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顧 韓
編輯|李春暉
從去年片花曝光時的「活久見」,到項目花落芒果片單時的全網關注,再到今年3月網傳劇集即將開播時的激動,以及等來等去、等到7月小說在各文學網站下架時的頹然,《掌中之物》粉絲們的心情可謂一波三折,仿若遭遇了PUA渣男。
更令人沒想到的是,7月23日,網友「花生小錦鯉」爆料芒果的招商推介上的泰版《掌中之物》,主演為曾在網紅泰劇《吹落的樹葉》中有過合作的平採娜與Push。
說起來這兩人在中國的人氣也不低。甚至早在2019年7月,B站便有剪刀手剪輯了這兩位的《掌中之物》,播放量超過15萬。可惜緊接著又有粉絲搬運了ins上的消息,表示平採娜一方進行了闢謠,此為不實消息。
不過,據硬糖君觀察,當天有大量營銷號迅速參與發酵了泰版《掌中之物》這一熱點話題。很難說這是單個網友惡作劇性質的造謠,反而更像是有心人的一次試探。試探網友對於海外翻拍《掌中之物》的反應,倒也不一定真的是場空歡喜。
事實上,在敢想敢拍高顏值的泰劇屢屢經由網際網路火到中國來的同時,「華流」也一早就在東南亞穩定擴散著,甚至已經從買版權播出走到了買版權翻拍的階段。Push會不會成為泰版「傅慎行」不好說,但他確實已經是泰版《杉杉來吃》與《狐狸的夏天》官宣過的男主,兩部劇均在今年上半年啟動拍攝。
無處安放的「半部刑法傅慎行」
《掌中之物》小說創作於2015年,作者貝昕,大家可能更習慣她另外一個筆名「鮮橙」與另一部作品《太子妃升職記》。《太子妃》網劇當年便是憑藉反套路的人設與劇情走紅,《掌中之物》本質上也一樣,雖然一個是喜劇,一個是虐文。
要明白《掌中之物》為什麼以相當大的爭議性成為「八組名著」,要先了解女頻網文早年的「虐文」、「虐戀」流派。
男方往往冷酷霸道、工於心計,對女方強取豪奪、百般折辱。女方要麼柔弱無力、要麼負隅頑抗。然而世事弄人,兩人在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喜歡上對方,於是單純的虐身又上升為了複雜的虐心,令讀者欲罷不能。匪我思存的作品可謂是個中代表,談戀愛嗎?滅你全族的那種。
虐文走紅,是因為它能通過跌宕起伏的狗血故事,給讀者們平庸乏味的生活帶來別樣的刺激。不過隨著時代的變化發展,新一代讀者對「三觀」的要求愈加嚴格,為虐而虐的種種套路已經成為了吐槽、批判和解構的對象。
被稱為「反斯德哥爾摩」的《掌中之物》,便是在這個背景下誕生。
男主傅慎行可謂套路的集大成者,他冷血無情、壞事做盡,但又帥氣多金,性格有不幸的童年作註腳,愛上女主後深情不已,將其視為自己的救贖。
女主何妍卻是一個反套路的存在,她既沒有因為肉體而屈從,也沒有心一軟,自以為能感化他、治癒他,自始至終想的都是怎麼把對方繩之以法。這可以說是目前的輿論風向下非常討巧、也非常容易出話題的設定。曝光以來,該劇常居德塔文待播劇榜單前列,觀眾期待程度可見一斑。
由於男主的涉黑身份、以及許多大尺度情節的存在,許多人壓根兒沒想到這部小說也能改編成劇。但影視圈又何曾因為難改就退卻了?劇版出品方博納找來公安部金盾一同出品,扶正小說中擁有警察身份的男配,撬動一批老戲骨與正劇演員出演,直接上升到了「掃黑除惡」的高度。
經過這麼多年IP改編劇的錘鍊,粉絲也大多表現得異常通情達理。有了合心意的選角,便不再計較於大刀闊斧的改編,表示能播就好,哪怕搞成普法欄目劇都沒問題。
可惜3月虛晃一槍之後,該劇不僅沒有上星,連網播都沒了消息。7月其原著小說在多個平臺下架,更令人感到播出渺茫。
泰版《掌中之物》的爆料,時機可以說找得非常好,給了許多人一個紓解悶氣的機會。甚至有網友順勢呼籲起了韓版、港版。
東南亞,早就是中國影視的法外之地?
很顯然,網友之所以願意「忍痛割愛」,是看中了泰國相對寬鬆的審查環境。而事實上,東南亞也早已是中國影視劇裡的「法外之地」。大場面槍戰、黑幫糾紛等在內地不能想像也不能描繪的情況,紛紛移往東南亞。
一方面,那裡確實有著兇險的「金三角」,毒品毒梟、私人武裝、叢林交火……說來殘酷,但天然令人腎上腺素飆升,是創作的好素材。電影《湄公河行動》中張涵予聯手彭于晏跨國追兇,便是改編自真實事件,令許多觀眾印象深刻的「娃娃兵」,現實中也的確存在。
2018年的網劇《悍城》則將故事設置在一個架空的東南亞國家「蘭庫帕」,臥底、越獄、黑幫、緝毒、械鬥、槍戰……能看出編劇玩得開心,導演拍得也過癮。異域氛圍雖然減少了觀眾的代入感,但也令觀眾更容易接受這些浮誇設定,不去較真。
而對於推理懸疑題材來說,故事發生在境外,對於警察的處理便有了更大的靈活性。
最典型的便是《唐人街探案》系列。因為故事發生在境外,所以警察可以不在場、可以是嘲諷惡搞的對象,最大限度凸顯主角作為偵探的能力;因為故事發生在境外,所以不強求真兇伏法,高人氣的罪犯角色有了回歸續集的可能性,偵探形象也更加完整和複雜。
以上的案例,僅限於戲中人與戲外的劇組的出海,還有其他合作方式嗎?當然有,那便是資本出海、深度參與。
這並非沒有先例,近些年許多第一時間能夠引進內地同步播放的港劇,縱然是香港班底、香港演員,看起來和其他港劇沒什麼不同,但背後大多有內地視頻網站的投入。不開發新劇而是將《使徒行者》等經典IP強行復活,思路不要太明顯。
中韓合作也曾走到過內地視頻網站出資合作的階段,作為一種應對海外劇先審後播、實現海內外同步的一種方式。
雖然沒過多久(可能就是隔年),薩德事件便引發了「限韓令」,令許多中國公司的投資與項目打了水漂,但當時留下的諸多合作模式還是值得回顧一下的。
比如愛奇藝2015年曾經與韓國的「LINE」聯合出品過粉絲向的迷你劇《我鄰居是EXO》,擁有媒體時代積累的韓娛資源的搜狐視頻,更是高調提出了「自製韓劇」的模式,由韓國團隊來製作適合、甚至專供中國用戶觀看的高品質內容。
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當然,這樣的合作都是建立在港劇與韓劇在國內的受眾群體足夠廣的基礎上:
TVB是幾代人的回憶,韓劇從電視退到網絡平臺後,仍然出現過《來自星星的你》、《太陽的後裔》等全民級熱劇。泰劇似乎還沒到這個程度,但也並不是沒有想像空間。
中泰合作的機會在哪裡?
網際網路時代,在泰劇經常靠設定離奇、演員美貌、敢拍敢演火到中國來的同時,東南亞地區也是網文與國產劇的出海重鎮。2018年夏天,《延禧攻略》熱播,海外追劇熱情不亞於國內觀眾,誕生了「爾晴死在越南」的段子;2019年夏天,《陳情令》熱播,主演去泰國開了見面會,場面十分火爆。
國內視頻網站的東南亞布局也在逐步展開。
2019年6月,騰訊視頻的海外版本WeTV正式進軍泰國市場,促成了《陳情令》的海外走紅。
同期,愛奇藝也推出了服務全球用戶的產品iQIYI App,並於11月份與馬來西亞媒體品牌Astro達成內容合作。
今年2月,騰訊視頻海外版WeTV官宣已經進軍除泰國外的印尼、越南、印度和馬來西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還將啟動更多海外自製內容項目。
今年6月,Netflix原副總裁郭又銓加盟愛奇藝,負責國際市場的戰略規劃、市場拓展和公共事務等工作。同樣在6月,騰訊收購了馬來西亞流媒體平臺iflix。
泰國審查相對寬鬆,演員物美價廉,國內又堆積著大大小小許多題材敏感的IP,不管是放到海外翻拍、權當多了一條消化和變現的渠道,還是屆時再以海外劇的名義引進回來,同步播出割一撥會員韭菜,似乎都挺香的。
《掌中之物》這樣的大尺度倒是其次,更有想像空間的是耽美。
國內腐女苦「兄弟情」已久,即便是古裝、仙俠與年代背景,也要摘掉感情線遮遮掩掩,泰國腐劇卻能正大光明地拍。
年初走紅的泰腐劇《假偶天成》,劇情要多淺白有多淺白,但僅靠高顏值與真親真搞基的尺度便直擊觀眾爽點。播出期間曾多次衝上twitter世界趨勢、泰國趨勢榜首,在國內的微博超話排行榜上,人、劇、CP都一路躥升,著實令人羨慕。
要知道耽美IP中,除了仙俠是一個大類,還有許多清新校園戀、狗血總裁文,以及強情節的懸疑推理、恐怖靈異無限流,都是在國產影視劇中審查風險較高的。對於很多粉絲來說,與其改得面目全非,可能還不如來一個高還原、夠垂直的海外版本。
當然,合拍劇也會有合拍劇的風險,兩國終究文化背景不同,明星的「營業」風格也不同。
《假偶天成》大火後,劇粉發現男主之一不僅有女友,其女友還曾點讚涉嫌辱華、臺獨等言論的文字,粉絲瞬間塌房、脫粉回踩,還在推特上與泰國網友進行了罵戰,引發了一連串連鎖反應。
國際關係風雲變幻,大家只能接受,但這種「人禍」還是可以預防、能免則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