬於最富裕。我國離這個「最富裕」僅一步之遙,進入這個階段後,人們的消費需求就變得多種多樣,特別是對商品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  比如裝修新家,你希望家裡的電器物件等能使用很長時間,所以在商場選購時會多方面對比。
  • 愛人若被「凡勃倫效應」控制,即使你有上億財富,也會被掏空
    是經濟學中的「凡勃倫效應」在作怪。「凡勃倫效應」是美國經濟學家凡勃倫提出的,它是指消費者對於一種商品的需求程度因其價格較高而增加,不是因價格較低而增加,反映的人們揮霍性消費的欲望。在兩性關係之中,經濟學與情感是脫不開關係的。
  • 感情裡,想讓男人持續寵愛,你要懂得「凡勃倫效應」
    說到定位,就不得不提到經濟學中有名的「凡勃倫效應」。「凡勃倫效應」主要就是告訴大家,你對自己的定位不同,你所呈現出來的價值就會不同,價值高,別人才會搶著要。一塊普通的石頭,在不同的市場都有不同的價值,最後能以五十萬成交,並不是因為它真有奇特之處,而是因為它懂得抬高自己的價格,懂得提升自己的價值。
  • 這就是凡勃倫效應!
    今天我們來聊一個關鍵詞叫凡勃倫效應。小編還寫了一個標題叫做你喜歡的並不是物美價廉,試想一下今天如果問任何一個人買東西你會怎麼買呢?你首選的是什麼,小編想大家幾乎完全正確的回答了答案叫凡勃倫效應,小編喜歡物美價廉的東西,事實上很多時候你回答了答案,跟你真正的其實是相背而行的。小編先給你講個故事,這個故事大概能夠讓大家理解什麼是反勃倫效應?有一天一位禪師為了啟發他的弟子,給他的弟子拿了一塊石頭,然後叫他去蔬菜市場。就是菜市場上去把這塊石頭賣掉,這個石頭看起來挺大的而且長得還挺漂亮的。
  • 丨心理學淺析凡勃倫效應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凡勃倫效應(Veblen effect)是以經濟學家凡勃倫的名字命名的,指的是商品定價越高,反而越暢銷的現象。這從心理學上看是一個非理性的現象。凡勃倫效應成立的第一個原因就在於:價格不僅僅是價格,還是身份的象徵,人們之所以願意花更多的錢來買一樣商品,是因為它背後的品牌的附加值足夠大。
  • 《紅樓夢》寶黛的愛情故事,就是有閒階級迸發出的凡勃倫效應
    有閒實際更注重的是一種生活態度,《紅樓夢》中寶玉、黛玉是典型的有閒階級。寶釵不是,因為她需要為自己籌謀自己的婚事,也要操持薛家生計。寶黛兩人整日裡無所事事,自然就有了談情說愛的時間。而兩人之間的愛恨痴纏,除了是天定的前緣之外,大約就是凡勃倫效應下產生的互相吸引。
  • 告訴您什麼是「凡勃倫效應」!
    凡勃倫提出的「凡勃倫效應」。凡勃倫效應是指:商品價格定得越高越暢銷。也就是說,消費者對一種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標價的升高反而會增加。它所反映的是人們的一種揮霍性的消費心理。凡勃倫效應是在告訴人們,有時決定消費者需求的,並不只是便宜的價格和商品所具有的效用,人類的心理和文化因素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通常,消費者的這種心理因素會使得人們在購買商品時,總是會不自主地買一些不但高價,而且沒有什麼實際效用的東西。
  •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凡勃倫效應:想別人看重你,首先得看重自己
    ——社群營銷諮詢【 白磚家】拿起來就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凡勃倫效應:想讓別人看重你,那麼你首先得看重自己如果你不要更高的價錢,別人永遠不會給你更高的價錢。——凡勃倫【理論解析】我們經常在生活中看到這樣的情景:款式、皮質差不多的一雙皮鞋,在普通的鞋店賣80元,進入大商場的櫃檯,就要賣到幾百元,卻總有人願意買。
  • 孩子搶玩具的背後,或許「凡勃倫效應」使然,關注物權意識是關鍵
    在社會交往中,「搶與被搶」本來是件平常的事情。是孩子社會化進程中可能會經歷的一個環節。如果你家裡的寶寶,也是看著別人的總比自己的好,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到底是為什麼?搶東西的「凡勃倫效應」在經濟學裡的,凡勃倫效應,講的是消費者對
  • 凡勃倫效應在作怪,家長不妨這樣處理
    凡勃倫效應在作怪有不少朋友在平常生活中會發現一個特殊的現象,有很多消費者在購買產品的時候產品的價格越高反而越受大家的歡迎,也更加容易購買。但是如果產品的價格比較低就更不容易被大家購買。這種情況其實就是凡勃倫效應,由於這個效應是美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凡勃倫所先發現的,所以這種情況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了。
  • 凡勃倫效應——打折你不要,漲價你來搶?
    這種現象就被稱為:凡勃倫效應。比如:同樣款式、相差無幾的一件衣服在商場裡售價高達上千元,也有很多人買;相反,同樣的衣服掛在街邊小店只賣幾百元卻賣不動。典型的還有女生的包包,各種輕奢、大牌包包在中國市場上有多暢銷不用我多說了吧,而同樣品質只賣幾百塊錢的包包卻不受大家追捧。
  • 一片口罩的蝴蝶效應
    時下,北京疫情有所反彈,但大家都在期盼著一切恢復正常。不過現實中有幾家歡喜,就有幾家發愁,一片小小的口罩也讓世界蕩起一圈圈的漣漪。 疫情之下,安有完卵當口罩這個成本不到0.3元的產品被炒出天價時,仿佛股票一開盤就漲停板似的,瞬間就吸引到了足夠多的逐利者紛紛削尖了腦袋要扎進這個圈子。
  • 可能和「凡勃倫效應」有關,三招正確應對
    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每個人都希望在自己的教育之下讓孩子能夠成為一個講禮貌的人,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孩子的做法卻非常容易讓父母感到失望。小剛在和其他小朋友玩耍的時候就特別喜歡搶奪其他小朋友的玩具。
  • 凡勃倫效應告訴你:抓住男人的心,只需做到這一步
    相信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一定也聽說過凡勃倫效應,凡勃倫效應是指,消費者對一種商品的需求程度,因其標價高而增加。它反映了人們進行揮霍性消費的心理願望。 這種效應雖然是被用在消費心理上的,但是有些時候,將它應用在愛情中也有一定的可行性。換而言之,一個女人自身的價值越高,越能夠得到一個男人的青睞。
  • 深度|疫情之後,社會經濟即將出現的「六大效應」
    這種效應在生活和工作中隨處可見,它的核心要義就是,某一事物受到的環境壓力越大,其自身的爆發潛力和空間也就越大;受到的環境壓力越小,其自身的爆發潛力也越小。一場大的災難,必定蘊含了一些新的能量。此次疫情,對中國的考驗亙古未見。以城市和省區為單位進行全國範圍的隔離和延長假期,相當於對處於正常運行狀態的社會經濟施以極大的反向壓力,一旦這種壓力消除,它所產生的「彈簧效應」將是極其明顯而力量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