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雙眼來探秘,誠如「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一樣,鴿子的兩隻眼睛也不一樣。先不說一隻砂眼一隻黃眼或牛眼的情況,就是具備相同眼砂的鴿子,眼睛也不一樣。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是遺傳所致,還是後天形成的呢?是否蘊含著什麼深奧的育種秘密呢?
通常鴿子左眼要靚麗一些,右眼眼砂遜色一些,按照人們經常使用右手的習慣,應該先看左眼,再看右眼,所以賽鴿的健康狀況和其他信息,也是首先通過左眼反應出來。那為什麼左眼要比右眼漂亮呢?是先天遺傳造成的呢?還是後天受自然環境,人工選擇影響所致呢?個人認為眼砂色素的濃淡跟比賽賽線、比賽強度有關,受太陽照射的影響更大,看來賽鴿經常用雙眼來尋找歸巢的方向,增加了左眼向陽的時間,再經過長期照射,才造成眼砂一濃一淡的現象,這僅僅是一種推斷。這一點鴿眼在強光手電筒的照射下,已經得到了印證,左眼受強光照射,會迅速縮小,而右眼在強光照射下,幾乎變化不大。例如吉星高兆的左眼典型的盆型砂,金黃色底砂,多層次面砂,瞳孔略小,全圈鋸齒狀內線口;右眼是大瞳孔、盆型砂,底砂色素淡了些,瞳孔前方有蕩角,整體不及左眼漂亮。放飛看左眼,育種看右眼。左眼是是否放過路的重要標誌,右眼是原始色,反應出鴿子的遺傳能力,這也是個人愚見。
養鴿者參賽、育種看鴿眼還是有必要的,不要盲從,也不要輕易否定,只有在不斷的研究探索中,才會有所發展、有所進步!而今賽鴿理論可謂「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忘其粗取其精,才能與時俱進,丟下所謂的老資格,唯有腳踏實地的虛心學習,才能培育出實戰的賽鴿,才會保持優秀的賽績!鴿眼如人心一樣,讓人看不透、摸不準,所以要經常去探索。
純植物的對沙門氏一樣高效,關鍵是不傷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