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張伯禮院士批評極少數知識分子:家國情懷何在?
危難時刻,有人選擇奮不顧身,逆行抗疫,也有人選擇了背道而馳。
最近,張伯禮院士在天津大中小學「抗疫第一課」專題報告會上,充分肯定了青年一代在這場艱難抗疫中彰顯的青年擔當,同時也列舉了一些反面案例,引起人們深思。
在直播報告會上,張伯禮院士分享起自己在武漢一線的親生經歷和親眼所見,在武漢疫情嚴峻的時候,即便每天忙碌不堪,醫護人員也從未忽視對患者的關懷。
如果有患者不幸逝世,醫護人員們都會將患者身上的所有物品,包括手機、手錶、項鍊等小物件,清理消毒後單獨放在一個包中,密封起來。每個逝世患者都會很妥善地處理後事,在清理之後,才用被單裹起,放進太平間。
儘管醫護人員每天都與死神抗爭,也會遇到自己的患者不幸離世,但他們始終保持著對死者的敬畏,在患者離世時,會進行集體默哀,表達心中的沉痛。
然而,這些現實中的醫護關懷卻在一些極少數知識分子的言論裡成了另一幅模樣。
對此,張伯禮院士特別提及了許可馨、方方等,指出她們在疫情之下的言行,罔顧事實,暴露了其扭曲的價值觀,和歪曲的靈魂,痛批道,如此做法,家國情懷何在?
02 方方惱羞成怒:不知道張先生有什麼偉業?
對於張伯禮院士的指責批評,作家方方十分迅速地做出反應。
5月3日晚,方方曬出張伯禮院士批評極少數知識分子的直播截圖,直播截圖裡,張伯禮院士背後的幻燈片正是方方、許可馨等人發表的不實言論,並標上了「家國情懷何在?」的紅色字體。
與此同時,她還回應道,這一切都記錄在此,等著張先生有一天對她道歉,並聲稱不知道張先生有什麼偉業,這張圖將會成為他一生的汙點,只有道歉才能洗去。
03 危難當頭,張院士身先士卒,奮戰一線
一提及張伯禮院士,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
在此次疫情抗爭期間,張院士擔任中央疫情防控指導組專家組的成員,以及江夏方艙醫院總顧問,危難時刻堅守一線,為武漢疫情防控指導工作竭盡全力,做出諸多貢獻。
大年初二,接到通知的張院士,即刻出發奔赴一線,奔波在各個定點醫院、方艙醫院和社區,照顧患者,為病人會診看病,展開疫情調查,研究中醫治療處方,制定中醫治療方案。
每天都在為抗疫工作,奔波勞累,甚至因過度勞累引發了膽囊舊疾,在強制性要求住院下,才暫停了手中的工作。在接受手術治療過程中,醫生才發現張院士的膽囊都化膿了,其勞累程度,可想而知。
即使是生病,接受了手術治療,但是術後第三天,張院士在身體沒完全恢復的情況下,再一次投身工作,參與疫情抗爭,還自稱:肝膽相照,我把膽留這裡了!
危難當頭,張院士身先士卒,默默奮戰一線,為抗疫工作鞠躬盡瘁,可是自稱記錄實情的人,卻不知其偉業,令人匪夷所思。
對於此次事件,你如何看待,歡迎下方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