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成了迷因的「奴隸」

2020-12-06 阿也拙見

最近在讀一本書,書名叫《迷因效應》。

何為迷因,迷因即我們創造的信息、觀念、思想和文化的總和 。它就像基因一樣,有自我複製和繁殖的功能,但是它又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比如,你腦中有一個創業的想法,你把它說給好友張勇聽,張勇認同了你的想法,並決定和你一起創業,接著張勇又把這個想法說給另一個朋友李鵬聽,試圖說服他也加入你們的陣營,後來李鵬也贊成這個想法,接著,他又把這個想法和其他人分享……如此循環,這就是迷因的傳播過程。

再比如,你寫了一篇文章,你把它發到網絡平臺上,你希望大家認同你的觀點,給你點讚,幫你轉發,達到更多人知道的目的。這就是迷因,它就像生物一樣,有自我繁殖的需求,它希望自己的基因無限傳播下去。

和基因一樣,迷因也會發生變異。基因變異是在複製的過程,迷因的變異是在傳播的過程。

傳話遊戲就是最好的例子,原本它只是一句簡單的話,但是在傳播的過程,每個人都加入自己的解讀、情緒以及想法,傳到最後,那句話就不是原來的意思了。這就是迷因,它在傳播的過程會一點點地改變,只要傳播的人足夠多,傳遞的意思在這個過程中就一定會被曲解,最後變得面目全非。

理解迷因的特點,可以指導我們理智地看待問題。

比如,網上有很多文章,標題聳人聽聞,內容極具煽動力。如果沒有一點分辨力,我們極容易陷入迷因的怪圈,被它牽著鼻子走。但你若是理解事物傳播的規律,你就能窺見其中的漏洞,站在理性的一邊。

現在的社會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理解了迷因,你可以更好地面對紛繁複雜的信息,你知道迷因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對面它,你懂得吸收對自己有利的東西,捨棄對自己不利的東西。進而更好地指導自己的生活。

迷因對我們的影響不容小覷,你接受了什麼樣的思想,你就是什麼樣的人,你有了什麼樣的想法,你就會有什麼樣的行動。你有什麼樣的行動,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所以,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定期對大腦進行大掃除,就是對抗迷因最好的辦法。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時代的「迷因」,還是當年的那個迷因嗎?
    迷因這個概念身上到底發生了些什麼?這種演化本身對迷因這個概念的有用程度又揭示了什麼呢?被綁架的迷因迷因的概念,一開始是根據與「基因」的關係塑造出來的。在《自私的基因》中,道金斯聲稱,人類是承載我們基因的「生存機器」,是從「原始湯」中出現的可覆核大分子經過變異和自然選擇,演化而成的對基因攜帶和傳播最有效率的存在。
  • 網絡迷因前世今生:我們的每一次迷之模仿,都是有原因的
    MEME,英文發音為/miːm/,譯名繁多,如媒因、文化基因、覓母、米姆、謎米、彌、迷因、彌母等,迷因是其中較為常用的說法。每一個在網際網路上衝浪的人都多多少少接觸過網絡迷因,但是似乎很少有人能準確給出它的具體定義。迷因這個概念作為外來詞,又自帶了一種跨文化的格調,讓人「不明覺厲」。 那麼,迷因概念有著怎樣的學術背景?人們為何樂此不疲地加入到對迷因的追逐當中?
  • 人類編年史——我們都是基因的奴隸
    那擇偶、求偶的關係是否會互換呢?答案是肯定的。好比我和你兩個人去森林當中徒步。突然撞見一隻老虎,這個老虎就是天澤,咱們兩個人就成了物。那我們究竟在敬什麼?敬我們和老虎誰厲害嗎?顯然不是,因為我只需要跑得比你快,我就是適者生存的,也就是不適者淘汰了。所以這個近其實是同類之間的競爭,但是問題來了,同類間的競爭顯然解釋不了上面領養母愛的行為。
  • 迷因挑戰[畫網路常見的貓]:網友欲罷不能的畫面!
    萬物皆可成迷因!生活中往往只需要一張圖就可以誕生一個迷因呢~當然這些素材可以是貓咪、狗、人類,不管哪一種都來一點,網路世界因迷因、梗圖而豐富,好玩、有趣!
  • 墨西哥考古學家發現了第一艘瑪雅奴隸船,這艘船將瑪雅人變成奴隸
    墨西哥考古學家發現了第一艘瑪雅奴隸船,這艘船在19世紀50年代將瑪雅人實際上變成了奴隸,這是第一次發現這樣的船,這艘船曾被用來運送1847-1901年間被俘虜的瑪雅人到古巴的甘蔗地工作。這艘古巴槳輪汽船的殘骸是在2017年被發現的,但是直到墨西哥國家人類學和歷史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檢查了當代文件,發現它是「La Union」號輪船後,上述結果才被確認。
  • 「讓奴隸主變奴隸!」他被稱斯巴達克斯第二,差點顛覆了羅馬帝國?
    「羅馬時代」第15話,文/沉睡的小蘇格拉底 相信許多朋友都看過美劇《斯巴達克斯》,講的是公元前1世紀,角鬥士奴隸斯巴達克斯為自由奮戰,領導的一場反抗羅馬貴族壓迫的起義。劇情大抵符合歷史。 其實,羅馬時代還有另一場奴隸起義,它的聲勢與影響比斯巴達克斯更盛。
  • 「迷因」是什麼呀???
    meme 迷因、網絡爆紅事物
  • 牧者宣講扎心之道:基督徒,你在消費耶穌?還是願做他的奴隸?
    張牧師提醒說,「你愛金錢、地位、愛情等等這些你的偶像永遠不可以超於愛你的神。你不能既侍奉神又侍奉金錢。」現在主呼召這個青年人要做一個割捨、放下,而曾經讓他迷戀,用盡所有去追求的金錢等現在卻成了一個絆腳石,這是一個挑戰,主也是沒有遮遮掩掩的,而是給了他一句刺入骨髓的話。
  • 馬斯克:誰控制了模因,誰就控制了宇宙!這是為什麼?
    Meme被翻譯為模因或者迷因,出自《自私的基因》的作者理察·道金斯,指那些不需要化學過程的信息複製因子,屬於一種社會文化領域的「病毒」傳播現象。馬斯克徵服宇宙的秘密武器就是那顆狂傲不羈的心,以及擅長於平地起驚雷的模因操縱術。他在接受《60分鐘》採訪時說過一個金句:「你用你的髮型來表達你的個性,而我用推特。」
  • 《鬼吹燈之龍嶺迷窟》中,迷窟巨怪蜘蛛之解密
    目前,上線熱播的網劇《鬼吹燈之龍嶺迷窟》播放過半,播放到此,劇情的細節已經和原著發生了顯著變化。胡八一(潘粵明飾演)和Shirley楊(張雨綺飾演),兩人是為解救王胖子(姜超飾演)和大金牙(佟磊飾演),才被馬大膽逼迫,下到龍嶺迷窟中盜寶的。
  • 【古印度列國志】德裡蘇丹國(一):奴隸王朝
    因創建者庫特卜-烏德-丁·艾巴克等三位皇帝為奴隸出身,故名。 (1)王朝歷史 王朝最初管轄印度半島北部,建都德裡,為印度穆斯林王朝建都之始。其後4個蘇丹王朝均建都德裡,故又統稱德裡蘇丹國(1206~1555)。 奴隸王朝共歷經11代君主,長達84年。
  • 揭開《奴隸與獅》創紀錄之謎(圖)
    常言說,物以稀為貴,如此巨幅的油畫《奴隸與獅》的出現,足以給收藏界帶來驚喜。  另外,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奴隸與獅》被認為已經遺失。原因是1939年初,徐悲鴻曾帶著他的大量收藏踏上南洋之旅。而這件《奴隸與獅》正是徐悲鴻因1942年初太平洋戰爭爆發自新加坡歸國時未能帶回的那批作品之一,被業內認為是中國最重要的油畫名作之一,也是徐悲鴻私人收藏最重要的油畫。
  • 韓國擬將日軍慰安婦英文譯名改為性奴隸
    (圖片來源:新華社) 韓國外交通商部官員16日披露,韓國政府考慮在英文版官方文件中把日軍「慰安婦」(comfort women)這一「委婉」表述改為「性奴隸」(sex slaves)。韓國慰安婦權益團體說,政府應當讓日本政府就慰安婦問題誠心誠意道歉,而不是改變慰安婦的英文名稱。
  • 別成為情緒的奴隸
    情緒化,就像是一把鋒利的武器,傷人又害己。可老婆卻勸住了他說,如果你罵回去,和這些鍵盤俠有什麼區別呢?陳銘這才恍然大悟,控制住了自己。 發現了沒?一旦掉入情緒的陷阱,瞬間就淪為情緒的奴隸。別人輕而易舉就能影響你的行為,頃刻間就能把你變成你最討厭的那種人。在情緒的驅使下,還會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
  • 基因奴隸工蜂計劃。真人機器人進化。
    在合法不違背任何人意願的話也可以奴隸販賣。但是成本特別高,奴隸公司創辦需要200年8代奴隸基因的進化。首先收集幾百萬人才能有的極少數天生自願當奴隸的基因收集起來。他們就連被社會所逼的原因都算不上。合法的基因奴隸。把天生願意當奴隸的極少數男女收集起來,放在一個島上繁殖出一個社會。在奴隸島上也並非生活所逼去當奴隸,因為他們成長也會受正常教育完全合法,不願意當奴隸的可以直接回歸社會工作。
  • 埃及金字塔的迷和迷中之「迷」?
    古埃及國王也稱法老,是古埃及最大的奴隸主,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他們被看做是神的化身。他們為自己修建了巨大的角錐型陵墓,作為法老權力的象徵。因其形似漢字的「金」字,我們中國人稱之為「金字塔」。古埃及的金字塔現存約80座,建自第3王朝至第二中間期,其後採用巖墓代替了金字塔。古埃及金字塔分布今天蘇丹和埃及境內,是古代世界八大奇蹟之一。
  • 庫布裡克的奴隸
    紀念偉大的庫布裡克(1928.7.26-1999.3.7)逝世20周年有人說,他就像是斯坦利·庫布裡克的奴隸一樣。
  • 從一個小小的「奴隸」,變成至高無上的一朝國母,原因就2個字!
    但凡看過《扶搖》的人都知道,女主扶搖雖本是璇璣國最珍貴的小公主,含蓮出生,但自幼無人知其真實身份,被玄元山玄幽部的周叔救下後做了那裡的奴隸,為大師兄燕驚塵打掃屋子,兩人青梅竹馬,自幼相愛。十幾年後,被愛慕大師兄的師姐裴瑗算計參加了畋鬥賽,三輪全勝,卻因被師父發現其暗中學會了「破九霄」被迫受罰,被早就看上她的長孫無極救下,長孫無極本是天權國太子,受命前往太淵國平定太淵之亂,便假扮軒轅旻,成為太淵國世子。兩人相愛相殺,最終在太淵國結了婚,立扶搖為後。之後,扶搖璇璣王女的身份才被揭露,言正名順地做了璇璣皇后。
  • 自控力7:其實你一直都是多巴胺的奴隸!
    自控力7:其實你一直都是多巴胺的奴隸!讀書投資大腦,思維改變人生,大家好,歡迎大家繼續關注老牟的讀書圈。昨天我們說到了,我們的樂觀精神,讓我們放鬆了自控力,比如今天不讀書了,明天再補回來就好。這些虛擬的願望,卻成了說服自己的理由。甚至最可笑的是,研究人員測試,當一個吉士漢堡和一盤沙拉擺在一起的時候,很多人竟然覺得,此時的吉士漢堡少了很多的卡路裡。但這其實根本就說不通。這兩個東西同時出現的時候,就產生了光環效應,再舉個例子,超市如果商品打折,你買到很多的便宜貨,這時候就會感覺良好,產生光環,但其實這些東西,根本就是你不需要的。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買他只是為了圖便宜。
  • 電影與現實:南北戰爭前夕美國奴隸制有多殘酷?
    十八世紀上半葉出現了奴隸貿易數量上的峰值,50年內有接近20萬黑人被賣往英屬北美,超過其他任一時期。隨著奴隸數量的激增,為了保障種植園生產秩序,南方各州陸續通過了屬於本州的《奴隸法案》(slavery code),規範了對奴隸行為的限制,以及交易奴隸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