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每個人都希望在自己的教育之下讓孩子能夠成為一個講禮貌的人,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孩子的做法卻非常容易讓父母感到失望。
小剛在和其他小朋友玩耍的時候就特別喜歡搶奪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小剛的父母在多次和小剛進行溝通之後也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其實,如果想要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父母就必須找到小朋友搶玩具的原因,只有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一、為什麼孩子會搶別人玩具?
1.好奇心強
很多朋友對於嗯哼這個小朋友是非常喜歡的,雖然這個小朋友在大多數時間都非常聽話,但是也有自己調皮的時刻。比如在他和其他的夥伴玩耍時就做出了搶他們玩具的事情,這讓他的媽媽感到非常生氣。
這也是很正常的,因為很多孩子在看到其他小朋友有的自己沒見過的玩具的時候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最終因為好奇心做出這樣的事情。
2.引起父母的關注
父母的關注對於孩子來說非常重要,他們總是希望父母能夠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自己的身上。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父母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而在父母做其他事情的時候注意力自然就無法集中在孩子的身上了。
父母注意力的轉移會讓孩子感到非常失落,所以在這個時候他們會通過這種手段來吸引父母的關注。
3.語言表達能力不足
語言的表達對於任何人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技能,但由於年齡的限制所以他們並不能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所以在這個時候他們會通過自己的動作向父母傳遞自己的想法。在這個時候有不少孩子就會直接作出搶奪的動作來了,而在父母明白了他們的想法之後才會選擇放手。
通過這些了解父母就可以知道孩子搶奪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是事出有因的,而這種情況和「凡勃倫效應」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如果父母希望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一定要了解背後的原理和邏輯,只有這樣才能讓父母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也能讓孩子更受其他人的歡迎。
二、什麼是「凡勃倫效應」?
這種效應原本指的大家在面對產品的價格升高時並沒有讓自己的欲望降低,反而會逐漸增強。其實對於這種情況大家並不陌生,比如說大家在購買產品的時候更願意購買價格比較貴的產品,覺得這樣的產品質量更有保障。當然這種情況在生活中的體現還有很多。
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也會出現這種情況,如果他們看到了其他小朋友有自己沒見過的玩具,那麼就會對這些玩具產生興趣。有可能這些玩具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是孩子往往在這個時候會做出搶奪的動作,而這就是由於這種效應所造成的影響。
在父母了解了導致孩子做出這些動作的原因之後就可以有針對性地解決了。
三、父母應該怎樣應對孩子搶奪玩具的事情?
1.讓孩子有物權意識
很多孩子對於玩具的所有權並沒有清晰的意識,所以這些孩子即使搶奪了其他人的玩具也不會覺得自己做錯了。
父母在教育他們的時候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明確玩具的所有權,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不會再做出類似的事情,也能讓他們知道自己的行為並不正確。
2.教會孩子更好地用語言表達
很多孩子在看到陌生的玩具時產生好奇心理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是由於無法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所以才會用行動來告訴父母自己的願望。
所以父母教會孩子正確地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也是很重要的,在孩子具備了用語言來進行表達的能力之後就不會繼續通過動作來傳遞自己的想法了。
3.讓孩子學會交換
在我們的孩子對其他小朋友的玩具產生興趣的時候,其他的小朋友也會對他們沒有的玩具產生興趣。如果進行交換就能讓他們都得到滿足。雖然這個道理非常簡單,但是對於並沒有生活經驗的孩子來說卻是非常複雜的。
所以父母要引導孩子主動進行交換,這不僅能夠讓孩子們的願望得到滿足,同時也能讓他們學會更好地和其他人相處。
在照顧孩子的時候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其實在這些問題的背後都有自己的邏輯。比如孩子搶奪其他小朋友的玩具背後就有這麼多心理知識。父母在了解了這些知識之後就能在應對類似問題的時候更加順利。
小哥哥陪你一起育兒,做最野的爸媽,關注我,了解更多育兒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