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中常常遇到這樣的尷尬場景:有些小朋友在學習很多年樂器後,拿到一首新的樂曲,還是讀得很慢,彈得也很不流暢。因為一直依賴於老師依賴於錄音,自己讀譜能力差。
還有些學習聲樂的同學到高中二年級,準備報考音樂學院之前才知道視唱練耳是必考科目,於是臨時抱佛腳,因為錯過了聽覺訓練的黃金時期,學習的效果可想而知。
在「玖月智能音樂課堂」中,3-5歲的幼兒課程裡,就加入了視唱練耳環節訓練,讓孩子們在學習雙排鍵演奏的同時,也開始培養「音樂的耳朵」。
因為訓練「視唱練耳」的最佳年齡段,其實是在幼兒時期。因為隨著幼兒生理機能的發展,幼兒與嬰兒相比,神經系統不斷完善,逐漸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5歲時,左右腦已有明確的功能分工。這些都為幼兒學習視唱練耳提供了物質基礎。
嗓音的發展
作為家長都有這樣的體會,幾個小孩子在一起,只要有一個發出尖叫聲,其他小孩一定不甘示弱,也會發出尖叫聲,而且聲音會非常高,孩子為自己能飆高音而洋洋得意。這證明了幼兒的音域比較高,一般來說3-7歲的小孩一般的音域是小字一組以上一個八度左右甚至更寬。
視唱的作品一般在8-16小節,以四個樂句為多,結構長度上類似兒歌。幼兒視唱練耳教學在視唱曲目的選擇上一定要遵循幼兒的聲帶特點,玖月琴房就配備了自己的編曲團隊,專門創作適合孩子演唱和彈奏的雙排鍵作品。
聽覺的發展
經研究發現,幼兒依靠聽覺能自然學會很多成年人都覺得困難的東西,小朋友的視覺發育是比聽覺晚的,幼兒時期的視力平均在0.6-0.8都是正常值。
因此,幼兒時期就開始視唱練耳的學習,掌握絕對聽覺或有固定唱名的相對聽覺就越容易,絕對聽覺不是任何時期都可以訓練出來的,年齡越大耗費的時間越多。3歲開始學習音樂的孩子,4個月左右就能自然掌握絕對音感。
感覺、知覺的發展
視唱練耳訓練對感知覺的發展及開發智力有積極作用。視唱時,要求用眼識譜,用耳校音,用手劃拍來控制節奏和速度,並在瞬間取得音樂律動,與身心運動的協調統一。
通過對聽覺、視覺、動覺的有效刺激,促進感覺、想像、思維等能力的提高。
注意力的發展
由於幼兒對富於變化的事物更感興趣,所以視唱練耳教學,需要老師設計豐富有趣的教學環節。
玖月智能音樂課堂中的「大家來模唱」環節,課件裡的老師唱出各個調式的旋律與和聲,孩子們跟著模仿,可以把各種音樂表情記號和時值都唱出來。
「模唱」教學進行了一段時間之後,課堂便加設練耳環節,孩子們圍在老師身邊,老師在雙排鍵上彈一小段和弦,讓孩子們辨認這是C大調主和弦還是屬七和弦等等。孩子們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就訓練出了「會聽的耳朵」。
從一個音樂小白,到聽到熟悉的旋律可以直接唱出譜子、拿到簡單的陌生曲譜可以直接視奏,這是2歲零9個月的菁菁小朋友的驚人變化。
通過視唱練耳訓練,讓孩子們記住音樂的旋律、節奏等諸多要素,把聲音信號與具體的音樂符號相對應起來,學會理解音樂、感受音樂,讓音樂永駐心中,當聽音和讀譜成為幼兒時期培養的本能,那他以後的音樂學習道路一定是一馬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