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餐飲O2O,ID:coffeeO2O】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有著「素食界的貴族」之稱的素食餐廳大蔬無界近日被曝大規模閉店。
9月22日,記者搜索大眾點評看到,大蔬無界位於上海的徐家匯店、環球館店、外灘店3家門店、杭州萬象城店以及南京德基廣場店均顯示「暫停營業」狀態。
01
全國僅剩1家店在營業
大蔬無界官方微信公號顯示,它在上海、杭州、南京、蘇州分別擁有3家、2家、1家、1家門店。以此計算,大蔬無界目前僅剩一家門店還在營業。
在大眾點評上,並未搜索位於杭州的另一家門店(國大城市廣場店)相關信息,界面新聞多次撥打該門店電話,但無人接聽。據聯商網報導,該門店已於2019年1月閉店。
此外,大蔬無界南京德基廣場店已被一家叫「明心見素·藝術素食」的餐廳取代,該餐廳工作人員對界面新聞表示,目前餐廳仍主打素食概念,不過老闆已經換了。
據天眼查APP顯示,這家名為「明心見素·藝術素食」的餐廳隸屬南京市明心見素餐飲責任有限公司,公司法人為吳海波,持股55%,他曾是大蔬無界南京門店公司的股東之一。
大蔬無界蘇州誠品店工作人員向界面新聞證實,目前只有蘇州誠品門店仍在營業,店員並未接到閉店的通知。至於其他門店關閉原因,該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
早在今年7月,就曾傳出過大蔬無界上海和南京門店關閉的消息,據《新京報》7月22日報導,大蔬無界位於上海的工作人員稱是暫停營業,正在「裝修升級」;南京德基廣場美素館門店工作人員則稱,裝修已完成,店名更換不再用大蔬無界。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大蔬無界所屬公司為上海大蔬無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註冊資本5092萬元,創始人宋淵博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是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公司大股東為杭州懷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63.26%。
隨著健康、環保風潮的帶動,素食在2014年之後逐步被大眾接受,各地開出了不少素食餐館。定位為「高端素食餐廳」的大蔬無界在巔峰時期曾擁有門店達10餘家,其經營模式和理念曾引領素食潮流,還曾登上過米其林榜單。
不過,無論從飲食習慣還是餐廳經營的角度而言,素食似乎都是一種「不容易」的時尚選擇。
一位在廣東從事餐飲行業的人士對界面新聞分析,在國內,素食目前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小眾的品類,而且素食對菜品研發和廚師的要求比中餐其他菜系要高,這導致了成本壓縮有限,帶來的就是人均消費不低。實際上目前大部分素食餐廳都在慘澹經營,更別提長期連鎖化經營,大蔬無界的大規模閉店只是一個縮影。
根據大眾點評顯示,大蔬無界門店人均消費超過200元,其中外灘店人均消費最高,達到382元。除了價格貴,消費者吐槽的內容還包括菜量少吃不飽、性價比低、出品不如想像以及服務差等問題。
不僅如此,近年來曝出的創始人宋淵博離職、內部不和以及多個訴訟糾紛等,都為大蔬無界近年來的發展之路蒙上陰影,而突如其來的疫情則是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02
端素食餐廳生存艱難
事實上,不止大蔬無界,疫情期間其它素食餐廳也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
在北京,素食餐廳「素虎」對人員和店面都進行了大幅縮減,關閉了線下實體店的ZeroGo將自製醬、素奶酪和泡菜做成成品銷售;上海素食餐廳「甘露霖」也上線了小程序用來銷售半成品;在廣州,素食餐廳「天水」則是開始藉助短視頻和直播,來吸引更多年輕顧客的關注。
近年來,隨著大眾健康意識增強,飲食態度的變化也逐漸趨顯,素食成為大眾追求的一種全新健康生活方式,一些素食餐廳也悄然興起。
有數據顯示,到2019年,中國吃素人群已經超過5000萬人次,而大眾點評網的數據顯示,到2016年10月,內地素食餐廳較多的地區包括上海、廣州、北京、深圳、成都等城市。也湧現出了一些揚名國內外的素食餐廳,比如米其林餐廳、被譽為中國最具創意的頂級素食餐廳福和慧,曾經登上了法國《費加羅報》的北京素虎淨素食餐廳等等。
無論是市場變化,還是消費者飲食習慣的變化,亦還是政府推崇健康環保素食的號召,素食餐廳也曾經風靡一時。大蔬無界只是一個縮影,素食餐廳近年來生存困局愈發明顯。以北京為例,2017年左右中國素食餐廳發展最火爆的時候就有200多家餐廳,但現在已經縮減了近一半。
素食的經營難度較大,研發技術要求和廚師等都比中餐其他菜系要求高,一定程度提高了素食餐廳的成本,往往產品價格較高。
一位行業專家表示,高端素食價格高,性比價相對不高,是素食餐廳難以經營的主要原因。同時,國內接受素食的相對比較小眾,而且經營素食難度更大,成本也高。又加之如今疫情的影響,導致高端素食餐廳經營會很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