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每一步前進軌跡,必定有理論路線作為指導,而這種指導在古代,被叫做先哲的思想。
筆者就「工業革命為何只出現在英國,而不是同時期的中國」這話題談談自己的感想。
一,思想體系傳承的不同
公元前,人類在探索自然、宇宙、人與宇宙的過程中,東、西方均出現了一大批先哲,那個時代被稱為軸心時代。
這個時代非常詭異,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間,北緯30度左右的地區,誕生了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阿基米德、佛陀、孔子、老子等先哲,使人類文明精神獲得了重大突破,至今都無法超越,未來也不可能超越。
至今人們還無法解釋那個時代出現原因,亦無法解釋那個時代的先哲們,劃分下的道路,令後人無法超越;更無法解釋南半球,如非洲、南美洲等地,為何無法產生偉大思想者。
那個時代,東西方文明,均開出璀璨的花朵,其中東方文明以老子、孔子為首的中國諸子百家文明,與印度流域產生的佛陀文明,劃分在一起,被稱為「人本文明」,即向內探索,人身體內部肉體、思想、靈魂的文明。
西方文明,西歐各國以繼承古希臘文明為基礎的「物本文明」,即向外探索,物、自然、及其原理的文明。
東方文明以我國為主,秦漢到隋唐時期一直是亞洲霸主地位。起初,其思想體系在戰國時期時是多元化的,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再統一了文字文化後,多元化的思想便不再適應大一統的華夏,於是漢朝在董仲舒的建議下,是儒家為主,輔以道家,後期又融合有印度傳來的佛家。
儒、道、佛,三教,均是「人本文明」的集大成理論者,儒家講究個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道家講究順勢而為,我命由我不由天;佛家講究自我超脫。
此三教在我國傳承到清末,跟著滿清的結束,又被西方自然科學的排擠,逐漸走向隱性,並不是消失了哦,只是成了隱性思想。國人們的主流思想則換成了西方自然科學思想。
西方自然科學思想,這種繼承古希臘的「物本文明」思想,因結出了工業革命這個成果,而走向全世界。
二,文藝復興的人性復甦與宋明理學的人性扼殺
「物本文明」思想為何能結出工業革命之果實?答案是,他們更注重工具的運用,是思想理論工具。
其中最重要的工具是數學,古希臘學者視其為哲學之起點,「學問的基礎」。
中世紀的歐洲文化,在教廷神權的統治下,是愚昧的,黑暗的,落後的;一場大鼠疫(黑死病)過後,死亡了3000多萬人,這些死亡的人裡,有很多是神職人員以及信徒,上帝無所不能的形象便轟然倒塌。
黑死病中帶鳥嘴面具的人
這次鼠疫迅速摧毀了腐朽的神權統治,歐洲人開始思考更多的是人權、人性,於是文藝復興開始在義大利出現。
文藝復興時,歐洲人又重拾起古希臘的文化,並將其發揚光大。
文學方面
:
義大利誕生了
彼特拉克、薄伽丘;
法國則誕生了
龍沙、杜貝萊、拉伯雷;
英國有莎士比亞、託馬斯·莫爾,尤其是亞士比亞,他與
荷馬、但丁、歌德一起,被譽為歐洲劃時代的四大作家;
西班牙則有
塞萬提斯和維加。這些大文豪,擔當起了文藝復興時期文學方面的最傑出成就。
美術方面
義大利畫家主要有喬託·迪·邦多納、馬薩喬、保羅·烏切洛、多米尼哥·基蘭達奧、桑德羅·波提切利、李奧納多·達文西、拉斐爾·桑齊奧、提香·維切利和米開朗琪羅。
天文學方面
波蘭誕生了哥白尼,義大利誕生了布魯諾,佛羅倫斯公國出現了伽利略,德國則有天文學家克卜勒;他們的研究成果奠定了近代天文學的開端。
布魯諾與日心說
數學(極其重要)
西方人把數學,由一門應用工具學,發展成了理論工具學,代數學得到了重大的發展,三、四次方程的解法被發現,並由數學家發明了韋達定理;三角學也得到長足的發展,在此基礎上,法國笛卡兒創立了解析幾何學;法國數學家費馬,則對解析幾何進行深究,他建立了求切線、求極大值和極小值以及定積分方法,奠定了16、17世紀最璀璨的數學明珠——微積分的誕生條件之一。同時,他對概率論、數論、光學等方面都有極大的貢獻。
物理學方面
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伽利略通過多次實驗發現了自由落體、拋物體和振擺三大定律,使人對宇宙有了新的認識。法國科學家帕斯卡發現液體和氣體中壓力的傳播定律;英國科學家波義耳發現氣體壓力定律。笛卡兒運用數學工具,推證了折射定律。
其他生理學和醫學、地理學隨著大航海證實了地圓說、建築、心理學等各個學科,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其中,最重要的是數學的發展,因為一切自然科學理論,它的基本模型,都是基於數學模型,脫離數學,物理、化學等相關學科將寸步難行。
數學皇冠與黎曼猜想
數學是敲開現代科學的鑰匙!西方人則是牢牢抓緊了數學這個鑰匙,才打開了現代科學的寶庫,誕生出工業革命。
本來我國數學發展並不差的,什麼時候出現的已不可考察,但是在秦漢時期,數學發展出多步乘除法和趨於完整的九九乘法中訣。在幾何方面,對於長方形面積的計算以及體積計算的知識也具備了。(秦漢時期的西方,大多數是茹毛飲血,那羅馬帝國也是被希臘人鄙視的野蠻存在)
尤其是算籌的出現,帶來了偉大的十進位制系統,進一步刺激數學發展成熟,並出現了成熟的偉大數學著作《九章算術》!
後期魏晉偉大的數學家劉徽,他撰寫有《海島算經》,與同時期的《孫子算經》(作者不詳)、《夏侯陽算經》、《張丘建算經》和祖衝之的《綴術》等數學專著,構成了我國璀璨的文化明珠。
偉大數學家劉徽與他的割圓術雕像
數學這把文明大門的鑰匙,在隋唐時,乃至宋朝都是繁華的實用之學,但僅僅只是用來實用,且並未被主流大眾知識分子所接受,他們崇尚的是學聖人言,頌聖人歌,窮經皓首。
在宋朝,最先進的那一批知識分子,鑽研儒家典籍,以人本位為方向,竟然發展出了宋明理學,這種學說是畸形的,試圖以儒學解釋宇宙萬象,他們把「理」說成是產生世界萬物的精神的東西。(與道家的「道」,是相同的意思)
宋明理學(程朱理學),徹底扼殺人性,崇尚「存天理,滅人慾!」企圖以「理」成聖,達到儒家學說的最高境界——像孔孟一樣的聖人。
理學,束縛了先進知識分子前進的道路,他們把當時的讀書人引進了以「理」證聖的歪路,殺人慧命,這種理論扼殺了後來者的智慧。
因此,宋明時期的知識分子思想是古板僵硬,明朝時更是達到巔峰,知識分子埋首四書五經,為八股奉獻了一生精力,一朝科舉成功後當了個官,又人性反彈的大貪特貪。(王陸理學,打破了程朱理學的枷鎖,使明朝不至於思想太僵化,兩者不一樣)
三,工業革命屬於西方思想催生出的技術爆炸
既然宋明知識分子人人慾以「理」證聖,自然也就沒有好好認真鑽研經世濟民之學了,數理化也就沒有被重視。(注意,宋明理學提倡的文學並不能改變世界,推動社會進步的只有數理化)
隨著理學的興盛,其他學科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凋零,數學在元代開始衰落,物理、化學也僅止於《夢溪筆談》與《天工開物》,並沒有形成完善的系統理論。(也沒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覺悟,以及深入細究)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工業革命出現的時間,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機開始的。
這個時期,是我國的滿清時期。
我國在十九世紀上葉,出現了嚴重的經濟大衰退,龔自珍首先發現此現象。他在嘉慶末(約1820年)就指出:「
大抵富戶變貧戶,貧戶變餓者,四民之首,奔走下賤,各省大局,岌岌乎皆不可以支日月,奚暇問年歲
!」。此衰退始於道光時期,著名經濟史學家吳承明稱之為「道光蕭條」。
道光蕭條國畫
經濟蕭條時期,能保住小命就很不錯了,還有精力搞科研?
同時期的西方,因為文藝復興,資本力量崛起,商業繁榮,社會各界生產力已達臨界點,急需新的力量推動社會進步,這是一種大勢,促使數理化和資本相互結合,物理學家發明東西可以給自己帶來巨額的財富,而資本則需要數理化的知識轉化為實物,為自己陷入瓶頸的企業生產謀求新的出路。(趨利行為,是人類的天性)
於是,卡倫鋼鐵廠的擁有者約翰·羅巴克(JohnRoebuck),便率先用雄厚的資金支持詹姆斯·瓦特改良蒸汽機,很可惜,約翰·羅巴克在8年時間裡,給瓦特燒了大量資金後,還沒出成果就破產了。
約翰·羅巴克不得不把相關專利和瓦特的研究工作,轉給了伯明罕一間鑄造廠老闆馬修·博爾頓,這個老闆實力更加雄厚,他堅定地長期支持瓦特的研究,砸了無數的錢進去,終於改良蒸汽機成功。
瓦特與他改良的蒸汽機
1776年,第一批新型蒸汽機製造成功並應用於實際生產。
那是個偉大的年代,用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第一次降臨人類社會,機器的力量是偉大的,它使英倫小島一躍成為了雄霸天下的日不落帝國。
這就是「物本思想」+文藝復興人性復甦帶來的技術爆炸,與人類幾千年文明的緩慢進步相比,反差巨大!
技術爆炸一直持續了幾百年,先是蒸汽時代。跟著,1800年,伏打發明了電堆,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原子時代、資訊時代也接囧而來。
今時今日,就是資訊時代,目前,我們已經卡在這個時代有幾十年了,不知在筆者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下一個時代的到來。
我們國家經歷了百年恥辱,如今重新傲立世界之巔,然處處被西方打擊欺負,筆者真心希望下一個時代由我們祖國來引領,重新恢復漢唐天威,萬邦俯首。
PS:下一個時代,筆者猜測是聚變核能時代(或太空時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