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界觀察」是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副教授、北京大學人類學博士趙萱在界面新聞開設的專欄,基于田野調查經歷,講述他對於全球邊界地區的觀察和思考。】
位於東南亞泰國、緬甸與寮國三國交界的金三角(Golden Triangle)向來被視為一個無序、危險、自外於民族國家權力的法外之地,以鴉片種植和毒品貿易聞名,很容易使人聯想到地方武裝、賭博與色情等不法事宜。
事實上,在這個世界上相似的地區還有很多,例如位於伊朗、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交界處的金新月地帶,位於拉美哥倫比亞、秘魯、玻利維亞和巴西諸國的銀新月地區以及作為「後起之秀」的黎巴嫩貝卡谷地。毒品與罪惡是它們共同的記號。當然,對於國人而言,金三角無疑是最為熟悉的一個。
金三角的聞名除了它驚人的海洛因生產與銷售能力,主導著國際毒品貿易,更重要的是臨近中國而帶來的聯動。2018年,我開始走訪中國邊境地區,並迂迴於寮國等國進行考察,不僅是寮國,原本遙遠,布滿叢林與山丘的金三角,也逐漸在地方人的表述中變得豐滿。
「金三角是一個很好玩的地方,去那裡很方便,你也可以去。」不少老鄉給我這樣的建議,儘管我拒絕了類似的好意,但金三角已隨之變得有趣。
中老邊境的磨丁檢查點。在一些觀察者的紀錄中,金三角已經從一個荒涼的域外轉變為「經濟特區」或「旅遊目的地」,並反映在官方的文本和實踐中,尤其在近10來年的變化中,我們得以獲得一個全新的金三角形貌與解釋路徑。
在傳統觀感中,金三角逃避了民族國家的統治,當地居民生活在深山老林裡,不從屬於任何一個國家,毒梟與來自多民族的居民形成綁定的利益鏈條,以毒品貿易為經濟來源,以自治或拒絕被統治的狀態將國家權力置於邊緣,既是某種政治的也是歷史的共同體,邊境、「弱國」為其提供了可能的發展空間。
在上述的表述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孱弱的民族國家形象,讓渡權力並對這些特殊的地區無能為力,但真實的情況可能有所區別。
金三角在新世紀轉變為經濟特區的過程中,全球商業資本的進入與企業的開發構成了金三角延續的重要線索。2007年,寮國政府與註冊於香港的國王羅馬集團(Kings Romans Group)合作成立了金三角經濟特區,後者租用土地對寮國博膠省湄公河畔3000公頃的地區進行開發,以博彩和旅遊業為核心發展經濟,源源不斷的資本開始進入這片「叢林」,輻射區域也進一步擴大。
隨之而來的是技術力量的大規模介入,公路、鐵路、電話、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改變了金三角的空間狀態,3號亞洲國際公路與泰國清萊國際機場同樣被包裹了進來,最便捷的進入方式仍然是藉助渡船經泰國與寮國的邊境進入。而「基礎設施」的營造顯然並不僅限於物理與可見的範疇,同時深入到制度、權力與人們的精神心理。
在開發後的10年間,不僅是賭場,酒店、餐廳、購物中心乃至跨境醫療服務逐漸興起,來自各國官方與商業企業的貸款在此角力,失敗的項目與成功的項目相互疊加,非法的產業與合法的行業相互包裝,早期的發展野心被接踵而至的更大的商業雄心取代,一個新的金三角被製造了出來。
更具衝擊性的事實是,金三角本身所具有的無序、神秘與邪惡的形象成為了可被利用、被反覆兜售與傳播的文化符號,難以想像,金三角作為一類旅遊品牌可能刺激多少人的欲望。在對眾多邊境地區的觀察中,不同邊境所具有的特殊空間形態和文化景觀往往會成為開發者與玩家們創作、挪用和翻轉的重要素材,從而帶來文化與認知上的失焦與失序,同時也孕育了巨大的商機。
我不知道新的金三角究竟有沒有兌現經濟發展的承諾,但顯然本地的國家政府試圖保持這樣一種活躍的生命力。毫無疑問,如今的金三角變成了一個非常國際化的地方,不僅是幕後眾多國際背景的參與者,還包括來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與冒險家,本地的土著、東南亞的勞工、東歐的妓女、中國的遊客以及各地的賭徒隨處可見,唯一沒有改變的是,金三角依舊是屬於精英的。
在對金三角全新的觀察裡,我們似乎依然可以看到一個在複雜的自治形態面前「置身事外」的民族國家主權,但卻不再能禁錮於「無能為力」的話語表述中。正如一系列後發國家研究所表現的那樣,資本投資、基礎設施建設與經濟開發是這類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針對金三角這一類無法進行充分的主權管理與領土控制的區域,代理人制度與主權商品化是一種有效的統治技術,其不能被機械地理解為權力讓渡,而是具有主動性的;無法甚至不需要拘泥於領土空間的所屬與控制,而是在於領土開發和治理的效果。
寮國官方網站上金三角經濟特區建設方案在寮國規劃和投資部投資促進司(Ministry of Planning and Investment, Investment Promotion Department)的官方網站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金三角經濟特區的建設方案,該區的投資項目以跨國公私合營的體制為基礎,總投資為8660萬美元,用於建設服務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和產業,包括農業、畜牧業、製造業;酒店和住宅區開發;高爾夫球場;教育機構和醫療中心;商業和國際貿易;房地產;銀行、保險和金融機構;郵政、電信、網際網路、廣告和印刷;貨物和乘客的運輸;發展旅遊娛樂區;餐館、酒吧和倉庫、免稅商店和免稅區。在這份建設方案與層出不窮的發展報告、建設規劃與宣傳單頁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國家的參與,儘管未必指向直接的權力監管。
雖然不能否認,金三角經濟特區依然與「法外之地」和「不法之徒」緊密相連,充滿著精英們的利用與產業中的「藏汙納垢」,但可以確定的是,在更為複雜的、無法預估的民族國家實踐和主權敘事之下,金三角不再是一個遠離政治、逃避統治的故事,這一事實或許令人不安,但也或許令人期待。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責編郵箱:yanguihua@jiem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